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背景下,2019年度國際出版市場呈現出一些新的動向與新的變化:紙質市場陰晴不定,電商巨頭一家獨大;新興出版方興未艾,電子讀物難以捉摸;國際企業百舸爭流,出版收入奮楫者先。
紙質市場陰晴不定,電商巨頭一家獨大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世界主要出版大國紙質新書出版種數依次為美國、俄羅斯、德國和法國等(由於統計口徑等原因,中國出版業的有關情況未與美國等國家進行定量比較。關於中國出版業發展的情況另見範軍主編、李曉曄副主編的《2018-2019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其中,美國紙質新書出版種數為20.38萬種,較2018年增長4.67%,雄踞榜首;而俄羅斯和德國分別為10.20萬種和7.04萬種,較2018年都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法國為6.80萬種,同比有所上升。
在紙質圖書銷售方面, 2019年美國紙質圖書市場銷售額較2018年有所下降,但仍超過百億美元,達到123.30億美元;德國緊隨其後,紙質圖書銷售額逼近百億美元,約為90.92億美元;亞洲的日本紙質圖書銷售額也高達61.76億美元,其中漫畫圖書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與美國、德國甚至日本相比,英國和俄羅斯紙質圖書銷售額不大,英國在40億美元以下,俄羅斯最少,銷售額僅有9.79億美元。
無論是圖書出版繁榮程度還是市場銷售熱度,美國都處於領頭羊位置,其世界出版霸主的地位無人能及。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源於精裝書增長的拉動。儘管精裝書定價較高,但讀者群卻較為固定,並不因平裝書、袖珍平裝書、電子書等價格低而有所分流。
英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其紙質圖書銷售呈現波動,這無疑與英國「脫歐」有著直接的關係。2018年11月25日歐盟正式通過與英國所達成的退出協議和《英歐未來關係宣言》,至此英國「脫歐」大局已定。由於許多英國出版企業普遍從歐盟進口紙張並委託東歐國家印製圖書,同時寬鬆的歐盟移民和工作政策也吸引了大量東歐廉價勞動力。而「脫歐」導致英鎊貶值、印刷成本上漲,也致使國際員工流失。所有這些,勢必會對英國出版業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
近些年來,為扶持本國出版業發展,德國和俄羅斯兩國都出臺一系列舉措,包括上調紙質圖書價格,但效果一般。2016年至2019年間其圖書銷售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起伏,但總體變化不大。日本的情況與眾不同,2016年至2019年間其出版品種數和市場銷售額都一路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文藝、實用、文庫本等類別圖書市場份額下跌所致。
2016-2019年世界主要出版大國紙質圖書銷售額統計如下。
美國2016-2019年紙質圖書銷售額分別為125.30億美元、123.70億美元、123.70億美元、123.30億美元;德國2016-2019年紙質圖書銷售額分別為88.137億美元、97.22億美元、91.91億美元、90.92億美元;日本2016-2019年紙質圖書銷售額分別為63.31億美元、63.35億美元、62.92億美元、61.76億美元;英國2016-2019年紙質圖書銷售額分別為36.50億美元、41.89億美元、37.29億美元、39.21億美元;法國2016-2018年紙質圖書銷售額分別為28.50億美元、30.69億美元、28.87億美元,2019年未公布;俄羅斯2016-2019年紙質圖書銷售額分別為9.28億美元、10.03億美元、8.45億美元、9.79億美元。
如果提及圖書的銷售自然會想到網絡銷售巨頭亞馬遜,2019年僅網上銷售一項,亞馬遜就有1412.47億美元入帳,其洶湧之勢令人瞠目結舌。2019年美國圖書實體零售渠道銷售收入為58.60億美元,同比減少9.20%;相反,亞馬遜等網絡零售渠道圖書銷售收入則高達82.20億美元,同比增加5.80%。這一降一升,客觀地反映出線下線上截然不同的兩重景象。
除美國本土外,亞馬遜版圖已覆蓋國際出版市場絕大多數線上圖書銷售領域。在英國,在線圖書銷售也是亞馬遜的天下。2019年英國約有98%的消費者通過亞馬遜購物,其中忠誠消費者達到30%以上,高頻消費者則高達51%,而書籍仍是其中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自2015年亞馬遜在捷克布拉格附近開設物流中心為德國市場提供貨源起,德國亞馬遜線上圖書銷售額節節攀升。
亞馬遜等線上銷售的迅速發展,極大地衝擊了線下實體銷售,特別是一些知名的實體書店遭遇嚴峻的挑戰。創建於1917年美國圖書實體連鎖巨頭巴諾書店近年來每況愈下,2019年的零售收入僅為3.48億美元,而2012年還為5.39億美元。此外,2019年巴諾書店門店數量為627家,較2008年鼎盛時期減少近100家。
新興出版方興未艾,電子讀物難以捉摸
近年來,隨著播客平臺的日漸成熟,有聲書越來越受到歡迎。作為紙質圖書的另外一種反映形式,有聲書的內容大多源於大眾圖書。相對於紙質圖書,它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閱讀」。目前,有聲書市場份額還不足以與紙質圖書相提並論,但未來的發展趨勢令人期待。在美國,由於大眾類圖書市場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因此有聲書市場也十分活躍,僅2019年美國有聲書銷售額達到12.00億美元。儘管遠不如美國,2019年英國有聲書銷售額也有1.09億美元進帳。有聲書市場的「火爆」引發出版商巨大的投資熱情,紛紛加入到其製作中來,甚至不吝於斥巨資建造錄音室,邀請知名演員錄製等。就連《紐約時報》也推波助瀾,多次隆重推出各種有聲書暢銷榜。
與有聲書的春風得意相比,電子書的狀況卻令人難以捉摸。電子書問世之初,曾令人耳目一新。正當業界紛紛預測其能否統治出版業之時,它卻放慢了腳步,隨之而來是紙質圖書的回暖。至於原因也是眾說紛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最初選擇電子書或許源於新鮮感,當新鮮感褪去,讀者仍然傾向於具有「儀式感」的紙質圖書。
其實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即目前美國主流統計機構都是以國際標準書號且以傳統出版商出版的圖書為主來統計電子書的出版規模。但事實上,有部分在亞馬遜平臺上售賣的電子書未必都有國際標準書號,而僅有亞馬遜自有的商品碼。這部分電子書並未納入國際標準書號的統計範圍之內。因此,目前還難以判斷電子書是否日漸式微。
2019年,在世界主要出版大國電子書銷售額排行榜上名列首位的無疑是美國,其電子書銷售額為19.40億美元。儘管仍位列第一,但與前兩年相比卻持續出現下滑,從2017年的20.80億美元降至2018年的20.40億美元,2019年又降到19.40億美元。除美國外, 2019年德國電子書市場表現搶眼,電子書銷售額為14.31億美元,體量僅次於美國;2019年英國電子書銷售額為9.31億美元,不及美國的一半。由於美英兩國傳統圖書出版業紙質圖書採用批發價模式,零售時可以自由定價,相對電子書在價格上並不處於劣勢。當紙質圖書與電子書內容相同而價格又接近時,消費者往往會購買紙質圖書,這勢必影響了電子書的銷售。相比於美德英三國,日本和俄羅斯兩國電子書銷售量都不是很大,但近些年銷售額卻一路增長。2019年日本電子書(不含電子漫畫)銷售額為3.2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7%;俄羅斯電子書銷售額為0.75億美元,同比也增幅了8.70%。2016-2019年世界主要出版大國電子書銷售額統計如下:
美國2016-2019年電子書銷售額分別為22.00億美元、20.80億美元、20.40億美元、19.40億美元;德國2016-2019年電子書銷售額分別為9.61億美元、11.44億美元、12.22億美元、14.31億美元;英國2016-2019年電子書銷售額分別為6.79億美元、7.75億美元、 7.38億美元、9.31億美元;日本2016-2019年電子書銷售額分別為2.32億美元、2.49億美元、2.89億美元、3.21億美元;法國2016-2018年紙質圖書銷售額分別為1.94億美元、2.41億美元、2.43億美元,2019年未公布;俄羅斯2016-2019年紙質圖書銷售額分別為0.52億美元、0.62億美元、0.69億美元、0.75億美元。
相對於傳統出版,自助出版也是一種新興出版模式。伴隨著內容、編輯、發行和閱讀等的數位化,自助出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目前,創作空間、Kindle直接出版、斯麥沃滋等三家基本統治著自助出版平臺。創作空間和Kindle直接出版都隸屬於電商巨頭亞馬遜旗下,並且兩者有著明確分工。創作空間負責紙質圖書自助出版;Kindle直接出版負責電子書自助出版,但不使用國際標準書號,而採用自己的識別碼。隨著科學技術的日臻完善,行業的不斷規範,自助出版也逐步趨於規範化和專業化,作品的質量與傳統出版不相上下。而對圖書出版業而言,編輯出版僅僅是個過程,銷售才是產業的終端,即檢驗產品乃至相關平臺的試金石。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等五個國家亞馬遜官方網站上,創作空間所出版的紙質圖書在售最低也超過2萬種,而只出版電子書的斯麥沃滋和Kindle直接出版所出版的電子書在售最高也只有2000多種。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讀者對紙質圖書的喜歡程度可能還是要大於電子書。
國際企業百舸爭流,出版收入奮楫者先
在國際出版舞臺上,大型傳媒企業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從某種程度上看,左右著國際出版業的現在與未來。基於2019年度各傳媒企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本文選取上市公司與出版主業有關的營業收入數據,形成「2019年度國際傳媒企業集團出版營業收入前十名」榜單。
2019年度國際傳媒企業集團出版營業收入前十名依次為,勵訊(REXL Group),所屬國家為英國/荷蘭/美國,所屬母公司為勵德愛思唯爾(英國)與勵德愛思唯爾(荷蘭),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56.36億美元;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所屬國家為加拿大/美國,所屬母公司為木橋集團(The Woodbridge Company),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52.77億美元;培生(Pearson),所屬國家為英國,所屬母公司為培生(Pearson PLC),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50.84億美元;貝塔斯曼(Bertelsmann),所屬國家為德國,所屬母公司為貝塔斯曼(Bertelsmann AG),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41.56億美元;威科(Wolters Kluwer),所屬國家為荷蘭,所屬母公司為威科集團(Wolters Kluwer),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39.76億美元;阿歇特(Hachette Livre),所屬國家為法國,所屬母公司為拉加代爾(Lagardère),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26.75億美元;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所屬國家為德國,所屬母公司為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19.28億美元;威利(Wiley),所屬國家為美國,所屬母公司為威利(Wiley),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18.00億美元;哈珀·柯林斯(HarperCollins),所屬國家為美國,所屬母公司為新聞集團(News Corp.),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17.54億美元;學樂(Scholastic),所屬國家為美國,所屬母公司為學樂(Scholastic),2019年度營收收入為16.54億美元。
在十強榜單上,可以說是三分天下,涵蓋了出版領域的全部類型。其中,專業出版企業佔五家,分別是勵訊、湯森路透、威科、施普林格·自然和威利,分居第一、第二、第五、第七和第八位;大眾出版企業四家,分別是貝塔斯曼、阿歇特、哈珀·柯林斯和學樂,分居榜單第四、第六、第九和第十位;教育出版企業為培生一家,位居榜單第三位。近十年來,無論是經歷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是數位化浪潮的衝擊,在榜單上絕大多數企業長期以來屹立不倒,始終處於國際出版的前沿,其中許多做法引人思考,大量經驗值得借鑑。它們以內容建設為核心,以兼併重組為手段,以創造創新為動力,通過不斷提高專業化、數位化、信息化水平,在國際競爭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
這些出版集團注重內容建設,打造企業品牌。榜單上名列首位的勵訊集團最初是由分屬在英國的勵德國際公司與荷蘭的愛思唯爾公司合併而來,取名勵德·愛思唯爾。2015年7月2日,在對業務進行整合後,勵德·愛思唯爾更名為勵訊。旗下業務包括勵德、愛思唯爾、律商聯訊、勵展博覽等四大品牌。其中愛思唯爾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和醫學出版商,擁有包括《細胞》《柳葉刀》等在內的1萬多種期刊。2019年愛思唯爾在內容挖掘上下足功夫,發表開放獲取文章逾49000篇,在國際科技界、醫學界、出版界產生了巨大影響。世界大眾出版巨頭之一的阿歇特也十分重視品牌建設,與全球70多個國家都有著業務往來與合作。2019年度公司整體運營呈上升態勢,有聲讀物出版業務風生水起,贏得大量市場份額。作為全球最大的科技出版集團施普林格·自然近些年來一直將重心放在內容產品開發上,2019年相繼新增多種期刊,並新上線600種開放獲取期刊和650種開放獲取圖書,極大地提升了自身品牌價值。哈珀·柯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英語圖書出版商之一, 2019年出版營業收入達到17.54億美元,所出版的《姑娘,洗洗你的臉》《姑娘,請停止道歉》《奧斯維辛的紋身師》等一批圖書進入了2019年度美國紙質圖書暢銷榜。
通過兼併重組,這些出版集團「常青樹」實現了高度專業化。在培生170多年的發展歷史進程中,經歷了多次轉型。2013 年1 月,培生還擁有培生教育、企鵝、《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等三個業務板塊。在之後短短的5至6年間,通過收購教育出版業務,出讓從事大眾出版業務的企鵝以及金融服務的《金融時報》《經濟學人》,培生一舉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團。而反過來,2013年7月1日,貝塔斯曼旗下的蘭登書屋與培生旗下從事大眾出版業務的企鵝出版集團合併成立企鵝蘭登書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公司之一。合併後貝塔斯曼擁有企鵝蘭登書屋53%的股份,培生掌握著47%的股份。2017年10月,貝塔斯曼再次收購培生集團手中企鵝蘭登書屋22%的股份,將持股比例增至75%。為進一步集中教育領域的業務,2019年底貝塔斯曼收購了培生手中剩餘的企鵝蘭登書屋25%的股份。由此,企鵝蘭登書屋由貝塔斯曼全部控股。2019年貝塔斯曼出版業務營業收入高達41.56億美元,其中企鵝蘭登書屋出版營業收入就為37.77億美元。特別是《成為》等一系列暢銷書使企鵝蘭登書屋名聲大噪,在2019年度美國紙質圖書暢銷榜前20位中,企鵝蘭登書屋就佔有5席,其合計銷量逾越480萬冊。學樂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兒童圖書出版商和發行商,2019年學樂收購了英國知名童書出版商假想創意大部分股權以及教育類書展品牌尼爾森夫人書展公司的全部股權,使自身的品牌更加絢麗。
同時,這些出版集團堅持守正創新,推動傳統出版的轉型升級。目前,專業出版領域的許多企業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出版商,而是廣義出版服務提供商。在堅持傳統書刊業務的同時,這些企業將絕大多數業務集中於為各行各業提供專業數據、專業信息、專業內容和解決方案上。勵訊就是一家世界公認提供科學技術、醫學、商業和法律等服務的出版企業,2019年勵訊更是將主營業務投入於提供信息與服務方面。榜單上位列第二的湯森路透2019年度營業收入也主要是通過銷售信息和軟體解決方案來獲得。成立於1836年的威科集團由荷蘭兩家出版社威爾特斯和科魯爾合併而來,總部設在荷蘭阿爾芬。目前,威科業務也是一家提供專業信息服務的企業集團,其業務及產品主要集中在健康、稅務和法律等方面。
這些國際傳媒企業集團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典型做法和所取得的寶貴經驗,非常值得中國出版企業學習借鑑。
(本文作者範軍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張晴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際出版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本文為中華讀書報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留言。歡迎轉發到您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中華讀書報》
書業的風向標
學者作家的交流平臺
教師學生的課外園地
編輯的案頭參考
書店圖書館的採購嚮導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中華讀書報》由光明日報社和中國出版協會主辦,彩色對開大報,每周三出版。每期20版,15萬字,單價3元;全年50期,總價150元。新出好書、學術前沿、文壇風雲盡在其中!您可以隨時通過當地郵局訂閱,也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訂閱頁面:郵發代號:1-201
國內統一刊號:CN11-0160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紙質、電商、新興出版三方博弈:2019年度國際出版業發展報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