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臺灣金馬獎║《陽光普照》太陽的兩面是同樣不被理解的少年

2020-12-21 團小暖的嬉笑怒罵

不管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希望就像我們的片名一樣,無所謂黑夜、陰影,太陽終究會來,祝福大家永遠陽光普照。——影片監製葉如芬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2019年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大陸和香港的影片都退出了影展,被稱為史上最尷尬的一屆頒獎禮。

而在這次的頒獎禮上,臺灣本土家庭現實主義影片《陽光普照》脫穎而出,橫掃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在內的11個獎項。

和202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一樣,既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流量明星,更沒有疊加的酷炫特技,有的僅僅是著眼於普通的家庭、普通的人還有那些在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遭遇。

影片關乎愛、關乎人性、關乎理解、關乎尋找自我。

乍一看到片名,還以為是家庭溫情片或者是青春偶像劇,然而都不是。

相反,它很殘酷,是一部把家庭內部的扭曲關係,把家庭與社會的冷漠關係撕開給觀眾看的電影。

整部電影聚焦當代社會的普通家庭,頗有點「是枝裕和」的味道。

殘酷與溫情,陰冷與溫暖相互交織。即便是陽光普照的時候,鏡頭裡的城市依然冰冷空曠,沒有透亮的光明,一切都有點蒙蒙的,人也好像被撕裂著。

影片的開端便是兩個冷厲的少年,騎著一輛摩託車,疾馳在夜雨中。

鏡頭的快速切換中,火鍋店裡的一個男人的手已經被砍下來,掉進了火鍋裡,場面血腥慘烈。

於是行兇者之一的阿和,他的家庭從這一刻開始就像是脫了線的毛衣,一發不可收拾。

阿和因為被黑輪欺負,便叫來好兄弟菜頭,想嚇唬一下黑輪,沒想到菜頭一刀砍斷了黑輪的一隻手。

阿和被判關進少年輔育院服刑3年。本來是為了哥們義氣的菜頭,則比阿和多判了3年,還要擔負賠款150萬。

菜頭平日裡和奶奶相依為命,根本無法支付這筆賠款,菜頭的家人找到阿和的爸爸——阿文,希望可以分擔一部分。

而阿文,只是個駕校的教練,並且對這個兒子早已經灰心喪氣,當著法官的面,便直言:

我們管教不好,希望可以一直關他,幫我們管教。

對於賠款阿文根本不願意支付,菜頭的家人被逼無奈,開著糞水車,逼迫之下,才拿到了20萬。

最後,菜頭家唯一的房子被依法執行,奶奶則被趕去了養老院。

當駕校的學員問阿文有幾個孩子的時候,阿文每次都說「一個」,在他的心目中,一直都只有大兒子阿豪才是他想要的孩子,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阿豪身上。

有些父母喜歡好孩子,有些父母喜歡孩子的好。阿和的父親就是只喜歡好孩子。

哥哥阿豪不僅長得好,成績好,還溫和懂事,處處為別人著想。

阿豪的同學對他的評價也很高:

他對人很好,有時候會覺得,他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別人,忘了留一點給自己。

一切看上去都太過完美,完美到沒有人能察覺他的痛苦。

放學的路上,阿豪給女同學講了「司馬光砸缸」這個婦孺皆知的故事,但是影片中穿插的動畫片,卻讓人的心一下拎了起來,起了驚悚的感覺,隱隱地有一絲不好的預感。

在阿豪講述的故事裡,司馬光帶著小夥伴們砸缸,最後見到的是躲在缸裡的司馬光。

這個版本其實是作家袁哲生在《寂寞的遊戲》一書中所寫的,他稱這是「一個脆弱的故事」。

承載著家人希望的阿豪,毫無預兆地跳樓自殺了。

自殺前,阿豪洗了澡,把自己的房間收拾的乾乾淨淨,刪掉了手機裡的信息,無聲無息地跳了樓。

如果把父愛比作是太陽的話,阿文無疑把所有的光和熱都給了阿豪,然而過量的關注、愛和期望,變成了阿豪身上沉重的負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找不到地方躲藏,也找不到地方安放他的脆弱,只能假裝自己「真的很好」。

這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也是無聲的抗爭。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裡的壓抑,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程度。

阿豪的死,讓這個本已脆弱不堪的家庭再次遭受重創。

他曾經和交好的女同學說過這樣一段話:

阿豪就是那個尋找自我的司馬光,他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哪怕身心俱疲,也還是要掙扎著努力,成為被人認同的太陽。

而父親的那句人生信條「把握時間,掌握方向」,每個字就如同錘子一般,一錘一錘地敲打在阿豪的心裡。

他想要找一個陰影的角落,沒有人關注,只有自己。

真實的自己躲在密不見光的容器深處,但當自己和自己終於見面的時候,卻是不可避免的慘烈和死亡。

這是怎樣不可言說的悲劇?

出獄後的阿和已經改過自新。阿和的變化阿文看在眼裡,嘴上不說,心裡總算得到了些慰藉。

當學員問起他有幾個小孩,他還是會回答一個,因為——他真的只有一個兒子了。

本以為這個充滿悲傷的家庭能夠慢慢撫平傷口,麻煩卻又找上門來。

菜頭出獄後,耿耿於懷於阿和沒有去輔育院探視過他,也未曾分擔賠償,三天兩頭來找阿和的麻煩。

為了讓兒子可以繼續這樣正常的生活,阿文用盡一切辦法來保護唯一的兒子,最終阿文殺了菜頭。

這一點有點像《寄生蟲》,弱者的解脫,在於打壓更弱的弱者。

阿豪和阿和在片中猶如太陽的兩面,一個是被照耀到無處可躲的溫和優良,一個是被忽視到無處可去的困獸猶鬥,卻都是不被父親真正理解的少年。

如果說片中的阿豪是陽光的譬喻,意在溫暖的太陽照亮家庭,那麼他同時也在製造陰影,人們常常擁抱光線的照射,卻忽略陰暗的存在。

這個家庭的父子之間從沒有過真正的溝通,當然也沒有真正的彼此認可。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鏡子,家長才是鏡子外那個作惡的人。

父親從阿豪身上索求的是對時間和方向的掌控感,躲避阿和是在躲避家庭的潛在風險,是為了掌控家庭的方向。

村上春樹曾經說過:

我們的人生並不能單純地劃分為明亮或黑暗。在那之間有所為陰影的中間地帶。能夠認識那陰影的層次,並去理解它,才是健全的知性。

這一次導演鍾孟宏將鏡頭對準了陽光與陰影之間的地帶,在苦難與溫暖的交織下演奏出了一首光影奏鳴曲。

影片一直在直面這個家庭的傷疤,每一個人物通過微不足道的細節,用光、聲音、看似輕描淡寫的動作和言語,讓觀眾慢慢去體察家庭成員間的微妙關係,雖然血脈相親,卻又藏著無法啟齒的悲傷和痛苦。

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立場,都在做自己的努力,然而這一切又是如何發生的,似乎每個人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鍾孟宏是當今臺灣電影圈中最獨特的存在。他說自己是真的喜愛拍電影,而不是靠這個賺錢。

他始終以屬於自己的「節奏和方式」拍攝電影,用桀驁不馴的風格筆觸譜寫無奈又溫馨的人生故事。

前幾年飽含黑色幽默與社會批判的《大佛普拉斯》、窺探人性與家庭關係的《一路順風》,都印證了這位臺灣導演在舊世代和新生代銜接過程中,不斷碰撞出人性的火花。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失去了太陽,還有人心
    2019年臺灣金馬獎最大的贏家,《陽光普照》,獲得了最佳劇情長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五個獎項。因為某些原因,中國大陸所有電影人集體缺席金馬獎。而在同時間的中國電影金雞獎上頒獎典禮上,憑藉《地久天長》獲得影帝的王景春說:希望中國電影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愛地久天長。和《地久天長》一樣,《陽光普照》同樣是聚焦社會底層小人物家庭的悲慘生活,表現了似乎不可調和的父子矛盾。
  • 2019年金馬獎最佳華語片——《陽光普照》
    大家都知道,去年的金馬獎沒有大陸電影和電影人參加,臺灣地區就自己湊了幾部電影參選,在內地沒有掀起任何熱度,雖然很慘澹了,但是其中的一部取自於真實事件的故事——《陽光普照》,還是拍得很好的,說是19年最佳華語片,也當之無愧!
  • IME影評《陽光普照》:光影斑駁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電影《陽光普照》是一部關注家庭與個人,圍繞一家人展開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陽光普照》由鍾孟宏執導,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許光漢主演。影片刻畫出了一個家的模樣,在平平淡淡的敘述中展現出了家裡每一個人物形象的個人魅力。
  • ...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 中國臺灣《陽光普照》 中國香港《少年的你》
    此前,中國臺灣已宣布選送《陽光普照》、中國香港選送《少年的你》參與角逐。 附:近年來中國內地選送奧斯卡的影片 2019-《哪吒之魔童降世》 2018-《邪不壓正》 2017-《戰狼2》 2016-《大唐玄奘》 2015-《滾蛋吧
  • 周六侃電影︱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譯  名 陽光普照/A Sun◎片  名 陽光普照◎年  代 2019◎產  地 中國臺灣◎類  別 劇情 / 親情 / 家庭 / 犯罪◎語  言 漢語普通話 / 閩南語◎上映日期 2019-11-01(中國臺灣) / 2019-09-06(多倫多電影節)◎片  長 155分鐘◎導  演    鍾孟宏◎編  劇  張耀升 / 鍾孟宏◎主  演  陳以文 / 柯淑勤 / 巫建和 / 劉冠廷 / 許光漢 / 尹馨 / 溫貞菱
  • 陰影遍布下的家庭,陽光普照下的希望——《陽光普照》
    臺灣電影向來風格多樣,有被觀眾熟知的臺劇的小清新畫風,也有長時間以來一直沒有被淹沒的現實主義畫風。很明顯,《陽光普照》便是現實主義一類,雖然深入真實的中國家庭中去,在導演鍾孟宏的溫情關懷下,卻洋溢著犯罪片的黑暗氣息,片中不間斷的黑色幽默與黑色暴力,會讓觀眾情不自禁地反覆思考臺灣的現實家庭,給人一種獨特的「冷峻之風」。
  • 臺電影陽光普照獲美媒評為2020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臺灣電影陽光普照被美媒綜藝首席影評人選為2020年十大最佳電影之首,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表示,陽光普照除了跨越語言獲得共鳴,OTT平臺也讓臺灣電影能見度增加。由鍾孟宏執導的電影陽光普照除了將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也獲美國媒體綜藝(Variety)首席影評人德布魯(Peter Debruge)肯定,選為2020年十大最佳電影第一名。藍祖蔚目前是影視聽中心董事長,也是選擇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甄選會議召集人。
  • 不要被《陽光普照》的名字所騙,其實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情故事
    《陽光普照》是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陽光普照》海報作為網友們評為2019年華語前三的電影,先來看看《陽光普照》都獲得了哪些大獎。
  • 為什麼說《陽光普照》是2019年最好的電影?好在哪兒?
    但是,我今天要推薦的另一部電影,叫《陽光普照》,這部電影被稱讚為2019年最好的華語電影。《陽光普照》看上去很文藝,不管是名字、故事還是裡面的拍攝都相當的文藝,讓人看著覺得很舒服。可是這個故事卻一點不讓人舒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就是講述一個家庭四口人之間的矛盾,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如何和解?
  • 《陽光普照》:明暗交織光影斑駁終是恆常
    鍾孟宏作為臺灣電影後起之秀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不「健全」的家庭情感的細膩展示 已成為表達主題的主要路徑。每個家庭殘缺破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在電影中家庭的不完整與缺失已然成為一種表現趨勢。《陽光普照》是鍾孟宏指導的劇情片,與 2019 年 11 月 1 日在中國臺灣上映,攬獲了第 56 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包括最佳劇情長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在內的六項大獎,是導演鍾孟宏聚焦於普通家庭的又一極具個人風格的作品。影片最令人唏噓的莫過於花絮裡的那一張「全家福」,提醒觀眾這個普通的臺灣四口之家,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影片中沒有過一次同框。
  • 《陽光普照》:蔭蔽同存
    在我看來,《陽光普照》很難概括出一個主題思想,若是硬要提煉一個主題中心就未免有點太牽強,善惡啊,原生家庭啊等等,好像都包容不了這個故事。大體而言,影片圍繞陳建和一家展開了敘述,通過一個兇殺案撕扯開了表面平靜而實際上早已四分五裂的家庭,向我們重點展示了陳建和,陳建豪,父親和菜頭的恩怨情仇。以下重點分析導演是如何講述這個故事的。
  • 電影《陽光普照》,許光漢的內心獨白臺詞,太經典了
    中國臺灣電影《陽光普照》,這部電影極度動人的。他沒有教人走出陰影,必須和解的正能量片子,卻是直面陰暗,破碎的人生。在我們焦慮鬱悶重重壓在心頭時,可以看看《陽光普照》。「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的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去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 《陽光普照》:原來愛人的臉上總是光影斑駁
    故事講述的是家庭中親人們互相理解的困境。父親是一個駕校老師。他對外總是宣稱只有一個兒子,正在考醫學院。大兒子阿豪是家庭的陽光,承載了父母所有期望。這份期望也是重擔,他第一考試失敗,於是復讀,一定、必須要考上。家裡還有叛逆的二兒子阿和。在影片一開頭便因為教唆同伴菜頭鬥毆,砍斷手掌而被判入少管所3年。父親對外否定他的存在。
  • 電影《陽光普照》解讀
    因為從小愛看臺灣偶像劇的緣故,我對那慢悠悠小情調的臺灣電影也頗感親近,所以看到《陽光普照》的資源時,就毫不猶豫點開。兩個半小時確實有點慢悠悠,但一點也不小情調,甚至很生猛。像是在飄揚的小船上看風景,陡然幾個巨浪襲來又離去,海面復歸平靜但風景已全然不同,回味間又有種新鮮的感悟照亮心懷,所以想記錄下來。
  • 從光影、鏡頭和色彩三個角度來微觀分析《陽光普照》的劇情走向
    我們都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才能擁抱彼此。前言:《陽光普照》是中國臺灣影片,豆瓣上有87291人評價,打分是8.4的高分,影片改編自己同學真實故事,透過一家四口展現當代家庭矛盾以及背後複雜的社會關係。
  • 光明和黑暗——電影《陽光普照》觀後感
    我覺得這部電影講的是,「只有陽光普照,是不行的。別忘了你的陰影,它必須是你的負擔,你的承擔,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阿豪跳樓那一段,導演的處理,就是想要觀眾不明白,一瞬間懵掉。鄰居忽然來敲門,就一句話,「你下來看一看,樓下好像是你兒子。」,這臺詞!
  • 《陽光普照》:光會構築出具體的影,讓人的一生變得有稜有角
    囚禁於日不落的詛咒裡看完《陽光普照》後,除了結局讓人震撼,大兒子阿豪的離世同樣令人驚訝,然而,仔細回味後,卻可以發現電影早有放下麵包屑供人跟隨,其中,出自於《寂寞的遊戲》的司馬光故事,正好也是阿豪興奮闡述給曉貞(溫貞菱飾)聽的故事,而撰寫出故事的作者,袁哲生,正如阿豪一樣溫暖善良並天賦異稟。
  • 《陽光普照》中的光與暗、善與惡,既不純白、也不全黑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無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我也好希望像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
  • 《陽光普照》:一部非常成熟且具有深沉社會思考的電影
    此時,被砍傷者家屬也來找阿文求取巨額賠償,阿文受不了總是帶來麻煩的小兒子,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大兒子阿豪身上,卻不知道溫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不得不佩服,在臺灣,有一類導演永遠能從樸質的生活點滴中尋找到不遜於武俠片的「刀光劍影」。從楊德昌、李安、侯孝賢到現在的黃信堯、鍾孟宏等,一脈相傳。
  • 豆瓣8.4的《陽光普照》:國民老公許光漢的演技又上新高度啦!
    02 阿豪: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阿豪的死讓父親母親不敢置信。崩潰的母親吶喊:那不是阿豪。可是,誰又曾真正關注過阿豪想過什麼呢?後來阿豪在自殺前發的簡訊中他寫道: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的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