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可通過實驗室人工合成,價格僅為天然鑽石的十分之一,真香啊

2020-09-16 化浪說化


實驗室「種」出鑽石:6萬塊的「智商稅」,你交嗎?


我不交!在我化工人看來,不就是碳元素嗎,便宜十倍而數據完全一樣,不明白為啥要交這智商稅,給媳婦多買個包她不開心嗎?



曾經,知名鑽石開採商俄羅斯埃羅莎公司宣布發現了一顆重達190.77克拉的寶石,引發珠寶行業震動。

鑽石的價格極其昂貴,一枚1克拉鑽戒的價格至少要6萬塊,而1克拉,重量不過0.2克而已。

但你知道嗎?現代科技已經能夠人工合成鑽石,人工鑽的品相與天然鑽並無區別,價格卻只有後者的十分之一。

人工鑽、天然鑽,你選哪一個?


1. 真愛還是騙局?鑽石真相


很多文章都在說,鑽石是一場商業騙局。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鑽石不過是一場高明的商業營銷罷了。


這場營銷的源頭,要從一句廣告語說起。


70年前,鑽石巨頭戴比爾斯喊出「A Diamond Is Forever」,翻譯成中文便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這句堪稱史上最成功的的廣告語,將鑽石透明、堅硬的特質與愛情綁定在一起,讓鑽石成了真愛的象徵,深入人心。


在今天,結婚的時候,就該有鑽戒。沒有鑽石的婚姻,似乎是不完整的。


(手持鑽戒求婚,是影視劇常有的橋段)


當無數的痴男怨女掏腰包買鑽石的時候,鑽石廠商開始壟斷鑽石市場。


首先是控制上遊——礦源。


天然鑽石,地球上的儲量非常大。僅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發現的鑽石礦儲量就有上萬億克拉。


1988年,蘇聯阿爾汗格爾斯又發現了新的金剛石礦,估計儲量約2.5億克拉,且50%為寶石級。


如此巨量的鑽石一旦流向市場,必然引發價格暴跌。


鑽石商家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以戴比爾斯家族為首的商家控制了鑽石行業的上遊供應,世界上超過一半的鑽石礦都屬於戴比爾斯,控制出貨量就控制了價格。


其次是控制下遊——標準。


控制上遊礦源後,幾大商家又組成商業同盟,制定了五種切割辦法、鑽石分級制度(4C)等行業標準,加大鑽石行業的準入門檻和加工難度,打擊私人礦主開採礦石。


(圓形明亮式切割)


在這場商業營銷中,買家與賣家,你情我願,不存在欺騙。因為,鑽石與愛情的關係,本身就是無法證實抑或證偽的。


當然,鑽石能夠賣出高價的另一個原因,是鑽石商家一直在強調,鑽石非常稀有。



從2019年開始,天然毛坯鑽石產出將出現年均1-2%的下滑,而銷量將出現3-4%的上漲,供需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換言之,很多人未必相信鑽石代表愛情,但考慮到鑽石稀有昂貴,物有所值,買了也不吃虧。


2. 人造鑽,中國來了


鑽石商業營銷能夠玩下去,是因為在「鑽石代表真愛」的語境下,消費者沒得選。


現在一切改變了,因為人造鑽石來了。


鑽石,不過是碳元素組成的石頭而已。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碳元素。如果掌握將碳元素變成鑽石的技術,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鑽石。


實際上,這種技術60年前就有了。


1953年,瑞典的一家電氣公司成功合成了微晶鑽石。次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組建的一個研究小組歷經3年的實驗,也成功合成出鑽石。


不過,這些人造鑽大多用於工業領域,規模也不大,直到中國參與進來。


中國涉足人造鑽石,也是被逼無奈。


鑽石以堅硬著稱,被譽為「最硬最鋒利的工業牙齒」,不僅是加工高難材料的工具,還是極佳的光學材料和半導體材料。對一國之工業來說,不可或缺。


(鑽石最常見的用途,就是切割玻璃)


中國鑽石資源貧乏,長期以來依賴蘇聯或剛果進口。19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和剛果獨立後,中國的鑽石來源被切斷,嚴重影響了精密製造和國防工業的發展。


為擺脫這種困境,1960年中國開啟「人造鑽石試驗研究」項目。三年後,在自主生產的高壓裝置上,中國成功合成鑽石。


目前,人造鑽石主要有高溫高壓法與氣相沉積法:



高溫高壓法:用石墨為原料,在金屬觸媒的幫助下使用高溫高壓法培育鑽石。

化學氣相沉積法:用電把甲烷乙炔等含碳氣體分解,讓碳原子逐層生長到籽晶上面。


(國產鉸鏈式六面頂壓機)


中國在高溫高壓法領域幾乎處於壟斷地位,憑藉著在關鍵設備四面頂機、六面頂機上的優勢,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人造鑽石生產國。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造鑽石產量約為250億克拉,佔據全球90%以上,連續15年世界第一。


(中國人造鑽石(金剛石)年產量)


高溫高壓法合成的是小顆粒鑽石,因此,中國製造的大多是小顆粒鑽石。中國在氣相沉積法合成的大顆粒鑽石上,不佔優勢。


不過,這也即將成為歷史。今年10月,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宣布,在實驗室用一星期就可以「培育」一顆1克拉大小的鑽石。



天然鑽石,可能要經過大自然長達億萬年的鬼斧神工,才能形成。而人造鑽石,只需要一個星期便能在實驗室「種出」。


這種技術與人造肉非常類似,幾乎擺脫了天然鑽在時間、原料上的限制。


此外,《中國黃金珠寶》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共有7000臺六面頂壓機,其中的5000臺因產能過剩閒置。一旦投入使用,必然能大規模量產人造鑽石。


這將極大衝擊國際鑽石供應鏈,甚至重塑由西方企業壟斷的全球鑽石業。


3. 天然鑽石商家的反擊


人造鑽石的優勢是量大、便宜。


根據摩根史坦利的調研報告預計,到2020年,小顆粒人造鑽石的市場售價將達到同級別天然鑽石的50%,而大顆粒人造鑽石的售價有可能降到同級別天然鑽石的30%。


這對天然鑽石,無疑是個壞消息。為此,天然鑽石商家絞盡腦汁打壓人造鑽石。


先是輿論造勢,宣揚人造鑽石的種種缺點。


人造鑽石一開始從品質上確實不如天然鑽。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造鑽石的品質迅速提升。中國合成的鑽石,經測定後確認,與天然金剛石的數據相同。


(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數據對比)


天然鑽石和人造鑽石,即便是鑑定專家也無法通過肉眼識別,只能藉助使用偏光顯微鏡才可以看到生長紋。後期加工後,1克拉左右的人造鑽石連生長紋也看不清,與天然鑽沒有任何差別。


一招不行,再想其他招。天然鑽石商家又想起了營銷的老套路,宣傳天然鑽石如何比人造鑽石稀有、高貴,更代表真愛。


但有意思的是,全球最大的鑽石銷售商戴比爾斯,前兩年還堅稱自己不會銷售培育鑽石,最近又推出了自家的人造鑽石子品牌Lightbox,以1克拉僅需800美元的價格兜售其人造鑽石,價格只有天然鑽的十分之一。


嘴裡拒絕,身體卻很誠實。


戴比爾斯的如意算盤是,既然人造鑽石來勢洶洶,不如先下手為強。


一方面,可以搶佔人造鑽石市場,掌握主動權和控制權。另一方面,給人造鑽石貼上「低價」的標籤,將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區分開了,保住自己在天然鑽石市場的地位。


4. 少交點「智商稅」


戴比爾斯的做法,看似攻守兼備,卻也變相承認了人造鑽石的地位。


實際上,人造鑽石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


除了戴比爾斯,施華洛世奇、周大福等珠寶商也已推出了人造鑽石產品。股神沃倫 · 巴菲特、推特創始人埃文 · 威廉、美國演員萊昂納多 · 迪卡普裡奧等人也開始投資人造鑽石。


2018年7月,在最新發布的珠寶指南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使用了62年的鑽石定義進行了修改,刪除了「天然」 兩字,無疑給人造鑽石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關於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河南理工大學理化學院副教授臧傳義曾打過一個通俗的比方:



天然和人工的區別就好比河流裡的冰跟冰箱裡的冰的區別。


河流裡的冰與冰箱裡的冰,當然都是真冰。

實際上,愛情能否恆久遠,與購買的鑽石沒有關係,與購買鑽石的人有關係。


如果你還堅信鑽石是愛情的象徵,還想買鑽石,那我建議你不妨買人造鑽石:因為它來自實驗室,更純粹,閃耀著科技之光。


因為它更便宜,能少交點「智商稅」,還是少交點吧。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化浪視野

相關焦點

  • 人工合成鑽石只需要3天,天然鑽石將被取代?
    文/星茜亞珠寶「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鑽石象徵著永恆的愛情,鑽戒成為婚禮的標配。隨著工藝技術進步,人工合成鑽石只需要3天,鑽石還能象徵永恆的愛情嗎?天然鑽石將被人工鑽石取代?目前,合成人造金剛石的方法有很多,能夠產業化的技術主要有高溫高壓法(簡稱HTHP)和化學氣相沉積法(簡稱CVD)。國內外基本上都採用HTHP,只需要兩三天便能合成人工鑽石,具體合成過程在這裡不作詳述。儘管人類已經掌握合成鑽石的方法,但是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仍有明顯區別。
  • 人工合成鑽石來了,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市場上出現了人工合成鑽石(實驗室鑽石)的身影,那麼,關於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您又了解多少?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產鑽石的金伯利巖發現的礦脈最多,開採出來的鑽石,三分之一用於珠寶上,其他是品質較差的工藝級鑽石,因此世界鑽石中品質好、大顆粒的鑽石是少之又少,
  • 一文看懂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都在這裡了......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市場上出現了人工合成鑽石(實驗室鑽石)的身影,那麼,關於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您又了解多少?為什麼天然鑽石更值得您的收藏和賞鑑呢?這篇文章將會告訴您真相!早在地球孕育生命之前,就已經有了鑽石。大多數鑽石形成於一到三十億年前,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年輕的鑽石也超過一億歲了。它們起源於地底下100公裡處,3到4億年前的火山噴發將它們推到地面,這遠早於恐龍漫步的年代。
  • 大量高質量人工合成鑽石進入市場,天然鑽石地位不保?!
    近段時間我看到網上有一些文章、視頻裡看到過說現在合成鑽石的技術很發達,生產出的合成鑽石達到珠寶級,價格低可替代天然鑽石,身邊的不少朋友都來問我是不是真的,害怕自己買的鑽石價值會受到影響,那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就在這裡從鑽石合成工藝、市場行為、天然鑽石和合成鑽石的區別這幾個方面詳細為大家講解一下。
  • 洛華珠寶實驗室合成鑽石的奧秘
    實驗室製造、設計、培育、合成或人工製造,無論您聽過哪一個名稱,現在能夠通過科技的方式來將鑽石的璀璨光芒變成現實,讓實驗室合成鑽石現在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那麼接下來洛華珠寶給您揭開合成鑽石的面紗。實驗室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均為純碳成分,表現為相同的立方晶石形態。專業人士可以通過高科技設備辨別實驗室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之間的差異,但裸眼則辦不到。
  • 如何分辨人工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鑽石的辨別。鑽石並不是日常的必需品,更不是快消品,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或是在結婚等儀式中才會使用到,被賦予了獨特的意義。但是在挑選購買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挑選鑽石最怕的就是遇到造假冒充的,其中市面上也不乏人工合成鑽石,嚴格意義上說,人工合成的可以用於電子產品內部,但是不允許在珠寶市場上流通。
  • 如何鑑定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
    實驗室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有著相同的性質,比如光學性質、硬度、折射率等等。普通人難以將兩者區分開來,就算是有經驗的鑽石鑑定師,在專業儀器的幫助下有時也可能出現判斷誤差。但這個判斷方法也不完全正確,只可作為輔助鑑別手段。
  • 別做夢了,合成鑽石無法媲美天然鑽石!
    但是現在的合成鑽石卻挑戰了天然鑽石的地位,日前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中的中產階級對鑽石的需求非常旺盛,造成了鑽石價格的上漲,因為人工合成鑽石的價格比鑽石廉價,人工合成鑽石就很有市場,但是合成鑽石真的可以媲美天然鑽石嗎?
  • 人工鑽石一星期一克拉?鑽石會貶值嗎?
    而就在最近,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能與工程研究所科技創新創業匯報會上,「培育鑽石」備受矚目,據悉,在實驗室環境下,培育一顆1克拉的鑽石只需要一個星期,而得到的鑽石無論是硬度還是純淨度都媲美天然鑽石,且價格只有天然鑽石的六分之一。那麼,這樣物美價廉的人工鑽石會影響到現在的鑽石市場嗎?鑽石會迎來貶值嗎?首先我們不妨來考慮一下,為何鑽石的價格這麼高?
  • 合成鑽石是「李鬼」嗎?
    李薇的朋友吳婷在微信朋友圈裡開起了珠寶首飾「微店」。李薇整天看吳婷在朋友圈「刷屏」,難免有些心動。她用5500元的價格在吳婷的微店預定了一枚坦桑石戒指。戒指由一枚2克拉坦桑石作主石,十幾枚小顆粒鑽石圍繞主石周圍,作為配鑲。可當李薇把戒指送到了鑑定機構,鑑定結論寫的是:坦桑石戒指,配石為合成鑽石。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而從科學角度來看,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沒有區別,都是碳元素構成,硬度也都是摩氏10,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沒有區別,但最關鍵的是還是消費者的認知。 人造鑽石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極為驚人,不僅因為本身價格相對天然鑽石低很多,更是因為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和意識的改變。
  • 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有什麼區別,莫桑鑽跟鑽石是同一種東西嗎
    具有彩色的鑽石,如:黃色、綠色、藍色、褐色、粉紅色、橙色、紅色、黑色、紫色等,屬於鑽石中珍品,價格昂貴。紅鑽最為名貴. 「鑽石=愛情」現在求婚結婚鑽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物件,這是來源於鑽石大王戴比爾斯當年的一句「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20世紀中期鑽石的價格其實還不是很高的,但是鑽石公司對鑽石的營銷確實做得好,不單控制開發數量,還讓它跟愛情畫上了等號。在科學家們看來鑽石就是「人類歷史上編造最成功的大騙局」。
  • 貴不是鑽石唯一的缺點?人工合成鑽石已成主流?
    稻草也能變「黃金」鑽石主要分布在火山口,天然鑽石源自地表下超過160公裡的地方,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環境給了它形成的條件,3~4億年前的火山爆發,把它們推到了地球表面,而那時連恐龍都還沒有出現。但由於火山口的鑽石仍然十分稀少,鑽石的價格異常昂貴。然而隨著對鑽石的追求和熱愛持續增加,充滿智慧的人類終究找到了簡單的方法製造人工合成鑽石。
  • 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究竟是「博弈」還是「共存」 ?鑽石巨頭De Beers終於妥協了
    隨著鑽石礦藏資源的枯竭,人造鑽石又稱培育鑽石、合成鑽石,正在彌補天然鑽石的供應短缺。而從科學角度來看,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沒有區別,都是碳元素構成,硬度也都是摩氏10,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沒有區別,但最關鍵的是還是消費者的認知。人造鑽石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極為驚人,不僅因為本身價格相對天然鑽石低很多,更是因為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和意識的改變。
  • 科學家種鑽石1星期長1克拉,價格卻只有天然鑽石的六分之一
    今天,#科學家種鑽石1星期長1克拉#上了熱搜。原來在實驗室環境下,培育一顆1克拉的鑽石只需一星期,它的硬度和純淨度都可以媲美天然鑽石,但價格卻只有天然鑽石的六分之一,物美價廉的人造鑽石你會買嗎?延伸閱讀:揭秘珠寶界「可持續」環保新風 實驗室裡把鑽石「種」出來去年底,「Sustainable Diamonds」(可持續鑽石,以下簡稱SD)入選美國時代周刊每年的50大年度最佳發明評選,這個珠寶領域唯一入選的產品,再次成為市場的聚焦點。什麼是SD「可持續鑽石」?
  • 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該如何辨別?
    那麼合成鑽石究竟該如何鑑定呢,一起看看吧。一鑽石的分類要想區分天然與合成鑽石,首先需要了解鑽石是如何分類的:根據鑽石有無氮原子,鑽石可分為 I型和 II 型鑽石,I 型鑽石含有雜質氮原子,而 II型鑽石則沒有。
  • 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區別_如何區分
    鑽石不管是在首飾界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是比較珍貴的,如果是品質優異且重量較大的鑽石其價值與價格就更高了。部分經濟條件有限的人對鑽石總是求而不得,因此一些商家便打造價格低廉的仿製品,那麼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區別是什麼呢?
  • 合成鑽石發展簡史
    1796年 英國史密森·滕南特(Smithson Tennant)率先發現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為為人工合成鑽石的探索開啟了一扇大門。 合成試驗屢屢失敗:哪條路才是對的呢?
  • 天然鑽石 VS 合成鑽石,應該如何鑑別?
    其溫度比生長合成鑽石所用的溫度更高。 在高溫下,鑽石生長為八面體晶體,但在較低的實驗室溫度下,它們生長為同時包含八面體和立方體晶面的晶體。天然鑽石的漫長生長時間意味著,大多數鑽石中的氮雜質必須經過一段時間進行聚集,以成對或成群出現,從而形成大部分,即 95% 以上的Ia型鑽石。
  • 飾訊 10.02克拉合成鑽石通過IGI香港實驗室驗證
    近日,國際寶石學院(IGI) 香港實驗室鑑定了一顆大顆粒的無色 高溫高壓法(下稱HPHT)人造合成鑽石。該合成鑽石重達10.02克拉,採用祖母綠形切工,是由一顆32.26克拉人工鑽石原石打磨而成,由總部位於聖彼得堡的新鑽石技術公司(NDT)合成,製造時間不超過300小時。據稱,經 IGI 實驗室鑑定,該鑽石是IIa 型鑽石,淨度VS1,顏色E色,切割修飾度達到很好-優秀(Very Good-Excellent)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