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織密社會救助「兜底網」 重點困境兒童生活費提高251%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山東織密社會救助「兜底網」 重點困境兒童生活費提高251%

2020-12-02 16:21: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山東省政府12月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相關情況。 仇玉娟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2日電 (仇玉娟)「十三五」以來,山東通過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標準、擴大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關愛特殊困難群體等措施,不斷提升社會救助保障水平。其中,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平均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054元(人民幣,下同),比「十二五「末提高了251%。

  山東省政府12月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相關情況。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傑介紹稱,該省將用2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臨時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以信息化為支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到「十四五」末,實現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困難群眾,民生兜底安全網更加密實可靠。

  「全省197.9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低保和特困人員85萬人,佔43%。」趙立傑介紹,山東完善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城鄉低保標準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月472元、283元增長到現在的732元、560元,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9.2%和14.6%;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由1.67:1縮小到1.31:1。

  趙立傑稱,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上,山東實現了由按供養方式確定供養標準到按個人自理狀況確定供養標準,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2017年的每人每月752元、484元分別增長到現在的每人每月1009元、777元,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0.3%、17.1%。此外,臨時救助標準由過去分別按城鄉低保標準的3—6倍確定,調整為統一按城市低保標準的3—12倍確定,實現了城鄉臨時救助標準的統一和提高。

  趙立傑表示,山東省機構養育孤兒、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受愛滋病影響兒童基本生活費平均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774元、1415元、1415元、1054元、1415元,比「十二五」末提高了48%、97%、97%、251%、97%。此外,山東還加強對困境兒童的關愛服務,全省16市均建有至少1處集養、治、教、康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兒童福利機構,為集中養育的孤棄兒童提供規範化專業化服務。

  在殘疾人救助方面,山東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較2016年提高了85%,平均達到每人每月148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平均達到每人每月123元,較2016年提高43元,提高了54%。為加強殘疾人服務保障,「十三五」時期,山東投入省級福彩公益金5194萬元,為7833個低保家庭和貧困戶殘疾人免費安裝和配置假肢矯形器13704件;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420萬元實施「福康工程」,為467名貧困肢體殘疾人提供假肢康復輔助器具828件;開展「慈善扶貧精準助殘」行動,投入493萬元,為1437名建檔立卡貧困重度殘疾人免費安裝和配置假肢矯形器1312件、輪椅664輛。

  據趙立傑透露,「十三五」期間,山東還不斷擴大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增加各類保障對象人數。在低保方面,該省將因殘疾、患重病等造成的支出型貧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納入低保範圍,放寬低保申請條件,擴大低保覆蓋範圍,低保對象達到145萬人。在特殊群體保障方面,截至11月底,全省共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受愛滋病影響兒童3.06萬人,較「十二五」末增長18.6%;全省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170.9萬人次,較「十二五」末增長84.8%。(完)

相關焦點

  • 織密網格兜底線 凝心聚力助脫貧——白銀市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紀實
    原標題:織密網格兜底線 凝心聚力助脫貧——我市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紀實記者 馬曉微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脫貧攻堅以來,市民政局堅決履行民政部門兜底保障政治責任,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總體要求,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不斷完善制度、強化措施,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工作,有效發揮了社會救助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為我市實現整體脫貧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兜底線 織密網 建機制——西寧市織密社會救助網絡
    新華社西寧6月10日電 題: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西寧織密社會救助網絡新華社記者江時強、王大千這是6月5日拍攝的西寧市景觀(無人機照片)。首先明確認定辦法,重點幫扶人均收入低於低保標準150%的城鎮低收入家庭,並按照低保家庭救助水平60%的標準給予各項現行政策救助。西寧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與區劃地名事務科科長張迎雪說,各區縣、街道摸底排查,以收入、實際生活狀況等為依據,充分發揮低收入核查中心、住房檔案、醫療健康檔案等信息匯總核查作用,及時將符合條件家庭納入審批範圍,實行動態管理。
  • 集美區探索創新救助工作 切實幫助困境兒童成長
    凝聚集美力量 守護困境兒童集美區探索創新救助工作,切實幫助困境兒童成長民政、教育、衛健等多部門分工合作,織密、織牢困境兒童保障網,託起兒童福利工作的底線。同時,集美區制定出臺了「福蕾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灌口上塘、杏林西亭為福蕾行動計劃試點單位,並引進社工機構開展服務,實現專業化運營,為基層兒童福利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
    截至11月底,全省共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受愛滋病影響兒童3.06萬人,較「十二五」末增長18.6%;全省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170.9萬人次,較「十二五」末增長84.8%。全省機構養育孤兒、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受愛滋病影響兒童基本生活費平均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774元、1415元、1415元、1054元、1415元,分別比「十二五」末提高了574 元、695 元、695元、754元、695元,分別提高了48%、97%、97%、251%、97%。
  • 開通救助保護熱線、封閉式管理!山東織密築牢兒童福利機構疫情防控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8日訊 記者從省民政部門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全力做好兒童福利領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動員,壓實責任,周密部署,第一時間指導各兒童福利機構實施封閉管理,有效保障全省兒童福利領域兒童和幹部職工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
  • 明年起濟南孤困兒童機構養育保障標準提至1930元
    12月3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十四五」規劃的展望和重點舉措等相關情況進行介紹。新時報記者在會上獲悉,自2021年起,濟南進一步提高孤困兒童保障標準,機構養育、社會散居孤兒、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每月1930元、1500元、1200元,居全省領先水平。
  • ——「愛佑安生」困境兒童救助與保護項目探訪
    其中,有36萬農村留守兒童無人監護。這個數據引起了愛佑慈善基金會的關注,同年,「愛佑安生」——困境兒童救助與保護項目孕育而生。85後丁珊是基金會的助理秘書長,在公益領域摸爬滾打了很多年。鎮雄縣民政局副局長周樂銀介紹,今年1月-11月,累計發放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補助資金3302.75萬元,發放「福彩圓夢」助學金26.25萬元。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兒童29077人,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的困境兒童123人,對其他沒有在政策保障範圍內的困境兒童聯合社會力量實施補充救助。
  • 12349熱線守護廣州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24小時熱線守護困境兒童,廣州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了第一個「線上線下相結合,小程序為補充」的全天候困境兒童救助保護熱線平臺。據介紹,廣州堅持兒童權益優先和利益最大化原則,積極探索困境兒童救助保護的有效服務模式;在全省範圍內率先設立了兒童福利處,率先開通困境兒童24小時救助保護服務熱線並全國複製推廣,率先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兒童救助保護熱線試點地區;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了第一個「線上線下相結合,小程序為補充」的全天候困境兒童救助保護熱線平臺。
  • 福建市、縣(區)全部開通困難兒童救助保護熱線
    東南網2月17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 通訊員 廖振華 林靜)記者今日從福建省民政廳獲悉,目前,全省開通93條「衛童抗疫服務熱線」,打通困難兒童救助保護最後1公裡。近日,福建泉港區「衛童抗疫服務熱線」接到該區偏遠山村秀溪村困境兒童高某萍的求助電話,反映其父親早逝,母親長期在外打零工,留下她和弟弟在家,由她大伯臨時監護,面對疫情,生活困難,姐弟倆不知所措。
  • 台州市兒童福利工作現場會暨全市兒童救助保護熱線試點部署會在...
    會上,玉環市民政局詳細介紹並演示了「玉苗家」平臺的救助模式,分享了兒童救助保護熱線的試點經驗。何曉霞充分肯定了玉環市在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方面的成績,並對下一階段開展好兒童福利工作提出了幾點要求:一要強化兒童兜底保障。
  • 「春蕾計劃」……河北省持續開展困境兒童救助活動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盧旭東)近日,從河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獲悉,近年來,河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積極爭取募集資金、物資,通過實施7大類20個婦女兒童公益項目,幫助困境兒童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實際困難。
  • 明年上海將設置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對孤老、失獨等老人監護上海...
    困境兒童:必要時進行兜底監護上海市民政局兒童福利處處長陶繼民透露,在未成年人國家監護方面,本市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將因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陷入困境的兒童納入生活保障範圍,目前享受困境兒童生活費的對象共計1019人。同時,不斷健全了醫療救助、教育資助制度,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關愛幫扶。
  • 山東:用社會救助兜住困難群眾生活之「底」
    臨時救助標準由過去分別按城鄉低保標準的3-6倍確定,調整為統一按城市低保標準的3-12倍確定,實現了城鄉臨時救助標準的統一和提高。  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傑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持續加大對城鄉低保人員、特困人員、特殊群體等服務保障力度。
  • 重慶市發布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重點舉措
    近日,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重點舉措》,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區縣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重慶市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重點舉措》主要內容如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以統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效能為重點,到2022年左右,綜合救助功能有效發揮、社會救助能力顯著提升、困難群眾獲救高效便捷。
  • 山東冠縣清水鎮「兜底」政策扶貧:及時幫扶邊緣戶 共享一片藍天
    為鞏固「兜底」政策保障脫貧成果,山東冠縣清水鎮及時把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中符合低保政策的人員全部納入農村低保範圍,2020年以來共納入低保困難群眾40戶63人,其中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單獨納入低保18人
  • 河南濬縣專項督查織牢織密兜底保障網
    這是近日濬縣紀委監委專項督導檢查組到新鎮鎮核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和殘疾人救助資金發放情況時,檢查組成員與焦行村村民曹愛香的對話。曹愛香不是唯一遇到抽查的救助對象。據了解,為了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發展的作用,濬縣紀委監委把整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重要抓手,深入濬縣民政局查看城鄉居民低保、特困供養、孤兒救助、臨時救助相關資料審核是否嚴謹,重點檢查是否將符合條件的低保邊緣人口和返貧風險較高的已脫貧人口納入兜底保障範圍,是否著力解決農村貧困老年人、兒童等特殊群體「脫保」「漏保」問題。
  • 南通打造「一站式」困境兒童救助保護平臺
    昨天,全省「12349」兒童救助保護熱線推進會在我市召開。副市長趙聞斌出席並講話。近年來,我市將兒童福利擺在民政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推進南通市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的意見》,在全國率先研發使用未成年人保護信息管理平臺,通過整合六大載體,實現了線上線下融通服務。截至目前,市未保信息管理系統線上派發工作任務1129條,均得到了及時處置。
  •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網站 - 社會救助 - 社會救助 - 重點領域信息...
    二是臨時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對因病、因學等特殊情況導致重新返貧的支出型貧困家庭以及當年列入脫貧範圍但因意外傷害、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導致生活困難,其他救助幫扶制度無法覆蓋的家庭給予應急性、過渡性救助;對家庭重大剛性支出經扣除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幫扶後,仍難以為繼的農村牧區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給予特別救助,進一步築牢了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困難群眾的救急難底線。
  • 福州高新區幫扶解民困救助暖人心
    堅持精準幫扶,築牢民生兜底「保障網」福州高新區高度重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網,同時結合困難群眾巡訪制度,聯合區效能辦、鄉鎮、村(居)開展低保擴面百日摸排行動,逐門逐戶深入低保邊緣群眾家庭,逐一造冊記錄,分析困難邊緣群眾的家庭情況,重點關注臨時救助對象,持續跟蹤他們的生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