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能科技:擁有最全資質認證 成為行業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提供商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網上投資者交流會精彩回放
出席嘉賓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談 文先生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 葉文舉先生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儲能系統事業部總經理 施 璐先生
中信建投(601066)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立項委員會委員、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 羅貴均先生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高級副總裁 鄭元慕女士
經營篇
問: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
談文:公司是行業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提供商,專注於磷酸鐵鋰電芯、模組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等環節以及通信基站和數據中心等場景。
問:公司有多少家控股子公司以及參股公司?
羅貴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家全資子公司(江蘇中興派能電池有限公司、黃石中興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州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1家參股公司(Hycube Technologies GmbH)。
問:公司擁有多少專利權?
談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擁有66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47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均由公司自主申請取得。
問:公司擁有多少註冊商標?
談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擁有34項境內註冊商標,以及12項境外註冊商標。
問:公司擁有多少軟體著作權以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談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有3項軟體著作權,以及11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問:公司擁有多少作品登記證書以及域名?
談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項作品登記證書,以及6項域名。
問:請介紹公司取得的資質認證情況。
談文:公司於2013年9月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11月和2019年12月通過覆審認定;子公司揚州派能於2015年10月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12月通過覆審認定。此外,揚州派能於2016年11月被認定為江蘇省磷酸鐵鋰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自成立以來,公司的「超高能量密度、超長壽命磷酸鐵鋰電池」等共6項產品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組」「鋰離子電池(SONNEN 2500 LFP2,US2000,Phantom-S)」等共3項產品被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辦公室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此外還有1項產品獲得江蘇省重點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證書。
問:請介紹下公司參與起草的行業標準情況。
談文:2018年,公司作為組長單位參與起草了中國化學(601117)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團體標準《電力儲能系統用二次鋰離子單體電池和電池系統性能要求》(T/CIAPS0004―2018)及《電力儲能系統用二次鋰離子單體電池和電池系統安全要求》(T/CIAPS0003―2018)。上述標準適用於可再生能源併網用儲能系統、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儲能系統、電力輔助服務用儲能系統、電力輸配電用儲能系統的儲能產品。
問:請介紹公司產品的技術水平及特點。
施璐:公司產品的技術水平及特點主要是:1)公司產品安全可靠性高、循環壽命長、綜合成本低,貼合電化學儲能應用場景的核心需求;2)公司產品具有模塊化設計和靈活配置的技術優勢,支持為各類複雜應用場景打造一站式儲能解決方案。
問:公司近年來的主營業務收入是多少?
葉文舉: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月到6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4252.92萬元、42476.16萬元、81716.98萬元和49421.70萬元。
問:公司的境外收入是多少?
葉文舉:公司產品遠銷歐洲、南非、東南亞、北美和澳洲等市場,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的境外收入分別為7756.16萬元、30335.42萬元和58196.06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42%、71.42%和71.22%,境外收入金額及佔比均大幅增長。
發展篇
問:公司未來的總體發展目標是什麼?
談文:未來,公司將圍繞鋰電池電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等儲能產業鏈關鍵環節,圍繞去中心化、高度可再生、數位化以及互聯的能源供應趨勢持續拓展,堅持創新,致力於發展成為「全球頂尖的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及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的具體發展規劃如下:1)在鋰電池儲能系統技術領域持續創新,根據不同行業與應用的儲能技術特點,圍繞鋰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兩大核心,不斷完善和提升鋰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的安全性、長壽命及可靠性,打造全球最適用的鋰電池儲能產品,同時橫向拓寬產品範圍,打造全場景鋰電儲能系列方案;2)憑藉領先的市場優勢和儲能產品,持續深化、拓展與優質夥伴的市場合作,同時拓展多種營銷模式,加大品牌宣傳投入,打造鋰電池儲能市場領先品牌,持續提升市場佔有率;3)結合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開發並普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憑藉儲能系統硬體的大規模應用,將各行業客戶應用形成大數據分析處理,在實現能源網際網路基礎存儲與調度的同時,為客戶提供能源管理優化方案,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為世界能源變革與社會進步提供動力。
問:為實現戰略目標公司已採取或將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談文:為實現戰略目標公司已採取或將採取的措施有:1)持續強化研發,提升技術創新能力;2)產品系列化實現儲能應用場景的「全覆蓋」,包括電氣環境全覆蓋、需求容量全覆蓋、運行功率全覆蓋;3)布局產能,提升規模化效應;4)持續拓展市場和應用領域,樹立產品高可靠性的品牌形象;5)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核心團隊的激勵,吸引優秀人才為企業長期服務。
問:公司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談文:公司的競爭優勢包括:1)自主創新的研發技術優勢;2)貼合儲能場景應用需求的技術路線優勢;3)產業鏈垂直整合的綜合服務優勢;4)優質的核心客戶資源優勢和較高的品牌知名度;5)覆蓋全球主要市場的產品安全認證優勢;6)產品生產工藝、成本和質量控制優勢。
行業篇
問:公司所處行業是哪個?
談文:根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公司所屬行業為「C製造業」之「C38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所屬行業為「C製造業」之「C38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之「C3841鋰離子電池製造」;
《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公司所處行業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公司業務屬於「新能源領域」之「高效儲能」領域。
問:請介紹行業發展態勢。
談文:近年來,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進入快速成長期。2013年到2017年,全球電化學儲能項目在電力系統的新增裝機規模由0.1GW增加至0.9GW,年均複合增速達78%,但總體規模較小;2018年,全球電化學儲能項目在電力系統的新增裝機規模達3.7GW,同比增長305%,實現跨越式增長。2019年,中國通信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6.0GWh,2017年到2019年年均增長88%。
未來,伴隨著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發展以及對電力系統要求的不斷提升,電化學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空間廣闊。根據IHS(全球知名市場信息服務供應商)的預測,2019年到2023年,全球電力系統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53.0%。此外,通信基站、軌道交通和數據中心等其他儲能應用需求也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根據GGII(高工產業研究院)的預測,隨著5G建設加速及海外需求增加,中國通信儲能鋰電池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2022年出貨量將達21.2GWh,2019年到2022年年均複合增速為52.3%。
問:公司有怎樣的市場地位?
談文:公司是行業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提供商,在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中具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和較強市場競爭力。
從全球來看,根據IHS的統計,截至2019年末,全球電化學儲能在電力系統的累計裝機規模為23.3GWh,其中鋰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為20.0GWh。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向國內外市場銷售電力系統儲能鋰電池(不含通信備電系統)約0.88GWh,約佔全球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的3.78%,佔全球電化學儲能中鋰電池累計裝機規模的4.39%;從國內來看,根據GGII的統計,2018年和2019年公司電力系統儲能鋰電池(不含通信備電系統)出貨量分別佔我國電力系統儲能鋰電池出貨總量的8.3%和15.0%,位居國內第二、第三名。
在家用儲能領域,根據IHS的統計數據,2019年公司自主品牌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約佔全球出貨總量的8.5%,位居全球第三名,第一、第二名分別為特斯拉和LG化學,所佔市場份額分別為15%和11%。2019年,公司以自主品牌和貼牌方式銷售家用儲能產品共366MWh,約佔全球出貨總量的12.2%。在通信備電領域,公司於2010年推出首款通信備電產品,是國內最早開展鋰電池在通信基站領域應用研發的企業之一。報告期內,公司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提供通信基站後備鋰電池,2017年到2019年通信備電產品銷售量分別為0.01GWh、0.04GWh和0.10GWh,佔同期中國通信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的比例分別為0.40%、1.13%和1.67%,佔同期中國通信儲能非梯次利用鋰電池出貨量的比例分別為0.75%、3.94%和5.55%。除通信儲能市場外,公司產品亦在國內家庭儲能、工商業儲能、微電網儲能、發電及輸配電儲能、數據中心儲能等場景實現商用,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產品應用經驗。
報告期內,公司連續榮獲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中國儲能網頒發的「中國儲能產業最佳儲能電池供應商」「中國儲能產業最具影響力企業」以及「中國儲能產業最佳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等獎項。2019年,公司榮獲全球太陽能理事會頒發的「太陽能儲存獎」以及第六屆中國國際光儲充大會頒發的「儲能產業十大儲能電池供應商獎」。2020年,公司被國際權威調研機構EuPD Research評選為2020年西班牙和澳大利亞市場「鋰電池儲能最佳供應商」。
問:公司所在行業內的主要企業有哪些?
談文:公司所在行業內的主要企業有:LG化學、三星SDI、特斯拉、比亞迪(002594)、寧德時代(300750)、億緯鋰能(300014)。
發行篇
問:請介紹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羅貴均:最近兩年,中興新始終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且最近兩年中興新的股權結構未發生變更。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中興新持有公司37.21%的股份。但無論在股權比例上或是在公司治理結構上,中興新的任何一家股東均無法單方控制中興新,亦無法通過中興新實際控制公司,故中興新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公司無實際控制人,且最近兩年沒有發生變更。
問:公司此次發行數量是多少?
羅貴均:公司本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871.12萬股,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25.00%。本次發行股份全部為新股,不涉及原股東公開發售股份。
問:公司選擇的科創板具體上市標準是什麼?
鄭元慕:依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公司2018年和2019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4113.71萬元和14411.42萬元,符合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的財務指標。
近年來,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進入快速成長期。2013年到2017年,全球電化學儲能項目在電力系統的新增裝機規模由0.1GW增加至0.9GW,年均複合增速達78%;2018年,全球電化學儲能項目在電力系統的新增裝機規模達3.7GW,同比增長305%,實現跨越式增長;2019年,中國通信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6.0GWh,2017年到2019年年均增長88%。結合行業發展前景、公司業務發展態勢及可比A股上市公司二級市場估值情況,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因此符合所選科創板上市標準。
問:本次募集資金投向是什麼?
談文:經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和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的淨額,按輕重緩急順序投資於以下項目:鋰離子電池及系統生產基地項目、2GWh鋰電池高效儲能生產項目、補充營運資金。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