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臺海網
臺海網12月11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還在糾結「雙十二」買點啥?不如來集美線上愛心屋淘好貨,不僅有超值紅包補貼,還能為「愛心廈門」建設助力。
明天,「美JI在一起愛心廈門」集美區愛心屋線上銷售平臺——「雙十二」愛心月紅包補貼活動正式開啟。12月12日至26日,線上愛心屋「集美名優」專區將發放惠民助殘紅包補貼,市民可享6折優惠,同時每天還有部分爆款產品低至5折。
今年9月份,集美區率先全市推出首個愛心屋線上銷售平臺,並配合惠民助殘紅包補貼,通過「市場化+公益化+特色化」運作模式,面向群眾打造了一個匯聚愛心、傳遞愛心的平臺。
如果說愛心屋線上銷售平臺是集美奉獻愛心的創新方式之一,那麼在愛心幫扶、志願服務、助殘設施改造、社區養老照料中心投入、政策補貼加持等一系列舉措下,集美的愛心建設變得更充實、更豐富、更有力。今年來,集美區凝聚各方力量,不斷完善愛心基礎建設,推動愛心行動在集美全方位、常態化開展,讓全市看到一個有大愛、有品格、有力量的溫馨集美。
線上線下聯動
平價消費就能奉獻愛心
作為「愛心廈門」建設五大行動之一「愛心助殘」行動的重要載體,愛心屋廣泛凝聚著社會愛心力量,既是扶殘助殘的新平臺,也是殘疾人反哺服務社會、展現自強自立自信形象的新渠道。
集美區志願服務隊開展「巧手藝心與愛同行」愛心助殘活動。
目前,集美區已實現六個鎮街愛心屋全覆蓋,以「固定用工+殘疾人援助中心學員參與」的方式,支持28名殘疾人在愛心屋就業。
在愛心屋的運營上,集美區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實現多渠道銷售,打通供貨渠道、拓展商品種類,以此來提高愛心屋效益。
在線下愛心屋,集美融入福利彩票、菸草零售等熱銷商品,對接美宜佳公司增加供貨渠道;同時,鼓勵帶動助殘消費,將每月12日定為「愛心日」、每年12月定為「愛心月」,打造專屬節日,呼籲社會各界關愛殘疾人、踴躍獻愛心。截至12月2日,線下營業收入總額達296.37萬元。
愛心屋也給了更多殘疾人士接觸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由於我的身體有輕微障礙,之前一直沒有工作,現在在愛心屋上班,我學會了使用電腦和收銀機、進貨等,每天都很充實。」僑英街道愛心屋工作人員小張說,她現在越來越自信,也交到了很多朋友。
在線上愛心屋銷售平臺,集美名優特色產品以及和政、清流對口扶貧農副產品等受到群眾喜愛,線上集美區域營業額達94.8萬元。「愛心輸出」更是突破空間、時間、地域的限制,讓惠民助殘更加便民化,真正做到平價消費就可以獻愛心,助力「愛心廈門」建設。
完善基礎設施
築牢根基提升愛心服務
後溪鎮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開業、僑英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揭牌……一家家養老照料中心的投入,完善了集美的愛心敬老行動。養老不離家,這些照料中心位於社區裡,不僅可以提供日間照料、護理陪伴、醫療保健、代購代買、配餐送餐、家政等服務,還可滿足老年人在文化教育、體育健身、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服務內容涵蓋「醫、康、護、養、娛」等方面,為夕陽紅團體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在地化養老服務。
市民群眾到集美愛心屋購買愛心商品。
在「愛心扶幼」行動上,集美區的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更是走在全市前列。集美區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建立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在灌口鎮上塘村,依託「三社聯動」,堅持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工為支撐,建設了一個400平方米的「啟夢家園」,為困境兒童提供線下服務和線上聯絡平臺。這裡分為社會實踐、科技科普、居家飲食、心理支持、文化活動五大功能區。集美區結合各轄區特色,整合當地資源,在全區建有灌口一個特色示範點,杏林、後溪、僑英三個基礎示範點,為困境兒童提供了一個固定、溫暖的避風港與公益平臺。
同時,在幫助兒童康複方面,集美區不斷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在落實省市政策基礎上,集美區於今年4月率先全省出臺相應配套政策——根據《集美區「一戶多殘」困難殘疾人及殘疾兒童康復機構補助辦法》,對在集美轄區內開展智力障礙或孤獨症(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的康復機構,接收集美區戶籍殘疾兒童,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此外,集美區加強區級政策扶持,修訂實施《集美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辦法》,從救助年齡和救助項目上擴大服務面,提高救助標準,並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效率。
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提高殘疾人士生活質量。今年集美區出臺無障礙設施改進方案,對社區、街道、公園等公共場所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督查督辦,為147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提高殘疾人群幸福指數。
營造濃厚氛圍
愛心向善蔚然成風
嘉庚故裡集美從不缺少奉獻,集美人心中有大愛。
集美區志願者教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
集美區依託集美·誠毅志願者聯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兩個平臺,以及社區、村居的5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揮各級優勢,打通愛心志願服務通向群眾生活的「最後一公裡」。志願者也從未停下腳步,走進城區和鄉村、走進志願服務驛站,用點滴行動落實愛心助殘、愛心敬老、愛心濟困、愛心扶幼、關愛特殊崗位工人五大行動幫扶與關懷。
其中,集美區敬老隊伍——盧媽媽愛心隊獲得2020年福建省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一切為了老人有尊嚴地活著。」這是盧媽媽愛心隊的使命。今年該隊伍愛心結對了40多個家庭,志願者每周都會走進老人家裡,進行愛心慰問關懷。
同時,集美區結合黨員「雙報到」工作,全區黨員幹部積極行動起來,形成「人人參與、從我做起」的常態長效機制。截至12月9日,集美全區319名領導和236個機關企事業黨支部累計深入幫扶家庭,開展慰問1900餘人次,開展「愛心助殘」消費活動累計2000餘人次。
在愛心文化營造上,集美區開闢「愛心廈門」專欄,定期推送相關政策解讀、愛心活動、熱點資訊;在主城區、主幹道上設置「愛心廈門」標誌等,進一步拓展宣傳載體;動員組織轄區文藝家和民間文藝團隊,圍繞防控疫情、勸導衛生、復工復產等主題創作,湧現出一系列愛心主題作品390餘件,向市民群眾講好集美愛心故事;結合節日等契機,開展關愛特殊兒童愛心捐贈活動、「春暖花開,愛心廈門」文化惠民專場演出等系列活動,讓溫暖洋溢在集美每個角落,無私奉獻、愛心向善在集美蔚然成風。
(記者宗琴 通訊員張倩瑩黃舒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