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養得好好的,為什麼葉片會變紅,是不是要掛了?

2020-12-23 養花交流

蘆薈是特別受歡迎的室內盆栽多肉植物,它有著非常獨特的外觀,葉子上雖然有很多軟刺,但卻不是很扎手,它有著非常獨特的外觀,且藥用價值比較高,受到很多人的青睞。

而我之所以比較喜歡在家裡養蘆薈,就是因為它的葉子可以治療輕度的燒傷和燙傷,就比如我不小心燙傷手,用大量清水衝洗後,就可以摘下一片蘆薈的葉子,將葉片裡的凝膠取出來,均勻地塗抹在輕度燙傷的地方,就可以很好地緩解燙傷,還可以避免殘留疤痕。(當然這個方法因人而異,皮膚敏感的人要慎用)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自己的盆栽蘆薈養的好好的,葉片就變成紅色了。

大部分的蘆薈是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的,它的葉子變紅其實也是為了適應環境,由於低溫澆水過多、曬傷、肥料過多或根部過度擁擠等情況,都會導致葉子變成紅色。

總的來說,蘆薈的葉子變紅就是由下面這些原因引起的。

1、適應較強的光照

蘆薈是一種非常耐曬、耐熱的多肉植物,只要避免夏季過度暴曬,特別是在夏天下午的時候,其他季節都可以多給光照,才能長得更加健壯,還有機會促進開花,但如果光照過度強烈,就容易導致葉子變成紅色。

這個時候蘆薈的葉子變成紅色,實際上就是為了在葉面產生一層防曬霜,就是為了避免葉子被曬傷,當然因為陽光過多導致葉子變紅,蘆薈想要恢復翠綠的狀態,就可以將它搬到陽光沒那麼強烈的地方。

2、環境的變化導致紅葉

如果環境突然的改變,就比如溫度突然降低,早上和夜晚有較強的溫差,也是比較容易導致黃葉的,而我們養護多肉植物的時候,想要讓葉子上色,通常就是有較大的溫差,且比較低的溫度,充足的光照,葉子就比較容易變色了。

而蘆薈的葉子在環境突然的改變下,就容易由綠色變成紅色,這些都是正常的狀況,但要避免溫度過低,最低養護溫度要保持在7度以上,要避免土壤過度潮溼,這樣才能將盆栽蘆薈養得更好。

3、夏天葉子變紅

蘆薈的葉子在夏天的時候會變成紅色或棕色,而到了秋冬季節,光照變少,也有可能會變成綠色,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的現象。

蘆薈的葉子被曬傷後,就會出現一些棕色的斑點,葉子會蜷縮枯萎,葉子還會變幹,這個時候就要減少光照了。

如果長期將蘆薈盆栽養在室內,沒有陽光照射,蘆薈的葉子會很快由紅色變成綠色。如果光照過少,還容易導致蘆薈的葉子變得暗淡,還會導致植株徒長。

蘆薈葉子變紅的不健康原因:

1、澆水不當

養護盆栽蘆薈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澆水過多,就容易導致葉子和根部腐爛,如果土壤長期潮溼或積水,或葉心積水,都會導致葉子變成紅褐色的狀態,這種狀態的蘆薈肯定就是不健康的,且很難挽救回來,特別是葉心或根部腐爛,就需要及時將蘆薈拔起來,清除爛根和爛葉,檢查一下根莖是否還健康,

如果爛根的狀況不太嚴重,就需要將爛根、爛葉切除,根莖底部浸泡殺菌溶液,放在通風處晾乾傷口,過了5天之後再重新水培生根,將根莖底部一釐米左右浸泡在水中,每隔一兩天換一次清水,大概兩三周左右就可以長出新的根系。

每一次給盆栽蘆薈澆水前,都要確保盆土已經完全乾了,再給它補充水分,要避免土壤經常溼潤,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或光照不足的室內環境。盆土缺水並不會導致蘆薈掛掉,一般只會導致葉子蜷縮或葉尖乾枯,及時澆透水,蘆薈又能如何恢復健康的狀態,反而是水多時,蘆薈的狀況就頻出。

2、土壤的酸鹼性

養護盆栽蘆薈要使用中性土壤,避免土壤偏鹼或酸性過強,土壤的排水性也要好,這樣可以保證蘆薈的根部長得更好,可以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土質要保持疏鬆,可以養空氣更好地在土壤中循環,如果根部經常溼潤,或盆土板結,對蘆薈的生長是影響非常大的。

3、肥力過多

不會對肥料的需求是比較少的,它的根部主要是用來吸收水分的,過多的肥料很容易導致肥傷。

肥力過多也有可能會導致蘆薈的葉子變紅,葉子尖端變幹,葉面變成紅棕色,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換盆,或用大量的清水衝洗盆土,之後及時晾乾盆土。

給室內盆栽蘆薈施肥的時候,施肥的濃度一定要低,施肥的頻率要少,室內盆栽蘆薈施肥的時候,濃度是平常的1/4就可以了,在春夏季節,可以每隔4~6周補充一次薄肥,秋末天氣變冷之後就要停止施肥了。

4、其他狀況導致紅葉

還有很多情況會導致蘆薈的葉子變紅,就比如土壤過度偏鹼,土壤中有過多的鹽鹼物質沉積,就容易導致葉子邊緣,或葉子尖端變成褐色或紅色,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將盆土表面的土壤清除乾淨,及時用清水衝洗盆土,在春暖後可以及時進行換盆。

栽種盆栽蘆薈的時候,不要用太大的花盆,花盆太大容易導致土壤殘留過多水分,容易導致爛根。

總結:

蘆薈的葉子變成紅色或紅紫色,通常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特別是在極端低溫的情況下,蘆薈的葉子容易變紅,大部分的蘆薈都喜歡生長在溫暖乾燥的環境下,溫度在13~27度之間最佳,如果溫度降到10度以下,就需要及時搬到室內。

秋末的時候,如果蘆薈的葉子開始變紅,溫度較低,就是要及時將蘆薈盆栽搬到室內養護了。

相關焦點

  • 蘆薈養得「穿裙子」?家中達不到這個「條件」,還是不要養蘆薈了
    蘆薈養得「穿裙子」?家中達不到這個「條件」,還是不要養蘆薈了蘆薈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我們在家庭中常見的都是那些普通的立木蘆薈以及庫拉索蘆薈,但是我們知道的蘆薈品種非常的多,園藝蘆薈品種也是非常多的,而且長得比較小巧比較好看,但是我們在養蘆薈的過程中,一定要養護得當,才能夠保證它長得好。
  • 蘆薈不會養,記住幾個小要點,葉片肥厚,呼呼冒芽,一年就爆盆!
    蘆薈不會養,記住幾個小要點,葉片肥厚,呼呼冒芽,一年就爆盆!在家放一盆蘆薈很簡單。它可以在一年內長成花盆,也可以由單個植物繁殖成許多花盆。不但能夠用於裝飾設計,還能美容護膚。對於剛剛養蘆薈的花友,掌握以下幾個要點,就能輕鬆將蘆薈養得肥嘟嘟的。除了在炎熱的夏天,當太陽很強的時候,它需要陰涼,而在其他時候,它需要更多的陽光,這樣它的葉子就不容易生長。生長適宜溫度在15-25℃,到了冬季溫度不能低於5℃。
  • 容易被誤以為是波路蘆薈的菱錦,葉片上長滿了白色斑點
    平常我們看到「菱錦」的時候,會將它誤以為是波路蘆薈,實際上它是一種葉片上有斑點的蘆薈。有人就會將它叫做「木銼蘆薈」。它的葉片上會有一些白色的小斑點,而且葉片的背面還會有白色的軟刺。菱錦蘆薈葉子的邊緣處,會有一些小的斑點,葉子呈深綠色。
  • 蘆薈怎麼養?注意以下幾點,讓你的蘆薈葉片長得厚厚的
    蘆薈是大家很常見的一種家庭綠植,因為它好養,又有美容護膚的功效,所以很多朋友都喜歡在家裡養上一盆蘆薈。蘆薈雖然好養,但如果方法不當也會造成爛根、枯死等現象。那麼怎樣才能養好蘆薈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吧!蘆薈是常綠植物,葉片肥厚多汁,為長條狀,邊緣為鋸齒狀。切面為半圓形,植株較矮,莖部短。土壤:蘆薈喜歡疏鬆、透氣、排水性好的肥沃土壤,建議每月可施用一次綠袋肥,這樣就可以保證土壤的營養充沛,才能長得特別快。
  • 養蘆薈,做好5個小訣竅,蘆薈長得超好
    蘆薈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狀或生於莖頂,葉常披針形或葉短寬,邊緣有尖齒狀刺。花序為傘形、總狀、穗狀、圓錐形等,色呈紅、黃或具赤色斑點,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連合成筒狀。蘆薈是常見的盆栽之一,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歡。那麼,蘆薈怎麼養才好?
  • 養花養了20年,蘭花開出60串,蘆薈變小樹,真的震撼
    30年的蘭花,蟹爪蘭,君子蘭真的震撼平時養花種草的朋友不少,但是養著養著大部分花草都不見了。不是養死了就是養黃葉了,不好看就扔掉了,再重新買新的,一盆花能養幾十年的真的不多。只是一些特別有耐心的朋友,會把花草養到幾十年,一直還養得好好的。
  • 家庭養蘆薈如何管理?做好4個要點,葉片油綠肥厚,嫩芽擠滿盆
    蘆薈是家中最常見一種盆栽植物,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美容養顏的效果,所以深受廣大花友們的喜愛。在改善改善環境的同時,它還有清熱、解毒、消炎的作用。如果不小心燙傷、被蚊蟲叮咬了,都可以掰塊蘆薈來擦拭傷口,能起到很好的恢復效果。想把蘆薈養好,只要把這4點記住就可以了。1、光照:蘆薈喜歡光照,但是也不能強光暴曬。如果有半陰半曬的環境,養護是最好的。
  • 蘆薈養錯了,葉片發軟怎麼辦?來點花肥補充能力
    不過最好是別做這種嘗試了,畢竟生長歸生長,要是葉片枯萎了,那麼這個蘆薈的價值就會被大大拉低了。它不僅僅是美觀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吸收一些空氣中的有害的氣體,所以養在家裡面的好處還是比較大的。有時候如果遇到蘆薈的葉片發黃的情況,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有時候,葉片枯萎了是因為缺水或者缺肥,是比較好掌控的。
  • 我到底是不是種的蘆薈?為什麼和別人差那麼多?
    蘆薈有很多好處,養在室內可以吸收有害氣體,而且聽說還能美容呢!不過有個疑問是,為什麼我的蘆薈張牙舞爪?別人的蘆薈又厚又胖?為什麼差這麼多?
  •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將蘆薈養死,養蘆薈有什麼好處
    蘆薈也不需要怎麼照顧,就能保持良好的生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非常棒的,在常年溫暖乾燥的環境下,不需要多少水分就能生長良好,如果是常年沒有霜凍的地區,還能養在室外,甚至可以直接栽種到地裡面。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我養護蘆薈的技巧,如何讓蘆薈更快地進行繁殖。
  • 蘆薈開花是不是很少見?一般養多久才能開花?
    蘆薈品種繁多,家庭養殖以中小型蘆薈居多,最常見的是不夜城蘆薈、海虎蘭蘆薈、皂質蘆薈、珍珠蘆薈、斑紋蘆薈等,不同的品種葉片斑紋和厚度不一樣,植株高度也不一樣,給人的感覺既可小清新、又能田園風,還可肥厚呆萌。蘆薈一般養多久能開花?
  • 3種適合秋天養的多肉,趕快動手養起來,葉片紅的、白色似蓮花
    3種適合秋天養的多肉,趕快動手養起來,葉片紅的、白色似蓮花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養花圈子裡多肉的地位都是牢固不可動搖的,基本上家家戶戶的陽臺上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少則兩三盆,多則一整排,整個畫面十分美好。然而,多肉好看卻不太好養,有些品種可是出了名的易黑腐。其實,之所以老會有朋友在養殖多肉一事上屢增敗績,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沒能選對合適的品種。以眼下為例,秋天理應養殖天生易群生、爆盆的多肉,人們於花市中選購植株上要儘量避開專屬春、夏、冬三個季節的多肉,否則便很容易在養護它們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 蘆薈這樣養,竄到3米高,年年砍葉子,吃不完的「蘆薈膠」
    蘆薈養10年,長成3米高,變成蘆薈樹,吃不完的「蘆薈膠」家裡不養什麼花,也要養一盆蘆薈,蘆薈葉片肥厚,葉子裡面滿滿的都是蘆薈膠。它不僅能夠吸取空氣中的甲醛等有害氣體,而且它裡面的蘆薈膠可是好東西。平時我們常見的蘆薈有庫拉索蘆薈、不夜城蘆薈等等,其中庫拉索蘆薈不僅能夠美容養顏,做面膜的時候經常會用到,還有很多的蘆薈製品,美容化妝效果都特別好,而且如果有蚊蟲叮咬或者輕微燒燙傷等等,都可以用這些蘆薈的汁液來擦拭,很快會藥到病除。而且蘆薈還有抗衰老的作用,還能用來做菜吃,家裡養一盆總也不會虧。
  • 蘆薈怎麼養才能防止葉片發黃?
    蘆薈很多花友都喜歡養殖,特別受女性花友愛。蘆薈是阿福花科蘆薈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它葉片肥厚多汁,簇生。抗旱性比較好,喜光耐半陰,比較容易養護,最主要的是它有很好的食用,保健,美容,醫用價值,家庭最常用於食用和美容,有抗衰老作用。蘆薈也有一些毒性,建議不要過度食用哦。
  • 蘆薈盆栽越長越大,如何給蘆薈進行修剪,要注意什麼?
    現在家庭養殖的蘆薈,我們經常見到的大多數屬於中華蘆薈和庫拉索蘆薈,這兩種蘆薈在光照充足、肥料充足、水分充足的環境中,可以長到1米左右,野生的蘆薈甚至可以形成2--3米高的樹形。所以在家庭養殖的蘆薈一般養著養著就會帶來煩惱,就是蘆薈會長得特別高大,嚴重影響蘆薈的美觀。怎麼辦呢?
  • 蘆薈要「散養」,15天一澆水,蘆薈體態肥胖,憋出一圈「小崽子」
    蘆薈是常見的家庭盆栽。蘆薈被稱為典型的懶人植物,可以算是非常好養的盆栽植物了。那平時我們應該如何養好蘆薈?做到以下幾點就行了,葉片長得肥厚油綠,還會開花爆側芽。第三、光照蘆薈是比較喜歡光照的,但是非常怕強光。平時可以放在半陰的地方或者是散射光充足的地方養護。如果光照太強了,則會造成蘆薈葉片變薄發紅。然後放在光照少的地方,很快就會緩過來。
  • 養盆栽蘆薈注意這幾點,不怕它們葉黃爛根
    蘆薈的治癒特性是人們最為最為人所熟悉的,蘆薈還具有美容的效果,在很多美容產品裡也會添加一些蘆薈,蘆薈最有用處的就是葉片裡面的凝膠了。養蘆薈的位置最好是朝南或朝東的窗臺邊,也可以養在陽臺上,每天給多一點的直射光,它會長得更好。如果光照充足,蘆薈的葉片會由綠色慢慢變成棕色或紅色。
  • 蘆薈名字的由來,品種介紹,知道養它的好處,趕緊上幾盆
    常見的中華蘆薈、皂質蘆薈和庫拉索蘆薈,如果我們不小心曬傷皮膚,有蚊蟲叮咬,或是有輕度的燒傷,都可以用蘆薈葉片裡的凝膠塗抹一下,只要不是皮膚特別敏感的朋友,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蘆薈是特別容易繁殖的,在合適的環境下,長勢會特別快,在家裡種上幾盆是完全沒問題的。
  • 蘆薈下面長好多小蘆薈,會對大蘆薈的生長有影響嗎?
    還有就是如果分生的小蘆薈太多了,也必然會影響到中間大的蘆薈的生長 。 當大蘆薈長到一定的高度時,大約有十幾釐米就會分生小側芽,但是隨著小蘆薈的長大,大蘆薈的生長就會受阻,可能會出現生長緩慢、葉片變薄等現象。
  • 家中養蘆薈注意這2點,一盆能養幾十年,變成一棵「蘆薈樹」
    家中養蘆薈注意這2點,一盆能養幾十年,變成一棵「蘆薈樹」蘆薈是家中最常見的一種多肉植物,好多人都在家中養著,但是在家中養蘆薈,好多人都是不怎麼澆水,他能夠正常的生長,不會出問題,但是蘆薈如果養護得當的話,它長勢是非常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