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探索創新救助工作 切實幫助困境兒童成長

2020-12-17 東南網廈門頻道

凝聚集美力量 守護困境兒童

集美區探索創新救助工作,切實幫助困境兒童成長

圖一:周末「啟夢課堂·陪你同行」 課業輔導。

每逢周末,家住灌口的困境兒童林婷婷(化名)都要前往她的快樂小天地——位於上塘村的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兒童啟夢家園」。在這裡,她不僅學業能得到輔導,興趣也獲得了開發。

近年來,集美區認真貫徹中央、省、市各級有關困境兒童關心關愛文件精神,積極開展關愛服務困境兒童活動。今年,集美以「愛心廈門」創建為主線,開展「愛心扶幼」工作,創建灌口鎮上塘村、後溪鎮後溪村等4個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並將示範點創建工作納入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

從制度到機構 織密、織牢困境兒童保障網

「在黨建引領下,以社區為依託、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工專業服務為支撐,創新『三社聯動』服務模式,保障兒童關愛服務長效運行。」12月8日,在全市兒童福利工作業務培訓暨「福蕾行動」示範點經驗交流會上,集美區灌口鎮與全市同行分享了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成功經驗。

去年來,集美先後出臺了《集美區民政局等13部門關於加強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集美區民政局關於進一步開展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創建工作的實施方案》等多個文件,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新格局。民政、教育、衛健等多部門分工合作,織密、織牢困境兒童保障網,託起兒童福利工作的底線。

同時,集美區制定出臺了「福蕾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灌口上塘、杏林西亭為福蕾行動計劃試點單位,並引進社工機構開展服務,實現專業化運營,為基層兒童福利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今年,集美區累計投入54萬餘元,創建灌口鎮上塘村兒童關愛服務特色示範點,後溪鎮後溪村、杏林街道西亭社區、僑英街道孫厝社區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

「親子手工坊、讀書學習小組、農耕趣味運動會……示範點基本上每周都堅持舉辦關心關愛睏境兒童服務活動。」區民政局社會事務科柯志宏告訴記者。集美區充分發揮兒童保障示範點的引領作用,實施好「福蕾行動計劃」,提升困境兒童兜底保障水平以及關愛服務能力,讓轄區困境兒童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圖二:課業輔導之餘還指導孩子進行手工創作。(區民政局 供圖)

系民生連民心 切實為困境兒童謀幸福

邀請專業人員進行輔導教學,現場解讀政策、分析案例、答疑解惑,提高基層兒童福利工作者的履職能力;印發宣傳冊,開展入戶巡訪,向群眾解答有關救助政策,提高兒童保障政策知曉度;依託「三社聯動」,積極開展精準幫扶、親情關愛、資源連結、培訓輔導等服務工作,實施兒童關愛行動計劃……集美積極謀劃好新時代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

提高社會治理溫度。集美在「愛心廈門」建設工作中,積極開展「愛心扶幼」工作,結合低保專項治理加大對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入戶走訪力度,夯實社會兜底性、基礎性工作。疫情防控期間,集美更是對所有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及孤兒進行入戶排查,全區456名困境兒童登記在冊,救助率達百分百。此外,集美還創新性建立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防疫檔案,實時動態管理,確保一有困難能及時施以援手。

目前,集美全區配有鄉鎮兒童督導員7人,兒童主任68人,實現鎮(街)、村(居)全覆蓋。他們活躍在「最後一公裡」,保障各項兒童政策的貫徹實施、各類困境兒童問題的及時發現與有效解決。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區民政局還多次對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進行全員輪訓,以提升這群基層兒童福利工作者的服務能力。

為幫助基層解決在兒童關愛服務工作上的疑難問題,集美區建立了社會救助疑難案例研判制度,每半年組織一次疑難案例分析會,通過解剖麻雀的方法,剖個案,解難題,進一步規範救助工作落實。「兒童福利工作傳遞的是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我們將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落實好這項工作,切實為困境兒童謀幸福。」 柯志宏表示。   

何謂困境兒童

困境兒童包括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等困難的兒童,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社會融入等困難的兒童,以及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遭受虐待、遺棄、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侵害的兒童。

4個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

灌口鎮上塘村

後溪鎮後溪村

杏林街道西亭社區

僑英街道孫厝社區

(記者 許曉霞 通訊員 章曉冰  來源:集美報)

相關焦點

  • 愛心廈門|集美區創新愛心工作機制,凝聚合力以愛築「屋」用愛暖城
    如果說愛心屋線上銷售平臺是集美奉獻愛心的創新方式之一,那麼在愛心幫扶、志願服務、助殘設施改造、社區養老照料中心投入、政策補貼加持等一系列舉措下,集美的愛心建設變得更充實、更豐富、更有力。今年來,集美區凝聚各方力量,不斷完善愛心基礎建設,推動愛心行動在集美全方位、常態化開展,讓全市看到一個有大愛、有品格、有力量的溫馨集美。
  • ——「愛佑安生」困境兒童救助與保護項目探訪
    上小學三年級的小艾(化名)就是其中一個,也是受到愛佑慈善基金會「愛佑安生」項目幫助的眾多困境兒童中的一個。個性化幫扶項目孕育而生2016年3月,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國範圍內首次組織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不滿十六周歲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人。
  • 南通打造「一站式」困境兒童救助保護平臺
    昨天,全省「12349」兒童救助保護熱線推進會在我市召開。副市長趙聞斌出席並講話。近年來,我市將兒童福利擺在民政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推進南通市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的意見》,在全國率先研發使用未成年人保護信息管理平臺,通過整合六大載體,實現了線上線下融通服務。截至目前,市未保信息管理系統線上派發工作任務1129條,均得到了及時處置。
  • 精準扶危濟困 涓涓愛心匯集 集美區積極推進「愛心廈門」建設
    助力殘疾兒童康復 積極關愛睏境兒童集美主動抓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 在落實省市政策基礎上,於今年4月率先全省出臺相應配套政策——根據《集美區「一戶多殘」困難殘疾人及殘疾兒童康復機構補助辦法》,對於在集美轄區內開展智力障礙或孤獨症(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的康復機構,接收集美區戶籍殘疾兒童,按照每人每月
  • 「春蕾計劃」……河北省持續開展困境兒童救助活動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盧旭東)近日,從河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獲悉,近年來,河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積極爭取募集資金、物資,通過實施7大類20個婦女兒童公益項目,幫助困境兒童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實際困難。
  • 12349熱線守護廣州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據介紹,廣州堅持兒童權益優先和利益最大化原則,積極探索困境兒童救助保護的有效服務模式;在全省範圍內率先設立了兒童福利處,率先開通困境兒童24小時救助保護服務熱線並全國複製推廣,率先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兒童救助保護熱線試點地區;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了第一個「線上線下相結合,小程序為補充」的全天候困境兒童救助保護熱線平臺。
  • 集美區深入推進「愛心廈門」建設 愛心向善蔚然成風
    12月12日,集美區愛心屋線上銷售平臺開展「雙12」優惠助殘活動,市民們紛紛搶購物紅包,購買打折商品,同時助力愛心助殘、愛心扶貧和鄉村振興。惠民助殘紅包補貼從本月12日持續到26日,市民可享6折優惠,同時每天還有部分爆款產品低至5折。愛心屋線上銷售平臺是集美愛心建設的創新方式之一,自今年9月份在全市率先推出以來,已成為群眾匯聚愛心、傳遞愛心的地方。
  • 救助保護兒童請撥打12349
    12349熱線由蘇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負責運營管理,全天24小時服務。受理內容包括:兒童救助保護相關政策法規諮詢、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線索、兒童心理問題疏導、幫扶轉介、兒童生活困難救助以及其他涉及民政部門職責的兒童救助保護情形。
  • 幫助更多困境兒童展開笑顏
    她講到,經中華兒慈會·眾愛專項基金救助後,得到康復的先心病兒童達到135個,救助患血液疾病和腫瘤的大病兒童15名。這些孩子都來自新疆偏遠地區,平均年齡只有三歲。作為中華兒慈會·眾愛專項基金的工作人員,這150名孩子的申請、入院、出院、回訪工作,我都一一參與其中。每當看到一個個與死神抗爭的孩子最終重獲健康,看到一個個曾經絕望無助的家庭重新展露笑顏,我由衷感到開心和自豪!
  • 台州市兒童福利工作現場會暨全市兒童救助保護熱線試點部署會在...
    為推行閉環服務模式的「玉苗家」兒童精準幫扶聯合體,有效促進兒童福利事業向普惠型、綜合性、多元化方向發展,11月24日,台州市兒童福利工作現場會暨全市兒童救助保護熱線試點部署會在玉環召開。市民政局局長何曉霞、副局長章金土出席會議。
  • 河北省檢察機關開展救助幫扶專項活動
    我省檢察機關開展救助幫扶專項活動  呵護涉案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小亮姐姐,最近小亮學習怎麼樣?你們在內蒙古還有沒有什麼困難?」母親、哥哥被判入獄,7歲的小亮受到了嚴重的心理創傷,還成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迫於無奈,小亮被嫁到內蒙古的姐姐帶走共同生活。  案發後,康保縣檢察院第一時間開展跨省救助幫助。
  • 「困境兒童自助圖書館」點亮流動兒童心中的「燈」
    北京協作者中心主任李濤稱,從小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閱讀不僅能讓他們獲取知識、開闊眼界,更能提升他們的精神追求。但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那些大多隨家長生活在城鄉結合部的流動兒童們成長環境令人擔憂。尤其是那些因遭受疾病、工傷、喪親等重大變故家庭的孩子更是處於困境之中,但這些孩子同樣渴望溫暖、渴望讀書,渴望用知識實現自己的夢想。
  • 民政部、全國婦聯等十部門: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
    首次明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十項工作職責民政部兒童福利司副司長倪春霞表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是推進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重要平臺和服務載體。傳統的未成年人機構主要面向流浪兒童開展救助保護工作,但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特別是兒童工作的發展需要,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在不斷轉型升級,開始向因為遭受家庭暴力需要臨時庇護的兒童、因為各種原因暫時無人監護的兒童拓展,為他們提供臨時的照料服務。《意見》中,第一次明確了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在當地民政部門的領導下具體承擔的十項工作職責。
  • 集美區:多措並舉創新社區治理 精準服務回應群眾關切
    根據2019年出臺的《集美區社區工作站其他工作人員晉升辦法》,各鎮(街)每年都會有1至2個機會讓優秀的社區工作站其他工作人員轉為社區一般專職工作者。這在全市尚屬首創,也讓社區工作站其他工作人員在工作上有盼頭、有幹勁。  「晉升辦法給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提供了成長空間,有利於為基層留住更多優秀人才。」
  • 「團爸團媽計劃」:讓困境兒童獲得持續性的幫扶
    確保兒童獲得優質教育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目標之一。教育中斷會對兒童成長帶來消極影響,甚至會影響其一生,進而對整個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國際廣泛共識認為,讓兒童走出家庭困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主要途徑就是讓兒童能夠接受公平的教育。
  • 大檢察官說|賀恆揚:實現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創新發展
    結合檢察職能,精準定位,認真謀劃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措施,切實消除校園的「危險源」,淨化周邊的「有毒源」,築牢安全的「防火牆」,努力讓涉罪未成年人重獲新生,讓未成年被害人恢復元氣,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成才成長。貫徹未檢司法理念要更精準。
  • 山東織密社會救助「兜底網」 重點困境兒童生活費提高251%
    仇玉娟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2日電 (仇玉娟)「十三五」以來,山東通過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標準、擴大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關愛特殊困難群體等措施,不斷提升社會救助保障水平。其中,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平均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054元(人民幣,下同),比「十二五「末提高了251%。
  • 困難家庭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精準幫扶6572人
    12月22日,記者從玉溪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獲悉,從2007年至今,市關工委充分利用省、市財政劃撥專項資金救助我市學生6572名,使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等弱勢青少年得到精準救助。近年來,我市各級關工委緊緊圍繞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長這一主題,重點關注農村(社區)留守兒童、孤兒、單親家庭子女、孤殘青少年、貧困生、刑釋青少年、城市下崗家庭特困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特殊弱勢青少年群體的成長,幫助他們解決就醫、就學和生活困難等突出問題,把關愛救助活動落到實處。
  • 福建市、縣(區)全部開通困難兒童救助保護熱線
    近日,福建泉港區「衛童抗疫服務熱線」接到該區偏遠山村秀溪村困境兒童高某萍的求助電話,反映其父親早逝,母親長期在外打零工,留下她和弟弟在家,由她大伯臨時監護,面對疫情,生活困難,姐弟倆不知所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福建各級民政部門加強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兒童救助保護工作,全省10個設區市(含平潭綜合實驗區)民政局(社會事業局)、83個縣(市、區)民政局或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全部開通了24小時「衛童抗疫服務熱線」,及時響應有關線索,給疫情防控期間確有需求的困難兒童提供疫情防護知識諮詢、個案服務與轉介、心理疏導、資源連結、臨時照料等幫助、服務
  • 憑司法之力,守衛困境兒童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雲洋 通訊員 孫鴻松)5月28 日上午,司法領域困境兒童社會組織關愛服務路徑探索研討會,在黃埔區廣州勵弘文創旗艦園舉行。據了解,此次活動作為第六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青少年服務類項目,由廣州市福彩公益金資助,被列入「相伴成長 童慶六一」2019年廣州市社會組織關愛睏境兒童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