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修來的才是福,爭來的都是禍

2020-12-26 紅塵禪緣

佛說一切皆是空,命中有什麼都是你該有的,命中沒有的也是你求不來的,福靠自己修,爭不來丟不掉。凡事能爭來的都是你命中本有的,命運裡沒有的東西你爭奪過來說不定就會生禍端!

命裡有時好好珍惜,命裡沒有時候的時候要學會順其自然,唯有遵循本身的發展規律才可以做到最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而為人生不帶來死也帶不走,對世間的這些名聞利養不要太執著,太追求,有多大的福報就享受多大的福報,一切隨緣。珍惜你能得到的東西,摒棄無法得到的。真正屬於你的東西一定是很順利的,自然而然的到來,沒有絲毫的勉強,不是你的東西過於貪求除了痛苦以外什麼都求不來,不屬於的財富得到了會壓死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遇見你想遇見的人,珍惜你身邊的人,遠離不在意你的人。

一切皆是天意,別強求不屬於的東西,別嫌棄自己身邊的東西。想要福氣要自己修,不是靠爭奪,越是喜歡爭奪越是容易升起嗔恨心!

真正的福報是自由自在的。當福報深厚的時候財富名利都自然而然的來了,當你沒有福報的時候到處乞求什麼都求不來,還怨天尤人,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要從自身修因才行。因為有的東西是福有的東西是禍,自然修來的這些都是福,拼命追來的、刻意求來的這些都是禍,一定不要太急功近利了才行!越是想要什麼越是得不到什麼,最後也越是容易走進這個漩渦不可自拔。

記住一切皆有因,想要好的果報要先修因才行,不懂得修因只談果報這無異於坐等天上掉餡餅,是福是禍可想而知!

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每一個言行都會有相應的果報,修果先修因,求是求不來的,能求來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相關焦點

  • 「得福者,未必非禍」,佛說:這3個所謂「福報」,是禍也,警惕
    導語佛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在生活當中我們可能不能用平常的心去對待挫折,但是我們始終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福禍是存在密切關係的。這就是佛說的:"樂極生悲",若一件事情到達了最極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變成壞事,使福禍相互轉換。因此我們在生活當中應該用佛教的智慧去看待每件事情,用科學的角度和全局的觀念去看到一種事物的發生。
  •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作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春秋·曾子》中的這一段話,兩千多年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標杆,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來處。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聰明智慧的人懂得惜福和培福,就像「開源節流」一樣,不浪費福報,而且通過各種途徑為自己修福。很多人喜歡到寺院,到佛菩薩寶像前求福,希望能得佛菩薩加持,賜予財富福報,但其實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是求不來的。福報是靠個人行善積德修來的,我們所做下的每一件善事,存下的每一分好心,最終其實都是成就了我們自己。
  • 父親說:「有福自來,沒福瞎白」,這是不是說,要坐等福報?
    父親說:「有福自來,沒福瞎白」,這是不是說,要坐等福報?父親在世時話語不多,但每次講起來,都是他小時候的事情。或許,那個特殊時期的生活我們覺得新鮮吧,聽起來自然也津津有味。有一次,幾個鄰居來家裡喝茶,話題就提到了「福報」。我那時還小,只記住了父親說的一句話:有福自來,沒福瞎白。
  • 精進過節|修福和沒有修福是有天壤之別
    福報不夠的人,一出生,沒錢、殘廢、聾啞、智障;生意怎麼做怎麼賠錢;所交的朋友沒有一個是好朋友的,都是酒肉朋友,這個就是有修福跟沒有修福的人,是天壤之別的。千萬不要說:我只有念佛。這個福是很重要的。為什麼福很重要?
  • 佛說:有福之人,身上有這5大「貴相」,看看你有嗎?
    這個福報不是以錢財地位來衡量的,而是人當下的因果、當下的念頭和境遇。常言道: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福報不是靠爭搶來的,我們看生活中有些人很忙碌,看似也掙了不少錢,可是它留不住,守不住這些財富,為什麼?因為沒有修福。人越是沒有福,越要發心去做善事、去救濟他人,修福報。福報夠了,錢財自然會來。
  • 家中女人,有這4種性格,福報大,家族興旺,是三生修來的福氣
    一個女人有沒有福報,從言談舉止上就能曉得,不光是女人,男人也是一樣,一個人的語言、穿著、行為都會暴露一個人的性格。一個女人,能決定一個家族的興衰成敗。越內斂的女人,福報越大,因為內斂的女人能「藏」得住。「藏」首先表現在穿著上。女人穿衣不能太暴露,越藏越好。藏不住的女人,往往是沒有福報的。
  • 福禍相依,處之泰然:生活遇到不順,默念這3句話,對自己有好處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即:災禍中總有幸福隱藏,禍是福的先行憑據;福裡不免潛伏著災禍、危機,福是禍的潛在前提。老子認為,福禍相依,變化莫測。這就告誡我們,身當鴻運時,應當謹慎,因為福中也許包含著禍的種子。倒運時應當保持一顆平常心,笑對人生。
  • 如何看待福禍相倚
    《阿毗達摩俱舍論》中有個福禍雙至的故事。故事說,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個年輕人,願上天能賜予他最大的幸福。他日復一日,虔誠地向神佛祈禱。他的誠心終於感動了帝釋天。一天夜裡,他聽到有敲門聲,當他把門打開時,赫然發現門外站著一位美麗異常的姑娘。這時,這位美麗的姑娘開口了,她的聲音非常美妙,猶如黃鶯出谷一般:「我是負責管理幸福的女神,是吉祥天。」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切記不要揮霍!
    就如佛門裡那首偈子所說: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之因,決定今生之果。常見善人得善果,前世積德多;常見惡人遭惡果,前世罪業多。常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命苦,卻不知道其實一切的苦樂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感召的。人的命運其實就是自己因果的顯現,「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佛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福報來得太快,並非好事
    佛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人間是苦海,煩惱無窮,佛以大慈悲大智慧在世間傳法,普度眾生,希望眾生能以此修得福報。福報能使人遠離煩惱苦厄,家世風光,財源廣進,子孫孝順,因此人人都以為得福就是好事,福報來得越快越好,因為福報來得越快,受的苦就越少。
  • 福相都是修出來的,看看這3種人,包括你嗎?
    美由善心來,心似蓮花開。有福報的人,相識遍天下,相知也遍天下。所以因果是很重要的,只要跟大家結好因,廣結善緣,就會有好果。正所謂:「一切眾生相,皆從心地生。」佛說:福有福相,業有業報。不同的人心,便產生了眾生的相貌,所以說生活中,有福報的人,往往會有福相。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先天無福,可以靠後天修福。只要有心改變,任何時候都不算太晚。人也不要害怕吃苦,沒有苦哪裡來的甜?其實吃苦也是在幫你消業,人之所以活得不順心,是因為福報不夠、業障重,需要「吃苦了苦」,也需要積德修福。有些人覺得自己命不好,就天天跑寺院燒香拜佛,希望慈悲的佛菩薩能救度自己。其實誰也幫不了你,信佛不是迷信,信佛是相信因果。
  • 佛說:這4種人,活得最苦最累,希望沒有你!
    消極的人認為「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其實「命運由我不由天」,命運的好壞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果,都是自己的業力感召。「命由己造,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哪有什麼苦難,無不是因果顯現。我們往往羨慕別人命比自己好,天生富貴,卻不知人家前世積德修福。今生貧困為何因?前世未舍半分文。不必去抱怨上天,試看因果虧待誰?
  • 佛說:放下執念,萬般自在!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娑婆世界即是堪忍,每個人的一生都註定要經歷苦難,不過苦多苦少罷了,依個人因緣福德而定。人生的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誰又能幫你解脫呢?佛家言: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若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佛菩薩縱有千般慈悲、萬般神通,也改變不了每個人的因果業力,也無法頂替你去修行。「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佛菩薩只是引領大家走向彼岸的道路,告訴你走向解脫的方法,但路要靠自己走,智慧要靠自己去體悟。
  • 耳朵長痣是福是禍
    耳朵代表一個人的財運、健康運。耳朵上有痣的你,一生不為錢所困,也不被疾病所苦。根據耳朵長痣相圖解大全的描述,長在哪的痣才是好痣呢?是福還是禍呢?耳朵長痣的男人們,是不是很好奇呢?  男人耳朵長痣是什麼意思 風水看你的痣相 你的痣長對了沒 通常來說,耳朵上有痣是一種福相!耳朵上方有痣的人,很有才幹,才華洋溢,腦筋轉得很快,有福氣,並且能夠把握幸運,事業容易成功,將來的個人財產也會有很多。但如果痣的型不好,則此人的自我意識很強烈,容易因為自己的任性而招來惡運。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人生的福報全靠自己修得,是求不來的。就像《太上感應篇》裡講的: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命運其實就是自身因果的顯現,當下的福禍皆是自己善惡之業的感召。佛家言「命由己造,福自己求」,一切都是人自作自受。
  • 佛說:心量大的人,福報才大
    佛學家說:「大千世界,只有心量大的人,福報才會大。」這一條評論獲得了眾多人的點讚和認可,的確,人活一世,說到底,拼的就是人品。擁有好的人品,自然會積攢好運,也在無形中打開通過幸福的大門,反之,在生活中遇到的黴運、災難和禍端等,也許都是壞的人品埋下的隱患,從而白白斷送了許多機會。所以,佛學家也常說:「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無論走到哪裡,總會熠熠生輝。」
  • 佛說四十二章經 完整版
    所說諸疑陳佛進止。世尊教詔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爾時世尊為說真經四十二章。接物度生隨機演教。開彼疑惑示其戒敕。敘以輪貫乃成四十二章焉。佛言。凡經首標佛言者。皆是弟子阿難等結集之時。敘佛平生所說。故云佛言。辭親出家為道。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沙門梵語。合雲沙迦門。曩已略其二字。此雲勤息。謂能勤修眾善勤息諸惡。又雲。息惡取止息之義也。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佛家常說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