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能科技:ROE領跑業績爆發式增長 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大陸境內第一個自由貿易區,是中國經濟新的試驗田,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而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派能科技」)便坐落於此,在海外市場需求增加的情況之下,派能科技或借自貿區之便,乘勢而上。

近年來,派能科技業績表現「亮眼」,營收淨利逐年大幅度增長,現金流充裕,且淨資產收益率「領跑」同行業。觀其身後,派能科技有著強硬的實力託底,其是中國少數具備儲能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同時具備儲能系統集成解決方案設計能力的企業,且派能科技是行業內擁有最全資質認證的儲能廠商之一。憑藉良好的產品性能、市場口碑及優質的客戶資源,在全球儲能市場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派能科技未來值得期待。

一、營收淨利連年大幅度增長,ROE高於同行業均值超三成

在全球儲能市場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派能科技準確把握住行業發展趨勢,實現營業收入快速提升,且在連年增長的同時,帶動其淨利潤及現金流「轉正」。

2017-2019年,派能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43億元、4.26億元、8.2億元,2018-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97.22%、92.44%;淨利潤分別為-0.44億元、0.45億元、1.44億元,2018-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03.02%、217.02%。

到了2020年1-9月,派能科技實現營業收入8.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64%;實現淨利潤1.9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8.5%。

2017-2019年及2020年1-9月,派能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406.79萬元,708.1萬元、12,452.87萬元、22,432.93萬元。

此外,《金基研》分析同行業可比公司數據注意到,近年來,派能科技的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增速在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保持著較高水平。

2018-2019年,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8.08%和54.63%;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緯鋰能」)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5.9%和47.35%;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邦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6.99%和20.32%;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軒高科」)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97%和-3.28%;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旺達」)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4.81%和24.1%。

2018-2019年,同行業可比公司寧德時代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4.73%和34.64%;億緯鋰能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1.49%和166.69%;拓邦股份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79%和48.9%;國軒高科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0.75%和-91.17%;欣旺達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8.99%和7.06%。

同時,近年來派能科技的淨資產收益率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盈利能力凸顯。

2017-2019年,派能科技扣非後加權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9.15%、16.89%、45.7%。

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寧德時代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1.64%、10.85%、10.98%;億緯鋰能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2.8%、14.84%、24.97%;拓邦股份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1.01%、10.32%、8.33%;國軒高科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1.54%、2.26%、-4.03%;欣旺達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5.71%、12.78%、9.34%。

同期,上述5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均值分別為12.54%、10.21%、9.92%。

業績表現優異,營收淨利持續增長,淨利潤連續兩年同比增長均超200%,且派能科技的現金流充裕,「造血」能力增強,此外,派能科技的ROE比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高出超30個百分點。

二、三大優勢凸顯產品競爭力,行業內擁有最全資質認證的儲能廠商之一

成立於2009年10月28日的派能科技,系行業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提供商,專注於磷酸鐵鋰電芯、模組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派能科技的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等環節以及通信基站和數據中心等場景。

觀其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主要為家用儲能、通信備電、其他、軟包電芯及圓柱電芯。

2020年上半年,派能科技來源於家用儲能、通信備電、其他、軟包電芯及圓柱電芯的收入分別為35,935.67萬元、2,292.59萬元、9,118.52萬元、1,272.45萬元、802.48萬元,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71%、4.64%、18.45%、2.57%、1.62%。

其中,2017-2019年,派能科技軟包電芯的產能分別為224MWh、310MWh、476MWh,軟包電芯的產量分別為96.18MWh、280.15MWh、474.3MWh,軟包電芯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42.94%、90.37%、99.64%。

同期,派能科技的軟包電芯產銷率分別為81.63%、84.77%、100.43%。

隨著市場快速增長,派能科技原有產能已經無法滿足下遊客戶對高性能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

2019年,派能科技便布局產能,提升規模化效應,充分利用當地的交通優勢、配套產業鏈優勢、人力資源優勢,啟動擴建了年產0.5GWh電芯生產線。2020年6月底,派能科技已形成年產1GWh電芯產能和年產1.15GWh電池系統產能。同時,派能科技規劃了新增4GWh鋰離子電芯年產能和5GWh儲能鋰電池系統產能,並大幅提高了產線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生產能力,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軟包電芯的產能利用率逐年走高且趨於飽和,得益於派能科技擁有產業鏈垂直整合的綜合服務優勢。派能科技是中國少數具備電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及能量管理系統等儲能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同時具備儲能系統集成解決方案設計能力的企業。

其產品採用模塊化設計,易於安裝和擴展,智能化電池管理系統可自動適配5-1,500V不同等級電氣環境,靈活滿足從家用kWh等級到電網MWh等級的儲能需求,支持為家庭、工商業、電網、通信基站、數據中心等各類場景提供「一站式」儲能解決方案。

此外,派能科技專注鋰電池儲能應用超過10年,通過長期自主研發掌握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產品綜合性能優異,具有安全可靠性高、循環壽命長等突出優勢。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江蘇省磷酸鐵鋰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派能科技,擁有覆蓋全球主要市場的產品安全認證優勢。

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其產品具有安全可靠性高、循環壽命長以及模塊化、智能化等技術優勢,主要產品通過國際IEC、歐盟CE、歐洲VDE、美國UL、澳洲CEC、日本JIS、聯合國UN38.3等安全認證,並符合REACH、RoHS和WEEE等環保指令要求,是行業內擁有最全資質認證的儲能廠商之一。

在循環壽命方面,派能科技通過綜合應用納米功能塗層技術、先進負極水系粘結劑的應用技術、功能型電解液技術等核心技術,在保持較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顯著提升了電池循環壽命。派能科技的軟包電芯循環壽命可達10,000次,能量密度高於160Wh/kg。基於高品質、長壽命磷酸鐵鋰電池及智能化電池管理系統,派能科技的儲能電池系統使用壽命可超過10年。

目前,全球主要儲能市場對鋰電池和儲能電池系統均有嚴格的安全認證標準,相關產品通過相應的安全認證才能獲得市場認可及客戶資源。

三、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擁有品牌知名度及優質客戶資源

近年來,派能科技積極把握全球鋰電儲能行業快速發展機遇,大力拓展境內外市場,並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且積累了優質的核心客戶資源。

在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中,派能科技具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和較強市場競爭力。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派能科技連續榮獲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中國儲能網頒發的「中國儲能產業最佳儲能電池供應商」、「中國儲能產業最具影響力企業」以及「中國儲能產業最佳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等獎項。2019年,榮獲全球太陽能理事會頒發的「太陽能儲存獎」以及第六屆中國國際光儲充大會頒發的「儲能產業十大儲能電池供應商獎」。2020年,被國際權威調研機構EuPD Research評選為2020年西班牙和澳大利亞市場「鋰電池儲能最佳供應商」。

同時,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為派能科技帶來了優質的核心客戶資源。

截至2019年,派能科技擁有境外客戶超過150家,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化戰略取得初步成效。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派能科技外銷收入分別為0.78億元、3.03億元、5.82億元和4.35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54.42%、71.42%、71.22%和88.02%,實現大幅提升。

且基於派能科技自身技術和產品優勢,以海外家用儲能市場為切入點,先後開發了歐洲最大儲能系統集成商Sonnen、歐洲領先的光伏提供商Krannich Solar、英國最大光伏提供商Segen、西班牙領先的光伏和儲能提供商Solar Rocket等大型優質客戶。

而該類客戶對供應商的要求較高,一旦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不會輕易更換。

在國內市場,派能科技同時關注長期戰略客戶和發展型客戶,向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提供通信基站後備鋰電池;同時,派能科技的大容量儲能電池系統已在中國工商業儲能、可再生能源配套儲能、微電網儲能等場景實現商用,積累了豐富的產品應用經驗和優質客戶資源。

2017-2019年,派能科技向深圳市中興康訊電子有限公司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82.24萬元、5,337.08萬元、10,590.7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85%、12.53%、12.92%。

而派能科技的客戶主要集中在家用儲能和通信備電兩個領域。

在家用儲能領域,根據IHS的統計數據,2019年,派能科技自主品牌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約佔全球出貨總量的8.5%,位居全球第三名,第一、二名企業分別為特斯拉和LG化學,其所佔市場份額分別為15%和11%。

2019年,派能科技以自主品牌和貼牌方式銷售家用儲能產品共366MWh,約佔全球出貨總量的12.2%。

在通信備電領域,派能科技於2010年推出首款通信備電產品,是國內最早開展鋰電池在通信基站領域的應用研發的企業之一。派能科技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提供通信基站後備鋰電池,2017-2019年通信備電產品銷售量分別為0.01GWh、0.04GWh和0.1GWh,佔同期中國通信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的比例分別為0.4%、1.13%和1.67%,佔同期中國通信儲能非梯次利用鋰電池出貨量的比例分別為0.75%、3.94%和5.55%。

優質的核心客戶資源大幅提升了派能科技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信賴度,為派能科技產品快速進入全球市場奠定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四、核心技術產品收入佔比逾九成,研發創新實力渠道成長

自成立以來,派能科技專注於磷酸鐵鋰儲能電池系統領域,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通過持續研發投入掌握具有智慧財產權的全產業鏈核心技術。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派能科技,其全資子公司江蘇中興派能電池有限公司也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江蘇省磷酸鐵鋰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截至2020年6月30日,派能科技已取得授權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47項、軟體著作權3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11項,且派能科技曾先後參與多項國家和地方重要科研項目,並作為組長單位參與起草《電力儲能系統用二次鋰離子單體電池和電池系統性能要求》和《電力儲能系統用二次鋰離子單體電池和電池系統安全要求》行業團體標準。

持續的研發投入是創新的保障,派能科技重視科研資金投入,並保持高比例的研發投入。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派能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927.86萬元、2,658.07萬元、6,019.4萬元和2,986.28萬元,呈上升趨勢。

且派能科技的「超高能量密度、超長壽命磷酸鐵鋰電池」等共6項產品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組」、「鋰離子電池」等共3項產品被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辦公室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此外還有1項產品獲得江蘇省重點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證書。

核心技術應用於磷酸鐵鋰電芯、模組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派能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全部來自儲能電池系統及電芯等核心技術產品,核心技術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均超99%。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派能科技的核心技術產品收入分別為1.43億元、4.25億元、8.17億元、4.94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44%、99.7%、99.67%、99.92%。

優秀技術水平離不開較高水平的研發隊伍。一方面,派能科技有核心技術人員為其提供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派能科技研發人員數量持續增加,研發團隊實力不斷壯大。

觀其核心技術人員情況,截至2020年6月30日,派能科技擁有各類研發技術人員共154人,佔員工總人數的21.91%,主要研發人員在鋰電池領域擁有10年以上從業經驗。

其中,派能科技的核心技術人員共有4名,分別為施璐、朱廣焱、胡學平、季林鋒。

施璐,碩士研究生學歷,擁有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軟體著作權3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11項,曾承擔並完成「新一代通訊網絡下的鋰電池通信備用電源系統」項目等重要科研項目。

朱廣焱,碩士研究生學歷,擁有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曾參與並完成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等重要科研項目。

胡學平,本科學歷,擁有十餘年鋰電池及材料技術研發經驗;季林鋒,本科學歷,擁有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曾主導電池PACK組裝、焊接及測試工藝的改善優化等。

以上4位核心技術人員,均擁有一定的學歷和科研背景,擁有深厚且與派能科技業務匹配的資歷背景,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派能科技的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68人、84人、135人、154人,佔其員工總數比例分別為18.38%、20%、24.41%、21.91%。

此外,派能科技在堅持自主研發的同時,與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知名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發,實現科研資源高效整合。

其中,派能科技與伍倫貢大學合作高容量矽碳負極材料製備技術合作研發,目前為小試階段,已投入經費501.23萬元。

與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合作鋰離子電池石墨烯基矽負極材料製備及其表徵技術研發,目前為開發階段,已投入經費30萬元。

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低溫高倍率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開發,目前已完成,已投入經費907.55萬元。

未來,派能科技將繼續專注於鋰電池儲能應用,圍繞磷酸鐵鋰電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及儲能系統集成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持續研發和拓展,致力於發展成為「全球頂尖的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及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

五、2018年中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首次突破「GW」,邁進規模化發展階段

儲能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一系列鼓勵政策的加速出臺為儲能產業大發展蓄勢,推動行業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2018年,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迎來跨越式增長,鋰電儲能產業邁入快速商業化發展階段。

根據CNESA的統計數據,2013-2017年,中國電化學儲能項目在電力系統的新增裝機規模由0.03GW增加至0.1GW,年均複合增速為45%。2018年,中國電化學儲能項目在電力系統的新增裝機規模為0.7GW,同比增長465%。截至2018年,中國電力系統中已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1.1GW,同比增長175%,首次突破「GW」大關。

電化學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迎來高速增長,其核心驅動因素來自於供需兩端。

在供給端,鋰電儲能成本快速下降,技術經濟性大幅提升。

近年來,鋰電儲能成本呈現快速下降趨勢,技術經濟性持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鋰電儲能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根據BNEF統計,截至2018年,一套完整安裝的14kWh家用鋰電儲能系統的基準資本成本為654美元/kWh,折算為平準化度電成本約為0.1美元/kWh,較2016年下降約42.6%。BNEF預計到2021年該成本將下降至405美元/kWh,未來三年累計下降幅度為38.1%。

在需求端,電力自發自用需求推動家用儲能市場快速增長。

在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等電力價格高昂的國家和地區,家用光伏+儲能應用的主要經濟驅動因素之一是提高電力自發自用水平,以延緩和降低電價上漲帶來的風險。同時,隨著電價上漲和光伏系統成本迅速下降,上述地區強勁、穩定的光伏新增裝機量也為儲能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市場。根據IHS的統計,截至2018年,全球家用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約60GW,預計未來仍將保持穩步增長,到2023年累計裝機容量將超過140GW。

隨著「光伏上網電價」和「淨計量電價」之類的家用光伏補貼政策到期和削減,光伏電力自發自用經濟性提高,進一步推動家用儲能市場增長。

且近年來,各國紛紛出臺支持政策推動儲能產業發展,為儲能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機遇。

2017年9月,儲能納入國家級政策規劃,首份行業政策性指導文件出臺,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中國儲能行業第一個指導性政策,提出未來10年中國儲能產業發展目標。

且在「十四五」期間,隨著更多利好政策的發布,電化學儲能應用的支持力度將逐步加大,市場規模不斷增加,年複合增長率(2020-2025年)將保持在55%左右,到預計到2025年年底,電化學儲能的市場裝機規模將超過24GW。

隨著儲能市場應用前景預期向好,派能科技上市後,在資本市場的加持下,將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關焦點

  • 派能科技預盈3.2億連續三年倍增 家用儲能全球市佔率8.5%居前三
    這是公司第三年業績倍增。2018年、2019年,其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也為倍增。派能科技主要從事磷酸鐵鋰電芯、模組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業務集中於境外家用儲能市場,境外市場收入佔比在70%左右。專注家用儲能市場,派能科技已經成為全球性企業。
  • 科創板儲能鋰電池第一股來了!派能科技今日上市交易
    導語 mybattery  派能科技專注鋰電池儲能應用超過10年,2019年全球自主品牌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前三名分別為特斯拉、LG化學和派能科技,所佔市場份額分別為15%、11%和8.5%。  本次派能科技科創板IPO發行A股3871.12萬股,扣除發行費後募資淨額為201396.85萬元,擬投資於鋰離子電池及系統生產基地項目、2GWh鋰電池高效儲能生產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等項目。
  •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談文先生致辭
    我們非常高興有機會通過網絡平臺,就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進行即時的網上交流。首先,我謹代表公司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全體員工,向長期關心、支持派能科技的各位投資者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通過今天的交流,大家對派能科技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 ...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提供商――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羅貴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家全資子公司(江蘇中興派能電池有限公司、黃石中興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州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1家參股公司(Hycube Technologies GmbH)。  問:公司擁有多少專利權?
  • 派能科技:擁有最全資質認證 成為行業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提供商...
    公司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等環節以及通信基站和數據中心等場景。  問:公司有多少家控股子公司以及參股公司?  羅貴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家全資子公司(江蘇中興派能電池有限公司、黃石中興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州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1家參股公司(Hycube Technologies GmbH)。
  • 歌爾股份上半年業績延續爆發式增長
    無懼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整體遭受重創的背景下,歌爾股份的業績卻實現逆勢爆發,8月20日晚間,公司正式披露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5.73億元,同比增長14.7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81億元,同比增長49.05%。
  • 群雄逐鹿,21家頭部企業爭鋒儲能戰場
    而根據東吳證券預測,公司 Q3 儲能業務收入為 2-2.5 億元,環比實現大幅增長,並預計 Q4 儲能將繼續爆發,收入有望達到 4-5 億元,全年實現收入 10 億元左右,同比增長 80%+。科陸電子:儲能業務國內、海外持續發力,實現可喜增長!
  • 同比增長超越蘋果!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華為第二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華為第二   受疫情影響,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在今年第三季度仍增長了6%,蘋果、華為和三星出貨量位居前三。
  • 華米AMAZFIT手錶海外出貨量翻番 西班牙印度印尼奪冠
    報告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華米旗下自有品牌AMAZFIT手錶在印度、印度尼西亞及西班牙地區的出貨量均佔據成人手錶市場第一。目前,印度人口超過了13億,在全世界僅次於中國;印度尼西亞人口也超過了2.6億,在全球位居第四(僅次於中、印、美)。在這兩個人口眾多的新興市場取得領先地位,華米AMAZFIT手錶無疑打開了新的增長之門。
  • 組串式逆變器細分龍頭錦浪科技
    全球光伏市場自 2012年以來,在各國政府的激勵措施和市場刺激計劃極大促進之下得到了蓬勃發展,光伏逆變器出貨量除 2018 年增速放緩之外,基本處於高速增長狀態。根據 IHS Markit發布的《2019 PV Inverter Market Tracker》數據顯示,2012 年至 2019 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由 36.3GW 增長至 126.7GW,複合增速 CAGR 達到 19.6%。
  • 2020年第三季度蘋果、華為、三星智能手錶出貨量領先全球
    12月18日,Counterpoint Research全球智能手錶跟蹤的最新研究顯示,疫情期間全球智能手錶市場仍保持增長,2020年第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6%,中國超越北美成為市場領先者。蘋果繼續領跑市場,出貨量份額同比增長2%。
  • 無線耳機迎爆發式增長 明年預計出貨量將超3.5億臺
    無線耳機迎爆發式增長 明年預計出貨量將超3.5億臺 站長之家(ChinaZ.com)11月19日 消息:據央視財經報導,近兩年,TWS耳機(無線立體聲耳機
  • 比亞迪入股阿特斯太陽能,或劍指儲能
    阿特斯二季報顯示,組件發貨量2.9吉瓦, 環比增長31%;超出原出貨預期2.5吉瓦-2.7吉瓦;銷售額6.96億美元(約合 48.44億元人民幣), 超出原銷售額預期6.3億-6.8億美元;毛利潤率21.2%,超出原毛利潤率預期18.5%-20.5%;2020年預計出貨11吉瓦-12
  • 光峰科技專利糾紛腹背受敵兩線作戰:業績增長乏力 上半年扣非淨利...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除了上述專利糾紛案之外,光峰科技與「投影一哥」極米科技也展開了相應的專利糾紛。6月2日,光峰科技旗下的「控股公司」-峰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峰米科技」)以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米科技」)Z6及Z6X產品侵犯專利權為由,向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無線耳機站上最強風口,前排個股業績增長390%,北上資金加倉4億
    TWS無線耳機在2019年迎來爆發年,出貨量持續超預期,2020年消費電子領域TWS耳機進一步提升景氣度。由於TWS耳機、智能手錶等可穿戴產品由於仍處於爆發初期階段;根據CounterpointResearch統計TWS無線耳機的市場滲透率僅為15%,滲透率較低,因此受疫情影響極為有限,2020年TWS耳機市場仍然能夠維持高增長。2020年TWS無線耳機的出貨量將達到2.3億副,相對於2019年仍然繼續維持翻倍的增長。
  • 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公布,蘋果第一、華為第二
    那麼,他們在已過去的第三季度成績如何呢?近日,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公布了一組數據,顯示了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的出貨量情況以及地區市場的份額佔比。Counterpoint表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的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並且排名前五的品牌佔總出貨量的66%以上。
  • 小米集團-W:3Q20業績超預期;預計2021全球份額加速增長
    經調整淨利潤4,128百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較我們/市場一致預期高13%/20%,主要由於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強勁(+45%)、IoT業務復甦(+16%)以及更好的運營槓桿。收入同比增長34%,略超預期,主要由於智慧型手機/物聯網/網際網路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8%/16%/9%。
  • Counterpoint: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約為3.8億部 環比...
    Counterpoint Market Monitor的最新研究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約為3.8圖1:2020年第三季度各廠商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環比增長
  • Q1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18% 小米擠下Fitbit居首
    報告顯示,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470萬部,較上年同期的2090萬部增長17.9%。Fitbit該季度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00萬部,較上年同期的490萬部下降37.7%;市場份額從23.2%大降至12.3%。  儘管市場中出現了新的競爭對手,但是Fitbit多年來一直保住了可穿戴設備市場領頭羊的位置,這得益於該公司在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搶佔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