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國際高新科技樞紐!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成粵港澳...

2020-12-18 番禺臺

由番禺區屬企業番禺信投公司投資建設的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大學城園區)(下稱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近年來致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提供全要素的創業成長服務,建設珠三角科技創新高地、華南科技合作之窗、高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基地,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與高端製造、產業文化創意、生命健康產業。目前園內入駐企業有300多家,引進人才超1000人次,其中孵化成功企業超100家。

致力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已投入使用的一期

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總共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分二期開發,第一期開發的創業大廈、研發大廈、大學城成就展覽館已建成運營,建築面積約7.2萬平方米;第二期於2013年開發建設,其中的創智園、創景園已率先建成並投入運營,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核心區域1-4號地塊於今年10月動工建設,用地面積9.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8.4萬平方米,是一塊發展潛能巨大的智創寶地。

國家一流大學園區的廣州大學城,是高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交流的聚集之地,具有學、研、產一體化的發展優勢,是華南的「信息港」和「智力中心」。番禺區政府加大力度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對於入駐企業制定不同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服務,給雙創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出臺相應政策,從資金、場地、活動等方面全方位支持高校畢業生和港澳臺青年創業創新。並且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特別重點扶持面向大學城高校的「青藍」項目,青藍計劃自2017年實行至今,已成功助力320個項目落戶番禺。

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依託大學城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園區平臺功能,致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目前,園區入駐企業涉及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研發及生產智能通信、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網際網路科研產業、雲計算、軟體服務、智能裝備等領域。

入駐企業孵化器效能凸顯

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首期開發的創智園,抓住5G新機遇,著力推進特色服務和模式創新,緊跟國家雙創政策,助力雙創,致力打造中國「南矽谷」,努力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雙創示範基地。由此吸引了眾多粵港澳企業,成為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的樂園。

據悉,目前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有米科技雙創示範基地、Coremail論客、智匯谷人才聯盟交流服務中心、廣州大學智能工程研究院、探跡等一批創新型機構和企業,都是在園區內孵化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

——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目前入駐企業有126家,其中港澳企業26家,成功引進港澳人才88人。企業主要以網際網路信息科技,文創以及新能源為主。孵化器為入孵企業提供空間孵化服務、引才服務、投融資對接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教育培訓服務、公關推廣服務等,孵化器成功孵化的企業達22個。

——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進駐粵港澳臺企業80多家,累計註冊資本達3.3億元,涵蓋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新能源與環保、文化創意等創新型企業,其中港澳臺及海外企業27家。入駐企業有觀星農業、中科新知、納指、星享科技、蚺靈科技、祖𣈶科技等明星企業,在4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和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目前,已孵化成功的科技企業有10家,當中的基迪奧生物是2018年引進的優質企業,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先後首創 「一站式」「個性化」「雲服務」三大引領行業的服務模式,在基因數據處理領域,基迪奧技術服務業務已拓展到全國幾百家科研院所及醫療機構,打造了基迪奧基因組學技術服務的良好口碑,成為孵化成長企業的典範。

打造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高新科技樞紐

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以推進人工智慧產業為發展目標,致力打造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業態。今年十月其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其位於廣州大學城中軸線共享區北部的核心項目正式動工,產業定位以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打造研發、展示、服務的產業鏈條,承接高校科創資源,著力引進人工智慧、數字經濟、雲計算、數據科學、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總部企業、高新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項目共分4個地塊,初步規劃科創研發區、公共管理區、文化配套區等3個分區,總投資約56.6億元。

據番禺信投公司介紹,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就業指導、創業服務、交流展示的公共空間,成為「產、學、研」一體化的國際高新科技樞紐,以及大學城中軸線TOD。項目的建成,將大大擴展提升大學城的科創研發條件,為高端創業人才提供更高的文化配套和公共服務,從而為科研、創新、創業賦能,令大學城成為真正的高端人才聚集地。

來源: 番禺融媒記者黃東紅 通訊員陳紀言 郭逸輝

相關焦點

  • 發揮資源優勢 打造智創寶地
    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成粵港澳臺企業的創業樂園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黃東紅
  • 點燃空鐵引擎打造樞紐新城——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花都段開通...
    花都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邢翔在活動致辭中表示,廣清城際花都至清城段、廣州東環城際花都至白雲機場北段如期建成通車。這對於花都加快構建以白雲機場、廣州北站為核心的空鐵聯運綜合大交通體系,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突破廣州-清遠交通「瓶頸」,助推廣清一體化,提升區域競爭力和輻射力提供有力支撐。
  • 廣州南沙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樞紐節點
    南沙正努力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樞紐節點。  近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首批人才團隊引進重大專項項目科考航次起航,該航次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海陸一體化地質結構開展綜合探測調查。這個被視為大灣區海洋科研攻關「新地標」的省實驗室,是南沙區搶佔海洋科技產業發展制高點的一大支撐。
  • 張碩輔:廣州將在廣東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中當好排頭兵
    廣州將聚力發展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高水平打造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加快建設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引領帶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實施數字新基建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智能城市。高水平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為打造「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為打造「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帶來六大利好廣深中心區有望高鐵直達   構建現代化的
  • 白雲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好風正勁
    作為一個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200萬,流動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及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廣州經受了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機場的穩健折射出城市的韌性:今年前三季度,廣州聚焦「六穩」「六保」,發動數字經濟和城市更新雙引擎,經濟增速已經由負轉正。依託這座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連結著全國市場與全球市場,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不斷躍升。
  • 全國率先出臺「新基建10條」廣州開發區打造數字經濟新樣板
    全國首個區縣級「新基建」政策發布實施單個項目獎勵總額最高5億元當日活動中,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新基建10條」宣告上線實施,並隨後舉行新聞發布會。這是全國首個區縣級「新基建」產業政策。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該區率先推出「新基建10條」,將有力推動該區數字經濟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樣板。
  • 五部門:推動粵港澳郵政企業加強航空郵件進出口運輸
    意見指出,鞏固香港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地位,提升廣州、深圳國際樞紐機場航空貨運國際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機場航空貨運能力,推動粵港澳三地郵政企業加強航空郵件進出口運輸和處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加快構建國際集散能力強、國內輻射範圍廣、區域聯通水平高的大灣區寄遞網絡。依託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國際郵政快遞核心樞紐。鞏固香港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地位,提升廣州、深圳國際樞紐機場航空貨運國際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機場航空貨運能力,推動粵港澳三地郵政企業加強航空郵件進出口運輸和處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開幕
    數字果園、數字菜園、數字茶園、數字藥園、數字農院、數字魚塘、無人冠層監控機、無人農事操作車、採摘機器人、產品溯源區塊鏈系統……在位於廣州柯木塱的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全新的作業方式,精彩豐富、愈發智能的展示內容,讓人們對未來農業充滿美好想像。
  •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有哪些廣州「關鍵詞」?
    建議提出南沙將打造「雙示範區」: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 其中,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將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 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則是要求南沙增加優質產品進口,服務打造新發展格局,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 國家郵政局等五部門:加快構建國際集散能力強、國內輻射範圍廣...
    實施意見提出,鞏固香港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地位,提升廣州、深圳國際樞紐機場航空貨運國際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機場航空貨運能力,推動粵港澳三地郵政企業加強航空郵件進出口運輸和處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依託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探索發展海運國際寄遞,通過多式聯運網絡輻射全國。推進中歐班列運郵通道建設。依託對外綜合運輸通道,以廣州、深圳為骨幹節點,構建連接泛珠三角區域和東協國家的陸路寄遞大通道。
  •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有哪些廣州「關鍵詞」?
    建議提出南沙將打造「雙示範區」: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其中,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將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則是要求南沙增加優質產品進口,服務打造新發展格局,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 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將有新動作
    著力謀劃新型國際能源貿易中心  圍繞寧波片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油氣資源配置中心的功能定位,擬訂了寧波建設國際新型能源貿易中心總體方案,確定了「一樞紐三中心」功能定位,即國際能源集疏運樞紐、供應鏈創新中心、金融和法律服務中心、高端智庫和人才中心。
  • 雲從科技攜手廣州南沙 3億打造世界最智慧醫院
    導語:廣州在南沙投資百億元建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打造全球第一家從 0 到 1 的智能化醫院。建成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將成為廣州市的醫療副中心、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醫學中心,並推進區政府打造廣州醫療衛生服務副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醫療高地,加強區域醫療體系智慧化、信息化建設水平。
  • 國務院關於印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
    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市場一體、標準互認、政策協調、規則對接。發展湘粵港澳智能物流,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中部地區貨運集散中心。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口岸和湖南地區通關監管協作,全面推行通關一體化,暢通貨物快捷通關渠道。在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允許港澳人員在自貿試驗區從事相關服務業並享受國民待遇。
  • 未來五年,廣州打算這樣幹
    文件指出,今後五年,廣州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取得決定性重大成就,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建設上新水平,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醫療中心功能大幅增強,省會城市、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和宜居環境功能全面強化,城市發展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作用充分彰顯,樞紐之城
  • 廣州南沙:「十三五」交出高分卷,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目前,南沙已形成了以汽車製造、重型裝備製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為支柱的產業集群,正在打造黃閣汽車工業產業園、龍穴修造船及海洋工程一體化基地、大崗先進位造業基地、萬頃沙保稅港加工製造業基地為載體的先進位造產業體系。
  • 國企要聞 | 廣州商控展貿城項目煥新開業 打造一站式批發採購供應...
    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項目一期地塊,已建成三個展館及一棟辦公樓共26.8萬平方米建築物,廣州商貿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數字經濟與城市更新、國際商貿中心城市建設的需要,著力把展貿城項目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展貿基地」和「廣州新商貿創新聚集試驗區」。
  • 增加值超6萬億元,2022年廣東數字經濟要實現這個目標
    【大河財立方消息】11月2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正式公布了《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明確提出,通過3年左右的探索實踐,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 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推進「一區三城」建設,全力建設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促進「一江兩岸三片區」良性互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依託南沙科學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把中新廣州知識城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支持廣州科學城建成國際一流的中國智造中心和「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