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身上肌肉越多 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低

2020-12-15 環京津新聞網

每個人都希望長壽,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實現,特別是男性。從醫學統計來看,全球男性的平均壽命要比女性低至少3歲。除了自身的性別差異以外,男性普遍在生活和飲食習慣上比女性更不自律,所以像心血管疾病更容易發生在男性身上,這是導致男女平均壽命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對於男性來說,一定要更重視心血管的健康。那麼,哪些身體特徵會提示男性的心血管相對健康呢?

一項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誌》的研究發現:男人身上肌肉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越低。這項研究由澳洲和歐洲兩所大學聯合開展,有超過2000名參與者,男女各半。在10年的跟蹤調查中,參與者一共發生了270餘例心血管事件。

根據這些數據做出的分析結果顯示,首先來說,男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女性的4倍之多,而在男性中,肌肉重量是一個重要參考指標。那些肌肉重量多的男性,患上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比肌肉含量輕的男性要低出80%,並且肌肉「發達」的男性也更不容易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

研究的結果是非常明顯的,但其實我們也很好理解,肌肉質量多的男性,往往會花更多的時間在運動和健身上,這樣的男性當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降低。所以,對於男性來說,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態,制定有效的運動健身計劃並養成習慣,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延長壽命的一個可行性方式。

相關焦點

  • 女性吃越多蛋 心血管疾病風險越低
    每天吃超過300毫克膽固醇就會提高患心臟病的風險。所以每星期最多只能吃3顆蛋,多吃就是拿健康開玩笑。雞蛋不只有膽固醇。雞蛋是營養炸彈,有最高品質的蛋白質,大量的微量營養素如鎂、鉀、鈣、銅、鐵、錳、鋅、碘和氟、膽鹼、Omega-3脂肪,還有大量的維生素B群,包括維生素B12、維生素A、E和K以及抗氧化劑如葉黃素。雞蛋所有的營養素都沒營養價值,甚至有害嗎?
  • 腿圍越粗,患心臟病風險越低!
    根據發表在《內分泌聯繫》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大腿圍越大,肥胖人群的血壓越低,患心臟病的風險也越低。在超重和肥胖的中國男性和女性中,大腿圍越大,血壓越低。這些發現表明,大腿上的重量越大,中國肥胖和超重人群的心臟健康就越好,他們患心臟病的風險也越小。大腿圍可能有助於針對肥胖和超重的人早期發現高血壓。高血壓是影響全球超過10億人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全球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許多因素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如超重、缺乏鍛鍊、吸菸或飲食中含鹽量高。
  • Hypertension:吃魚能降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12月5日,丹麥研究人員在美國《高血壓》(Hypertension)雜誌上報告說,多吃富含歐米加-3脂肪酸的魚類,可以降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約4.9萬名年齡在15歲至49歲之間的女性參與這項研究。
  • 握力越強,人越健康
    握力越強,人越健康,越不容易罹患大病重病。所以,提升握力有助於防病保健。我們有手,手能握物,握物需要肌肉的力量。肌肉力量是機體在應對周圍外在環境壓力時主動產生的最大瞬時力量。握力對全身總體肌肉力量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是反映肌肉力量的一個很好的指標。除此之外,握力還與許多臨床結局相關,是疾病預測的良好指標。由此說,檢測一個人握力,可以推斷其健康狀態。
  • 女性這8個部位越醜越不健康,越不思議!
    屁股大心腦血管好 臀部以往上翹為美,不翹而橫大為醜,但這恰恰說明了醜的臀部的人體內「壞膽固醇」水平更低,「好膽固醇」水平更高,因而心腦血管硬化的機率較小。臀部脂肪可以中和有害的脂肪酸,而且還包含著防止動脈堵塞的抗炎症素,這樣的大屁股患糖尿病的風險也很低。
  • JAHA:高肌肉量+高體脂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更低
    當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世界死亡的主要原因。
  • 皮膚病竟然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反常性痤瘡是指聚合性痤瘡、化膿性汗腺炎和頭部膿腫性穿掘性毛囊周圍炎存在於同一個患者身上。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反常性痤瘡會增加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外周動脈疾病風險。該研究結果於2019年3月3日的美國皮膚病學會年會(AAD)上發布。
  • PLoS Med:心血管越健康,晚年患痴呆風險越低
    然而,令人鼓舞的是,流行病學研究已經確定了一系列可改變痴呆症的終身風險因素。其中,從中年開始的心血管風險因素已被證明在痴呆症的發展和發病中起著關鍵作用。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討中年至晚年心血管健康指標與痴呆症發病風險潛在的關聯。
  • 最新研究:膽固醇越低,患新冠肺炎風險越高?你還在害怕膽固醇?
    膽固醇低,可能和高死亡風險相關。相關閱讀膽固醇越低,可能死的越早,還在吃藥的要注意了...... 另外,在對超過120,000名成年的多民族人群,進行的15年跟蹤研究中發現: 膽固醇水平,與因傳染性疾病而在以後生活入院的風險之間,存在很強負相關關係。
  • 正確的飲食和鍛鍊或有望明顯降低機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一點肯定了此前研究人員提出的建議,旨在幫助降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初級保健臨床醫生能為心血管疾病風險成年人提供幹預措施來幫助其擁有健康的飲食方式以及進行更好的體育鍛鍊,高血壓、高膽固醇和吸菸就是風險因素的代表,心血管疾病是美國人的頭號殺手,如今我們都知道,如果能幫助人群進行正確的飲食和鍛鍊,那麼就能預防很多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
  • 十九年研究:定期泡澡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3月25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子刊《Heart》上的一項長期研究表明,經常泡澡可以降低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該研究由日本國立癌症中心和大阪大學領導。該研究結果顯示,泡澡泡得越頻繁,似乎對心血管健康越好,每天一次熱水澡似乎比每周一次或兩次更有益。
  • 40萬人十年隨訪證實:高強度運動佔比越高,死亡風險越低,可信?
    運動有低強度,中強度和高強度的運動,最近有一項研究說道高強度運動佔比越高,死亡風險越低,是真的嗎?該研究由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聯合智利,西班牙,巴西學者展開研究,選擇40萬人進行調查,其中女性佔有51.7%,年齡在42.8歲左右,隨訪十年的時間。
  • 大腿粗心臟好 女人8個部位越醜越健康
    一項跨國研究報告指出,豐臀配上纖腰可能是避免心臟病發作的最佳保障,腰圍與臀圍的比例較身體質量指數(bmi)更能預測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二、長痣多老得慢  身上痣多不僅難看,而且會使皮膚癌危險增加10倍。
  • 年齡越大,越要多吃肉?醫生建議:3種肉,50歲後不妨多吃點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要多吃肉呢?日本的一位醫學權威曾寫過一本書,叫做《50歲之後,別再粗茶淡飯》,他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們,注重營養的均衡。很多人年紀越大,吃肉的頻率就越來越小,而吃得越清淡,人體的老化程度就越嚴重。
  • 年齡越大,越要多吃肉?醫生建議:3種肉,50歲後不妨多吃點!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要多吃肉呢?日本的一位醫學權威曾寫過一本書,叫做《50歲之後,別再粗茶淡飯》,他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們,注重營養的均衡。很多人年紀越大,吃肉的頻率就越來越小,而吃得越清淡,人體的老化程度就越嚴重。
  • 深蹲越低肌肉越強,那怎樣蹲下去呢?
    問題一:重量過大這似乎和那些嘗試著蹲低的人的想法相違背,但是低於水平面的深蹲確實能夠比半程深蹲產生更大的力量。蹲得越低,從肌肉中獲得的反彈(拉伸反射)就越大。拉伸後的肌肉緊縮程度越大,能夠負擔的重量就越大。
  • 女人10種身材透露潛在疾病,小腿越細越容易出現頸動脈斑塊
    一個耳垂上出現摺痕,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33%;兩個耳垂都有摺痕,心血管危險會增加77%。預防措施:通過減肥、降血壓、降血脂等方式保護心臟健康。     7.腰圍:越大越易患老年痴呆症。    在40多歲時大肚腩會導致70多歲時老年痴呆症危險增加3.6倍。預防措施:學用地中海式飲食習慣。
  • 新研究:減肥不能減肌肉,優先減脂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衰風險
    眾所周知,積極減肥並降低體脂水平和腰圍尺寸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以及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風險。長期糖尿病患者由於易發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動脈血管狹窄,繼而導致心肌供血障礙,並最終誘發嚴重的心衰。然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些身體成分指標的變化對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風險的影響尚不明確。
  • 番茄越紅越熟越好?千萬不要吃錯!
    番茄品種繁多,顏色、大小差異性很大,口感、營養品質各有不同,一般來說,番茄的顏色越紅、成熟度越高,番茄紅素含量也越高,抗癌性越強。番茄紅素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是目前植物中被發現的最強氧化劑之一,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壞膽固醇,也能避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也有研究表明,常吃番茄可以預防前列腺癌,男性平時可以多吃。
  • 層次越低的女人,越容易有這樣的表現,男人不會喜歡
    這些行為反映出來的其實是女人的思維層次比較低,所以,在和男人的交往過程中容易敏感和衝動,很難讓愛情走向美滿的結局。層次低的女人在愛情裡,往往有以下幾個表現,特別令男人反感。 層次越低的女人,越容易和男人在物質方面產生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