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南極人」,靠賣吊牌年入39億元!

2020-12-07 觀點

感謝網友金石道人來稿

兒時的記憶中的冬天就是,老媽回到家放下三個上面寫著「南極人」的盒子,全家人手一件南極人是冬天的標配。於是,那個冬天小小的我就開啟了與me more cool(棉毛褲也被稱為秋褲)的漫長鬥爭。

更薄、更暖、更舒適這樣的功能性也是在長大後才能體會到的,但是南極人三個字已經在經過一個又一個的冬天后深深的印在了記憶中。

當年除了全家人的保暖內衣,還有老爸的襯衫都是清一色南極人的。老媽的觀點很簡單,海清代言的保暖內衣和劉德華代言的襯衫肯定不會錯的!

直到今天,老媽依舊是南極人品牌的高密度消費者,畢竟在他心裡南極人,是個大品牌!

只是最近我發現老媽買回來的南極人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萬物皆可南極人」

最近回到家,發現家裡的南極人越來越多了從除去內衣,內褲,襪子,襯衫這類不說。家裡竟然還出現了南極人毛巾,南極人鞋子,南極人電動牙刷,南極人洗腳盆,南極人皮包,甚至還出現了南極人按摩椅……

發現這件事後,心裡就有了一種被南極人攻佔的恐懼感。然而身為商業八卦小能手的我怎會被一個品牌如此攻陷卻沒有絲毫動作?

於是,我開啟了扒南極人之路!不扒不知道,一扒真奇妙。曾經那個南極人已經不再是我們記憶中的南極人了,如今真可謂是「萬物皆可南極人」!

要扒公司先扒財報,2019年度,南極電商實現營業收入39.07億元,同比增長16.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06億元,同比增長36.06%。其中,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93.36%;加上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南極電商的貼牌業務營收高達13.05億元。

這種現象翻譯成人話就是,這個公司現在主要收入來源靠的是賣!商!標!光賣商標一年就能賣出13.05億!

2019年南極電商的員工總數為646人,全年卻創收39.07億元,這意味著其人均產值約達603.7萬元。

要知道阿里巴巴2019年營業收入3768.44億元,員工10.2萬人,折合成人均產值也只約等於369.5萬元

那麼,我老媽買回來的這些南極人究竟是怎麼回事,究竟哪些是真的南極人,哪些知識貼了南極人的牌子?謎底將逐漸浮出水面。

查詢後得知,2008年,值南極人十周年之際,公司打破原有格局,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這一年,南極人砍掉了所有的生產線和銷售端,賣掉經營十多年的所有工廠,只保留「南極人」這個品牌,並推出了「NGTT」南極人共同體商業模式。

根據2019年財報,南極電商合作供應商總數為1113家,其中主要合作供應商約500家;合作經銷商總數為4513家,授權店鋪5800家。品類從內衣、家紡,到電動牙刷、按摩椅,涉及家庭生活方方面面。

如果我的智商沒有問題的話,也就是說從2008年以後我媽陸續購買的這些「南極人」其實都不是南極人,只是叫南極人!

而且南極電商旗下也不止南極人一個品牌,其傳統LOGO品牌、IP品牌與CP品牌並行,涵蓋南極人、南極人home 、卡帝樂鱷魚、帕蘭朵、PONY COLLECTION等品牌。

現在是一個連我媽都開始線上購物的時代,不過以省錢為首要目標的她,大多情況下還是會選擇像拼多多一類的app。

即使在逛其他的電商時也並不著眼於一些叫的響的大牌。

他們著眼於實惠,在自己可以接受的價格區間內選擇產品。這時,價格低廉的各類「南極人」就會浮現在他們眼前。在他們看來就是又便宜又是個品牌,再好不過了……

「隨處可見南極人」

如今的南極人其實已經成為了一個隨處可見的品牌。在線上,主要覆蓋阿里、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銷售渠道;在線下,則以門店、商場專櫃、商超等傳統銷售渠道為主。

但相比之下,結合時代線上才是南極人目前主要的銷售渠道。

2019年,其以家庭為場景,南極電商在阿里、京東、社交電商、唯品會等各電商渠道合計約有10萬個產品連結。公司在各電商渠道可統計的GMV達305.59億元,同比增長48.92%。其中南極人品牌GMV為271.38億元,佔公司整體GMV的88.9%,同比增長52.86%。

而南極電商「主要社交電商渠道」實現的GMV已經達到39.65億元,同比增長124.89%,佔總GMV的12.97%,直逼京東(15.32%),成為第三大主要渠道。

而2018年南極人的數據正如在老媽身上可以感受到和肉眼可見的,2018年「主要社交電商渠道」渠道貢獻的GMV為17.63億元,南極電商財報中明確表示拼多多彼時貢獻的GMV僅為京東(35.6億元)的一半,但同比增長已經高達153%。這也意味著,南極電商的「主要社交電商渠道」實則指的主要是拼多多。

除了能在電商和線下門店看到南極人的身影,同樣在不合格產品黑名單裡也經常可以看到「南極人」的身影。

隨著南極人品牌使用廠家的數量逐漸增多,南極人的品質把控逐漸開始把控不住了。據《南方周末》統計,2018年,南極人就上了14次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涉及蠶絲被、內衣、棉服、童裝、電推剪、捲髮器、按摩棒等產品。

有些路走著走著就會走到死胡同裡去,南極人就算一個。

如今的電商管理已經越來越嚴格並且隨著相關規定的出臺,平臺開始嚴選產品。而如今的南極人就已經被京東和淘寶的品牌授權拒之門外了。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今的「南極人」也已經調整了授權品類,取消了不少之前可以拿品牌授權的品類,例如家紡、童裝、內衣等,目前能開放授權的品類只剩下成人服裝。不過,拼多多對於南極人依然百無禁忌,照單全收。

「能走多久南極人」

用南極人品牌負責人的話來說就是,這是「基於品牌授權的供應鏈和電商服務」商業模式,即公司根據供應商、經銷商需求及業務發展需要,向其提供研發設計、質量管控、流量管理、數據分析與應用等多項增值服務,進而提升整個南極生態共同體的競爭力。

「既保留了南極人品牌的核心價值,又實現了場、貨、人的精準配置和資源的合理分工,從單一服裝品牌運營升級為產業生態服務。」決策者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了傳統紡織企業產能過剩的痛點。

曾經有媒體報導過,一家服裝企業主生產的牛仔褲在自家天貓旗艦店售價為兩件79元,但是貼上南極人的吊牌後,就可以在南極人的專賣店賣到兩件129元的價格。除掉其中8元的商標費,還能賺到42元,商家樂意為之。再加上,南極人品牌授權門檻並不高,以天貓為例,商家只需要支付10萬元的保證金即可成為供應商,之後按照吊牌數量繳納相應費用即可。

似乎在南極人的眼裡,這是一門雙贏的好買賣。但細細去想這個事情,雖然商家和南極人都雙贏了,但是消費者花了一百多收到的還是幾十塊錢質量的褲子。難道消費者對於這樣的產品不會心存疑慮嗎?時間久了誰也不是傻子……

實際上,貼牌模式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阿迪達斯、迪士尼等國際企業都採納這種方式擴充其產品線。而南極人的貼牌模式也是從恆源祥那裡學來的。

還記得那些年被洗腦的廣告中的那個「恆源祥,羊羊羊!」麼,他早已先南極人一步開啟了自己的賣商標之路。這些品牌的「品牌授權」模式大同小異,合作客戶主要是兩種,一種就是經銷商即合作經銷商,另一種是供應商,自己開工廠。但授權門檻稍有不同:以天貓為例,恆源祥工廠需要繳納100萬元的保證金,是南極人的十倍之多。

媒體早就已經扒過關於恆源祥貼牌前和貼牌後的價格及銷量。廠裡生產的內衣原本在自家品牌的網店售價49元都無人問津,掛上了南極人的吊牌後,以89元的價格卻賣的更好了。

家紡行業也是如此,一款四件套,經銷商從市場拿貨價是98元,沒有吊牌零售156元,但貼上恆源祥商標後就能漲到238元。漸漸地,無論是紙尿褲、甩脂機,還是玻璃杯、汽車坐墊,這四大品牌都有正品吊牌出售。

但是同樣是做過貼牌產品生意的阿迪達斯,迪士尼類的國際集團為什麼就沒有像南極人和恆源祥一樣呢?

首先,目的不同。許多做貼牌生產的國際品牌其實並不是為了靠販賣自己的商標賺錢,而是通過貼牌生產的形式來豐富自己的產品線,為自己創造更高的品牌價值;

其次就是品控,大型國際品牌的品控相當嚴格,因為他們知道所售出的每一件商品都代表著自己的品牌形象,所以並不會在市場上隨意做品牌授權。

其實南極人的商業套路逐漸被曝光後,事實已經像南極人證明了,在南極人的貼牌生意中,最重要的還是「牌」。品牌資產是這種商業模式的源頭,如果源頭被汙染了,想要細水長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產品品質是品牌建設的最重要的維度之一,如果只做品牌,不做產品品質,無異於竭澤而漁。

相關焦點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丨光明時評
    品牌授權絕不等於賣吊牌,如果背後的品控跟不上,就無異於是自砸招牌。這也是媒體追問南極人的「這種玩法能挺多久」的原因所在。「我媽買了個燒水壺,看了一下還是南極人牌的,南極人怎麼什麼玩意兒都出啊?」近日,有消費者在微博上發了這麼一條吐槽,引來不少人的圍觀。
  • 老牌國產品牌,如今居然只有吊牌是「真」的?萬物皆可「南極人」
    尤其是十多年前,南極人曾經是中國大陸最熱銷內衣品牌,也是行業的領軍人物。然而,到目前為止,越來越多的人對南極人的品牌管理提出了質疑。上個月,《人民日報》轉載了中國新聞網發布的《萬物皆可「南極人?交錢拿授權這種玩法能挺多久》間接表達了對南極人的這種賣「吊牌」的模式的擔憂。
  • 這家公司僅靠賣吊牌年入39億
    彼時,普通人家裡能有一件南極人保暖內衣是件可以說道許久的事情;20年過去,誰的家裡還能有一件南極人自產商品,更是值得炫耀一番——畢竟,現在的南極人已經不生產內衣,只是吊牌批發商。網友甚至調侃,「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 靠吊牌年入近40億,南極人是怎麼做到的?
    僅僅4個月,靠著「借雞生蛋」,南極人的總營業額就達到了1個億。以生產保暖內衣為核心競爭力的南極人,通過不斷拓展商業版圖,逐漸佔據了消費者的心智,到2004年時,南極人累計實現銷售額達到了10億元,堪稱業界奇蹟。萬物皆可南極人可口可樂董事長伍德魯夫曾說過,「把可口可樂的所有工廠燒光,只要這個品牌還在,就能在一夜間恢復生產」。
  • 「南極人」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國貨|卡帝樂鱷魚|南極電商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當你上網搜索「南極人」時,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對這種模式,消費者和專家怎麼看?
  • 這家公司僅賣吊牌年入39億
    彼時,普通人家裡能有一件南極人保暖內衣是件可以說道許久的事情;20年過去,誰的家裡還能有一件南極人自產商品,更是值得炫耀一番——畢竟,現在的南極人已經不生產內衣,只是吊牌批發商。網友甚至調侃,「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 袁國寶:南極人,去年靠賣吊牌賺了近40億
    原標題:袁國寶:南極人,去年靠賣吊牌賺了近40億袁國寶 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網際網路趨勢觀察家、資深媒體人、知名評論人、新媒體營銷和品牌傳播專家。 國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
  • 靠賣吊牌為生,一年賺9億!南極人何以淪落至此?
    靠賣吊牌為生,一年賺9億!南極人何以淪落至此?  曾經專賣保暖內衣的南極人,如今從紙尿褲到玻璃杯,從玻璃杯到汽車坐墊,可以說橫跨了不同的領域,真是萬物皆可南極人!  不過,你不要以為是南極人的業務拓展了,真相是原廠家10年前就停產了,而我們穿的南極人竟然是「假的」,只要吊牌是真的。  其實,早在去年,「南極人騙局」就已經被媒體報導了。
  • 「賣吊牌」年掙13億 南極人「神話」危險?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胡慧茵「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屢遭網友調侃,但南極人創出了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南極電商(002127.SZ,前身為南極人)此前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為39.07億元,淨利潤12.06億元,其中,與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為13.05億。引人注意的是,其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93.36%,這意味著南極人的利潤幾乎都來自「貼牌」。持續增長的業績,也帶動股價飄紅。
  • 南極人,去年靠賣吊牌賺了近40億
    而在95後的購物車裡,除了我們熟知的華為和小米外,南極人意外的成為了喜愛榜的第三名。之所以上榜,可能和南極人本身經營品類極其豐富有關。幾乎覆蓋了電商的所有產品,從服裝到電器,從床品到食品等等。可以說,你一不小心,已經處在了一個「萬物皆可南極人」的三維空間。南極人也和漫威、鬼吹燈等影視IP一樣,構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宇宙。
  • 萬物皆可「南極人」!南極人早已不是南極人,你還買嗎?
    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會發現內衣早已不是它的全部。南極人的經營範圍開拓到了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等等。這些「南極人」,是真的嗎?資料圖。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我媽買了個燒水壺,看了一下還是南極人牌的,南極人怎麼什麼玩意兒都出啊?」
  • 靠瘋狂賣吊牌年賺13億,南極人的暴利模式你永遠不懂!
    01靠瘋狂賣吊牌一年賺 13 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天冷了,又到了南極人保暖內衣在各大電商平臺泛濫式曝光的季節。按道理說,不生產產品,只出售吊牌,南極人的經營理念和現代人對工匠精神的呼喊是背道而馳的,這樣的發展模式應該很難走通。但是,從 2016 年到 2019 年這幾年,南極人的營業翻了 8 倍,達到 39 億元,其中,品牌授權及相關服務的收入翻了 3 倍,高達 13 億元,品牌授權的毛利率更是達到駭人聽聞的達93%,堪稱前所未有的暴利。
  • 「賣吊牌」年掙13億,南極人「神話」危險?|深度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胡慧茵編輯:陳澗設計:布冬編輯助理:朱智琪「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屢遭網友調侃,但南極人創出了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南極電商(002127.SZ,前身為南極人)此前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為39.07億元,淨利潤12.06億元,其中,與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為13.05億。引人注意的是,其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93.36%,這意味著南極人的利潤幾乎都來自「貼牌」。持續增長的業績,也帶動股價飄紅。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但是,那可不一樣了。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視頻」國貨品牌的「吊牌經濟」:工廠早就「停產」,靠「賣商標...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當你上網搜索「南極人」時,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
  • 南極電商靠賣商標年入14億 產品質量有保證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南極電商靠賣商標年入14億,產品質量有保證嗎? 沒有工廠,卻「萬物」皆可南極人,南極電商靠賣吊牌成功刷了一波存在感。近期,有媒體報料稱,南極人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將上市公司南極電商帶入大眾視野。
  • 拉夏貝爾: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據了解,除拉夏貝爾之外,以「品牌授權+經營服務」為運營模式的知名品牌包括南極人、恆源祥等。業內分析稱,在超高毛利率背後,品牌授權還存在產品質量難以把控、品牌聲譽易受損的風險。「賣吊牌」的生意真的好做嗎?
  • 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據了解,除拉夏貝爾之外,以「品牌授權+經營服務」為運營模式的知名品牌包括南極人、恆源祥等。業內分析稱,在超高毛利率背後,品牌授權還存在產品質量難以把控、品牌聲譽易受損的風險。「賣吊牌」的生意真的好做嗎?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賣了12年吊牌,年賺13億在各電商平臺以「南極人」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其經營範圍從內衣到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不明所以的人只會感慨:涉及的種類真多。但明白其中關鍵的則會調侃:現在的南極人果然成為了「吊牌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