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種善因,得善果。因果都是自作自受,無論你是行善,還是行惡。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也害怕遭遇因果報應,菩薩畏懼種下不好的因。因為種不好的因,就會有不好的果報。
所以,菩薩,都是行善的,菩薩處處都在行善,在世間救苦救難。
而眾生,也就是我們凡人,只是害怕受到惡業的果報,也就是,害怕最後受到惡報。
眾生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卻不知道,惡的果報,是由於種下了惡的因,才會導致出現惡的果報。
種下什麼因,就會獲得什麼樣的果。所以,菩薩都是在救度苦難的眾生,菩薩是一直在行善。
菩薩行善,不求獲得福報,不求獲得任何的回報。
那菩薩行善,為什麼不追求獲得福報呢?
在金剛經裡說,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世人求福德,才去修福報,為什麼菩薩布施而不受福報呢?那是因為菩薩行善,所作的福德,菩薩不貪執那個福德,所以說,菩薩不受福報。
菩薩所作的一切福德,並不是為了自己。菩薩是為了能夠利益一切的眾生,菩薩行善,既然是為了能讓眾生能得到利益的。
那菩薩也就不會去貪著了,如果菩薩還生了貪著的心,也就不能夠利益別人了。
貪著福德,早就是不利益人了。要是菩薩起了享受的妄想,菩薩就有了生死輪迴,不能夠脫離三界。
不能脫離三界。又如何能度人出三界呢?更是難證得無生法忍。
菩薩不貪不受地修行,正是得成於忍。
菩薩知道,一切的福德,都是不真實的,有生就有滅。福德也會有享盡的時候,並不是永遠的。所以,菩薩雖然修福德,但不貪著。
菩薩不貪著行善的福德,那是因為菩薩有智慧。菩薩知道,種下了善因,遲早都是會有善報的。
所以,菩薩不貪著一切的福德。
而世人,就不一樣,世人行善,就是為了獲得善報。世人行善,執著於一切的福德,以為福德是真實不虛的。
有些人行善之後。就特別的執著福報。
希望自己馬上去做點善事,馬上獲得福報。
如果福報遲遲沒有到來,就開始抱怨,自己做了那麼多的好事,為什麼還是那麼的倒黴。而為什麼,卻沒有得到好報。
那是因為眾人沒有智慧,不能夠了知,因緣果報的道理。
眾人不能夠了知修福報之因,就會有緣之配合,最終能獲得應有的果報。
也就是說,你所種的一切福德的因,會獲得福德,這個福德,是不會跑掉的,福德不滅失。只是等待緣分的成熟,就會得到果報。
菩薩,正是因為知道了這個道理,所以就不會去貪著一切的福德。
所以菩薩不受福德的無我智慧,佛弟子應該要努力去修證。
感恩閱讀與分享!關注我,學習更多佛法知識。
南無阿彌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