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母公司戴勒姆集團日前正式宣布,終止了氫燃料電池的乘用車研發計劃,這項自2013年起與福特和日產公司合作開發的項目被停止了,設計開發的奔馳GLC F-CEL車型也面臨停產。
對新能源的開發而言,這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很多朋友會問:什麼是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車跟我們常見的燃氣車型、電動車型有什麼區別嗎?
我們先來說說,這個燃料電池到底是什麼?
我們平常所說的發電技術一般分為三種:動力發電、熱能發電和原子發電。
目前國內應用最多的還是動力發電技術,比如說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這些都是動力發電技術,通過輸送動力帶動發電機運轉,使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但這種發電技術在運行的過程中會應用大量的機械傳動部件,這些機械在運作時自然會有摩擦的消耗,因此也會降低電能的轉化率,而且還可能產生噪音和汙染物。
熱能發電技術的代表就是太陽能發電,通過收集太陽光的熱量轉化為電能,這種方式雖然汙染較小,但是需要靠天吃飯,而且精密的光伏產品造價不低,維修更是繁瑣,所以一直以來應用的也並不是很多。
原子發電技術不提也罷,代表作就是核能發電,前些年日本的核電站洩漏事件還歷歷在目,不提也罷,想了解核能發電的話還是去玩玩紅警吧。
而燃料電池其實早在50年代就開始出現,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只被應用在了航天飛行領域,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近些年由於技術逐漸成熟,應用的範圍也開始擴大,這種新型的發電技術是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通過輸送燃料和氧化劑,使兩者在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中轉化電能,沒有機械傳動部件和傳導裝置,轉化效率更高,效率穩定,也不會產生噪音,通過化學反應後釋放出的有害物質也很少,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
燃料電池車相比於傳統的電動車存在太多的優勢,首先是動力,燃料電池的結構相比於蓄電池組更加的簡單,因此也會實現更小的車身重量,而且燃料電池電能轉化是即時的,並不像蓄電池一樣,動力輸出更加的直接,同馬力狀況下,動力感受自然不同;其次是續航問題,純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大概在400公裡左右,但充一次電卻需要5-8個小時,而以氫燃料電池為例,加滿一次4.4公斤的氫氣大概只需要三分鐘,而續航裡程可以達到600公裡;還有就是維修方面,現在常用的鋰電池組每4萬公裡續航裡程就會衰減15%-25%左右,按照這個速率,正常家用的車每兩年就要對電池組進行一次全面的更換,而燃料電池不存在這個問題,維護成本極低,而且效率穩定可靠。
但是由於對技術性的要求,導致了燃料電池的造價太高,要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實在比較困難。通過一個環保的概念就要消費者負擔超出幾倍的價格,顯然也不太可能,這是就是現實。
而戴姆勒集團本次宣布終止氫燃料電池驅動車的開發計劃也是由於造價的問題,一個燃料電池堆配上兩個碳纖維儲氫罐的成本至少是一般電動車蓄電池組的十幾倍,而且受到技術方面的限制,想要量產這種氫燃料乘用車也絕非易事。另外由於氫燃料儲存和運輸條件的特殊性,所需要配套的加氫站更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執行一個如此長遠的規劃項目。這也成了氫燃料汽車在推廣過程中的障礙。
戴姆勒集團的這次突然的放棄真的是給熱情高漲的新能源汽車項目潑了一盆冷水,這會不會導致連鎖反應還是個未知數,好在這次終止的只是乘用車項目計劃,戴姆勒集團也表示不會放棄對燃料電池汽車研發項目30多年來的堅持,只是以後會把重心轉移到重型汽車的燃料電池系統,新能源汽車到底還有多長的路要走,我們也拭目以待。
我是歪嘴,一個有溫度、有深度的汽車愛好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幫你買車路上不迷路,用車路上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