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12月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相關情況。 仇玉娟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2日電 (仇玉娟)「十三五」以來,山東通過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標準、擴大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關愛特殊困難群體等措施,不斷提升社會救助保障水平。其中,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平均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054元(人民幣,下同),比「十二五「末提高了251%。
山東省政府12月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相關情況。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傑介紹稱,該省將用2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臨時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以信息化為支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到「十四五」末,實現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困難群眾,民生兜底安全網更加密實可靠。
「全省197.9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低保和特困人員85萬人,佔43%。」趙立傑介紹,山東完善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城鄉低保標準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月472元、283元增長到現在的732元、560元,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9.2%和14.6%;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由1.67:1縮小到1.31:1。
趙立傑稱,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上,山東實現了由按供養方式確定供養標準到按個人自理狀況確定供養標準,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2017年的每人每月752元、484元分別增長到現在的每人每月1009元、777元,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0.3%、17.1%。此外,臨時救助標準由過去分別按城鄉低保標準的3—6倍確定,調整為統一按城市低保標準的3—12倍確定,實現了城鄉臨時救助標準的統一和提高。
趙立傑表示,山東省機構養育孤兒、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受愛滋病影響兒童基本生活費平均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774元、1415元、1415元、1054元、1415元,比「十二五」末提高了48%、97%、97%、251%、97%。此外,山東還加強對困境兒童的關愛服務,全省16市均建有至少1處集養、治、教、康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兒童福利機構,為集中養育的孤棄兒童提供規範化專業化服務。
在殘疾人救助方面,山東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較2016年提高了85%,平均達到每人每月148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平均達到每人每月123元,較2016年提高43元,提高了54%。為加強殘疾人服務保障,「十三五」時期,山東投入省級福彩公益金5194萬元,為7833個低保家庭和貧困戶殘疾人免費安裝和配置假肢矯形器13704件;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420萬元實施「福康工程」,為467名貧困肢體殘疾人提供假肢康復輔助器具828件;開展「慈善扶貧精準助殘」行動,投入493萬元,為1437名建檔立卡貧困重度殘疾人免費安裝和配置假肢矯形器1312件、輪椅664輛。
據趙立傑透露,「十三五」期間,山東還不斷擴大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增加各類保障對象人數。在低保方面,該省將因殘疾、患重病等造成的支出型貧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納入低保範圍,放寬低保申請條件,擴大低保覆蓋範圍,低保對象達到145萬人。在特殊群體保障方面,截至11月底,全省共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受愛滋病影響兒童3.06萬人,較「十二五」末增長18.6%;全省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170.9萬人次,較「十二五」末增長84.8%。(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