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集美力量 守護困境兒童
集美區探索創新救助工作,切實幫助困境兒童成長
圖一:周末「啟夢課堂·陪你同行」 課業輔導。
每逢周末,家住灌口的困境兒童林婷婷(化名)都要前往她的快樂小天地——位於上塘村的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兒童啟夢家園」。在這裡,她不僅學業能得到輔導,興趣也獲得了開發。
近年來,集美區認真貫徹中央、省、市各級有關困境兒童關心關愛文件精神,積極開展關愛服務困境兒童活動。今年,集美以「愛心廈門」創建為主線,開展「愛心扶幼」工作,創建灌口鎮上塘村、後溪鎮後溪村等4個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並將示範點創建工作納入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
從制度到機構 織密、織牢困境兒童保障網
「在黨建引領下,以社區為依託、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工專業服務為支撐,創新『三社聯動』服務模式,保障兒童關愛服務長效運行。」12月8日,在全市兒童福利工作業務培訓暨「福蕾行動」示範點經驗交流會上,集美區灌口鎮與全市同行分享了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成功經驗。
去年來,集美先後出臺了《集美區民政局等13部門關於加強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集美區民政局關於進一步開展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創建工作的實施方案》等多個文件,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新格局。民政、教育、衛健等多部門分工合作,織密、織牢困境兒童保障網,託起兒童福利工作的底線。
同時,集美區制定出臺了「福蕾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灌口上塘、杏林西亭為福蕾行動計劃試點單位,並引進社工機構開展服務,實現專業化運營,為基層兒童福利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今年,集美區累計投入54萬餘元,創建灌口鎮上塘村兒童關愛服務特色示範點,後溪鎮後溪村、杏林街道西亭社區、僑英街道孫厝社區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
「親子手工坊、讀書學習小組、農耕趣味運動會……示範點基本上每周都堅持舉辦關心關愛睏境兒童服務活動。」區民政局社會事務科柯志宏告訴記者。集美區充分發揮兒童保障示範點的引領作用,實施好「福蕾行動計劃」,提升困境兒童兜底保障水平以及關愛服務能力,讓轄區困境兒童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圖二:課業輔導之餘還指導孩子進行手工創作。(區民政局 供圖)
系民生連民心 切實為困境兒童謀幸福
邀請專業人員進行輔導教學,現場解讀政策、分析案例、答疑解惑,提高基層兒童福利工作者的履職能力;印發宣傳冊,開展入戶巡訪,向群眾解答有關救助政策,提高兒童保障政策知曉度;依託「三社聯動」,積極開展精準幫扶、親情關愛、資源連結、培訓輔導等服務工作,實施兒童關愛行動計劃……集美積極謀劃好新時代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
提高社會治理溫度。集美在「愛心廈門」建設工作中,積極開展「愛心扶幼」工作,結合低保專項治理加大對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入戶走訪力度,夯實社會兜底性、基礎性工作。疫情防控期間,集美更是對所有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及孤兒進行入戶排查,全區456名困境兒童登記在冊,救助率達百分百。此外,集美還創新性建立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防疫檔案,實時動態管理,確保一有困難能及時施以援手。
目前,集美全區配有鄉鎮兒童督導員7人,兒童主任68人,實現鎮(街)、村(居)全覆蓋。他們活躍在「最後一公裡」,保障各項兒童政策的貫徹實施、各類困境兒童問題的及時發現與有效解決。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區民政局還多次對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進行全員輪訓,以提升這群基層兒童福利工作者的服務能力。
為幫助基層解決在兒童關愛服務工作上的疑難問題,集美區建立了社會救助疑難案例研判制度,每半年組織一次疑難案例分析會,通過解剖麻雀的方法,剖個案,解難題,進一步規範救助工作落實。「兒童福利工作傳遞的是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我們將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落實好這項工作,切實為困境兒童謀幸福。」 柯志宏表示。
何謂困境兒童
困境兒童包括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等困難的兒童,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社會融入等困難的兒童,以及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遭受虐待、遺棄、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侵害的兒童。
4個兒童關愛服務示範點
灌口鎮上塘村
後溪鎮後溪村
杏林街道西亭社區
僑英街道孫厝社區
(記者 許曉霞 通訊員 章曉冰 來源:集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