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用社會救助兜住困難群眾生活之「底」

2020-12-22 新華網山東頻道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2月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省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不斷擴大,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目前,全省低保對象達到145萬人,城鄉低保標準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月472元、283元增長到現在的732元、560元,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9.2%和14.6%,城鄉低保標準比由1.67:1縮小到1.31:1。臨時救助標準由過去分別按城鄉低保標準的3-6倍確定,調整為統一按城市低保標準的3-12倍確定,實現了城鄉臨時救助標準的統一和提高。

  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傑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持續加大對城鄉低保人員、特困人員、特殊群體等服務保障力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實現了由按供養方式確定供養標準到按個人自理狀況確定供養標準,基本生活標準由2017年的每人每月752元、484元分別增長到現在的每人每月1009元、777元,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54%。全省機構養育孤兒、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受愛滋病影響兒童基本生活費平均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774元、1415元、1415元、1054元、1415元,分別比「十二五」末提高了574元、695元、695元、754元、695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平均達到每人每月148元,較2016年提高68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平均達到每人每月123元,較2016年提高43元。

  在關愛特殊困難群體方面,「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實施「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為孤兒提供診療、康復、特殊藥品等救助1.1萬人次;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為0.2萬名在全日制學校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孤兒每人每學年提供1萬元資助;按照與散居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相銜接的原則,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補貼,全省共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4萬人。投入省級福彩公益金5194萬元,為7833個低保家庭和貧困戶殘疾人免費安裝和配置假肢矯形器13704件;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420萬元實施「福康工程」,為467名貧困肢體殘疾人提供假肢康復輔助器具828件。同時,加強困難老年人服務保障,建立了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對60-79周歲、80-89周歲、90-99周歲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別補助80元、100元、200元;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能力等級為2-3級,以及智力、精神和肢體重度殘疾的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發80元。

  趙立傑說,到「十四五」末,山東省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爭取縮小到1.3:1以內、東部地區實現城鄉統一;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原則上按照不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確定,全自理、半護理和全護理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原則上分別按照不低於當地上年度最低工資標準的1/10、1/6和1/3確定;對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特困人員做到願進全進,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不低於60%。

  山東省還將繼續健全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用2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臨時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以信息化為支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時,加快推進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按程序下放至鄉鎮(街道),有序推進持居住證人員在居住地申辦社會救助,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等。(完)

相關焦點

  • 民生智庫 | 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
  • 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提出了「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的具體目標。
  •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也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這次我省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水平提高後,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網更密更實,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牢更強,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實現我省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宏網記者請介紹一下民政部門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 臨澤縣板橋鎮全面落實社會救助政策
    板橋鎮全面落實社會救助政策每日甘肅網12月10日訊據張掖日報臨澤報導 臨澤縣板橋鎮聚焦脫貧攻堅、困難群體,創新服務管理,全面落實政策,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和防返貧中的重要作用
  • 王曉東:加快公共衛生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做好因疫因災困難群眾生活...
    王曉東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強調加快公共衛生領域重大項目建設做好因疫因災困難群眾生活救助湖北日報訊(記者黃俊華)9月21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
  • 為困難人群定製個性化政策包、紓困方案,上海將在全市推行社區救助...
    許多困難群眾在申請救助時勢必會經歷這樣一番「糾結」:先是不好意思開口提,等到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去申請,卻發現政策庫實在太過龐雜,完全不知從何下手。如今,上海的社會救助從以往的「困難群眾找政府問政策」升級為「政府、社會和市場聯手為困難群眾量身定製個性化的政策包、紓困方案,提供相應的資源,幫助困難家庭造血」。
  • 泰安市民政局:主動入位 擔當作為 確保我市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張澤文記者從1月1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市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入冬以來,市民政局立足部門職責,主動入位、擔當作為,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用足用活用好社會救助各項政策,打好社會救助「組合拳」,全力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 江西著力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新華網南昌12月10日電(劉媛 實習生汪紓弛)10日上午,江西省政府新聞辦、江西省民政廳在南昌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未來五年民政發展思路及《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有關情況。
  • 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在此背景下,在社會保障和反貧困政策的制度框架下推進改革,就要立足社會救助制度基礎性、兜底性功能定位,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為補充,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 兜底線 織密網 建機制——西寧市織密社會救助網絡
    在高原城市西寧,和賈永紅、陳忠璽一樣徘徊在「懸崖」邊緣的3萬多名低收入困難群眾,正在政府「弱有所扶」的有力支撐下,守住「在一起」的溫暖和希望。海面下的「冰山」女兒4歲時丈夫去世,賈永紅靠打零工和親戚救濟維持生活,一個月最多賺700多元,房租300元。她穿親戚淘汰的舊衣服,最窮時連買作業本的1元錢都拿不出。
  • 兩辦印發意見: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也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發展社會救助體系,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現就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提出如下意見。
  • 山東織密社會救助「兜底網」 重點困境兒童生活費提高251%
    仇玉娟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2日電 (仇玉娟)「十三五」以來,山東通過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標準、擴大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關愛特殊困難群體等措施,不斷提升社會救助保障水平。其中,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平均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054元(人民幣,下同),比「十二五「末提高了251%。
  • ...救助制度的意見》近日印發 權威專家解讀:低保覆蓋範圍有哪些...
    央廣網北京9月5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山西安排部署紮實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著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為及時將受疫情影響生活陷入困境的人員納入救助範圍,確保符合條件的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近日,省民政與省財政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晉民發〔2020〕42號)(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安排部署紮實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一是適度擴大最低生活保障覆蓋範圍。
  • 為困難群眾撐起一把堅固的保護傘
    近年來,各級民政部門將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傳導壓力,壓實工作責任,瞄準社會救助政策實施的「最後一公裡」,推動兜底保障政策精準落地。特別是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民政系統更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著力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為當地困難群眾撐起了一把堅固的保護傘。
  • 保民生兜底線 給群眾暖暖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深刻指出:「我們建立全民醫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後顧之憂。」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新時代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 福州高新區幫扶解民困救助暖人心
    2020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化兜底保障,福州高新區正深入推進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創新,切實把黨中央對困難群眾的各項政策落實落細,從多個方面為困難群眾提供幫扶服務,及時了解困難群眾的需求和難處,暢通救助渠道,設身處地、實心實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 重慶市發布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重點舉措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以統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效能為重點,到2022年左右,綜合救助功能有效發揮、社會救助能力顯著提升、困難群眾獲救高效便捷。
  • 西寧市城東區全力保障轄區困難群體基本生活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更好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以及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照料服務需求,織密織牢社會安全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博愛一日捐」 全區愛心捐款達20萬元 全部用於救助困難群眾!
    「博愛一日捐」 全區愛心捐款達20萬元 全部用於救助困難群眾!「博愛一日捐」活動是黨委政府組織領導的大規模的社會公益募捐活動。活動開展以來,新華區廣大幹部職工、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帶頭「捐出了一天的收入,奉獻了一份真情」,為大病患者、貧困學生、困難群眾、受災家庭等群體送去了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