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重慶小面,早已成為了全國各地的時尚美食,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食。
一碗小面,比火鍋更親民
提起重慶美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莫過於火鍋。然而在重慶,小面是一種比火鍋更普及、更親民的美食。
抗戰前後和建國初期,吃擔擔麵的大都是太太、小姐、公務員等,是來吃味品鮮的。因為擔擔麵的麵條少,用精尖的小細瓷碗盛裝,調料講究。
吃麻辣小面的,大都是經濟不富裕的人,是解決填飽肚子的。因為麻辣小面麵條多,用大土碗盛裝,調料大眾化。
對於重慶人來說,小面不僅是習慣、口味,更代表了重慶的平民氣質。一個高塑料凳,一個矮凳,便可以撐起一張飯桌。
簡陋的桌椅旁,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不管是衣著鮮亮的美女,還是西裝革履的帥哥,都埋頭在面碗間。
一碗小面,藏了多少小秘密
狹義上的重慶小面指的是只有麵條和調料的素麵,廣義上則是包括了各種臊子(澆頭)的麵條總稱。
每天早上還不等天亮,麵館的老闆們已經開始洗菜、打調料、燒水了。再過一會兒,來自四面八方的吃麵群眾就能把小館填得滿滿當當的。
重慶小面,又香又辣小小一碗,在夏天吃起來更是過癮又不膩!不過,重慶小面的走紅卻不是因為好吃。
小面本是市民早餐的一個品種,在早年的重慶,早餐的選擇沒有現在這麼多樣,而且一頓早餐過於豐盛的話,夥食費難免會超標。
然而,一碗重慶小面的價格,相當實惠,因此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小面。
一碗小面,開啟一天好心情
重慶小面和火鍋一樣起源於碼頭,當年性情熱辣、爽快的碼頭工人,總是捧一碗小面吃了就開工,便宜又頂飢,小面自然成為了早餐首選。
那麼重慶小面為何如此的「重口味呢」?這與重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重慶山多河多丘陵多,加上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多霧並潮溼。
如此的氣候之下,重慶人選擇重麻重辣以祛除身上的溼氣,漸漸的,甚至連一碗熱騰騰的早餐小面也不放過!
不過辣椒和小面的搭配,能夠喚醒一整天的熱情。不在重慶生活的你,也可以自制一碗重慶小面,開啟新的一天!
原標題:如果重慶沒了小面,那就像失去了靈魂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