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丨光明時評

2021-02-19 光明論

品牌授權絕不等於賣吊牌,如果背後的品控跟不上,就無異於是自砸招牌。這也是媒體追問南極人的「這種玩法能挺多久」的原因所在。

「我媽買了個燒水壺,看了一下還是南極人牌的,南極人怎麼什麼玩意兒都出啊?」近日,有消費者在微博上發了這麼一條吐槽,引來不少人的圍觀。大家發現,「南極人」這個品牌,早已跳出內衣的「舒適圈」:上網搜索「南極人」,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

淘寶截圖

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

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但是,品牌授權絕不等於賣吊牌,如果背後的品控跟不上,就無異於是自砸招牌。這也是媒體追問南極人的「這種玩法能挺多久」的原因所在。

而從市場反饋看,南極人的品控,早就亮起了紅燈。如據報導,在過去幾年中,南極人十數次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從蠶絲被、內衣、棉服、童裝、衝鋒衣到電推剪、捲髮器、按摩棒,其均有產品上質檢黑榜。其中,有5次是原國家質檢總局、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的國檢。很顯然,一方面是輕率地「一手交錢一手授權」,另一方面是授權產品屢屢登上質檢黑榜,這樣一種不良循環,若不被遏制,最後必然連累「南極人」這個品牌的市場聲譽,從而在根本上傷害品牌授權模式的根基。

不可否認,目前南極人的品牌變現效益確實不錯。年報顯示,2019年南極人的營業收入構成中, 31.76%為品牌綜合服務業務,金額約為12.4億元;1.68%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金額約0.65億元。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因而被業內稱為「賣吊牌比賣內衣更賺錢」。

© 南極電商2019年年度報告

但是問題也在這裡,任何企業都容易產生路徑依賴。這種賣吊牌模式帶來的「快錢」效應有多強,它對企業長遠發展的傷害可能就有多大。品牌從來就不是虛無的概念,任何成功的品牌,其背後都有著實體經濟、產品、技術、質量、標準等要素的長期穩定支撐。

理想狀態下的品牌授權,絕不只是向其他產品賣吊牌和商標這麼簡單,而是包括一整套的品牌理念和質量體系的輸出。但逐步告別生產、銷售一線,「南極人」對於授權產品的品控能力到底有多強,甚至說有沒有品控,的確讓人生疑。要知道,它所授權的產品,已遠超過去自己的主業範疇,且公司合作供應商總數超千家。這種跨界範圍和規模的快速擴充,本身就是對品控能力的巨大考驗。

品牌變現屬於「法無禁止即自由」,但是消費者和市場可以作出自己的選擇。至少通過媒體的報導,可以確信的是,市場上的「南極人」產品與過去消費者心目中所期待的「南極人」品牌、品質,可能是兩回事。這是消費者在作出消費選擇時,需要有的常識判斷。而在賣吊牌行為愈來愈普遍的今天,「只看品牌」的消費風險也越來越高,消費者有必要剔除對品牌的盲目信任。

就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來看,只賣吊牌而忽視品控的授權模式也不值得提倡。正如有網友留言所講的,為什麼我們很難有「百年老店」?在品牌形成後,急於變現,或者不能恰當平衡好商業變現與品牌維護的關係,或正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
  • 「萬物皆可南極人」,靠賣吊牌年入39億元!
    「萬物皆可南極人」最近回到家,發現家裡的南極人越來越多了從除去內衣,內褲,襪子,襯衫這類不說。家裡竟然還出現了南極人毛巾,南極人鞋子,南極人電動牙刷,南極人洗腳盆,南極人皮包,甚至還出現了南極人按摩椅……發現這件事後,心裡就有了一種被南極人攻佔的恐懼感。
  • 老牌國產品牌,如今居然只有吊牌是「真」的?萬物皆可「南極人」
    提起國內知名保暖服裝品牌,很多中國消費者會想到南極人、恆源祥、三槍、鄂爾多斯等品牌。這些品牌背後的企業也是行業的代表。尤其是十多年前,南極人曾經是中國大陸最熱銷內衣品牌,也是行業的領軍人物。然而,到目前為止,越來越多的人對南極人的品牌管理提出了質疑。上個月,《人民日報》轉載了中國新聞網發布的《萬物皆可「南極人?
  • 消費者要注意了,這4家品牌也學「南極人」圈錢,只賣「吊牌」
    相信很多人應該已經知道了南極人現在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樣子了,就是只靠「賣吊牌」圈錢,這個模式就是南極人官方授權,給其他代工廠直接生產售賣,因為工廠不同,所以質量上是不能保證的,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但是,那可不一樣了。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吊牌圈」新增4成員,模仿南極人圈錢數十億,只賣吊牌
    出現這種情況都是源於南極人商業模式的轉變。以前的南極人盡職盡責,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可現在卻只是靠著"賣吊牌"圈錢。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導致品牌口碑不斷下滑,消費者在眾多產品之中根本分不出來哪一家的是正品,因為他們都有南極人的吊牌,因此也就不再信賴南極人這個品牌。
  • 為挽回頹勢,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
    一、南極人的吊牌生意是門好生意南極人的吊牌生意是一門極好的生意。南極人做保暖內衣起家,看著是一個很小眾的賽道,一點都不時尚,還有著那麼一點老派的味道。但2019年其年報發出後,震驚業內。什麼叫做「悶聲發大財」?南極人就是,靠著賣吊牌,它一年賺了13個億。
  • 「賣吊牌」年掙13億 南極人「神話」危險?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胡慧茵「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屢遭網友調侃,但南極人創出了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但賣吊牌也給南極人帶來「後遺症」,不僅多次被質監部門點名、登上產品不合格黑名單,還屢遭消費者投訴。南極人的業績繁榮,還能持續多久?「南極人」品牌價值下滑?
  • 靠賣吊牌為生,一年賺9億!南極人何以淪落至此?
    靠賣吊牌為生,一年賺9億!南極人何以淪落至此?  曾經專賣保暖內衣的南極人,如今從紙尿褲到玻璃杯,從玻璃杯到汽車坐墊,可以說橫跨了不同的領域,真是萬物皆可南極人!  不過,你不要以為是南極人的業務拓展了,真相是原廠家10年前就停產了,而我們穿的南極人竟然是「假的」,只要吊牌是真的。  其實,早在去年,「南極人騙局」就已經被媒體報導了。
  • 拉夏貝爾要學南極人賣吊牌了?中國ZARA病急亂投醫能有用嗎?
    學習南極人賣吊牌到底是好棋還是昏招?一、拉夏貝爾要全面學習南極人了?那麼,學南極人真是好方法嗎?我們要之前其實也討論過南極人的業務模式,這就是在服裝產業中大名鼎鼎的「賣吊牌」模式,18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就曾經在《南極人砍掉生產線只賣吊牌,經銷商高達846家,真不怕砸招牌?》
  • 「賣吊牌」年掙13億,南極人「神話」危險?|深度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胡慧茵編輯:陳澗設計:布冬編輯助理:朱智琪「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屢遭網友調侃,但南極人創出了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但賣吊牌也給南極人帶來「後遺症」,不僅多次被質監部門點名、登上產品不合格黑名單,還屢遭消費者投訴。南極人的業績繁榮,還能持續多久?「南極人」品牌價值下滑?
  • 萬物皆可「南極人」!南極人早已不是南極人,你還買嗎?
    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會發現內衣早已不是它的全部。南極人的經營範圍開拓到了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等等。這些「南極人」,是真的嗎?資料圖。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我媽買了個燒水壺,看了一下還是南極人牌的,南極人怎麼什麼玩意兒都出啊?」
  • 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要小心!
    為此,賣家們也逐漸放棄了之前的產品,開始轉為品牌銷售商,而品牌方也是在打造品牌效應山大做文章,各類營銷手段層出不窮。甚至有企業直接放棄了原先的業務,專注「賣吊牌」,南極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首先,我們要分清賣吊牌和代工之間的區別。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此後,南極人開始做品牌授權,籤約並授權供應商生產其品牌的產品,俗稱「賣吊牌」。從此以後,只要願意支付10萬元保證金,以及每個吊牌8元左右的費用,上到價值近萬的按摩椅,下到小學生的鉛筆盒,都可以打上南極人的品牌標籤,升級成為「國貨之光」。在嘗到賣吊牌生意的甜頭後,張玉祥徹底「放開」。
  • 拉夏貝爾: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據了解,除拉夏貝爾之外,以「品牌授權+經營服務」為運營模式的知名品牌包括南極人、恆源祥等。業內分析稱,在超高毛利率背後,品牌授權還存在產品質量難以把控、品牌聲譽易受損的風險。「賣吊牌」的生意真的好做嗎?
  • 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據了解,除拉夏貝爾之外,以「品牌授權+經營服務」為運營模式的知名品牌包括南極人、恆源祥等。業內分析稱,在超高毛利率背後,品牌授權還存在產品質量難以把控、品牌聲譽易受損的風險。「賣吊牌」的生意真的好做嗎?
  • 「視頻」國貨品牌的「吊牌經濟」:工廠早就「停產」,靠「賣商標...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當你上網搜索「南極人」時,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
  • 學「南極人」賣吊牌?深陷經營危機的拉夏貝爾,能否再成女裝之王
    近年來,國內時尚行業發展呈現出上升態勢,時尚主流也不再被那些國際品牌壟斷,在激烈地競爭湧出一批優秀的時尚企業,支撐起了國內的時尚主流,讓國內年輕的消費者開始認可本土品牌。在新模式下,拉夏貝爾將線上業務採取「輕資產」運營模式,並計劃學習「南極人」「花花公子」等企業,將旗下品牌系列商標分別授權給供應商、經銷商及代理運營商。
  • 拉夏貝爾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9月18日電,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快時尚服飾品牌拉夏貝爾,近年業績卻連連下滑,不僅大批關店、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近還連續兩次更改公司名稱,並新增品牌線上授權業務,即俗稱的「賣吊牌」。拉夏貝爾方面回應中新經緯客戶端稱,若該線上業務模式順利推進,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 袁國寶:南極人,去年靠賣吊牌賺了近40億
    原標題:袁國寶:南極人,去年靠賣吊牌賺了近40億袁國寶 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網際網路趨勢觀察家、資深媒體人、知名評論人、新媒體營銷和品牌傳播專家。 國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