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文/書生半凡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01
「我和她住一個村子,小學我們是同桌,初中我們依然還是同桌,等讀高中的時候,我們去了不同的私立學校,但每逢節假日的時候,我們還是會約定好一起回家。
讀完高中後,我們去了不同的城市讀大學,剛讀大學那會,我們會去各自的大學看看,可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習慣了沒有對方的生活,身邊也有了新朋友的加入。
「哪怕我們很長時間都沒有聯繫,但只要聯繫後我們的關係還是會跟往常那般好!」這句話我說過,她也說過。
前年我回到老家縣城工作,恰巧工作的地方跟她的公司就隔一個街道的距離,平日裡她會來我住的出租房裡玩,我們一起買菜做飯,一起睡在同一張床上。
因為在我的心裡,她是我最好的閨蜜,所以沒有半點顧慮的我就把屋子的鑰匙給了她一把,方便她過來玩。
去年夏天她搬家,新房子的首付裡有我的十萬元,我原想著去她的新房子裡慶祝一下,哪知她卻回我有時間在慶祝,前些日子我又跟她提了一次,她的回答依然是等下一次。
我知道還會有下一次,我也知道現在的我們關係再也沒有過去那般要好,只不過現在想起我跟她都堅信了那句「哪怕我們很長時間都沒有聯繫,但只要聯繫後我們的關係還是會跟往常那般好」時,心裡就覺得難受。」
這是一位讀者朋友跟我分享她與她的要好閨蜜的故事,其實,生活中的我有些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感悟:結婚有了孩子後,曾經關係特別要好的朋友都在逐漸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關係特別要好的兩個人逐漸沒了話題,當初的兩個人可以睡在一張床上,聊著各自的夢想,心裡暗戀的人,可現在僅僅只是躺在各自的好友列表裡,大半年都沒想起給對方發一句話。
02
「一場婚禮過後,我拉黑了多年的閨蜜!」沈惠說這話時,言語裡摻雜著都是恨意,話裡的閨蜜是她曾經的大學室友,那個可以訴說掏心話的人。
兩人關係的開始源於開學報到後沈惠在寢室裡的一句話:我發現我們兩個人的老家相隔就幾條街道,以後我們可以做個伴一起回家。沈惠現在想起這句話時,嘴角都會微微上揚。那個時候的她們,怎麼都想不到會成為彼此大學生活裡最好的朋友。
一個學期相處下來後,沈惠發現兩個人有太多的共同話題:兩個人都喜歡吃甜的東西,甜的糖果,甜的雪糕,甜的奶酪,吃不了太辣的東西,就連辣條這種零食也只能偶爾吃吃,兩個人都是五月天的粉絲,都愛看周星馳的電影,兩個人都喜歡出去旅行。
隨著夾雜在兩個人關係中的共同話題的增加,兩個人的感情也在逐漸增厚,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兩個人會在考試月的時候相互打氣,相互幫襯,會在私底下討論班級裡哪個男孩子符合自己的擇偶標準,也會約好一起出去兼職,看電影,旅遊,還有一起看一場五月天的演唱會。
「惠,等以後我們有了工作,我們就去租一間特別大的房子,養幾隻貓,一起買菜做飯,一起逛街,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那時候的她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那時候的她們也沒想過兩個人的感情有一天會淡,會散。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畢業後,兩個人去了不同的單位上班,沒有跟當初說的那樣,住在同一間房子裡,而是各自生活在自己工作的城市裡。
剛工作那會,兩個人還是會每天在微信裡聊到很晚,約定好什麼時間去對方的城市看一看,跟對方分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情。
可隨著閨蜜有了男朋友後,兩個人的聊天次數逐漸變少,再也沒有了當初為了去誰的城市看看而爭得面紅耳赤,就這樣,曾以為兩個人的感情堅不可摧,卻還是在時間的浪潮裡關係慢慢疏遠。
03
可能沈惠自己都不會知道兩個人的再一次聯繫竟然是因為她的婚禮,閨蜜想要她當她的婚禮伴娘。多年的感情,哪怕是許久不聯繫,但只要提起還是會「熱淚盈眶」,沈惠自然不會拒絕。
沈惠的工作是一名銷售員,一個月只有三天的假期,為了能參加閨蜜的婚禮,沈惠調休了兩個月的假期,她希望能多點時間跟她嘮嘮嗑,而不是匆匆見一面。
不趕巧的是在閨蜜結婚那一周裡,沈惠患上了病毒性重感冒,整個人的精神都不太好,閨蜜男朋友的老家又在偏僻的山村裡,轉了四次的車才到的。
舟車勞頓後的她整個人跟蔫了一樣,渾身沒有力氣,也懶得跟別人說話,只想休息一會,於是就在電話裡詢問閨蜜自己住哪裡。
哪知道閨蜜回了句住的地方自己解決,等婚禮結束後找她報銷,沈惠也沒多想,畢竟結婚要忙的事情多,大家都是好朋友,應該多些理解與包容(事後才知道其他人都安排了賓館,只有她沒有)。
休息一晚後,沈惠人稍微有了些狀態,等趕到閨蜜家後,其餘幾個伴娘都已經化好妝了,伴娘服也都穿上了,見沈惠來了後,閨蜜給了她一個擁抱,兩個人簡單寒暄了幾句。
妝化好了,沈惠原想著可以趁著等新郎官接親這段時間跟閨蜜嘮嘮嗑,分享彼此最近的生活,可哪知道閨蜜一直在跟其他幾位伴娘聊天,包括大學時住在一起的其他幾位室友,直接把她冷落在一邊。
閨蜜的做法,沈惠心裡想說但還是把話憋在了心裡,畢竟今天是她結婚的大喜日子,可能那些人在她大學畢業後就沒在說過話了。
不一會兒,新郎官帶著他的伴郎團過來接親,一切都按照婚禮程序進行著,所有人都沉浸在結婚的喜悅裡。
臨近傍晚,賓客散去後,伴郎伴娘還有新郎新娘雙方的親友團開始鬧洞房,原本是個開心的環節,卻因為沈惠的一個發火舉動惹了伴郎團人的不開心。
原來是新娘在遊戲中輸了,需要找一個人替她接受伴郎團的懲罰,作為新娘的閨蜜自然是想都沒想就讓沈惠替她接受懲罰,可沈惠無法接受異性佔她的便宜便發了火。
「不就是一個簡單的鬧婚遊戲嗎?你至於發這麼大的火氣嗎?一點面子都不給我,你心裡還有沒有我這個閨蜜了!」
閨蜜的這句話讓沈惠心寒了半截,她實在想不清這種情況下,閨蜜難道不應該是替她拒絕,而不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讓她去接受男人找她的便宜。
沈惠沒有回答閨蜜的問題,只是回了個笑臉,呆在一旁看著他們繼續玩著遊戲,等鬧洞房結束後,沈惠跟閨蜜寒暄幾句後就離開了。
隔天沈惠就離開了閨蜜男友的老家,她也沒打算給閨蜜報銷自己的賓館費用,一場婚禮後,讓她徹底看清了閨蜜這個人,也明白了這場感情。
04
我一直都認為好朋友之間的相處真的能處成親人那般坦誠,兩個人分享著各自的悲歡離合,彼此訴說著掏心窩子的話,一起笑,一起哭,眼裡有夢想也有對方。
可任何一段關係都有其保質期,保質期到了,關係也就散了,曾經互說掏心窩子話的兩個人,感情也會經不起時間與現實的折騰,距離與各自的交集讓兩人的關係逐漸疏遠。
想起一句話:「世間有多少好友,年齡相仿,志趣相投,本以為可以成為一輩子莫逆之交,哪怕曾經共同面對風雨,但是經歷過一些事之後,兩個人也就天涯路遠,在彼此心中的分量也就沒那麼重了。」
其實,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都需要熬過一個人的日子,沒有誰會陪著你走完人生這一趟旅程,你得習慣身邊朋友的不辭而別,當你習以為常了,你也就釋然了。
不過我希望每一段關係中的你都能真心對待,不算計對方,不辜負對方的好意,在一起時好好相處,哪怕最後這段感情散了,你也可以無愧於心。
最後我想引用金庸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天上的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異地戀或是異地夫妻的感情都會因距離與生活交集而變淡,何況朋友之間,習慣就好,不過多期待,也不過度高估!
-END-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動動手指,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