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番禺區屬企業番禺信投公司投資建設的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大學城園區)(下稱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近年來致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提供全要素的創業成長服務,建設珠三角科技創新高地、華南科技合作之窗、高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基地,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與高端製造、產業文化創意、生命健康產業。目前園內入駐企業有300多家,引進人才超1000人次,其中孵化成功企業超100家。
致力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已投入使用的一期
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總共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分二期開發,第一期開發的創業大廈、研發大廈、大學城成就展覽館已建成運營,建築面積約7.2萬平方米;第二期於2013年開發建設,其中的創智園、創景園已率先建成並投入運營,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核心區域1-4號地塊於今年10月動工建設,用地面積9.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8.4萬平方米,是一塊發展潛能巨大的智創寶地。
國家一流大學園區的廣州大學城,是高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交流的聚集之地,具有學、研、產一體化的發展優勢,是華南的「信息港」和「智力中心」。番禺區政府加大力度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對於入駐企業制定不同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服務,給雙創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出臺相應政策,從資金、場地、活動等方面全方位支持高校畢業生和港澳臺青年創業創新。並且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特別重點扶持面向大學城高校的「青藍」項目,青藍計劃自2017年實行至今,已成功助力320個項目落戶番禺。
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依託大學城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園區平臺功能,致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目前,園區入駐企業涉及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研發及生產智能通信、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網際網路科研產業、雲計算、軟體服務、智能裝備等領域。
入駐企業孵化器效能凸顯
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首期開發的創智園,抓住5G新機遇,著力推進特色服務和模式創新,緊跟國家雙創政策,助力雙創,致力打造中國「南矽谷」,努力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雙創示範基地。由此吸引了眾多粵港澳企業,成為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的樂園。
據悉,目前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有米科技雙創示範基地、Coremail論客、智匯谷人才聯盟交流服務中心、廣州大學智能工程研究院、探跡等一批創新型機構和企業,都是在園區內孵化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
——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目前入駐企業有126家,其中港澳企業26家,成功引進港澳人才88人。企業主要以網際網路信息科技,文創以及新能源為主。孵化器為入孵企業提供空間孵化服務、引才服務、投融資對接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教育培訓服務、公關推廣服務等,孵化器成功孵化的企業達22個。
——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進駐粵港澳臺企業80多家,累計註冊資本達3.3億元,涵蓋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新能源與環保、文化創意等創新型企業,其中港澳臺及海外企業27家。入駐企業有觀星農業、中科新知、納指、星享科技、蚺靈科技、祖𣈶科技等明星企業,在4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和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目前,已孵化成功的科技企業有10家,當中的基迪奧生物是2018年引進的優質企業,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先後首創 「一站式」「個性化」「雲服務」三大引領行業的服務模式,在基因數據處理領域,基迪奧技術服務業務已拓展到全國幾百家科研院所及醫療機構,打造了基迪奧基因組學技術服務的良好口碑,成為孵化成長企業的典範。
打造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高新科技樞紐
廣州智能數字試驗區以推進人工智慧產業為發展目標,致力打造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業態。今年十月其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其位於廣州大學城中軸線共享區北部的核心項目正式動工,產業定位以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打造研發、展示、服務的產業鏈條,承接高校科創資源,著力引進人工智慧、數字經濟、雲計算、數據科學、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總部企業、高新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項目共分4個地塊,初步規劃科創研發區、公共管理區、文化配套區等3個分區,總投資約56.6億元。
據番禺信投公司介紹,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就業指導、創業服務、交流展示的公共空間,成為「產、學、研」一體化的國際高新科技樞紐,以及大學城中軸線TOD。項目的建成,將大大擴展提升大學城的科創研發條件,為高端創業人才提供更高的文化配套和公共服務,從而為科研、創新、創業賦能,令大學城成為真正的高端人才聚集地。
來源: 番禺融媒記者黃東紅 通訊員陳紀言 郭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