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樓市的問題可能不再是高房價,而是另外三個「難題」

2021-01-19 房探君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生活質量有所提高。現在由於一二線城市經濟發展很好,大量的人員都開始從偏遠的地區,流向中大型城市。有人進城打工,有人進城做生意,有人進城讀書。為了生活便利,大家都開始在大城市買房落戶。

也正是因為那麼多人進城買房,使得房價不斷上漲。根據58、安居客研究院給出的數據顯示,房價從2000年的2000多元一平方,到如今的9000多,整整上漲了4倍。當然,這還是整體均價,如果當算某個地區或城市的話,上漲則是高達20-30倍。

所以,現在很多老百姓都接受不了。很多人都擔心房價未來還會繼續上漲,自己現在買不起房子,未來更加買不起。很多人都想辦法找親朋好友借錢買房。

但是對於未來房價走勢,房地產大佬王石卻表達出不同的看法:「對於年輕人,沒有必要那麼著急去買房。現在社會是移動的,買房子容易被固定住,80後有很多獨生子女,父母和嶽父嶽母都有房子,所以不要著急買房子,房子是過剩的。」

而且隨著新生人口的不斷減少,房子不斷建設,未來的房價上漲的空間真的有限。所以說,我們未來要擔心的可能不是高房價了,而是這3個新難題。

一、房子空置嚴重,資源浪費問題。

在2017年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的報告顯示,我國的住房空置率已經超過了20%,商品房的空置率更是高達26%,其中一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為16.8%,二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為25%,三四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更是高達30%。

可以說,這麼多年隨著房價不斷上漲,很多人把房子當作斂財的工具,不斷的囤積房子,放在哪裡不租也不賣,就為了等著將來漲價賺差價。這樣的做法,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產生了很多的鬼城和空城,影響居住在這小區業主的居住體驗。

二、高層拆遷難和維修保養難的問題。

對於高層住宅的維修,我相信現在很多購房者還沒察覺到有哪些問題,但把時間軸拉長來看,問題卻是非常大。要知道,香港目前就有很多房齡老的高層住宅,由於樓齡過老,不僅沒有物業肯接手,業主們也不願意出錢維護。導致電梯經常出現問題,衛生無人管理,小偷出沒,環境越來越惡劣。

可能有人會說了,等到出現問題了,就拿維修基金來維護啊,沒錯,但時間一長呢?再經過10年後呢,維修基金還能剩多少呢?到時候沒有維修基金了,讓住戶來湊錢嗎?肯定不現實。

再說下拆遷問題。過去能夠大拆大改主要是因為房子樓層低,開發商有能力賠付,只要後期通過提高容積率,蓋更高的住宅來獲取建設資金和利潤即可。

但如今的房子隨便都是10幾層以上的,拆遷起來難度大,成本高,根據不完全統計,最起碼要建到70層以上才能賺錢,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相信開發商不會蠢蠢的去做吧。

三、房子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差,變現難。

這是大量業主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畢竟大家買房除了居住外,更多是希望房價能夠漲,使得自己的財富能夠增值和保值。可上面說了,隨著房子不斷增多,人口減少,未來房子的變現難度將會加大。

以鶴崗為例,那邊現在2-3萬就能買一套房子,甚至老城區有人白送都沒人要,這是為何?沒錯,就是因為房子多,人口少才導致的。因此,當住房擁有率越來越高,人們基本上都不缺房子的時候,房子的流動性就會逐漸減弱,所以,大家要多注意了,如果自己所在的城市,每年都在不斷流失人口,建議減持一些房子。

02

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現在的房地產市場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對於購房者來說,現在買房考慮的事情就需要更加周全一點。10年後,樓市問題不再是高房價,而是房子買來後的流動性、維護、空置等問題。

可能現在說了,大家沒什麼感覺,但從長遠來看,對於房地產這個市場決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提前知道,也能對樓市有更好的判斷。

相關焦點

  • 10年後的樓市,是「青菜價」還是「鉑金價」?馬雲再次大膽預測
    那麼10年後的樓市,是「青菜價」還是「鉑金價」?馬雲再次大膽預測。馬雲指出,雖然全國範圍來看,一些五六線城市房價跌成了「青菜價」,但是一二線城市房價普遍還是高了,近日發布的《100城住宅價格報告》顯示,在城市排行方面,13個城市步入了「鉑金價」行列,如果按照劃分標準,大於2萬一平米,即為超高房價,如果房價介於1.4萬到2萬元每平米,則定義為高房價。
  • 樓市3個「鐵腕」新規,冰封期或長達5年?
    面對高房價問題,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對意見,馬雲作為電商界的領軍人物,對房價問題也直言不諱,馬雲認為8年之後房價會變低,年輕人不要著急買房,今後房子會越來越廉價。玻璃大王曹德旺則認為,租房子住或許更適合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買房之後生活很容易固定下來,曹德旺認為租房今天住城東、明天住城西或許更舒適。
  • 未來「貶值潮」勢不可擋?內行人分析:未來3類房子極大可能貶值
    高房價壓力之下,不少人對買房感到無奈,但是更無奈的是,房子卻不能不買。結婚要買房,孩子上學要買房,買了房似乎一切都解決了,不買房似乎什麼都解決不了。比起那些買了房的人來說,沒買房的人反而容易感到壓力巨大。如今樓市的變化,也是買房人不能忽略的變化。如今我國的樓市,整體來說是朝著好的方向變化著的。
  • 樓市「鴛鴦鍋」乍現,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房價將會繼續上漲?
    文:子建白巖松曾指出,高房價正在摧毀無數年輕人的愛情和想像力。白巖松的表態可以說直接了高房價帶來的「惡果」。相信你也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著「不買房、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的生活。而這四個現象,經過深入研究,我們會發現「癥結」其實與高房價有關。
  • 黑天鵝與灰犀牛交織下的樓市,未來房價答案或只有1個,6個字說清
    今年杭州、東莞、南京等樓市新政中,也明確提出了無房人買房優先的規定。但事實情況是,超過60%的買房帶有投資目的,城鎮住房擁有率已經達到96%,戶均1.5套房,其中2套房家庭佔比已經達到31%,三套及以上的家庭有10.5%。6、最近關於蛋殼的傳聞滿天飛,具體原因作為局外人不予分析。但有人深究過為何長租公寓今年以來頻頻出現利空呢?
  • 高房價可能「毀掉」年輕人?小夥觀點很現實,值得一聽!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先拋開炒房客,通過房子造富,最主要還是我們國人的性格決定,比如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要想在一個城市長久發展,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的紮根! 所以現如今,買房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但是相對應,高房價也使得買房難的問題,愈演愈烈。
  • 天津樓市何時是底?信號是什麼?如何買到對的房子,什麼時候買好
    12月1日,中國社科院在發布的《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中,統計了從歷史最高點至2020年10月房價下跌最大的13個城市,如下圖:
  • 當代年輕人的「佛系」,不過是現在社會高房價之下的惡果
    面對高房價的現實,年輕人頓感無力,只能用自嘲的方式緩解衝突,這只會變得更「喪」、更消極。他們被很多媒體評價為:道德淪喪、啃老、懶惰、異類等變異的標籤。 有些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租個小公寓,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結婚,要搬個大點的房子,要養家,生活壓力驟增。這麼想一想,結婚的欲望就低了。輕度的「低欲望」,也許能令人心態平和,容易滿足。
  • 三四線樓市該去還是留?局勢已經明朗,或許已經進入「死胡同」
    但是把這句話放在樓市好像不太適用,就拿我國的高房價來說,它好像早已脫離了經濟基礎的束縛,一二線熱點城市存在高房價問題,三四線中小城市同樣存在高房價亂象,而這些中小城市的經濟基礎本就很不牢固,高漲的房價更是缺乏硬實力的支撐,就連最基本的人口要素都是欠缺的。
  • 今年再不買房,5年後房價是漲還是跌?兩個樓市現狀給出答案
    那麼如果今年不買房的話,5年之後房價是會「漲」還是「跌」呢?商界大佬馬雲曾預測的2025年「房價如蔥」到底會不會實現呢?我們從這兩個樓市現狀來分析。第一、房屋過剩。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表的2019年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佔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佔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單從數據上來看,我國的房子已經夠住了,但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不起房呢?
  • 樓市三跡象,未來房子或將無人接手,購房者請注意
    最典型的城市就是燕郊,因為政策限制之後炒房者紛紛離場的原因,燕郊樓市熱度迅速跌至冰點,房價也出現了將近50%的跌幅。不過比起房價下跌,在出現這三個跡象之後,樓市裡還有一個更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那就是未來市場上的房子可能會面臨「後繼無人」的情況,房子想賣都賣不出去。因此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出於居住需求才行,否則就很有可能會虧本。
  • 未來樓市會如何?李稻葵:窮地方才搞房地產
    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未來的樓市行情,畢竟在經過20多年的快速增長之後,現在中國樓市已經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時候了。社科院曾經給出結論:但房價收入比超過9.1之後,房價繼續上漲對經濟發展弊大於利!因此雖然現在房地產還對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貢獻,但未來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肯定會受到削弱。前幾天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就表示:只有窮地方才會敢房地產,日子過得去的都搞工業園。過去二十多年裡房地產的發展給經濟帶來巨大貢獻,但也給經濟發展帶來不小的阻礙,例如曹德旺就不止一次批評過房地產,認為高房價加重了企業用工成本。
  • 如果廣東的樓市出現下降,將從中山開始
    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和疫情的衝擊,今年全國的樓市都比較低迷,廣東也不例外。在房租不炒的大環境之下廣東的房價可能會面臨新一輪的下跌,如果廣東的房價出現大跌很可能從中山開始,之所以這麼說是有原因的。首先,中山的樓市泡沫是全省最嚴重的,這些年房價的上漲和實體經濟的增長嚴重的脫鉤。買房已經成為少數有錢人的遊戲,這種局面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其次,中山樓市的供需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這些年中山大力的發展房地產,樓盤的開發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人口的淨增長速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另外。
  • 樓市法拍房「崛起」,數量連年上漲,房地產行業將受遏制嗎?
    這更不僅表明樓市的萎縮,而且也表明今年負債人並不少,否則被執行法拍的房源不至於極速上漲。分城市對比,一線城市的北京市。今年前11個月,已經有4909套法拍房進入拍賣程序,而往年北京樓市法拍房年增長也只是500套左右的量,相當於9.8倍的上漲。
  • 樓市面臨「三重挑戰」,未來房價如何變化?歷史規律中能找到答案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個數據並不高,但這個數據僅僅是「平均值」,計算在內的城市如果剔除房價下跌以及房價常年變化幅度小的城市的話,那么二三線城市房價可能上漲了6~7倍,部分二線城市以及一線城市房價可能上漲了8~9倍,一線城市中炒房集中的地方房價甚至上漲了10倍以上。事實上,如果不考慮由於通貨膨脹導致的貨幣貶值情況的話,那麼全國房價一共經歷了三次變動。
  • 唐山樓市11月第四周數據出爐,唐山房價首跌,唐山樓市降溫
    唐山樓市2020年11月第四周數據出爐,其中:一、唐山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9942元變為9931元,本周下跌11元,基本橫盤。二、唐山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27532套,27962套,28411套,持續增加。現在唐山樓市的走勢越來越清晰,很多唐山的本地土著都能看出來。
  • 一線城市樓市年終翹尾!「大城市住房問題」何解?
    杭州樓市,9.4新政雖然結束了「萬人搖」時代,但年末仍有紅盤不斷冒出。濱江翠語華庭公布的認籌數高達5446組,創下9.4新政以來的最高紀錄;餘杭區未來科技城板塊,萬科未來天空之城系列三期將加推1014套,最快12月底就會推出,搖號資格限制為「無房家庭」。
  • 「六個錢包」都給房地產了,高房價是經濟內循環的最大障礙
    過去我國是通過外貿盈利的大戶,但現在遇到了問題,外貿不好做了。所以,黨和政府提出了經濟內循環新舉措,以擴大內需搞活經濟造福人民度過經濟難關。所謂的經濟內循環,就是本來生產了要賣到國外去的東西,改在國內的市場銷售,生產、消費主要以國內的市場為主。中國人的生產、服務,主要靠中國人自己來消費、買單。內循環流暢了,各行各業就興旺了,國民經濟也就上去了。
  • 未來10年,購買多大面積的房子最合適?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買房一直都是我國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房子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剛需所在,其直接與教育、養老等重要方面掛鈎。然而在我國的高房價之下,購買一套房產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因此,在購買房產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結合戶型、位置、戶型、朝向等方面進行謹慎的挑選。
  • 教育部一紙新規出,樓市「後背涼」,高價學區房並不意味能上名校
    言之鑿鑿,在19年統計房價收入比(1:9.3)就已經明確可以看出,年輕人買房幾乎要支付10倍於自己收入的房價;對於買房後的年輕人,將收入的80%-90%還房貸的不在少數,如果是在收入較高一點的一、二線城市,年輕人攢夠首付起碼也需要20-30年,由此可見如今的房價究竟有多高。所以說,並不是大家不想買房而是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