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高R藍+運動套件
潮流,可以理解為當下年輕人對於社會流行趨勢走向的映射,當潮流來襲,你是選擇融入還是選擇當一個旁觀者?對於不少產品而言,都希望自己潮流化,和潮牌推出聯名產品,定能引出爆款,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年輕人有追求潮流的天性,也不乏認真生活的理性,所以顛覆不一定是生活的必需品,時尚與務實不衝突。就像我們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款高爾夫 ( 參數 | 詢價 ) ,開始運營「數位化」理念,也算是趕上了汽車潮流化的節奏,那麼它是否和消費者所展現的潮生活和潮流觀相符?
作為MQB Evo平臺打造的首款新車型,從機械層面上說,第八代高爾夫的底盤其實和上一代高爾夫沒有太多改變。前後配備前麥弗遜後多連杆(低配車型依舊為後扭力梁懸架),只是在細節方面進行了調校並下放了部分核心配置(自適應阻尼減振、漸進式轉向)等,它更多的改變來自電子架構和智能駕駛層面。
MQB Evo作為MQB平臺的升級之作,其重點升級的就是對旗下產品進行全方位的電氣化、智能化改造,豐富功能以及交互體驗。例如全面升級智能駕駛技術、ECU被整合、核心變為多個中央處理器等。基於數位化、年輕化的基調,它更像是從傳統燃油車向智能汽車發展的一個承接。
具體使用感受如何?請往後看。
聊完外觀和平臺,為什麼要在第一頁講車型配置和價格,因為它是消費者最關注的點,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能省則省。高爾夫8 1.2T車型售價為12.98-14.28萬元,1.4T車型售價為14.88-16.58萬元。除了常規配置外,大眾還提供不少選裝包(下圖),價格雖然都不貴,但是零零碎碎加起來,落地價格並不理想
拿我們這臺測試車來說,2021款 280TSI DSG R-Line,屬於全系頂配,價格為16.58萬元。但它選裝備了不少配置,例如駕駛輔助選裝包(5000元)、豪華音響包(4200元)、科技燈光包(3000元)、高級智能平視顯示系統(通俗講就是HUD抬頭顯示,5000元)、溫暖季節包(500元)。
加上這些所有的選配件,我們這臺測試車的售價高達18.35萬元,說實話這樣的價格已經可以購買很多中型車了。當然你可以不選這些配置,但是所謂「數位化」的高爾夫精髓不就於此嗎?
「數位化」廠家的定義是智能座艙,頂配車型展示了高爾夫8的所有智能化產物,包括了CNS 3.0智能車載導航信息娛樂系統、語音識別、L2級別輔助駕駛、全液晶數字儀表、哈曼卡頓音響等。語音識別功能在老款高爾夫車型上並沒有搭載,實際體驗能夠快速激活,語音識別度很高;L2級別的駕駛輔助系統已不是新鮮功能,不少競品車型已經搭載;哈曼卡頓的音響主觀感受雖沒有多麼驚豔,但是肯定要強於一般的音響系統。而對於消費者而言,真正能主觀感受到的「數位化」主要來自於面前的兩臺液晶顯示屏。
中控臺觸控屏按鍵反饋、響應速度一般,不夠迅速,按下部分功能圖標需要1秒左右的時間去等待屏幕的反饋。停車使用時,可能還能勉強接受這樣的響應速度,但在開車盲操作時,點一下沒反應,大部分駕駛員下意識會再點一次,導致剛開的頁面又退出去了(例如空調溫度控制),實際使用感受一般。
上文有提及「第八代高爾夫全面升級智能駕駛技術、ECU被整合、核心變為多個中央處理器等」。我也開過第七代和改款七代(7.5代)高爾夫,通過幾天的接觸,高爾夫8除了在UI設計頁面更炫酷、功能更豐富之外,優點並不明顯。而缺點卻很致命,響應速度沒有達到預期,不少常用功能圖標位於二級頁面,操作繁瑣。
10英寸的中控臺液晶顯示屏只有頂配車型才搭載,其他車型全部為8.25英寸,且只有部分車型支持選裝,也就是說1.2T和1.4T的最低配車型連選裝的資格都沒有。
同樣這款觸控式的方向盤同樣也只有頂配車型才配備,其他車型採用物理按鍵的多功能方向盤,當然個人認為物理按鍵方向盤更實用些,頂配所搭載的這個觸控方向盤不好用,經常容易誤觸。
空間相比同級別車型並不算特別優秀,看看隔壁家的騏達、伊蘭特……
空間表現正常,日常使用沒有太多問題,真的要搬運大件物品的話,放倒後排座椅,肯定比三廂車能裝!
國內的第八代高爾夫依舊搭載EA211+DQ200的組合,不過歐洲的高爾夫早已換上EA211 EVO發動機,但傳出來的小問題不少,所以國內這代高爾夫沒有採用,可能還是考慮穩定性的因素。2023年國內將會投放EA211 EVO第二代機型,最大功率160馬力,可能會在中期改款車型上搭載。
動力整體表現和高7真的沒有太多區別,典型的德系車調校,油門偏沉,前段不夠靈敏,初次駕駛可能需要適應一番。低扭一般,但是轉速上來後,爆發力足夠,在我國法定限速內併線超車還是得心應手的。
S擋在日常駕駛時,更聰明了,不像老款車型那樣傻乎乎的一直維持高轉速,相比之下,油門響應和變速箱降擋更快,對於油門指令的反饋比D擋要快上不少。
我們在對高爾夫進行0-100km/h加速測試時,發現了不少問題。第一,這臺DQ200 7速乾式雙離合變速箱不支持彈射,搭載同款動力的速騰 280TSI同樣,但是當我們同時採用剎車油門後,隨後發動機轉速攀升至1400rpm,瞬間釋放剎車,這臺高爾夫測試車似乎切斷了動力,只能以低於5km/h的時速蠕行,這樣的情況在之前的速騰 280TSI上並不會出現,速騰的表現是大約0.5秒後動力會全部爆發。
第二,進行加速測試時,我們直接使用運動模式,關閉車身穩定系統(ESC),此時變速箱默認為S運動擋。由於不支持彈射,我們使用直接將油門踩到底的測試方法,變速箱在2升3擋時出現了動力中斷,發動機轉速超過紅線,但變速箱卻沒有升擋,導致發動機斷油。從下圖的加速曲線可以看出,在2升3擋時,有大約1秒的動力斷擋,影響加速成績。在變速箱為S擋時,沒有一次換擋正常。(駕駛模式為運動,變速箱為S擋)
每一個產品都有優缺點,消費者選擇一件產品通常會放大優點、淡化缺點,畢竟誰也不會買一輛自己開著都彆扭的車型。全然第八代高爾夫在上市之初沒有像前幾代車型那樣一炮而紅,但是喜歡它的消費者肯定願意接受它的缺點。評判一款產品好壞與否,需要讓市場替你做事,讓市場來評測,讓市場來選擇。
回歸高爾夫產品本身,吐槽的點主要是針對「數位化」。高爾夫所帶來的「數位化」,其實對於不少廠家來說已經在幾年前就已經普及,而且高爾夫的「數位化」並沒有帶來驚豔的表現,讓抱著高期望的消費者們,失望很大。而大眾卻拿它來當成第八代高爾夫的一個賣點,的確撐不起場面。
駕駛層面,老款動力組合讓大多數人提不起興趣,行駛質感依舊沒有做到特別完善,低速變速箱結合時「顫抖」和頓挫依舊存在。在加速測試中,變速箱的表現也不盡人意,相比之下底盤的厚重感有著不錯的提升。
不管這代高爾夫是不是最後一代產品,未來是不是大眾將全面轉戰電氣化,就眼前的這臺第八代高爾夫對於其自身而言,它的確進步很大,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顯然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對了,2023年E211 EVO2 1.5T發動機將在一汽-大眾高爾夫上搭載,後年我們才能完成第八代高爾夫的所有測試數據,當然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們海外測試的完全換代的第八代高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