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入血液?汙染海洋?防曬霜真安全嗎?

2020-12-13 騰訊網

最近的太陽 ,可能成精了。

好在我們有照妖鏡---防曬霜。

作者 | Ginger/Rex/Sweetie

可是,作為現代剛需的防曬霜,今年可是真的人紅是非多。

2020年1月,帛琉開始正式禁止使用和銷售含有二苯酮-3,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奧克立林,等「海洋不友好成分」的防曬霜。美屬維京群島(US Virgin Islands ),荷蘭加勒比島博內爾島等度假勝地緊隨其後。

同月,美國FDA發表文章,報導了六種防曬劑(二苯酮,阿伏苯宗,奧克立林,胡莫柳酯,桂皮酸鹽和水楊酸乙基己酯),大面積塗抹後,會進入血液的"事實"。

2月18日,歐盟委員會最終還是將可吸入二氧化鈦列入二類可疑致癌物。在敏感的大眾眼中,「可吸入」仨字容易被自動屏蔽,物理防曬霜也幾乎受到牽連。

今天不說別的,盤一下歷史,防曬劑的是是非非,都是怎麼回事。

環保問題 - 化學防曬劑汙染海洋?

夏威夷島的珊瑚褪色事件,第一次將羥苯甲酮(BP-3)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這兩個防曬劑推到了風口浪尖。

紀錄片《Reefs at Risk》說:「據估計,每年有 14000 噸的防曬霜沉積在海洋中,全球 15% 的珊瑚礁正在受到防曬霜的影響。」

夏威夷法案的推行,除了激憤的民意,還有一部分原因確實來自科學數據的支持。比如《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在2016的一篇報導,經常被引用。

不但用實驗證明了BP-3確實造成了珊瑚白化,對珊瑚具有遺傳毒性,DNA損傷與二苯酮濃度增加之間呈正相關,還是一種骨骼內分泌幹擾物,可以引起扁平骨的骨化。

同時,研究人員也通過實地測試,驗證了在美屬維京群島,BP-3對珊瑚礁的汙染範圍為75 µg / L至1.4 mg / L,夏威夷地區的汙染範圍為0.8至19.2 µg / L。而BP-3對7種不同珊瑚物種的珊瑚細胞LC50(光照4小時)範圍為8至340 µg / L,LC20(光照4小時)範圍僅為0.062至8 µg / L。

你說這個板子該不該挨?!

有支持,就會有反對。最大的反對還是來自防曬劑生產商和美國防曬霜製造商。畢竟,在防曬劑需要得到FDA批准的美國,禁掉BP-3,不是小損失。

反對的聲音指出,珊瑚礁面臨的最大威脅不僅僅是防曬霜,包括全球氣候變化、不可持續的捕魚活動和來自陸地的汙染(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然而,在民眾心中,這種「我有錯,但不全是我的錯」式的反對,基本無效。

有民意,有實錘。夏威夷法案的威力還是相當可觀。今年,帛琉等獨家勝地,比夏威夷更早,紛紛開始正式禁止使用和銷售含有BP-3,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奧克立林的防曬霜。

而且這一次的範圍也更加擴大,4-甲基苄亞基樟腦,三氯生,尼泊金酯類苯氧乙醇,也被劃在了被劃為「海洋不友好」的範圍之類。

安全問題 -- 防曬劑滲入血液?

緊隨海洋汙染問題之後,防曬劑進入血液的質疑更是一個靈魂拷問。

畢竟不是人人都去海島潛水,但是人人都很惜命。

這件事很有意思,美國FDA一直揪著化學防曬劑不放。

2019年,FDA測試了四種防曬劑(BP-3,阿伏苯宗,奧克立林和麥色濾SX),2020年1月又測試了六種防曬劑(BP-3,阿伏苯宗,奧克立林,胡莫柳酯,桂皮酸鹽,水楊酸乙基己酯),都證明了在大面積塗抹的情況下可以進入血液,而且BP-3最高。

我們一直說,劑量是結論的變量,也是結論可信度的標尺。在兩次實驗中,每一種防曬劑的濃度都沒有往死裡加,而是在常用的添加濃度範圍內。和平時使用習慣所不同的是,大面積塗抹覆蓋了人體75%的面積,而且在每兩小時塗一次(連續4次塗抹)的情況下,幾乎會用掉100多毫升的放防曬霜。這種土豪做法,一般人是達不到的。再者,反對意見持有者也對「進入血液」這種嚇人得說法,表示反感。因為防曬劑進入血液中造成危害的劑量,各個防曬劑各不相同(有些的危害還並沒有發現),而且對於劑量閾值,FDA和歐盟還是各執一詞,明顯FDA要嚴格得多。

相比之下,歐盟倒是對有機防曬劑寬容一些,而是一直揪著物理防曬劑不放。SCCS建議二氧化鈦的添加量,在25%以內。

大眾的Concern並不在於物理防曬劑本身,而在於納米級別的物理防曬劑。SCCS迄今為止批准了四個納米材料:氧化鋅和二氧化鈦就位列其中。

雖然,Marissa D等人甚至耐心的分析了1980年-2008年的實驗數據,研究經皮吸收評估數據總結顯示其安全性是可以。

歐盟還是要求了如果添加了納米材料,則要求在成分列表內標記「納米」。

而一些物理防曬劑供應商,也趕緊遞交材料,證明自家原料在皮膚表面呈團聚結構,分子量大於主動滲透的普遍臨界值,並不會造成滲透的風險。

安全問題 -- 物理防曬劑吸入致癌?

最後一個問題,應該殺傷力最小了吧。

關於二氧化鈦的可吸入風險,2017年,歐盟風險評估組Risk Assessment of the Agency (RAC),建議將可吸入二氧化鈦粉列為二類致癌物。

但是,歐盟內部自己都沒有吵清楚。去年9月中旬的專家聽證會(CARACAL)上,9位歐盟成員國反對將二氧化鈦歸類為致癌物質。

終於在2019年10月4號,歐盟委員會還是決定先解決問題再吵架。於是發布了關於修訂-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籤和包裝法規。

正式規定:

含有大於等於1%二氧化鈦粉,且粒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的液體混合物,需要在標籤上增加警示標識《注意 可吸入性的有害微滴會在噴灑時形成,請勿吸入噴霧或薄霧》,對於含有大於等於1%二氧化鈦粉的固體混合物,則要求標註《注意 可吸入性的有害粉塵會在使用中形成,請勿吸入粉塵》

那到底塗防曬霜有沒有吸入致癌風險?加拿大油漆和塗料協會(CPCA)我覺得把法規解讀地挺好:《歐盟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籤和包裝法規》分類的重點是考慮任何歸因於粉塵暴露環境下的風險,而不是暴露在配方產品(包括油漆和塗料)中,因為這些產品中鈦白粉已經處於混合物中,因此不會產生危害。

除了小寶寶不用防曬噴霧這種常識,吸入致癌物質的風險,還是比燒烤攤擼串,汙染環境中跑步要小得多。

最後看下來,防曬霜最大的風險,可能還是怕你不塗。

排版 | Bugu

相關焦點

  • 英媒:研究發現防曬霜成分會滲入血液 安全性未知
    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導 英媒稱,研究人員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科學家已經證明,防曬霜中的活性化學物質很容易滲入血液,這證實了就這些產品是否安全進行更多測試的必要性。據路透社1月21日報導,這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得到了與藥管局科學家2019年5月進行的一項試驗性研究相同的結果。
  • 化學成分為血液吸收 防曬霜安全待檢測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研究顯示,塗抹防曬霜後,其有效化學成分會進入血液,有必要進一步研究防曬霜使用安全標準。不過,研究人員強調,研究結果不意味著人們要放棄使用防曬霜。  據21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所刊載報告,這項研究成功複製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去年5月一項初步研究結果。
  • 全球首例防曬霜禁令!防曬霜對海洋環境真的有如此大的危害嗎?
    帛琉政府認為,大量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大部分的防曬霜產品中所含化學物質(氧苯酮等)對珊瑚有毒,即使劑量很小。因此身上塗抹這種產品的遊客入水後會對海洋生物造成直接傷害。《紐約時報》援引的統計顯示,每年有14000噸防曬霜進入全世界的海洋中。
  • 美國食藥監局警告:防曬霜成分會在血液中大量累積
    據《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一項針對常見防曬成分的第二次研究結果證實,防曬霜中的6種常見化學物質可滲入血液,且血藥濃度遠遠超過了FDA規定的安全閾值。▲FDA針對常見防曬成分的第二次研究結果出爐。
  • 防曬霜成分能進入血液:對人體影響未知,還需更多數據
    但由於美國對防曬霜實行藥品級監管,成分能夠進入血液的防曬霜需要接受更多研究和測試,這可能給生產商帶來更加嚴格和漫長的審查期,因此這一發現或將對美國的監管體系和防曬霜市場造成巨大影響。並且,和受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監管的其他非處方藥一樣,防曬霜的相關成分也應被深入研究,以確保其不會對使用者的激素分泌造成幹擾、影響使用者的生殖系統或導致癌症。防曬霜的活性成分從未接受過這類安全監測,這是因為那些化學物質早在幾十年前就被批准使用了,當時還沒有人懷疑這些物質可能被人體吸收。
  • FDA再發警告:防曬霜中6種常見化學成分,會在血液中大量累積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一項針對常見防曬成分的二次研究結果證實,防曬霜中的6種常見化學物質可滲入血液,且血藥濃度遠遠超過了FDA規定的安全閾值。根據FDA規定,如果血液中發現活性成分的含量為每毫升0.5毫微克(ng/mL)或更高,就應該確定該成分是否存在增加患癌、出生缺陷或其他副作用的風險。而FDA近期檢測的六種防曬化學物質,最大濃度範圍為每毫升3.3毫微克至258.1毫微克,遠遠超出了安全閾值。
  • 防曬霜化學成分會進入血液 有危害?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研究顯示,塗抹防曬產品的短短一天內,幾種防曬霜中的常見化學成分就可進入血液,而這些成分在血液中的水平都超過了FDA此前建議的0.5ng/mL這一血漿濃度閾值。而隨著防曬產品的重複使用,隨後幾天中,這些化學成分在人體血液內的濃度持續增加,也就是說,可能有一定的積聚效應。
  • 海洋保護新研究:防曬霜保護了人類卻威脅海洋生物
    防曬霜對於海洋的影響是近10年來的研究熱點。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防曬霜中有效成分不利於海洋生物生存的文章有上百篇。在防曬霜成分對海洋造成的危害爭議下,另闢蹊徑,研發環境友好的防曬產品是當務之急。炎炎夏日,各大海灘「餃子宴」又開席了。
  • 珀萊雅海洋凝皙無暇修顏霜,美顏更護膚的防曬霜
    說到防曬的重要性,選擇一款適合自己膚質、年齡、使用場景的防曬霜更為重要。市面上這麼多防曬產品:從質地上來說可以分成防曬霜、防曬乳還有防曬噴霧,從防曬指數來說有很多種類,從SPF10到SPF50區間分布各種防曬指數,PA最多四個 ,從產地上又可分為日系防曬、歐美系防曬以及中國本土系防曬。日系清爽、歐美油膩?其實最適合國人皮膚的還是國產防曬,以珀萊雅海洋凝皙無暇修顏霜為首的國產系防曬猶如溪澗瀑布為防曬界帶來一股清泉。
  • FDA再發警告:防曬霜中6種常見化學成分會在血液中大量累積
    據《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一項針對常見防曬成分的第二次研究結果證實,防曬霜中的6種常見化學物質可滲入血液,且血藥濃度遠遠超過了FDA規定的安全閾值。圖據路透社根據FDA的規定,如果血液中發現活性成分的含量為每毫升0.5毫微克(ng/mL)或更高,就應該對其進行分析,以確定成分是否存在增加患癌症、出生缺陷或其他副作用的風險。而FDA近期檢測的六種防曬化學物質的最大濃度範圍為每毫升3.3毫微克至258.1毫微克,遠遠超過了安全閾值。而在去年,FDA進行的一項小規模初步研究就已顯示出類似的結果。
  • 防曬霜不能多塗!化學成分會迅速進入血液
    夏天到了,愛美的女士們又要開始多多地塗防曬霜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防曬霜可以防黑抗衰老。但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近日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防曬霜中的一些成分會在使用一天後就進入血液,並在人體內滯留24個小時以上。這些成分會不會給健康造成危害呢?
  • 技術派|FDA說防曬霜會滲入血液,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一部分目前經常使用的防曬劑,可能在實驗中表現出了細胞層面的激素活性,有的光穩定性不夠好,但是能通過跟其他防曬劑的配伍改善光穩定性問題(比如阿伏苯宗),這些通常認為也是安全的。還有幾個化學防曬劑,我個人認為是可以一票否決的。就是如果防曬霜裡含有這幾個成分,就不用買了。比它們更有效更安全的防曬劑有的是,沒必要跟它們死磕對吧。
  • 戀火---海洋防曬霜,再也曬不黑!
    ★ 首款冰爽防曬霜,瞬間降溫-5℃。春日暖陽真奇妙快快伸一伸懶腰賞春色看花紅柳綠去親吻海浪>你準備好了嗎?來一場熱帶海島之旅怎能不盡情親吻海浪戀火海洋防曬霜把美麗防護功課留給戀火海洋水防曬霜,原裝進口就是強。
  • 純物理防曬霜真的更溫和安全嗎?
    人們習慣理所當然地認為天然的、物理的就是安全的!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防曬霜裡的二氧化鈦(TiO2)NPs甚至還會影響角質形成細胞(表皮主要細胞)的細胞周期、葡萄糖醛酸化。外用氧化鋅NPs,雖然能抑制過敏源誘發的皮膚炎症,卻會誘導特應性皮炎老鼠產生大量IgE(介導Ⅰ型變態反應的主要抗體)抗體。顯然,物理防曬劑並非絕對安全!它們的最大優點是只進入表皮層(主要在角質層),且不穿透完整表皮進入真皮,更不會通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 聚·聞 || 你所使用的防曬霜正在破壞30%的海洋生態
    海邊度假你知道防曬,但是你注意到你所使用的防曬霜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嗎?「Aethic的防曬霜是生態兼容,被證明對珊瑚和蛤蜊是安全的。」倫敦國王學院的Paul  Long教授說,「保護海洋生物免受人為因素影響是未來護膚領域所需考慮的。」
  • 物理就等於安全、化學就意味著風險嗎?你的防曬霜選對了麼
    那麼物理防曬就等於是絕對的安全嗎?化學防曬是否會產生其他損傷皮膚的風險呢?其實無論是物理防曬還是化學防曬產品,都有效地阻隔了紫外線與皮膚的接觸,但防曬原理不同產品的成分也就不同。而護膚並非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產品疊加,而是需要針對不同的膚質在同系列產品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款。敏感肌和油皮星人,你們的防曬霜時物理防曬還是化學防曬呢?
  • 抹上身的防曬霜,全被我們吃了回去?
    (《環境汙染與毒理學》2015 年、2016 年發表的研究)不僅如此,連物理防曬霜含有的納米顆粒物,也會破壞海膽胚胎的防護系統,即便接觸量極低——0.5ppm,也會使得本該被防禦機制攔截的物質進入胚胎,導致胚胎無法發育。( 《環境科學與工程》2015 年發表的研究)
  • 防曬霜會汙染遊泳池?日本部分泳池解禁塗防曬霜下水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日本,關於是否可以在公立泳池中塗抹防曬霜,各自治團體意見不一。日本《每日新聞》在採訪了20個城市後得知,半數城市因「擔心水質汙染」而禁止市民使用防曬霜後下水。另一方面,有專家指出,「防曬霜並不會對水質造成惡劣影響」。千葉市9個市營泳池中,只有1個泳池要求「下水前需洗淨防曬霜」,但允許岸上塗抹防曬霜,其他8個泳池全面禁止防曬霜的使用。
  • 防曬霜的真相是什麼?兩類過濾紫外線的成分
    毫無疑問,防曬霜是我們對抗皮膚癌的重要工具,但一些研究人員感到擔心,他們認為防曬霜的配方可能需要改進,使其成分更加安全。最壞的情況是,一些防曬霜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健康。今年早些時候,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將防曬霜所含16種化學物質中的14種從「公認安全有效」(GRASE)類別中移除。FDA是全世界監管防曬產品的兩大主要機構之一,另一個是歐盟委員會。
  • 經常化妝、擦防曬霜會增加皮膚負擔嗎?
    關於防曬霜增加「皮膚負擔」的說法是被提到最多的,總結了一下最經典的有這麼三種:  用 SPF50 的防曬霜會增加「皮膚負擔」;  每天用防曬會增加「皮膚負擔」;:  擔心防曬劑對身體不好,比如滲透進皮膚甚至血液中;  擔心防曬太嚴格,影響身體內維生素D 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