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人工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

2021-01-11 蜜蠟講堂

本文來自講堂網。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鑽石的辨別。

鑽石並不是日常的必需品,更不是快消品,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或是在結婚等儀式中才會使用到,被賦予了獨特的意義。但是在挑選購買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挑選鑽石最怕的就是遇到造假冒充的,其中市面上也不乏人工合成鑽石,嚴格意義上說,人工合成的可以用於電子產品內部,但是不允許在珠寶市場上流通。

現代技術模擬天然鑽石的形成,將一顆指甲厚度的鑽石,放入真空倉中,在甲烷、氫氣和微波的共同作用下,表面慢慢形成碳層,一層層疊加,最終形成了鑽石。

如何區分人工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

從顏色上來看,人工合成鑽石一般冒充有色鑽石,如黃褐色、藍色、橙色、金黃色等,冒充無色的則很少,而天然鑽石一般為無色到淺黃色之間。看紋路,人工合成鑽石有樹枝狀或是交叉狀的紋理,而天然鑽石表面常見有三角凹痕或是三角座。

看內部包體,放大了觀察鑽石內部,要是有各種形態的金屬包體的,那就是人工合成的了。看螢光反應,天然鑽石在長波下呈現藍白色,短波下較弱;而合成的鑽石則相反,長波下沒有螢光,短波下有黃綠色或是橙黃色。

市面是常見的合成鑽石,多為有色系列,而且色澤往往比天然的還要鮮亮,無色透明合成的還是少數。

相關焦點

  • 如何鑑定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
    實驗室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有著相同的性質,比如光學性質、硬度、折射率等等。普通人難以將兩者區分開來,就算是有經驗的鑽石鑑定師,在專業儀器的幫助下有時也可能出現判斷誤差。首先分享兩個相對專業的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鑑定方法:1、放大鏡觀察鑽石內部瑕疵通過高倍數顯微鏡放大檢查,天然鑽石內有各種天然包體,而HTHP
  • 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區別_如何區分
    鑽石不管是在首飾界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是比較珍貴的,如果是品質優異且重量較大的鑽石其價值與價格就更高了。部分經濟條件有限的人對鑽石總是求而不得,因此一些商家便打造價格低廉的仿製品,那麼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區別是什麼呢?
  • 人工合成鑽石來了,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市場上出現了人工合成鑽石(實驗室鑽石)的身影,那麼,關於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您又了解多少?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 有朋友會問,天然的鑽石與合成鑽石主區別在哪,具體來說,所有的寶玉石,天然與合成或優化處理,可以藉助儀器通過顯微鏡、10倍放大鏡、螢光燈、多色性、紅外譜來區分,比如鑽石與合成鑽石可以這麼來看
  • 大量高質量人工合成鑽石進入市場,天然鑽石地位不保?!
    近段時間我看到網上有一些文章、視頻裡看到過說現在合成鑽石的技術很發達,生產出的合成鑽石達到珠寶級,價格低可替代天然鑽石,身邊的不少朋友都來問我是不是真的,害怕自己買的鑽石價值會受到影響,那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就在這裡從鑽石合成工藝、市場行為、天然鑽石和合成鑽石的區別這幾個方面詳細為大家講解一下。
  • 人工合成鑽石只需要3天,天然鑽石將被取代?
    文/星茜亞珠寶「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鑽石象徵著永恆的愛情,鑽戒成為婚禮的標配。隨著工藝技術進步,人工合成鑽石只需要3天,鑽石還能象徵永恆的愛情嗎?天然鑽石將被人工鑽石取代?目前,合成人造金剛石的方法有很多,能夠產業化的技術主要有高溫高壓法(簡稱HTHP)和化學氣相沉積法(簡稱CVD)。國內外基本上都採用HTHP,只需要兩三天便能合成人工鑽石,具體合成過程在這裡不作詳述。儘管人類已經掌握合成鑽石的方法,但是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仍有明顯區別。
  • 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哪個更加好一些?
    市場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這個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戴比爾斯壟斷上遊市場,通過概念營銷讓鑽石成為昂貴的寶石,如果有一天戴比爾斯向市場投入大量的天然成品鑽石,出現的結果當然是天然鑽石價格暴跌。但是無論如何下跌,鑽石的開採、運輸、加工、營銷這些附加成本是不會消失的,加上鑽石的市場壟斷,鑽石昂貴合情合理。而大鑽石天然存在稀缺性,即使沒有市場壟斷,價格也不會便宜多少。除去人為因素,和人造合成鑽石相比,能決定天然鑽石價格的就只剩下稀缺性這一個優勢了,什麼樣的天然鑽石最稀缺,當然是大克重的鑽石。
  • 人工鑽石和鋯石的區別,人工鑽石和合成鋯石有什麼不一樣
    人工鑽石是和天然鑽石一樣,純碳結構,而不是人工莫桑石
  • 合成鑽石和莫桑鑽的區別
    合成鑽石和莫桑鑽並不是同一個物品,但它們都經常被當作天然鑽石的替代品,相似的外表令消費者很難區分它們,甚至有些非專業商家也無法說清楚兩者的概念,那麼合成鑽石和莫桑鑽之間的有什麼不同呢?下面就為大家分享合成鑽石和莫桑鑽的區別。
  • 貴不是鑽石唯一的缺點?人工合成鑽石已成主流?
    稻草也能變「黃金」鑽石主要分布在火山口,天然鑽石源自地表下超過160公裡的地方,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環境給了它形成的條件,3~4億年前的火山爆發,把它們推到了地球表面,而那時連恐龍都還沒有出現。但由於火山口的鑽石仍然十分稀少,鑽石的價格異常昂貴。然而隨著對鑽石的追求和熱愛持續增加,充滿智慧的人類終究找到了簡單的方法製造人工合成鑽石。
  • 一文看懂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都在這裡了......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市場上出現了人工合成鑽石(實驗室鑽石)的身影,那麼,關於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您又了解多少?為什麼天然鑽石更值得您的收藏和賞鑑呢?這篇文章將會告訴您真相!早在地球孕育生命之前,就已經有了鑽石。大多數鑽石形成於一到三十億年前,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年輕的鑽石也超過一億歲了。它們起源於地底下100公裡處,3到4億年前的火山噴發將它們推到地面,這遠早於恐龍漫步的年代。
  • 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該如何辨別?
    而合成鑽石的化學和物理特性與天然鑽石非常接近,相比而言更難鑑別。為了準確的區分天然與合成鑽石,GIA 在過去 30 年裡對合成鑽石的製作及鑑定方法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那麼合成鑽石究竟該如何鑑定呢,一起看看吧。一鑽石的分類要想區分天然與合成鑽石,首先需要了解鑽石是如何分類的:根據鑽石有無氮原子,鑽石可分為 I型和 II 型鑽石,I 型鑽石含有雜質氮原子,而 II型鑽石則沒有。
  • 淺述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區別
    今天瀏覽鑽石相關資訊的時候看到一條「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完全沒有區別,天然鑽石根本就是智商稅!」的內容。我「啪」一下就點進去了,很快啊!然後金匠看完就笑了笑,隨之有了這篇文章。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且慢慢往下看。
  • 別做夢了,合成鑽石無法媲美天然鑽石!
    但是現在的合成鑽石卻挑戰了天然鑽石的地位,日前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中的中產階級對鑽石的需求非常旺盛,造成了鑽石價格的上漲,因為人工合成鑽石的價格比鑽石廉價,人工合成鑽石就很有市場,但是合成鑽石真的可以媲美天然鑽石嗎?
  • 天然鑽石 VS 合成鑽石,應該如何鑑別?
    而合成鑽石的化學和物理特性與天然鑽石非常接近,相比而言更難鑑別。為了準確的區分天然與合成鑽石,GIA 在過去 30 年裡對合成鑽石的製作及鑑定方法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那麼,合成鑽石究竟該如何鑑定呢?一起來往下看學習一下吧!要想區分天然與合成鑽石,首先需要了解鑽石是如何分類的:根據鑽石有無氮原子,鑽石可分為 I型和 II 型鑽石,I 型鑽石含有雜質氮原子,而 II型鑽石則沒有。
  • 合成鑽石是「李鬼」嗎?
    聽了對方的解釋,李薇不那麼生氣了。商家同意在李薇不退戒指的情況下,退給她1000元。其實高溫高壓合成鑽石早就有了,但由於技術原因,它們普遍呈黃色,淨度低,顆粒小,多用於工業。但在近幾年,合成鑽石的技術飛速進步,一些權威檢測中心在送來檢測的珠寶首飾中,發現了淨度非常高的無色合成鑽石。它們和天然鑽石一樣斑斕剔透,不藉助實驗室儀器,根本分辨不出來。
  • 鑽石可通過實驗室人工合成,價格僅為天然鑽石的十分之一,真香啊
    鑽石的價格極其昂貴,一枚1克拉鑽戒的價格至少要6萬塊,而1克拉,重量不過0.2克而已。但你知道嗎?現代科技已經能夠人工合成鑽石,人工鑽的品相與天然鑽並無區別,價格卻只有後者的十分之一。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造鑽石的品質迅速提升。中國合成的鑽石,經測定後確認,與天然金剛石的數據相同。
  • 不能人工合成的鑽石——黑鑽石
    鑽石很珍貴,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已經可以用石墨人工合成了。所以說市場上看到的很多小型鑽石價格並不高,在高溫高壓下普通石墨就可以轉化為鑽石。在2300℃、15到18萬個大氣壓的高溫高壓環境下,廉價的石墨就會變成名貴的鑽石。
  • 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有什麼區別,莫桑鑽跟鑽石是同一種東西嗎
    國家級珠寶翡翠鑑定師帶你一起探尋關於翡翠的秘密 鑽石篇 鑽石是世界上公認的「寶石之王」,鑽石又被稱作金剛石,是天然礦物種硬度最高的,但是也很脆,用力撞擊容易破碎
  • 「培育鑽石」「種植鑽石」無非就是合成鑽石
    但是,天然鑽石因自然稀缺性,資源及客戶已經被傳統老牌鑽石金主牢牢把控,幾乎滴水不露。如何突破?於是就有了近年來的新資本導演的輿論戰。首先,揭批譴責天然鑽石是騙局炒作的文章如風起於青萍之末,裹挾了不少吃瓜們在風中搖弋,一時口水橫飛,異常聒噪。
  • 防不勝防,「合成鑽石」混入天然鑽石,這種群鑲模式的鑽戒要當心
    尤其是鑽石造假的升溫,例如一些小規格的合成鑽石充當「群鑲」鑽石首飾的「副石」,令消費者防不勝防,這種現象引起了業界高度關注。前不久,廣東某珠寶檢測中心檢測到一枚造型靚麗的鑽石戒指。其圍繞大規格主鑽石的12顆裝飾碎鑽「副石」,每顆的重量均在0.09至0.12克拉之間;但經儀器檢測,確認「副石」中有3粒為人工合成鑽石。按照市場價格估算,這讓消費者損失超過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