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法國液化空氣 鴻達興業站上氫燃料電池汽車C位

2020-12-23 投資快報

鴻達興業(002002)與法液空籤署合作意向書,在氫氣液化領域開展合作。根據協議,鴻達興業與法液空將在氫氣液化領域開展合作。本次鴻達興業與法液空的合作,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液氫民用的產業化發展,助力新能源汽車、電子冶金工業等戰略新興產業提速。

中歐液氫巨頭攜手布局液氫

冬天的廣州,依然處處鮮花可見。11月19日,鴻達興業與法液空全資子公司液化空氣(杭州)有限公司在中國廣州市廣州圓大廈正式籤署合作意向書,將在氫氣液化領域開展合作。鴻達興業董事長周奕豐、法國液化空氣工程與製造中國區副總裁HAN zongkui等眾多嘉賓出席了籤約儀式。

根據協議,鴻達興業與法液空將在氫氣液化領域開展合作,鴻達興業將建設液氫裝置。法液空將協助鴻達興業進行液氫裝置的技術和經濟性分析,並就相關技術方案進行合作。而世界領先的液氫集團法液空和擁有中國第一家民用液氫工廠的鴻達興業開展合作,也意味著中國液氫民用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資料顯示,鴻達興業是我國知名的大型資源能源綜合產業上市公司,擁有「氫能源、新材料、大環保和交易所」四大產業,形成了完善的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在傳統的強勢產品PVC和稀土之外,鴻達興業近年來在氫能和土壤調理劑方面異軍突起。特別是在內蒙古設立的鴻達氫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建設運營了我國首個民用液氫工廠。

據了解,作為我國氯鹼行業的龍頭企業,鴻達興業通過對工業副產氫氣特別是氯鹼制氫的生產及應用研究,目前囊括氣態、液態、固態三種不同氫形態的制氫、儲氫和運氫技術,形成氫能源上遊全產品服務商模式,成為中國領先、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氫能源主要供應商。

法液空成立於190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氣體和醫療氣體以及相關服務的供應商之一,向眾多行業提供氧氣、氮氣、氫氣和其它氣體及相關服務。液化空氣(杭州)有限公司是法液空全資子公司、全球工程技術事業部的核心成員,、最大工程製造中心,主要生產氧氣、氮氣和氬氣的分離提純裝置以及一氧化碳、氫氣的分離和液化裝置。法液空業務遍及80個國家,員工68000多人。

合作有利於加速液氫國內民用

液氫是公認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但液氫技術卻是國際級難題。據了解,目前全球僅有少數幾家公司有能力生產液氫。法國液化空氣工程與製造中國區副總裁HAN Zongkui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氫能現在還處於市場培育的時間,一些技術壁壘相對較高。

鴻達興業與法液空的合作可謂是中外「強強聯手」。此前,由鴻達興業投資興建的國內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已生產出液氫、高純氫和超純氫,這是中國首次由民營企業生產出液氫產品。同時,標誌著民用液氫實現了零的突破。

鴻達興業董事長周奕豐表示,液氫技術門檻一向很高,比如氫氣需要在-253℃才能變成液體,同時還要解決儲氫、運氫等難題,面臨投入成本高、建設周期長等問題。「氫能作為一個創新的產業,一方面需要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企業界領頭去創新。」

此前,國內液氫在航天領域的應用已日漸成熟,但產能較低,在民用上仍屬空白。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國內的液氫向民用、商用轉化進程已落後於發達國家。在產出第一桶民用液氫後,如何突破液氫自身物理特性約束、建立高效儲運體系以及更大規模化發展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全世界範圍內,我國的民用液氫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根據2019年的數據,全球已有數十座液氫工廠,總液氫產能為470噸/天。從市場應用來看,美國壟斷了全球85%的液氫生產和應用,美國本土已有15座以上液氫工廠,產能達326噸/天以上,居於全球首位。此外,歐洲有4座液氫工廠,產能為24噸/天。

在亞洲,除了中國,日、韓兩國均在積極布局液氫民用市場。今年初,韓國紡織和化學企業曉星集團宣布,將與林德集團一起投資3000億韓元建造全球最大的液氫工廠,其產能可為10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燃料。去年12月,世界上第一艘液氫運輸船也在日本亮相。我國,在鴻達興業的氫液化工廠項目投產前,國內只有應用於航天領域的液氫工廠,總產能僅為4噸/天。

據了解,除了在氫燃料電池車與加氫站上的應用,液氫在高端製造、冶金、電子等領域亦可發揮巨大作用。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應用於工業領域的液氫佔總產能的70%,與此同時,高端裝備製造業對液氫和超純氫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

「從技術開發的角度來講,國外發展得比較早,但中國有強大的後發優勢,未來一定會後來居上。」HAN Zongkui表示,氫能在國內的需求龐大,源於人口基礎、供應鏈的工業基礎都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不難看出,本次鴻達興業與法液空的合作,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液氫民用的產業化發展,助力新能源汽車、電子、冶金工業等戰略新興產業提速。

液氫民用利好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本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加強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開發,突破計算和控制基礎平臺技術、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等瓶頸。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提升安全運行水平,支持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

在多位資深人士看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亟待破解諸多技術障礙,尤其是氫能也出現產業鏈協同性不足、缺少整體解決方案、限制下遊的產業化應用等薄弱點。不過,這問題正在逐漸被鴻達興業所解決:氫燃料汽車尤需高純度氫氣,特別是超純氫,液氫正是提取超純氫的最佳方式。同時,隨著大規模液氫的製取生產,也解決了氫氣運輸的核心難題,為全面推廣應用清潔的氫能產品提供了便利。這將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推廣解決多項痛點。

氯鹼制氫具有成本低、純度高的特點,是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最佳氫源之一。為積極響應國家能源戰略發展布局,2016年鴻達興業成立內蒙古氫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氯鹼產能基礎上開始向氫能行業轉型升級,相繼開展氫氣製備、氫氣加注、氫氣儲運、加氫站、移動加氫站、裝備研究等技術儲備布局。為了實現氫能產業的技術突破與生產落地,鴻達興業先後與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有研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開展合作,成功打造了氫能源製造、儲存和運輸的上遊全產業鏈。

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50年全球氫能佔能源比重約為18%,氫能產業鏈產值將超過2.5萬億美元,且隨著技術研發和產業資本的持續投入,未來10~20年全球氫能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重大機遇期。需求方面,到2050年,國內市場對氫氣需求量至少達到6000萬噸。作為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氫能將帶動形成一個12萬億元產值的新興產業。

相關焦點

  • 我國擬4年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戴姆勒終止燃料電池乘...
    電池網總編室 雄韜股份2020年4月29日【國際】戴姆勒終止燃料電池乘用車計劃 奔馳GLC F-Cell即將停產在追尋零排放汽車的夢想道路上,經過30多年燃料電池汽車研發之後,戴姆勒(奔馳母公司)日前宣布,正式終止氫燃料電池驅動乘用車計劃。
  • 北京機場將迎來氫燃料電池汽車
    達成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合作意向,將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生產、運營及加氫站建設方面深度合作。本次四方合作,把氫燃料電池汽車導入北京機場綠色運輸體系,開創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先河。尤其是大興國際機場,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標誌性工程,是服務國家戰略的新標杆與展示國家形象的新國門。
  • 推廣普及氫燃料電池汽車急需解決的問題
    2.2 增加生產臺數所面臨的課題燃料電池車的實用化比純電動車慢,其原因是在車輛上裝載燃料電池在技術上和成本上尚有難關,需要長時間的研發。即使實用化了,其生產數量也不會比燃油車多,因為燃料電池量產化生產技術還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課題。以「未來」為例,「未來」年產量在豐田販賣的轎車中都佔比很低。
  • 冰輪環境:氫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和氫氣循環泵已批量供貨
    我有三個問題,1.貴司創新產品(氫能產品)氫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泵、氫氣液化壓縮機、加氫站用氫氣壓縮機,目前是否已有客戶訂購或向客戶送樣?2.據相關報導,二季度冷鏈物流企業註冊量環比同比大幅增加,山東位列企業註冊量位列全國第二,貴司作為山東本土冷鏈龍頭,第二季度訂單是否逐漸恢復,產能利用率大致多少?3.貴司產品是否適用於疫苗冷凍存儲,有無相關解決方案?望告知,謝謝!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日本的氫燃料電池也有245MW的出貨量,而中國整個2019年氫燃料電池出貨量為128MW,僅為韓國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 從出貨量上來看,日韓雖然都是彈丸小國,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氫燃料電池「大國」。
  • 乾貨分享丨液氫為核心的氫燃料供應鏈
    1、引言根據《2019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中的總體目標,中國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佔比到2025年、2035年和2050年將達到4%、5.9%和10%,年經濟產值到2050年將超過10萬億,燃料電池車的數量將超過500萬輛。一個高效、可靠、低成本的氫供應鏈是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基礎。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另一方面,受疫情和國家補貼政策調整影響,燃料電池汽車銷量遇冷:今年1-11月份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為1288輛(交強險數據),同比下降19.5%。由於202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名單未公布,中央獎勵政策還未落地,預計12月份氫燃料電池汽車難以出現集中放量現象,2020年全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大概率在1500輛以內,相比2019年的3018輛明顯下滑。
  • 本田氫燃料電池車
    構建「生產氫、使用氫、以氫互聯」的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願景。 燃料電池堆 最新一代燃料電池堆相較於上一代產品體積縮小了33%,輸出密度達3.1kW/L,為世界最高水平。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
    其中,《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提到,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氫能源,在氫的製取、儲運等環節有一定突破,同時也在不斷推進氫燃料電池車的應用。
  • 尼古拉汽車:氫燃料電池為王,撼動特斯拉?
    市場評論稱,尼古拉汽車或許會成為首家上市的氫燃料電池車企,並且可能會撼動特斯拉「電動車領軍者」的地位。氫派尼古拉尼古拉·特斯拉一定沒想到自己可以憑名字「上市」兩次。扉旅汽車查閱資料發現,尼古拉汽車公司成立於2014年,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與特斯拉一樣,公司名字也是源於想要紀念尼古拉·特斯拉。但與特斯拉不同的是,尼古拉主打氫燃料電池動力,特斯拉主打鋰離子電池動力。尼古拉的核心產品主要為重型卡車,特斯拉目前主推電動轎車。
  • 氫燃料電池提供電能,每小時還可淨化幾十公斤空氣
    氫電池能淨化空氣 氫是一種環保、健康和可再生能源,氫燃料電池車以氫作為能源,利用氫反應產生出的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來推動車輛行駛。氫燃料電池車在行駛過程中沒有燃燒過程,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能夠有效地減少大氣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對改善城市環境汙染有著重要作用。
  • 豐田與多家企業「下注」的氫燃料電池技術要火?
    氫作為最易獲得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燃料電池中有著較高的地位,並且氫燃料電池作為汽車的動力來源,也有著許多優點。而在近些年的研發中,氫燃料汽車的進展速度似乎並不是那麼快速。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依舊是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純電動車型。
  • 盤點國內外氫燃料電池自行車項目 它離我們有多遠?
    據氫雲鏈了解,多家燃料電池企業已經通過小功率燃料電池的邊緣應用實現了自我造血。除了燃料電池汽車、軌道車之外,企業們不斷開發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的想像力,以拓寬燃料電池的應用場景。例如,本田和力帆曾分別推出燃料電池摩託車產品,而今,更加貼近普通消費者氫燃料電池自行車或許很快就能來到我們的身邊。
  • 氫燃料電池市場擴大:國產空壓機「春秋爭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隨著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不斷擴大,圍繞燃料電池的核心零部件也在加快國產化替代的步伐,空壓機有望成為氫燃料電池系統輔件中最快實現突圍的零部件。空壓機是燃料電池的「肺」作為氫燃料電池系統供應鏈系統輔件(BOP)中的重要一環,空壓機相當於燃料電池的「肺」,它通過對進堆空氣進行增壓,從而提高燃料電池的功率密度和效率。
  • 前有豐田汽車,後有長安汽車,氫燃料電池的推廣,真的能普及
    新能源汽車在國內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各大車企為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增加自己的話語,對於新能源的研發也是不惜餘力,破釜沉舟的進行,最近豐田發布了第二代氫燃料電池汽車車輛續航850公裡,再一次把新能源汽車當中的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拉回視野,在國內市場當中車內車企也在加速研發和生產,工信部最近披露了一組長安CS75 FCV的申報圖,並且公布了這臺車的綜合續航裡程
  • 豐田全新 Mirai 面世,採用新一代 FCEV 氫燃料電池技術
    豐田汽車於 1992 年開始研發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並於 2014 年成功將 Mirai 轎車推向世界市場。這項突破性成就是基於該公司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的世界領先經驗而建立的,該技術是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動汽車車輛動力總成的核心技術。
  • 燃料電池行業深度報告:黎明將至
    北京、上海和廣東等多地先後發布最新氫能產業規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 展規劃(2020-2025 年)》提出 2025 年前,培育 5-10 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 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 1 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 240 億元;《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 劃》提出到 2023 年,
  • Suzuki燃料電池摩託車及其燃料電池系統
    動力系統Burgman的動力總成系統包括了主要6部分,分別是燃料電池、動力電池、氫瓶、電機、電機控制器與電力分配單元。與燃料電池汽車的動力總成相似,燃料電池與動力電池並行的與電力分配單元相連,再根據動力需求向電機輸出功率。在能量管理策略方面與燃料電池汽車相似。
  • 奔馳正式宣布停止氫燃料電池汽車開發計劃,會是一場蝴蝶效應嗎?
    奔馳母公司戴勒姆集團日前正式宣布,終止了氫燃料電池的乘用車研發計劃,這項自2013年起與福特和日產公司合作開發的項目被停止了,設計開發的奔馳GLC F-CEL車型也面臨停產。
  • 上海氫雄籤署三千萬燃料電池系統合同,廣州石化供氫中心正式投產
    「熱點新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國內外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最新新聞信息,地方政策,技術革新等,每天一期。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氫能發展的最新動態。4、年產1440噸氫氣,燕山石化首車氫氣正式出廠近日,氫雲鏈從燕山石化獲悉,一輛載有306公斤氫氣的充裝管束車,緩緩開出燕山石化化學品廠氫氣新能源裝置,發往法國液化空氣天津濱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