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些人,天天喊漲房價。喊著,喊著,思維有了定勢,不管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一張嘴就是「漲房價」。這不,中央剛提出經濟內循環,馬上就有人在網際網路上喊:「在內循環的經濟背景之下,房價上漲是唯一的選項!"
我真替這樣的人擔心,長此以往,腦子會僵化的!
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整個世界商業貿易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加上一些敵對勢力故意擠兌,我國的外部環境不太好。過去我國是通過外貿盈利的大戶,但現在遇到了問題,外貿不好做了。所以,黨和政府提出了經濟內循環新舉措,以擴大內需搞活經濟造福人民度過經濟難關。
所謂的經濟內循環,就是本來生產了要賣到國外去的東西,改在國內的市場銷售,生產、消費主要以國內的市場為主。中國人的生產、服務,主要靠中國人自己來消費、買單。內循環流暢了,各行各業就興旺了,國民經濟也就上去了。
要做好內循環,必須抓好兩端的工作:一端是生產和服務,一端是消費和買單。很顯然,生產、服務端不是問題,問題主要是另一端,即有沒有人來消費、買單。
消費、買單需要錢,可惜的是,現在中國人口袋裡沒有錢。錢多的人,買了很多套房子,錢都鎖死在樓市裡了;沒錢的人,錢都保管在「錢包」裡,等積攢夠了,要買房子去。
這一點,有經濟學家早就說透了:因為現在房價太高,有的人為了買房交個首付,都將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妻子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一共「六個錢包」的錢全用上了。
所以說,如果高房價的頭不使勁摁住,要搞好經濟內循環著實困難。毫不誇張地說,高房價是經濟內循環的最大障礙。
其實這個問題黨和政府看得很清楚,所以最近國務院和黨中央都再次重申了住房不炒的方針,強調樓市的平穩。
因為只有樓市平穩,健康發展,才能保證各行各業均衡發展。
習近平主席也強調:「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希望動不動就喊漲房價的朋友,以後發聲之前先看看背景,講點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