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馬斯·布朗散文《翁葬》仍然是文學史上不朽的一章

2020-12-21 王駟si

託馬斯·布朗(ThomasBrowne,1605-1682)是十七世紀英國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散文著稱,是巴洛克散文風格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一部作品《甕葬》(Hydriotaphia,orUrnBurial)被評為意義深遠廣博,作品曲折,浪漫。《甕葬》,英文的意思是buriedinanurn,意思是埋在裝有灰燼的罐子裡。

這部作品出版於是兩個系列的第一部,第二部是《居魯士花園》。《甕葬》的名義主題是在諾福克發現了古羅馬人的骨灰盒墓地。這些遺骸的發現促使布朗首先根據他對當時的理解,澄清發現了什麼古董,然後對這些遺骸以及古代和當代的喪葬習俗作一個概括性的解釋。

這部作品最著名的部分是高潮推入5章,其中布朗寫道:

ButmanisaNobleAnimal,splendidinashes,andpompousinthe

grave,solemnizingNativitiesandDeathswithequallustre,nor

OmittingCeremoniesofbravery,intheinfamyofhisnature,Lifeis

一個pureflame,andwelivebyaninvisibleSunwithinus。

主要思想是:人是一種高貴的動物,骨灰中燦爛,墳墓裡驕傲,生與死一樣莊嚴,勇敢有不可缺少的儀式,人的本質是有名的。生命是一束純淨的火焰,我們依靠一個無形的太陽來生活。

相關焦點

  • 劉躍進:為什麼要不斷地書寫文學史?
    全書十四章:第一章是綜合論述,認為中國文學在典範性與科學性上遜色於希臘文學和羅馬文學,但是在規模與內容的豐富性上更勝一籌。其中儒學對中國人的影響最大,已經滲透進了中國人的身體、血液甚至骨髓。一百年之後,西方的文學史著作,依然延續著固有的傳統。比較有特點的著作是梅維恆主編《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和宇文所安、孫康宜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分為上下卷,凡七編,總計五十五章。上卷四編四十章:一基礎,二詩歌,三散文,四小說。下卷三編十五章:五戲劇,六註疏、批評和解釋,七民間及周邊文學。
  • 朱時茂處女作電影《西沙兒女》,在文學史上經歷著有趣的評價逆轉
    朱時茂在1982年主演的電影《牧馬人》最近在網絡上隨處可見,電影裡表現的純真的愛情打動了一眾網友。而朱時茂首次參加拍攝的電影,卻是1974年投拍立項的《西沙兒女》。電影早在1974年就確定了電影劇本,但後來電影一直拍拍停停,1976年10月「四人幫」粉碎,這個電影暫緩拍攝,之後再也沒有拍攝完畢。
  • 這張斑駁的油畫裡,藏著半部18世紀的英國文學史
    要知道,能在雷諾茲不朽的畫筆下,」懸掛於歷史的長河「萬古流芳,不論對誰而言,都是實實在在的自豪。2. 詹森博士(Dr Johnson)對,就是那位在英國文學史上享有「盟主」地位的詹森博士,散文文風浩瀚沉雄,同時,他還是《英文字典》的編纂者。為了編纂詞典,他查閱了大量的作品,從小擁有過目不忘本領的他,在記憶裡留下了涵蓋所有學科的大量知識,成為他交流時最好的素材庫。
  • 葉渭渠經典作品推薦,《日本文學史 古代卷(上、下)》最受讀者歡迎
    《日本文學史 古代卷(上、下)》豆瓣評分:8.5作品簡介:《日本文學史》(古代卷)(上下冊)是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日本文學史》全四卷(古代卷、近古卷、近代卷、現代卷),本卷為古代卷。從宏觀上把握日本文學與日本美學相應而生,形成日本獨自的民族審美體系。同時,在文學創作、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史的動態中,通過文學文本的審美形式來闡釋其思想性和審美價值,以及本土的與引進外來的文學形式、素材和觀念的互相釋證,微觀地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書友點評:日本文學史啟蒙的書,很早讀的,現在看也很有那種紮實的風味。2.
  • 漲知識:5分鐘帶你搞定英國文學史的乾貨又來了!
    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文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詩歌,散文和戲劇方面尤其興盛。詩歌方面,新的詩體形式如十四行詩,無韻體詩被介紹到英國。重要的詩人有Philip Sidney,他不僅寫了許多優美的十四行詩,還創作了最早的詩歌理論作品之一《詩辯》。Edmund Spenser用斯賓塞詩節創作了著名長詩《仙后》。
  • 當代文壇散文「八大家」,餘秋雨居榜首,余光中、賈平凹入列!
    但是在散文領域,要找出第二個替代餘秋雨的估計不可能。在當代中國文學史,散文領域要是少了餘秋雨,就是不完整的。因為,他是開一代風氣之先的人。在中國文學史上,無論當代還是古代,能被稱為開一代風氣的人,屈指可數。唐宋兩朝,稱得上開一代風氣的可能是李白、蘇東坡。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中國散文沉寂已久的天穹上,橫空出世了一位開啟一代文風的散文家學者,他,就是餘秋雨。
  • 許福元:妻子是一本書|散文
    晚飯的時候,桌子上擺著兩個碗,一大碗,一小碗。大碗是稀粥,小碗還是稀粥。一大碗稀粥和一小碗稀粥,都被我喝光了。她問我:「飽了嗎?」「飽了。」我說,「你怎麼還不吃?」「我這會兒不餓,待會再吃。你要不夠,堂屋鍋裡還有。」可當我掀開鍋蓋以後,鍋底鏟得真乾淨,光光的,連粥蛐蛐都沒有。
  • 劉躍進:追問文學史研究的意義
    ■前面的話: 一百年前,人們在探討什麼叫中國文學史的時候,開宗明義,第一句話,總要談「什麼是文學」。如果認真追問:什麼是文學?評價文學的標準是什麼?文學史研究的途徑和目的在哪裡?經過一百年的探討,似乎已成定論,現在卻都成了問題。我們研究文學史,不僅要問這個問題,還要追問:我們為什麼總是這樣沒完沒了地研究文學史、撰寫文學史?
  • {一讀放不下}散文的門檻
    朱自清說這一時期的散文創作,「確是絢爛極了:有種種的樣式,種種的流派,表現著,批評著,解釋著人生的各面,遷流曼衍,日新月異:有中國名士風,有外國紳士風,有隱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寫,或諷刺,或委曲,或縝密,或勁健,或綺麗,或洗鍊,或流動,或含蓄,在表現上是如此。」那時的散文家,用自己的話語實踐把散文自由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中國現代文學史真題
    2018 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中國現代文學史 試卷(課程代碼 00537)本試卷共 4 頁,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150 分鐘。考生答題注意事項:1.本卷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 答在試卷上無效, 試卷空白處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紙。
  • 他十六歲寫出了千古奇詩,被公認為我國文學史上的現實主義詩人
    他從小聰明好學,五六歲時開始讀書和作詩,十六歲時就寫出了,被千古傳頌的詩,被公認為我國文學史上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十六歲那年,去當時的京城長安參加考試。在考試前,他將自己的詩稿請一位前輩詩人看,懇求指教。這位前輩詩人名叫顧況,當時在詩壇上很有名氣,為人熱情,說話幽默風趣。他看到年輕的白居易,就開玩笑說:「居易呀居易,長安的米這麼貴,居住下來恐怕不容易啊!」
  • 別裁新說:散文產生於文字發明以後嗎(作者 徐景洲)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國文學史綱要》認定「散文產生於文字發明以後,是最具有實用性的一種文學形式」,同時又說:「文學的產生和起源並不是在人類有了文字以後,而是早在文字發明以前文學就已經產生了
  • 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學史》先秦文學(四)
    《左傳》確為先秦散文「敘事之最」,標誌著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作為編年史,《左傳》的情節結構主要是按時間順序交代事件發生、發展和結果的全過程。但倒敘與預敘手法的運用,也是其敘事的重要特色。△《左傳》的敘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敘述事件的過程和因果關係。《左傳》敘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寫戰爭。《左傳》一書,記錄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戰爭。
  • 張曉風散文(一)
    我從床上跳起,直奔她的臥室,她己坐起身來,一語不發地望著我,臉上浮起一層神秘詭異的笑容。  「什麼事?」  她不說話。  「到底是什麼事?」  她用一隻肥勻的有著小肉窩的小手,指著窗外,而窗外什麼也沒有,除了另一座公寓的灰壁。  「到底什麼事?」  她仍然秘而不宣地微笑,然後悄悄地透露一個字。  「天!」
  • 散文詩:念當下一場秋美
    散文詩:念當下一場秋美美,是一種氛圍,尤其是秋天。秋,像是小時候玩伴的名字。秋,柔美的發音,成熟的況味,知性的內涵。秋蘭,秋紅,秋蓮,秋穎,哪個字和秋搭配都自成一景。而且,叫秋女孩子大多都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豈不正應了秋水伊人四個字嗎?秋者,禾火也,千禾競豐,萬稼凝盛,是絢爛,是燦爛,是斑斕,是豐登的五穀演繹的一場聲勢浩大的秋之壯美。五穀五色也,黃、綠、橙、白、黑,對應天地仁和歸。老子說:「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待字「收」和「藏」,是為秋之種子也。
  • 重溫美國文學史(六):浪漫主義時期(下)——19世紀中後期
    在他去世後很久,坡都是美國文學史上最有爭議、最受誤解的人物。他做編輯和批評家幾十年,唇槍舌劍傷人不少,與文壇交惡,愛默生、朗費羅等大家無人為他說好話,後來的馬克·吐溫、亨利·詹姆斯,乃至初期的艾略特,對他的評價也是負面多過正面。但坡是牆內開花牆外香。他先在法國成名,波德萊爾、馬拉梅、瓦萊裡對他表現出空前的熱情,歷代法國作家奉他若神明。
  • 駱駝祥子各章讀後感心得感悟
    它可以摘出來絕不止一篇優美的散文。從譯者加的標題就可以大體知道本章內容:一、「外祖母的出現」;二、 「父親的去世和弟弟的降生」;三、「父親的安葬」;四、「伏爾加河上的風光」。《童年》的每一章都是由許多篇這樣的優美散文組成的。《童年》可以比擬為一串珍珠項鍊,而每一篇散文就是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比如本章就藏著好幾顆這樣的珍珠。  第二章可以分三大塊,也就是三篇優美、精彩的散文。
  • 中國文學史上的傳奇:唐宋文言詩詞,明清卻戲曲色情神魔暢銷
    因而,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家庭生活為風格的經典小說基本上與《西遊記》同時問世,也就不奇怪。不過,時代特徵只是這部小說的意義之一,它的價值更多還是文學史的,甚至是劃時代和裡程碑式的:講故事變成了寫人物,講歷史或者神話變成了寫現實,建功立業的主題也變成了家長裡短。如果再加上集體創作變成個人獨創,完全可以說是開《儒林外史》和《紅樓夢》等名作之先河。中國文學史上的傳奇有兩種:一是唐宋兩代的文言短篇小說,即唐宋傳奇;二是明清演唱南曲為主的戲曲,即明清傳奇。
  • 瑞雪兆豐——「2019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京舉行
    「在我開始文學創作的第三年,我買到了1982年1月中國青年出版社第11次印刷的長篇小說《創業史》,定價1.35元,我在這本書的封面上鄭重寫上『彭見明』……」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原著小說作者彭見明的一番獲獎發言,道出了無數位文學作者從籍籍無名到慢慢被文學界和廣大讀者熟知的艱辛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