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夜雨丨重慶電力作家丨小面與江湖 - 宋燕

2020-12-21 上遊新聞

小面與江湖

宋燕

江湖傳言,火鍋、毛血旺、小面,並稱重慶三大美食。只是在我心底,火鍋海納百川,終歸太過盛大。待得紅油翻滾、濃香撲鼻之時,必須要邀約三五好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方能吃出個中真味。吃的是相投的性情,互訴的衷腸。而毛血旺惟有踏破鐵鞋、尋遍千山,終於在驀然回首的江湖深處,方能吃到最為正宗的口味。這便讓毛血旺多少有了些隱士的高深莫測,吃的是尋覓的艱辛,相遇的欣喜。而惟有一碗重慶小面,來自江湖、長於市井,遍布重慶城大小角落,麻辣鮮香、方便快捷,沒有特別的講究,亦不求盛大的排場,只需桌前一坐,或是街角一站,便能嘗到最為地道的重慶味道。

重慶依山臨江,重慶小面又何嘗不是江湖之味?

重慶小麵館星羅棋布,隨處可見。大的,有堂堂正正兩間門臉店的,一樣的規規矩矩的招牌,方方正正的桌椅,像是大戶人家嚴妝的婦人。只是這樣的小麵館,多是用來招待外地遊客的,畢竟看起來體體面面,吃起來清清淡淡。而重慶本地人,卻多愛那些自由散漫的小店。雖說重慶小面都以麻辣為底色,但調味這種事,又實在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所以各家小店其實又是自由發揮、各具特色。這些小店,或是一個街邊夾角,或是一個樓梯過道,只要能容下一個灶臺便能容下一個煙火人間。

但凡進得店來,只見膛內爐火熊熊,鍋裡沸水滾滾,屋裡灶臺寬大,上面齊刷刷地擺著數十種調料。食客只需向裡喊一聲:「老闆,小面。」便有頭戴高帽的大師傅一邊扔一團面在沸水裡,一邊高挽衣袖,左手臂上並排數隻海碗,右手持勺飛快加油添醋,飛龍走鳳,來去如風,像是藏身江湖的武林高手。待那鍋裡沸水翻滾,碗內再加一勺濃湯,尺來長的竹筷一挑,不多不少正好二兩,臨了,一把翠綠蔥花,一碗麻辣鮮香的小面便擺在面前。

再看那面,濃油紅湯、香辣沖天。綿軟的麵條裡藏著青菜、裹著花椒、沾上芝麻、黏著姜蒜,五顏六色、五味俱全,還沒來得及吃,便早已食指大動、流涎生津、滿目皆香。若是數九寒冬,睡眼惺忪,端起一碗小面,便覺無限妥帖安穩。待小面下了肚,不僅果了腹,更驅了嚴寒,這一天,便暖洋洋地活力四射。若是炎炎夏日,早晨紅日東升,熱浪翻騰,坐在烈日下就一碗麻辣小面,吃出一身大汗淋漓,頓覺渾身通透,像是一場以毒攻毒的快意恩仇。

都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想來,小面和湯和水、有鹽有味,嘴饞可當小吃、腹飢可作正餐,而且方便快捷,不挑心情、不選地方,簡單明了、直接了當,恰如耿直豪爽的重慶人。

這便常常想起,某次和閨蜜去鄰近的成都遊玩,因為久聞成都擔擔麵的美名,剛到成都,便迫不及待地去大快朵頤。進得店裡,每人叫上一碗,可等了半晌,待店家端出面來,方知成都的擔擔麵,所謂的一碗不過零零星星的幾根,比不得重慶的麻辣小面,一碗就一碗,滿實滿在。當時和閨蜜索性桌子一拍,每人來十碗。由此,貌似纖弱的重慶妹子,在天府之國的柔媚成都,竟也生生把擔擔麵吃出了景陽岡的味道。

當然,撇開外地,在重慶城內,重慶人更是自由隨性,灑脫率真。哪怕是一碗小面,若是味道不合,即便店鋪金碧輝煌都門可羅雀,若是味道相投,即便連坐的板凳都沒有葉門庭若市。有時就算是同一個老闆,或許某天狀態不好,手一抖,多擱了鹽,或是多加了醋,哪怕是再相熟的食客,劈頭蓋臉便是一句:「老闆你把鹽販子打死了呀?」或是:「老闆,你怕是打翻了醋罈子哦」。每到這時,老闆也只剩「呵呵」賠笑的份兒。但第二天,食客卻又照來不誤。天都有不測風雲,而人,哪能沒有個失手的時候?重慶人到底是不拘小節,有情有義。

小面簡單素樸,美在其味,貴在其真。小麵館的餐桌基本都是擺在屋簷街邊,食客們露天而坐,以天為蓋,以地為席。相識的、不相識的,相擠一桌,或打個招呼,或視若無睹,來時如雲,去時如風。小麵館的名字,也大多簡單明了,多以老闆的姓或是外號命名。姓徐的便叫徐小面,姓陳的便叫陳小面,或是有的小麵館乾脆就沒有名字,食客們去得多了,根據小麵館的特點自己叫。譬如搭根板凳當餐桌的就叫板凳面,以茶缸作碗的就叫盅盅面,或是起源於路邊街攤的就叫攤攤面。雖然沒有正兒八經的名字,但人們口口相授,久而久之倒也名正言順,如雷貫耳了。當然,我見過的最為文藝的店名,應該是某天在路口轉角處,赫然發現一家小麵館,竟然叫三少爺的面。可見,古龍大俠的江湖豪氣,終於散落到市井巷陌。一碗小面,可以青山不改,自然可以綠水長流。

都說重慶的江湖山崖,便如一碗小面,只是天大地大,有容乃大。這世間真正博大的又何嘗不是江湖?重慶,重山千裡,天地廣大。所以抗戰年代,民族危亡之時,這座城,挺身成為戰時陪都。當宋氏三姐妹頭頂盤旋的日機,行在重慶街頭時,一城百姓,擊掌叫好,以無視和無畏的姿態蔑視戰火。一城的百姓,在艱難的抗戰歲月中越戰越勇。試想來,若沒有那一城同樣義薄雲天的重慶人,又如何能成就這一段烽火佳人的抗戰佳話?想來,這所謂的江湖兒女,亦莫過於兵荒馬亂之時的笑看風雲了吧。

而今,重慶小面早已聲名遠播。朋友們玩笑說:「外地的遊客吃小面,不過是嘗味,而重慶人吃小面卻是續命。」是啊,重慶,一城江湖半城面。一碗小面,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滋潤著重慶人的靈魂,滋養著重慶人的性情。想起南懷瑾先生曾說:「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就讓我們以一碗小面的姿態,去縱橫天地,笑傲江湖吧!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會員、中國電力作協會員,現供職於重慶市電力行業協會)

版面欣賞

相關焦點

  • 上遊•夜雨丨重慶的雪 - 鄭勁松
    {"title":"上遊•夜雨丨重慶的雪 - 鄭勁松", "url":"https://www.cqcb.com/yuedu/wenhui/2020-12-11/3403898.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uedu/wenhui/2020
  • 上遊夜雨丨重慶電力作家丨一片樹葉的結局(外一首)- 王言他
    1989年10月出生於重慶,中國電力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星星》《紅巖》《脊梁》《重慶詩刊》《華西都市報》等雜誌報刊,曾獲《星星》詩歌獎。)版面欣賞
  • 上遊•夜雨丨這禮物,來自月亮之上——寫在嫦娥五號完成月球...
    {"title":"上遊•夜雨丨這禮物,來自月亮之上——寫在嫦娥五號完成月球「挖土」壯舉成功返回之夜 - 鄭勁松", "url":"https://www.cqcb.com/yuedu/wenhui/2020-12-18/3439679.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
  • 上遊夜雨丨重慶電力作家丨看畫展 - 周睿智
    (作者簡介:周睿智,1992年生,中國電力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作協會員。發表有長篇小說《耳際的沙丘》、中篇小說《寒山》《秋末澡屋》等。另有作品見於《紅巖》《星星》《脊梁》等。)
  • 上遊•夜雨丨大美南川 - 雷學剛
    南川之美  宛如一塊天然碧翠鑲嵌在重慶的南麓金佛山的方竹筍山王坪的水杉銀杉聚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隱隱草坪 黃綠分明整齊而凝重這裡是春秋巴國屬地歷史悠久  文明燦爛美麗錦繡的南川在我的夢裡你就是東方的阿爾卑斯山在我的心裡你就是巴渝兒女耿直豪爽的凸顯在我的詩裡你就是大美南川用仁愛譜寫的壯美華章在我歌裡你就是一曲跌宕起伏  驚世駭俗的絕美交響(作者簡介:雷學剛,土家族,軍旅作家
  • 在重慶,小面憑什麼排在火鍋前面?
    ▲平源麻辣麵館:特色小面©  大眾點評時間不停地流轉,從中午到晚上,這個時候的重慶,更多是被其他美食所佔據——火鍋、江湖菜、家常菜、連鎖餐飲……有人說火鍋是重慶的面子夜裡的重慶總是霧色瀰漫,獨特的地形讓城市顯得迷離而魔幻,也促成了碼頭文化的誕生——重慶人喜歡講江湖,重慶的說唱團體喜歡唱江湖,L4WUDU一首《霧都夜話》,唱重慶的鶯歌燕舞、燈紅酒綠,唱社區、兄弟、家庭情……而這種江湖氣息體現最多的則是在重慶的夜生活之上。
  • 無論是幹溜還是多湯,重慶人對小面的思念,終於在這一刻化解……
    03-20 14:05:42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所謂小面「生包」,就是「生面+調料」,類似於方便麵的操作模式,外賣到家後,自己把面煮一煮,熱情騰騰的麻辣鮮香小面就可以出鍋啦,和店裡煮的味道八九不離十。
  • 上遊•夜雨丨峨眉山的雲 - 張玫
    張玫,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新疆作家協會會員。水磨溝區作協副秘書長。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夜雨丨扶貧手記丨清泉如許 - 農夫俊才
    重慶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重慶市城投集團派駐綦江區三角鎮中壩村駐村第一書記。出版畫冊《歲月塵封的記憶——重慶抗戰遺址》、散文集《雲上花園》。本文選自《我把中壩當故鄉——駐村扶貧紀實》,經重慶市作家協會和重慶市扶貧辦聯合審核推薦納入全市脫貧攻堅重大題材創作出版項目,即將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 上遊•夜雨丨在文字裡返鄉——《漢娜的重慶》翻譯札記 - 海嬈
    文字說明:「1937年,我父親正爬坡進入重慶城。」這是我八十一年前的故鄉,一座屬於我父親母親的重慶城。我心底泛起親切的漣漪。這才回頭去關注作者:Johanna Stahl(簡稱漢娜),父親是德國駐華外交官,母親是成都某中學老師。1937年漢娜出生重慶,1952年全家離開重慶,去德國定居至今。
  • 早餐吃碗重慶小面,為新的一天注入活力!
    一碗小面,比火鍋更親民提起重慶美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莫過於火鍋。然而在重慶,小面是一種比火鍋更普及、更親民的美食。對於重慶人來說,小面不僅是習慣、口味,更代表了重慶的平民氣質。重慶小面,又香又辣小小一碗,在夏天吃起來更是過癮又不膩!不過,重慶小面的走紅卻不是因為好吃。小面本是市民早餐的一個品種,在早年的重慶,早餐的選擇沒有現在這麼多樣,而且一頓早餐過於豐盛的話,夥食費難免會超標。
  • 上遊•夜雨丨寫給一片葉子和村莊 - 全洪輝
    06-26 19:52:20 來源:重慶晚報 全紅輝 (作者單位: 重慶潼南一中)版面欣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
  • 教你6步煮出地道重慶小面
    如果說城市是江湖,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重慶。重慶的名片不僅僅只有山城、美女、火鍋這三樣,還有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重慶小面。作為一枚從小被好米餵大的吃貨,卻總是偏愛重慶街巷有名的小麵館。麻辣鮮香,不管是賣相還是氣味都很容易讓不食麵食的人胃口大開。
  • 上遊•夜雨丨你是我最美的遇見(外二首)- 雷學剛
    龍船水鄉告訴我無論滄海桑田故鄉始終是一幅最美的畫卷無論歲月如何蒼老故鄉依舊是我心中最美的笑臉(作者簡介:雷學剛,土家族,作家,詩人,教授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互動丨重慶新詩學會舉辦譚明詩歌講座,情懷等因素決定詩歌...
    日上午,重慶新詩學會邀請重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詩人譚明舉行了一場題為「詩歌的品質」專題講座,以滿足廣大會員及詩歌愛好者對詩歌知識學習的需求。講座由重慶新詩學會會長傅天琳主持。譚明從卞之琳的《斷章》講起,對當前的一些詩歌作品分別進行了賞析點評;對當前詩歌創作中存在的重場景、重細節描寫卻無美感與質感的詩歌進行了批評。對傅天琳、李鋼、李元勝、唐力等重慶詩人詩歌作品中存在的詩歌美學做了賞析,分析了他們詩歌作品呈現出打動人心的內在精神品質。
  • 課堂丨重慶小面、擔擔麵這麼做,比外面好吃十倍!
    重慶特色小面,麵條爽滑、勁道,麻辣味濃鬱但不刺激,湯料香氣撲鼻。成都擔擔麵鹹鮮香辣,鋪上一層厚厚的臊子,再淋上辣椒油,別提多誘人了。
  • 從早晨的一碗小面 重慶人的高鈉飲食就開始了
    重慶人超半數鈉超標小面調料、火鍋都逃不掉實際上,重慶人一直生活在一個高鈉的飲食環境中。《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正常成人每天需要鈉含量為2200毫克,那這些重慶人的鈉離子是如何超標的呢?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專家林丹丹。林丹丹介紹,這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按照重慶人的習慣,早餐標配是一碗重慶小面。重慶小面,是重慶四大特色之一,是麻辣素麵的一種。
  • 重慶歌手的小面廚師夢 李俊熹:左手顛勺,右手寫歌
    那段時間,重慶小面是他對故鄉的牽掛,晨起一碗小面,用重慶小面的辣,趕走疲憊。晚上熬夜寫歌,一碗小面填飽肚子,使人精神振奮,「吃重慶當地美食,就有種還住在重慶一樣的感覺。」 雖然很努力的學習,但在別人眼裡,沒有基礎的李俊熹,寫歌就是一個笑話。「有個製作人斬釘截鐵的說我寫的歌賣不出去。」
  • 「重慶小面」哪家強
    重慶小面自《舌尖》系列播出以後火得一塌糊塗。現在連咖啡店都要來分一塊蛋糕。可重慶小面是接地氣的地道美食,咖啡店畢竟是個洋玩意兒。這是宋小寶去雪梨歌劇院演小品的節奏嘛!被人吐槽也在情理之中了。不止咖啡店賣重慶小面,機器人也要賣重慶小面!日前,一臺「即食智能煮麵機器人」出現在重慶沙坪垻區街角。食客微信點單一分鐘後,一碗噴香的小面就出爐了。
  • 又一批重慶小面發往孝感,讓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吃上家鄉味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夏祥洲/文、圖▲第二批重慶小面裝車發往孝感近期,重慶市小面協會積極引導小面行業展開復工復產,同時也積極倡議會員單位和社會各界向我市對口援助的湖北孝感開展物資捐贈。3月13日上午,重慶市小面協會組織的對口援助湖北孝感的小面等相關物資,在會長單位重慶辣小子調味品開發有限公司舉行了交接儀式。這是第二批送往孝感的重慶小面等物資,第一批次考慮到當時的條件主要為重慶小面衝泡產品,第二批次主要為重慶小面水煮產品,由小面調料、拌飯醬料、乾麵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