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裡「挖文物」!賣斷貨的考古盲盒,想試試嗎?

2020-12-18 騰訊網

拿起小鏟子層層挖土

再細細地掃去浮塵

刨出一塊未知的「寶貝」

想感受一下考古學家的快樂嗎?

@盲盒愛好者們

一款有趣又有意義的盲盒「上線」啦!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竟是個「土疙瘩」?

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12月3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講述了自己開盲盒的過程,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因此受到廣泛關注。

這位網友購買了兩個不同系列的盲盒,先是用「考古神器」洛陽鏟挖土,再仔細地清掃,最後非常幸運地挖到了兩個「大寶貝」。圍觀帖子的網友說:「手套那麼一戴,考古學家那感覺來了! 」

據河南博物院介紹,這款考古盲盒有個特別的名字——「失傳的寶物」。盲盒拆開包裝後,看上去是個莫名其妙的土疙瘩,其實設計者把河南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古代的著名文物都「包」了起來。

當你用迷你版「洛陽鏟」把土一塊塊鏟開,就有可能看到青銅器、元寶、銅佛、銅鑑、銀牌、銀元、玉器、紀念牌、刀幣、陶雜件等等文物仿製品。

△洛陽鏟與「迷你版」洛陽鏟的區別

比起普通盲盒,考古盲盒更讓人「有意外驚喜」的地方在於,你有可能會「挖空」哦。這是設計者為了模擬考古的未知性,設計的「小驚喜」。但不用擔心,就算挖空,也會有精美的小禮品作紀念。

去哪買?還有哪些同款能買?

考古迷和盲盒愛好者是不是都心動了,想要感受一下考古的快樂?那麼去哪才能買到呢?

在淘寶搜索「河南博物院」,進入店鋪就能直接購買。考古盲盒的商品頁面顯示,盲盒有兩個系列、六種尺寸:傳說(小、中、大),史詩(小、中、大),最低價格為40元,大號盲盒還贈送「考古神器」洛陽鏟。客服人員介紹,級別不一樣出好東西的機率也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喜好來選擇。

但是就算現在下單購買盲盒,發貨時間也需要10-20天。在河南博物院官方微博的評論區,也都是「催貨警告」。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買不到,咋辦?沒事,隔壁還有好多同款等著你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青銅小分隊系列盲盒

以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皿和紋樣為基礎,參考鴞、饕餮、觥大、觥二、犧尊、鳳鳥等形象設計的Q版手辦,不少網友早就已經集齊一整套。

△圖片來源:網友@想飛的ZL文

◆《國家寶藏》文創產品店的大唐仕女瑜伽系列盲盒

盲盒裡的手辦「擺」出了樹式、雙手鴿王式、弓式等各種瑜伽造型,據介紹,這款設計的靈感來自於河北博物院彩繪散樂浮雕中的唐代仕女。

△圖片來源:你好歷史旗艦店

除了考古盲盒,還有這些驚喜!

考古盲盒讓人在「驚喜」中感受文物底蘊,這些博物館的設計則是將文物融進生活,設計得相當有意思!

◆蘇州博物館——唐寅創意茶包

這款唐寅袋泡茶在一眾雅致中以賣萌「出圈」。明四家之一的唐寅就算化身茶包,也依然是一副多姿多彩又浪漫潦倒的樣子。

◆上海博物館——江南春預調酒

這款江南春預調酒的瓶身圖來自文徵明《江南春詞意圖卷》,將圖卷分5段印於瓶身,組合排列可成完整畫面。這喝的不只是酒,更是「底蘊」。

◆故宮博物館——故宮貓·紫禁月滿·流沙杯墊

當故宮的貓遇上紫禁城裡的金漆點翠玻璃屏風,兩個元素幻化出了這款精緻的杯墊。御花園中,一輪滿月,故宮貓蹲坐太湖石。杯墊裡填充的金色流沙與銀色星星,猶如夜空中灑下的月光。

◆中國國家博物館——溪山曉月小夜燈

這款小夜燈的設計取意於元代畫家黃公望的《溪山雨意圖》,一輪明月隱匿於群山之後,繾綣的夜色與朦朧的「月光」,頗有寫意之美。

最後,小編提醒:

雖然考古盲盒能讓你在家「挖文物」

但是面對「未知盲盒」

仍要理性消費,適度消費!

相關焦點

  • 我在家裡挖「文物」!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 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考古盲盒」為何突然賣斷貨?
    考古盲盒宣傳海報@河南博物院  考古盲盒挖出「玉璧」@河南博物院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一款有趣又有意義的盲盒不僅衝上熱搜,還賣斷了貨。盲盒並非新奇之物,為何突然這麼熱?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全國文創市場及開發這款盲盒的河南博物院文創負責人進行了採訪。
  • 鏟開土堆、刨出「寶物」…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  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運氣好挖到寶物 運氣差只有土
    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細細地掃去浮塵,神秘的「寶貝」慢慢呈現全貌……想感受一下考古學家的快樂嗎?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名」誇獎。  看直播網友被種草 考古盲盒賣斷貨  12月初,一名網友先後在豆瓣、微博發圖文帖,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他先後挖出了青銅虎符和兔首印章,引起網友圍觀並紛紛表示「被種草」。
  • 鏟開土堆、刨出「寶物」……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盲盒+文物,能玩出哪些花?你想體驗這種驚喜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考古盲盒」:讓文物「活起來」
    近日,有人先後在幾個大社交平臺發帖,圖文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轉發、留言諮詢。  「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緊急補貨的600個盲盒在35秒內被一搶而空。」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沒想到這麼火!」
  • 「考古盲盒」一月賣出200萬:開盒一把鏟,寶物自己挖丨下午茶
    「考古盲盒」這一新興爆款,能為文創產品帶來哪些啟示?「考古盲盒」,火了!「這款盲盒我已經入手6個了!你不掐點進去買,不可能買得到。」上海市民羅維雖然從未去過河南博物院,但這家博物院的網店成了他近期最常逛的淘寶店:「買過一個之後,簡直欲罷不能。」魔力何在?羅維講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不久之前,他收到一個「考古盲盒」作為新年禮物。
  • 開盲盒能體驗考古的快樂,你想試試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任思雨)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  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開盲盒能體驗考古的快樂,你想試試嗎?會上癮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任思雨)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家中體驗「盜墓」,撿漏「考古盲盒」,是否具有收藏意義
    不大講究的,直接就開挖,希望能夠在土中挖出點什麼,千萬不要以為這是電視劇和電影的橋段,這是真實發生在生活中的考古故事。這個快遞盒和土塊,就是最近網絡中非常火的「考古盲盒」,可能許多人不知道「盲盒」是什麼,怎麼跟考古又有了聯繫呢?是不是又是一個新的營銷手段?考古盲盒是否能夠讓自己撿漏,一夜暴富?而撿漏的文物,需要上交拿到500元獎金和錦旗嗎?
  • 「考古盲盒」誕生:考古就像開盲盒,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微博截圖這是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將文物模型包裹在特製的泥土中,用縮小版的考古專用工具洛陽鏟等挖掘,讓大眾體驗考古過程。12月初,經由一個社交媒體的開箱體驗帖,「考古盲盒」在網上大火。「考古和開盲盒很像,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 從考古盲盒到漆器體驗包:「體驗文化」消費需求旺盛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成都漆器工藝廠的漆器體驗包的走紅,將大家的目光引向了體驗式文創產品。考古盲盒 體驗考古的苦與樂近日,河南博物院一款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據說已經被考古迷買到斷貨,媒體稱,河南博物院12月3日晚8點補貨450個,不到2分鐘就秒光,第二天補貨1650個,不到半天又賣光,是一款名副其實的「網紅文創」。
  • ...上銷售額超50萬,河南「考古盲盒」火了!下個「網紅」產品會是啥?
    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名」近期,「考古盲盒」火了,成了一款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名誇獎的「網紅」產品。這款出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把「微型版」的文物藏進土中,隨著一點一點地挖掘,神秘的「寶物」慢慢呈現全貌,親身參與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 快評| 「考古盲盒」裡的文創新路
    □曹 錚又到年底,作為消費熱門品類的文創日曆依舊銷售火爆,卻傳出深耕該領域多年的玩家決定急流勇退、轉場其他產品的消息;與此同時,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網上銷售大火,成為豫博文創第一款賣脫銷的網紅文創。
  • 豫論場丨「考古盲盒」可真香,搶不到該怎麼辦?
    □劉嬋最近,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賣到脫銷。如果你手速不夠快還沒搶到,又迫切想要一飽眼福,請戳下方開箱視頻,河南日報客戶端5位小姐姐幫你實現願望!早在去年,「考古盲盒」還沒有爆火的時候,我就在洛陽街頭撞見過。當時,一群人在麗景門下步行街上採訪,走進一家叫「鎮搗蛋」的創意小店,先是被一堆「MVP膠囊」「盤他活血散」「腦殘片」吸引,買了一盒發現就是普通奶片,深感「被騙」、大呼上當。
  • 當文物考古遇上潮流盲盒——中國博物館文創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袁月明攝新華社鄭州12月10日電(記者桂娟、李文哲)12月初,一位中國網友先後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平臺發帖,圖文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並刨出兔首印章和青銅虎符,吸引大量網友轉發、留言諮詢購買事宜。網紅「考古盲盒」由河南博物院出品,名為「失傳的寶物」,設有「傳承」「史詩」「傳說」等級別。
  • 考古盲盒屢斷貨,博物館文創下一階段走向何方?
    現在,我國很多的博物館不但或多或少發揮著「古根海姆效應」,而且作為與文物聯繫最緊密的機構,在基於文物基礎上的文創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最近幾年日益興盛的文創行業裡,博物館系統漸成主力,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成立了文創部門,開始發力文創業務。
  • ...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的樂趣
    把土塊層層挖開,你才會知道「考古盲盒」裡會出現什麼「寶物」開盲盒過了把考古的癮盲盒開出的「兔首印章」網友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鄭超受訪者供圖  手握洛陽鏟,小心翼翼地「挖土」,隨機挖掘出寶物的瞬間  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元,「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讚」  近期,「考古盲盒」火了,成了一款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名誇獎的「網紅」產品。  這款出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把「微型版」的文物藏進土中,隨著一點一點地被挖掘,神秘的「寶物」慢慢呈現全貌,親身參與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把土塊層層挖開,你才會知道「考古盲盒」裡會出現什麼「寶物」開盲盒過了把考古的癮盲盒開出的「兔首印章」網友供圖河南商報記者鄭超受訪者供圖手握洛陽鏟,小心翼翼地「挖土」,隨機挖掘出寶物的瞬間,成就感油然而生。這樣的體驗,可不是考古學家的專屬,擁有一個「考古盲盒」,你也能過一把考古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