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鑽石 VS 合成鑽石,應該如何鑑別?

2021-02-07 寶石指南

近些年,寶石級合成鑽石比以往更加常見,消費者難免會擔心所買鑽石的真假,以及寶石學家或珠寶鑑定所是否能夠對其予以鑑定。

有別於鑽石仿製品,如合成立方氧化鋯或合成碳矽石,兩者只是看起來像鑽石,但具有截然不同的化學和物理特性,易於區分。

而合成鑽石的化學和物理特性與天然鑽石非常接近,相比而言更難鑑別。為了準確的區分天然與合成鑽石,GIA 在過去 30 年裡對合成鑽石的製作及鑑定方法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左:天然鑽石顏色;中:處理後的天然鑽石顏色 ;右:處理後的合成鑽石顏色

為此,GIA建立了一個大型資料庫,裡面包含有關各類型鑽石的寶石學特徵信息, 利用該資料庫可以有效的鑑別天然、合成以及經處理的鑽石。

那麼,合成鑽石究竟該如何鑑定呢?一起來往下看學習一下吧!

要想區分天然與合成鑽石,首先需要了解鑽石是如何分類的:根據鑽石有無氮原子,鑽石可分為 I型和 II 型鑽石,I 型鑽石含有雜質氮原子,而 II型鑽石則沒有。

C=碳原子 N=氮原子 B=硼原子

根據氮原子的聚集狀態,I 型鑽石可進一步分為 Ia 型鑽石和 Ib 型鑽石, Ia 型鑽石中氮原子呈聚集狀態,Ib 型鑽石中氮原子呈孤氮分布。

根據有無其他雜質原子,II型鑽石可進一步分為 IIa型鑽石和 IIb 型鑽石,IIa 型鑽石不含其他雜質元素,IIb 型鑽石常含硼原子。

天然鑽石在一系列溫度和壓力條件下生長。其溫度比生長合成鑽石所用的溫度更高。 在高溫下,鑽石生長為八面體晶體,但在較低的實驗室溫度下,它們生長為同時包含八面體和立方體晶面的晶體。

天然鑽石的漫長生長時間意味著,大多數鑽石中的氮雜質必須經過一段時間進行聚集,以成對或成群出現,從而形成大部分,即 95% 以上的Ia型鑽石。

合成鑽石的生長周期非常短,只需要數周至一個月或更久,條件與地球深處的天然鑽石形成條件不同。由於生長期非常短,合成鑽石晶體的形狀與天然鑽石有很大不同。

天然鑽石晶體(左)顯示典型的圓形八面體形狀。

火山爆發構成了金伯利巖管(中),從而將這些晶體帶到表面。

天然寶石級鑽石的理想晶體形狀是八面體(右)。

傳統的合成方法,稱為高溫高壓 (HPHT) 法,涉及利用鐵 (Fe)、鎳 (Ni) 或鈷 (Co) 等熔融的金屬合金形成鑽石。較新的方法,稱為化學蒸氣沉澱法 (CVD) 或低壓高溫 (LPHT) 法,涉及從真空室內的氣體形成鑽石。在兩種方法中,都是使用鑽石晶體或板塊被用作晶種,以開始合成。

高溫高壓 (HPHT) 鑽石生長發生在裝置內的一個小艙室裡,該裝置能夠產生非常高的壓力。在艙室內,鑽石粉末原料溶解在熔融的金屬助熔劑中,然後在晶種上結晶,以形成合成鑽石晶體。 結晶過程需要數周至一個月或更長時間,以形成一個或幾個晶體。

除了八面體表面,HPHT 合成鑽石晶體通常還會顯示立方體表面。 由於天然和 HPHT 合成鑽石晶體的形狀不同,它們的內部生長模式也大不相同。 這些生長模式可能是將其區分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打磨後的刻面合成鑽石通常會展示出一些可見特徵,例如顏色分布、螢光分區和孿晶紋,這都與它們的十字形生長區結構有關,偶爾還會顯示有深色的金屬助熔劑內含物。某些情況下,在關閉紫外線燈後,材料可以持續性地發光,即磷光現象。這些合成鑽石可以通過專業鑑定技術(比如可見光和螢光光譜)來進行可靠鑑定。

大多數 HPHT 生長晶體呈黃色、橙黃色或褐黃色。 幾乎所有均為 IIb 型,該類型在天然鑽石中非常稀少。

製造無色 HPHT 合成鑽石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需要修改生長條件和設備,以排除氮。 此外,高純度無色鑽石(IIa 型或較弱的 IIb 型)的生長率比 Ib 型合成鑽石的生長率低,因此在溫度和壓力條件下需要更長的生長時間和更大的控制。 雖然生長優質無色 HPHT 晶體一直都很困難,但最新發展技術已經能製造出用於超過 10 克拉的鑽石晶體。

藍色合成鑽石的出現是因為在鑽石生長過程中添加了硼。其他顏色,例如粉紅色和紅色,可通過寶石後期生長處理工藝(包括輻射和加熱)來產生,但較不常見。

在高溫高壓合成中,壓力機(左)對包含必要成分的中間生長室應用極高的壓力和溫度。這便產生了立方體和八面體表面(中和右)相結合的合成鑽石晶體。

CVD 鑽石生長在填充有含碳氣體(如甲烷)的真空室內進行。 能量源(如微波束)分解氣體分子,碳原子向下吸附到扁平的鑽石排種盤中。 結晶過程需要數周時間,以同時形成多個晶體。 確切的數量取決於真空室的尺寸和排種盤的數量。 板狀晶體通常帶有粗糙的黑色石墨邊緣。 它們常常還會顯示為褐色,在進行寶石刻面的步驟之前,通過熱處理可去除該顏色。

市場上常見的寶石級CVD法合成鑽石(0.22 至 0.31 克拉)


大多數 CVD 晶體都呈褐色或灰色,但如果將微量的氮或硼引入到真空室中,也能產生黃色、粉紅橙色或藍色的晶體。採用這種方法製造無色晶體則更容易,但晶體生長的時間要更長。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數 CVD 生長的無色鑽石都被認為是已經過高溫高壓熱鍛脫色處理的褐色晶體。最常見的 CVD 合成鑽石是 IIa 型。

與 HPHT 生長的材料相比,CVD 合成鑽石表現出不同的寶石性質。當被放在交叉偏振濾光鏡之間觀察時,它們往往呈現有色帶狀的「應力」圖案,且淨度很高,只有少量深色的碳內含物(若有)。

在化學蒸氣沉澱法 (CVD) 合成中,富含碳的氣體在平坦的鑽石晶種表面沉積,從而形成合成鑽石。

合成鑽石在薄層中生長,其最終厚度取決於允許生長的時間(左)。 

這便產生了扁平的板狀晶體(中和右),外部帶有黑色石墨晶體塗層。

與 HPHT 合成一樣,CVD 合成不斷改善,允許製造商提供更大尺寸和經過改善的顏色與透明度。GIA 近期對兩顆重量為 2.51 和 3.23 克拉的大尺寸 CVD 合成鑽石進行檢測,這是迄今為止檢測的最大的 CVD 生長鑽石。

理想化晶體(從左至右):CVD 合成品、HPHT 合成品和天然鑽石。

八面體表面顯示為黃色,立方體表面為藍色。 大部分天然鑽石生長為八面體(右),但 HPHT 合成品(中)通常顯示立方體和八面體表面的結合。 CVD 合成品(左)中完全沒有八面體表面。晶體生長的方向如箭頭所示。 虛線代表 HPHT 合成鑽石中晶種的位置和 CVD 合成品中晶體的邊緣。

在過去的幾年中,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生產用於珠寶的合成鑽石。 他們不斷改善淨度和顏色,並提高克拉重量。 考慮到新聞報導中出現的大量合成鑽石,GIA 僅遇到少量合成鑽石,顯然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提交給 GIA 出分級證書的。

為了鑑定各種類型的寶石原料,訓練有素的寶石學家使用多種寶石檢測設備,包括折射儀、紫外螢光燈、雙目顯微鏡、偏光器及其他檢測工具。 由於合成鑽石的質量逐漸提高,使用標準設備將其與天然鑽石區分開來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

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寶石學家也可能無法識別合成鑽石,但 GIA 可以進行鑑定。

在 GIA 的季度專業期刊《寶石與寶石學》(Gems & Gemology) 有關合成鑽石的文章中,已經對這些診斷特徵進行討論和描述。 

這些視覺特徵是大部分合成鑽石所具有的特性,但並不是每個刻面合成鑽石都將表現出所有這些特徵。 例如,特定的合成鑽石可能不會顯示任何螢光。 因此,根據儘可能多的診斷特徵鑑定合成鑽石非常重要。

HPHT 生長彩色合成鑽石通常顯示不均勻的著色,使用顯微鏡可以在透射光下看到,如果需要,將切割的寶石浸泡在水或礦物油中可以減少表面反射。 這種顏色分區現象是由於雜質(如氮)在晶體合成時融入到合成鑽石晶體所致。 有時,天然鑽石會表現出一些顏色分區,但不是 HPHT 合成鑽石中顯示的幾何圖案。

彩色 HPHT 合成鑽石中的顏色分區與不同晶體表面相對應,產生與天然鑽石晶體不同的圖案。一些雜質元素尤其集中在生長方向。標記 Ib 的區域包含分散的氮雜質,標記 IIb 的區域包含硼,無色區域 (IIa) 通常沒有雜質元素。通常只有合成鑽石在相同晶體中顯示氮和硼雜質的混合物。

相比之下,CVD 合成鑽石一般顯示均勻的著色。

HPHT 合成鑽石通常顯示固化助熔劑金屬的內含物,該內含物在透射光下呈黑色、不透明,但在反射光下呈現金屬光澤。由於用於鑽石生長的助熔劑金屬合金通常包含鐵、鎳和鈷等元素,因此含有較大金屬內含物的合成鑽石可以通過磁鐵拾起。

CVD 生長合成鑽石可通過不同方式形成,並且不含有金屬內含物。

一些天然鑽石包含石墨或一些其他礦物等深色內含物,但這些內含物不具有金屬光澤。

在兩個相互呈 90 度角的偏振濾光片之間檢查時,天然鑽石表現出明亮的交叉影線或幹擾的馬賽克圖案或「應力」顏色。這些幹擾色是當鑽石在地球深處時或者在火山爆發而被帶到地球表面的過程中因鑽石受到壓力而出現的。 相比之下,合成鑽石生長在幾乎均勻的壓力環境下,不受到任何應力,因此以相同方式檢查時,它們不顯示應力圖案或弱帶狀應力圖案。

通常,合成鑽石的螢光也有助於進行鑑定,與長波紫外線燈相比,它在短波下更強,可以顯示不同的圖案。

高壓高溫合成鑽石在冠部或底部顯示十字形螢光圖案

HPHT 合成鑽石的切割寶石冠部或底部往往會顯示十字形螢光圖案。

通過底部刻面觀察時,CVD 合成鑽石可能會顯示條紋圖案。典型的螢光色為綠色、黃綠色、黃色、橙色或紅色。關閉紫外線燈後,合成鑽石可能會出現長達 1 分鐘或更長時間的持續磷光。

GIA會使用一種名為 Diamond View 的螢光成像儀器,用於檢查鑽石。 該儀器可以顯示鑽石晶體內部的生長模式特點。

藉助 DiamondView 成像系統(上),GIA 可以查看天然和合成鑽石的生長模式

 同軸生長模式(左)可識別該寶石為天然寶石

而十字形模式(中)是 HPHT 合成品的診斷依據

在這種圓形鑽石的中間部位看見的常規條紋(右)表明它是一種 CVD 生長合成


珠寶業面臨的真正的鑑定挑戰是對非常微小的鑽石,或米粒鑽,進行檢測。 該材料成包出售,含有數百至數千顆小寶石,其中包括天然和合成鑽石。

這組 359 顆色彩濃烈的圓形黃鑽(0.02-0.03 克拉)是由 GIA 篩選出來的。

大部分是天然鑽石(左),14 顆為 HPHT 合成鑽石(中),還有一顆是經 HPHT 處理的天然鑽石(右)。

這些鑽石外觀一致,很難用肉眼區分。

為了幫助珠寶業解決該問題,GIA 最近開發了一種自動儀器,可檢測非常小的鑽石,並將在鑑定所推出新的檢測服務。

作為合成鑽石持續研究項目的一部分,GIA 最近建立了一個 CVD 生長實驗室,在該實驗室中,GIA能夠生產自己的合成鑽石,以用於研究。

GIA 的化學蒸氣沉澱法 (CVD) 鑽石生長實驗室

可以在真空室內看見不斷生長的合成鑽石晶體(左)。 生長完成後,晶體從真空室內移出(右)。黑色的表面覆蓋著無色內部。


概括地說,現在可以提供越來越多的合成鑽石,用於製作珠寶。基於 60 多年的研究,GIA 鑑定所可以鑑定許多寶石學家無法鑑定的合成鑽石。

來源:GIA

相關焦點

  • 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該如何辨別?
    而合成鑽石的化學和物理特性與天然鑽石非常接近,相比而言更難鑑別。為了準確的區分天然與合成鑽石,GIA 在過去 30 年裡對合成鑽石的製作及鑑定方法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左:天然鑽石顏色;中:處理後的天然鑽石顏色 ;右:處理後的合成鑽石顏色為此,GIA建立了一個大型資料庫,裡面包含有關各類型鑽石的寶石學特徵信息,利用該資料庫可以有效的鑑別天然、合成以及經處理的鑽石。
  • 如何鑑定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
    但這個判斷方法也不完全正確,只可作為輔助鑑別手段。2、測試鑽石螢光顏色天然鑽石大多是藍白色螢光,而合成鑽石則是藍綠色、橙紅色的螢光、磷光。,對於大多數人過於專業,也相對比較麻煩,並且不具備足夠的可信度,那麼可以通過專業鑑定直接了當的看出是合成鑽石還是天然鑽石。
  • 合成鑽石簡介及鑑別小知識
    而這些中最大的衝擊莫過於戴比爾斯推出的合成鑽石銷售公司,那什麼是合成鑽石,合成鑽石的出現又是否能影響到天然鑽石的市場呢?合成鑽石,顧名思義就是人工合成的鑽石,他的化學成分和結構,與天然鑽石是一樣的,當然各種化學物理性質也與天然鑽石一樣。
  • 淺述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區別
    今天瀏覽鑽石相關資訊的時候看到一條「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完全沒有區別,天然鑽石根本就是智商稅!」的內容。我「啪」一下就點進去了,很快啊!然後金匠看完就笑了笑,隨之有了這篇文章。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且慢慢往下看。
  • 如何分辨人工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鑽石的辨別。鑽石並不是日常的必需品,更不是快消品,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或是在結婚等儀式中才會使用到,被賦予了獨特的意義。但是在挑選購買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挑選鑽石最怕的就是遇到造假冒充的,其中市面上也不乏人工合成鑽石,嚴格意義上說,人工合成的可以用於電子產品內部,但是不允許在珠寶市場上流通。
  • 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區別_如何區分
    2、可以找專業人員鑑別其成份,鑽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可以鑑別其成份來判斷真假與否。如何區分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1、從顏色上來看,人工合成鑽石一般冒充有色鑽石,如黃褐色、藍色、橙色、金黃色等,冒充無色的則很少,而天然鑽石一般為無色到淺黃色之間。
  • 人造鑽石 VS 天然鑽石 能區別開嗎?
    當時本報記者採訪過鑽石行業研究專家梁偉章,他不無憂心地對記者表示,可以說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是複製人和人的區別,因為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學性質,所以鑑別起來更困難。  「那個時候,我覺得合成鑽石對天然鑽石會造成很大的威脅,但現在,我很淡定。」近日接受回訪,梁偉章卻如此說。
  • 合成鑽石全解析
    合成鑽石也是純碳構成的晶體,在物理化學性質上與天然鑽石完全一致。和以往的鑽石仿製品如莫桑石、立方氧化鋯等不同,合成鑽石僅僅依靠常規檢測手段如顯微鏡、熱導儀等完全無效。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的區別在哪裡呢?天然鑽石是經歷漫長歷史、在地球內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自然形成的,而合成鑽石則是於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數天、數周)在人工環境中,通過不同辦法讓碳聚合成為晶體合成的。因此,其內部生長結構會與天然鑽石有所區別,這就需要依靠大型專業儀器才能辨別。下圖為Diamond View觀察CVD合成鑽石,可見明顯的彎曲生長線。
  • 可以買合成鑽石嗎?合成鑽石能不能買
    合成鑽石近兩年受到越來越多關注,而人們對於合成鑽石的態度也是各有不容,有的認為合成鑽石是環保材料、物美價廉,值得購買;有的則認為合成鑽石是完完全全的冒牌貨,對此嗤之以鼻;那麼合成鑽石可以買嗎?合成鑽石指在實驗室或或工廠裡通過一定的技術與工藝流程製造出來的與天然鑽石的外觀、 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完全相同的人工材料。它還有另外2種叫法:人造鑽石和培育鑽石。合成鑽石越接近天然鑽石的特性越好,目前合成鑽石在晶體結構的完整性、顆粒大小、透明度、各種美麗的色彩等方面已經可以與天然鑽石相媲美。而它們的折射率、色散和硬度等特性也是別無二致。
  • 別做夢了,合成鑽石無法媲美天然鑽石!
    但是現在的合成鑽石卻挑戰了天然鑽石的地位,日前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中的中產階級對鑽石的需求非常旺盛,造成了鑽石價格的上漲,因為人工合成鑽石的價格比鑽石廉價,人工合成鑽石就很有市場,但是合成鑽石真的可以媲美天然鑽石嗎?
  • 實驗室生長鑽石今後會取代天然鑽石嗎?
    大多數合成鑽石根據其合成方法的不同,可被歸為 HPHT(高溫高壓)鑽石或 CVD(化學氣相沉積)鑽石兩大類,一般工業用合成鑽石多採用HPHT法,CVD法則提供了更為純淨的合成鑽石。HPHT鑽石和CVD鑽石與天然鑽石几乎完全相同,它們之間的差異只有在寶石鑑定所裡經過分析才能加以識別。2.>>它從何而來?<<
  • 大量高質量人工合成鑽石進入市場,天然鑽石地位不保?!
    近段時間我看到網上有一些文章、視頻裡看到過說現在合成鑽石的技術很發達,生產出的合成鑽石達到珠寶級,價格低可替代天然鑽石,身邊的不少朋友都來問我是不是真的,害怕自己買的鑽石價值會受到影響,那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就在這裡從鑽石合成工藝、市場行為、天然鑽石和合成鑽石的區別這幾個方面詳細為大家講解一下。
  • 「蘇聯鑽」——俄羅斯產的天然鑽石?
    市場上的仿鑽層出不窮,但是要數莫桑鑽和合成立方氧化鋯最常見了。上期我們講了如何快速鑑別莫桑鑽和鑽石,那這次赫拉姐就來講一下鑽石和合成立方氧化鋯的鑑別特徵。年就把它投入珠寶市場了,所以有時你會聽到「俄國鑽」、「蘇聯鑽」等名稱,但你要小心,這不是來自俄羅斯的天然鑽石,而是仿鑽
  • 防不勝防,「合成鑽石」混入天然鑽石,這種群鑲模式的鑽戒要當心
    尤其是鑽石造假的升溫,例如一些小規格的合成鑽石充當「群鑲」鑽石首飾的「副石」,令消費者防不勝防,這種現象引起了業界高度關注。前不久,廣東某珠寶檢測中心檢測到一枚造型靚麗的鑽石戒指。其圍繞大規格主鑽石的12顆裝飾碎鑽「副石」,每顆的重量均在0.09至0.12克拉之間;但經儀器檢測,確認「副石」中有3粒為人工合成鑽石。按照市場價格估算,這讓消費者損失超過5000元。
  • 人工合成鑽石來了,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市場上出現了人工合成鑽石(實驗室鑽石)的身影,那麼,關於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您又了解多少?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 有朋友會問,天然的鑽石與合成鑽石主區別在哪,具體來說,所有的寶玉石,天然與合成或優化處理,可以藉助儀器通過顯微鏡、10倍放大鏡、螢光燈、多色性、紅外譜來區分,比如鑽石與合成鑽石可以這麼來看: 1、在顯微鏡或10倍放大鏡下,天然鑽石可以看到各種天然包體,合成鑽石卻是容易看到黑色的金屬包體,小顆粒也可以被磁鐵吸附起來,這個也是兩者最明顯的特徵
  • 鑽石等級怎麼劃分 鑽石的鑑別方法
    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鑽石作為一種頗為貴重的天然產物,是戒指等首飾首選元素。為防止買到人工鑽石等假冒仿製品,在購買鑽石飾品時就需要對鑽石有足夠的了解,尤其是它的鑑別方法以及鑽石的等級劃分,下面就讓acredo帶你探秘鑽石的相關知識。
  • 天然鑽石 培育鑽石 莫桑鑽的區別以及簡單鑑別技巧
    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區別1) 培育鑽石可以理解為人工模擬鑽石的生長環境製造出來的和天然鑽石成份一樣的鑽石,也就是實驗室鑽石,權威鑑定所可以鑑定並區別出來,生產方式是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的最大區別。2) 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區別就是一個是自然形成,一個是人為加工,但成份一樣,都是純碳結構,硬度也一樣,據說還有其它的人造鑽石比天然鑽石更硬。天然鑽石的莫氏硬度是10,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質。3) 天然鑽石和培育鑽石的價格區別,價格是價值的體現,天然鑽石的價值自不用多說。
  • 培育鑽石是如何分級的?
    在購買天然鑽石的時候,大家應該都聽說過「4C標準」,從顏色(color)、淨度(clarity)、切工(cut)以及質量(carat)四個方面對天然鑽石的品質進行評價。那培育鑽石又是通過怎樣的標準對品質進行分級呢?
  • 如何在實驗室中合成鑽石?
    雖然地質學家仍在研究鑽石如何於10億至30億年前在地球上形成,但根據一項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研究,他們認為鑽石的形成過程是這樣的:1. 二氧化碳被掩埋入地下100英裡(約160公裡)。2. 加熱到1200攝氏度。3.
  • 人工合成鑽石只需要3天,天然鑽石將被取代?
    文/星茜亞珠寶「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鑽石象徵著永恆的愛情,鑽戒成為婚禮的標配。隨著工藝技術進步,人工合成鑽石只需要3天,鑽石還能象徵永恆的愛情嗎?天然鑽石將被人工鑽石取代?目前,合成人造金剛石的方法有很多,能夠產業化的技術主要有高溫高壓法(簡稱HTHP)和化學氣相沉積法(簡稱CVD)。國內外基本上都採用HTHP,只需要兩三天便能合成人工鑽石,具體合成過程在這裡不作詳述。儘管人類已經掌握合成鑽石的方法,但是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仍有明顯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