從公眾號到B站,「武漢日記」何以走紅?

2020-12-12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Ceci,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在這場疫情中,很多的重要信息,都是我們從自媒體人的日記「窺探」而來的。

「武漢日記」刷屏全網

2 月底,疫情爆發,上百名媒體記者第一時間直擊戰「疫」前線,走進醫院、病房、物資捐贈等現場,獲取最新的疫情動態。

然而,在這個人人皆是自媒體的時代,當記者在前方「衝鋒陷陣」時,缺乏新聞採寫資格的內容創作者,開始按捺不住,以第一視角的日常記錄向外界傳輸最新的「一線」實況。

過年期間,各大社交平臺一時間湧現了大量以「武漢日記」、「封城日記」為題的圖文以及視頻內容。

在微信搜一搜、豆瓣上輸入「武漢日記」,果醬妹發現不少用戶及公眾號主在連載自己的疫區日記,例如作家方方、「闌夕」、」小引詩歌「等都是武漢日記的記錄者。

除了圖文日誌,Vlog的普及讓視頻日記在此次疫情信息輸出中佔據了重要位置。在B站搜索「封城日記」,其中逾 659 條視頻都是up主以個人視角記錄的疫情生活。他們之間不乏自媒體人、護士、外賣小哥、演員......Vlog成為他們在封城、宅家日子裡對外分享情緒符號的直接形式。

截至目前,抖音上的「封城日記」、「武漢日記」話題播放量累積達2311W次,參與視頻達 2144 個。微博更是聯合央視新聞發起#武漢日記#話題,其中#封城日記#話題閱讀量高達24. 2 億,討論次數達60. 9 萬。

「日記體」在網民和自媒體的記錄中起風,然後迅速吹向了專注於實地報導的傳統媒體,「南方都市報」、「長江日報」的武漢日記、「澎湃新聞」的醫護日記、治療日記等都用起了「日記」這一記敘性應用文體,傳遞發生在疫情裡的感人故事。

「武漢日記」的全網刷屏使其成為了這次疫情中最受矚目的話題IP。追溯其走紅根源,僅靠網友的日常記錄不足以形成「風暴」,KOL的有力發聲是爆發關鍵。

那些把「武漢日記」帶火的自媒體人

說到「武漢日記」,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作家方方。因為身處疫情重災區,自正月初一開始,她開始在個人微博和公眾號發布她的「封城日記」。真實細膩又浸潤著理性的文字被不少人稱為「難得的日記體散文」。

雖然期間非議聲不斷,但是她的連載性文字的確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公眾號篇均閱讀量10W+,在看數逾2.5W,微博每則日記點讚數都是以萬為單位的。

究其原因是這些日記讓用戶了解到了在官方媒體上無法看到的武漢角落權威的官方媒體屬於大眾媒體,它們所傳遞的信息是宏觀的、具有普適性的。而方方的日記則是小眾的、個人的。她的寫作經歷和社會人脈關係為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

正如其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所說:

「對於因疫情隔離在家裡的人,文學在此時顯得很無力。但記錄下真實的場景和自己的想法,卻是很重要的。」

日記的本質是記錄親身經歷的所遇、所思、所感,方方的日記正是由這幾部分組成,它們交錯編織成一部大型的文字「紀錄片」,讓後來者能閱讀到新聞報導以外的百姓故事。

面對紛至沓來的質疑,方方更是直言:

我每天記錄一點事情,並在同時加入一點想法和情緒,我覺得很有意思。這是一份純粹的個人記錄,以日記體的方式。它本來就不可能宏大敘事,也不可能記下抗疫中所有的人事,更不可能用文青們熱衷的語言。它就是隨心所欲式的,把我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寫下來而已。不是新聞,更不是小說。而這種喜怒哀樂的情感,不會跟所有人相同,也不會符合每個人的標準。一個人的記錄,哪能成為標準化的產品?

除了圖文日記,Vlog(Video blog 視頻日記)在這次疫情中也帶給了大眾不少真實和感動。

短視頻的風靡讓人們記載的形式由靜態變為動態,Vlog的普及則催生了蜘蛛猴麵包、林晨同學等在武漢疫情中的以視頻「出圈」的自媒體人。

1 月 23 日開始,到今天一共 14 集,微博Vlog博主「蜘蛛猴麵包」用視頻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武漢民眾的抗疫全過程。

他走出家門,充當志願者,接送醫護人員;充當「快遞員」,為患者送藥;跟隨民間志願者團隊,用相機記錄下武漢各行各業人民的抗「疫」故事。

截至目前,他的武漢日記系列視頻全網播放量超過五千萬,其中第 11 則「送藥」日記微博播放量達1225W次,視頻裡武漢女生因父親染病逝世後的慟哭畫面更是在全網瘋傳,讓人揪心。

▲圖截自「蜘蛛猴麵包」武漢日記視頻

瞬間走紅的「蜘蛛猴麵包」接連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國日報等官方媒體採訪和報導,微博粉絲如今已達 517 萬。

同樣刷屏的「武漢日記」還有來自「林晨同學」的系列視頻,同為微博博主和B站up主的他從 1 月 22 日開始,就以Vlog的形式記錄了大門緊閉的楚河漢街、空無一人的光谷廣場、只剩外賣小哥在穿梭的武漢大街......在他的鏡頭裡,我們看到了疫情下的武漢猶如電影裡的「空城」。

1 月 24 日,林晨發布的「空城武漢」視頻在全網刷屏,截至目前,微博播放量達 3631 萬W次,直接登頂微博視頻日榜,B站視頻彈幕多達17.9W,甚至作為新聞素材,被CCTV等多個官方媒體引用報導。

為什麼這些「日記」這麼受歡迎?

特殊時期,相比大眾媒體的宏觀報導,鮮活的人物紀實,會讓讀者更具實感。

有別於以往的社會事件,疫情的嚴重性讓用戶比平時更渴望信息的真實和深度。

在方方、「蜘蛛猴麵包」、「林晨同學」的第一人稱視角日記裡,和醫護人員一樣,志願者、外賣小哥以及武漢居民是最基層的「前線人員」記錄者通過他們,了解到武漢的第一手故事和消息。滿足了對疫情信息處於「饑渴狀態」的用戶,天然無添加的實地記錄,更是大大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

此外,疫情初期不能出門的我們被新增病例、封城禁足、資源緊缺等消息捲入負面情緒的漩渦,從而產生「壓力應激反應」(stress response)。

然而,相比新聞裡為了保持嚴肅性而略顯冰冷的文字數據,日記則多了一份溫度。那些飽含創作者個人情感的文字、旁白讓用戶產生一種代入感和「命運共同體」的積極情緒,順勢打開他們的情感閥門。

疫情時期,傳統媒體的實地報導優勢得到充分體現,新媒體單靠資料查閱和信息整合的套路在巨大社會事件面前失去了「法力」。

但是,「武漢日記」的火爆讓不能以記者身份奔赴前線的新媒體人找到新的傳播出口,另闢蹊徑,利用時代產物下的「日記體」進行創作,在這場「戰」疫裡,同樣為大眾傳達著有價值的信息。

相關焦點

  • 湖北重啟,60集《方方武漢日記》今晨劇終
    作家方方今日凌晨零點15分,在微信公號發出《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之後,《方方武漢日記》宣告完結。於是,從封城兩天之後,即1月25日(大年初一)起,方方開始在網上發布《方方武漢日記》,每天一篇。《方方武漢日記》最初發在微博上。方方的微博被封后,她把陣地轉移到了微信上,通過作家二湘的微信公號發出。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為了發布方方的日記,二湘的微信公號不得不不斷升維,從「二湘的六維空間」一直升至「二湘的十一維空間」。
  • 葉青武漢日記:武漢推廣健康碼
    希望我的武漢日記對大家研究此問題有所裨益。——葉青「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學院教授葉青是一位定居武漢40年的市民。在這段特殊的時間裡,他用筆記錄下親身經歷的、觀察到的武漢,為此他還專門外出到大街上、到超市裡,獲得一手真實的信息。
  • 武漢人社微信公眾號改版升級,市民足不出戶可享便捷服務
    楚天都市報12月14日訊(記者周丹 通訊員金睿)今天,武漢市人社局方面透露,武漢人社微信公眾號經過改版升級,12月15日起正式上線,改版後的武漢人社微信公眾號,菜單欄全新升級,資訊開啟「養眼模式」,辦事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坐享便捷服務。
  • 公眾號大軍「入侵」B站:有人漲粉400萬,有人一地雞毛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Ceci,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短視頻的號角吹響,多少公眾號步伐整齊劃一地踏進B站的大門。據果醬妹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近 50 個知名公眾號在B站創立了帳號(統計不包括視頻類的公眾號),而且近 4 成是今年才入駐的。▼入駐B站的公眾號數據(圖一)
  • 日記從冬天寫到春天,我們從中讀到的卻是:春天,其實一直都在武漢!
    今天,《查醫生援鄂日記》正式上架。三個多月來,我無意中成了這些日記的見證者與編撰者。日記從冬天寫到春天,我們從中讀到的卻是:春天,其實一直都在武漢!4月26日,《查醫生援鄂日記》正式上架,三個多月來,我無意之中成為了這些日記的見證者和編撰者。
  • B站終於採用「bv號」,其實9年前就有網友「預測」到了
    老白記得以前去找B站客服娘的時候,每次都要我提供稿件av號,然而最近B站宣布把av號升級成「bv號」,相信不少網友們都聽說過吧,現在B站視頻連結上不再是av加數字,而是bv加數字字母組成,至於小破站為何要更改,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提起這個「av號」難免讓人想到日本電影,也許正因為如此
  • 「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亞馬遜開賣 作家方方個人資料起底
    「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亞馬遜開賣 作家方方個人資料起底時間:2020-04-08 14:06   來源:荊楚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亞馬遜開賣 作家方方個人資料起底 中國作家方方在今年年頭針對湖北武漢當地新冠疫情暴發後所寫的,反疫情生長和記載疫情下日常點滴的方方日記英文版預計將於
  • 頭條丨一代紅利一代神,社交營銷何以輔助完美日記、HFP、WIS「躺贏」?
    2018年雙十一再次讓業內感知到中外美妝品牌混戰加劇外,從天貓起家的「國貨新面孔」們也開始進入主流視野。完美日記、HomeFacialPro、WIS等這些成立不過兩三年、最長不超過五年的「貓品牌」們,如何用短短的時間實現了「彎道超車」?與御泥坊、膜法世家等「淘品牌」相比,上述品牌與其說吃到了電商渠道的紅利,不如說是嘗到了社交平臺內容營銷的甜頭。
  • Y.VIRGO公眾號
    屬於Y.VIRGO的公眾號誕生了,Y(英文you)代表你,也代表我(我的名字yuyu),我們都知道沒有完美的人生,但處女座的我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從事時尚產業的我,擅長穿搭,喜歡運動,尊重生活樣子,卻總想著要賦予自己人生更多的精神,所以喜歡寫心情日記。這個公眾號的內容將會圍繞著這些而分享,也希望朋友們能喜歡。
  • 武漢「封城」日記|四年級孩子作文標題——我的家鄉生病了
    衝在九省通衢、人口千萬的武漢防疫前線的,不只是醫務工作者、公職人員、專家學者……還有千萬個普通的武漢市民。武漢市民「Amber明剛」先生,也在用平凡人的視角,在日記本中,記錄、見證,這段不平凡的「戰疫」日子。
  • 新聞日記《瞬間的永恆》在武漢出版發行
    新華網武漢1月3日電 (汪智勇 陳棟)《瞬間的永恆--新華社高級記者方政軍新聞日記五十年》新書發布會日前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中國新聞教育界泰鬥方漢奇先生等業內專家學者紛紛為之點評。方政軍是新華社高級記者,先後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歷任新華社湖北分社政文部主任、副總編輯兼《武漢證券報》《湖北經濟報》總編輯,新華社湖北分社常務總編輯,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現任湖北省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2011年建黨90周年時,他作為全國新聞戰線唯一代表榮獲中央紀委、監察部全國嘉獎。他曾隨同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鄂考察調研。
  • AV號轉為BV號,B站背後到底有什麼含義?
    曾經biibili上將視頻內容採用AV號,如果看到有趣的視頻並推薦給好友時,往往發的是AV號,這個AV號不代指其他,而是視頻地址。現在隨著b站『升級』,由隨機生成的字符串代替站內視頻的固定數字編號。對於其他視頻平臺而言,可能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但是對於b站就代表不同想法,用用戶的話來說,「AV 號變 BV 號,我的青春結束了」第一次上b站的用戶看到『AV號』可能會感到震驚,疑惑大家為什麼可以正大光明的討論這個不同凡響的『地址』。那麼為什麼會有AV這個稱號?
  • 今晚八點,武漢,B站跨年見
    今晚八點,武漢,B站跨年見 2020-12-3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安日記走紅背後,是他們最後的堅守
    我是一名保安,愛吃小熊餅乾上班只為下班,喜歡業主小丹帶給業主溫暖,業主罵我腦癱手持保安三件套,指揮小偷把車盜這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語句來源於最近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的保安日記保安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以後在群裡發布自己的工作日誌憑藉風趣幽默的內容,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大家紛紛為保安的生活添加各種不同的元素仿佛人人都是rapper讓人讀完忍不住加句
  • B站「av號」升級為「bv號」,這次改變有什麼影響?
    【動漫雜談】關於稿件編號升級:今天(3月23日)視頻網站bilibili發表公告,表示稿件「av號」全面升級為「bv號」,並針對新的功能做了詳細說明,也回答了一些用戶的疑問。新的BV號改變了傳統的「雙字母+純數字」的編號方式,採用大小寫字母與數字混編的方式進行編號。隨著b站的投稿越來越多,純數字編號也總是有極限的,一味的延長編號位數,可能會影響用戶的分享使用體驗。體量更大的視頻網站油管也是採用了字母與數字的混編作為稿件的id,可以說這波是借鑑了一部分經驗。
  • 武漢日記.從武昌坐輪渡到漢口所見:江漢路夜市小吃街恢復煙火氣
    4月16日,距離#武漢解封#己第9天。「老劉,走!我帶你去黃鶴樓附近嘗嘗我認為很好吃的一家熱乾麵,順便帶你坐一回輪渡,到漢口看看」趙彬兄弟用微信約我。說實話,來武漢工作一年多,因為工作比較忙,一直都沒時間出去好好轉轉,趁著這次疫情期間單子比較少,也算是給自己放個假吧,於是滿口答應下來。從江夏藏龍島出發,已是中午1點。光谷大道(武漢軟體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段)的綠化帶上已經有工人在施工。拍下的這張照片,工人就著溫暖的陽光,席地而臥,或許是累了在午休。
  • 《2020武漢日記》作者黎婧:致敬方艙醫院裡的可愛「逆行者」
    鍾升 攝   中新網蘇州7月25日電 (記者 鍾升)「在方艙醫院中以畫插圖的形式寫日記,原本是作為我抒發情緒的一個抒發口,打發一下住院的時間,沒想到意外做了一件記錄歷史的事。」25日,首部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的抗疫日記——《2020武漢日記》作者黎婧「雲」現身江蘇書展現場,與讀者分享自己創作《2020武漢日記》背後的故事。
  • B站將av號改為bv號,其中有何深意?為了避嫌?
    平時我們在B站看到一個有趣的視頻,推薦給朋友的時候,別人往往會問一句:「av號多少?」,這個av號指的並非是什麼少兒不宜的東西,而是這個視頻的連結地址。不同的網絡平臺,對於自家內容的歸檔會用不同的內容,b站上的視頻內容採用的就是av號的形式,av後面帶上數字,就是這個視頻獨一無二的編號,曾經還有人統計了b站編號為1,到10,到100,一直到一千萬,一億的視頻,每一個都有著其特殊的含義。 其中有一些已經消失了,非常可惜。
  • 平凡一天「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19」
    CCTV-9紀錄頻道2月22日起,每晚19:54連續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微9時段全天滾動播出。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持續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系列,每集5分鐘,由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堅守崗位的普通勞動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們,採用 Vlog(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
  • 《熱血街霸3D》美女設計師走紅 Q版日記萌萌噠
    近日,遊戲美女設計師雙雙手繪的運營日記走紅於網絡,這些日記多以《熱血街霸3D》中的 「櫻木小呆」 為主角,記錄了這位美女設計師在參與《熱血街霸3D》項目過程中的日常與心情。究竟是怎樣有愛的日記能夠吸引廣大網友們的目光?下面就讓我們跟隨這位美女設計師來深入了解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