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項古老的運動
一雙合適的跑鞋,一身舒服的衣服,就可以讓身體隨心而動,在跑步中獲得放鬆的快樂,體會運動的快感,享受生命的律動。所以跑步往往是「運動小白」開始運動的首選。
很多人都說跑步很簡單,那為什麼有的人跑了很久也不見成效,甚至增加了身體的疲憊和不適呢?有著多年長跑經驗的世界冠軍孫英傑老師認為,光跑起來還不夠,練習跑量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跑姿是否正確!
錯誤的跑步姿勢不僅沒有讓跑者更健康,反而可能會造成跑者膝和足底筋膜炎。
她覺得下面這3中常見的錯誤跑步方式,是一定要糾正的:八字腳跑步、兩條線跑步和後撩腿跑步。
什麼是八字腳跑步?
所謂的八字腳跑步,就是在跑步時習慣將腳掌內扣或外翻。這種跑步方式初看貌似不打緊,但長時間會造成膝關節內側嚴重損傷。
八字腳跑步的危害?
正確的跑步姿勢會使腳掌的受力線和後蹬力在同一直線上,但八字腳跑步卻會讓腳掌受力線和後蹬力形成一定角度,且角度越大,八字腳越嚴重。大家可以對照下面這張圖自查一下:
八字腳跑步的最大影響,首先是跑者們非常關心的跑速。因為後蹬力並沒有在發力線上,身體重心呈曲線,有效步長減小,跑速自然會受到影響。
另外一點,足受力順序不是沿足縱弓的方向,足弓減震作用自然相應減小,那麼損傷概率自然也相應增高。再有就是,八字腳跑步其實非常損耗跑鞋等裝備。
孫老師的「獨門秘籍」
十個人當中至少有八個人存在八字腳跑步的問題,該怎麼糾正呢?
孫老師給我們提供了非常簡單而有效地方法:早上起床後,腳尖往內扣走路,堅持15天就可以看到效果。
什麼是兩條線跑步?
兩條線跑步乍一聽有點抽象,其實也是跑步時常見的錯誤姿勢,即跑步時兩腿分開得太大,跑起來左邊一腳右邊一腳,腳和腳之間的橫向距離比較大。
兩條線跑步對個子高、體重基數大的人尤其損傷嚴重。以配速8分為例,高個子的人一條腿要承受體重1.5倍的重量;配速5分以內,則要承受體重3.5倍的重量。腳與腳內側為一條線,而且重量保持平衡。
孫老師的「糾正秘籍」
跑步是一個全身性動作,涉及到各部分身體肌肉的協調。
要糾正兩條線跑步的錯誤姿勢,在跑步時就要兩腳併攏,保持兩腳的內側在一條線上。
什麼是後撩腿跑步?
其實這個錯誤的跑步姿勢還是個「外來品」,一開始並沒有大規模流行。很多人在看其他國家的運動員或跑者跑步時,發現很多非洲人是這樣跑步的,就刻意模仿。但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是,非洲人脂肪含量低、跑步輕;我們中國人跑步砸地很重,後撩腿跑步會導致膝關節嚴重受損和積水。
孫老師的「錦囊妙計」
如果後撩腿跑步的姿勢過於嚴重,在改正初期可以嘗試拖地跑,腳離地面越近越好;適應一段時間後,對自己的要求可以更高一點。孫英傑老師的建議是,注意落腳點。
正確的落地方式是全腳掌落地,踝關節靈活;即全腳掌著地,全腳掌起,腳心發力。
※最後,給大家分享孫老師總結的科學跑步4大技術要點:
用肚臍下兩寸這個身體的核心點帶動跑步;用身體中心軸帶動身體跑步。身體的中心軸在丹田上,即肚臍眼下兩指的地方。
兩腳內側成一直線,身體重心在兩腳之間;
步幅要小,左腳腳尖到右腳腳跟差不多70公分為最好;
步頻要快,正常步頻應在每分鐘在180次以上。
你平常跑步姿勢是怎樣的?有沒有出現上面三種問題?歡迎來和諸多經驗跑者一起交流、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