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員、村醫……他們在黑龍江築農村防疫「最後一公裡」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網格員、駐村幹部、村醫……他們在黑龍江築農村防疫「最後一公裡」

  新華社哈爾濱2月3日電 題:網格員、駐村幹部、村醫……他們在黑龍江築農村防疫「最後一公裡」

  新華社記者

  網格員變防控員,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地毯式排查,創新宣傳方式方法,發揮駐村幹部、村醫作用……連日來,黑龍江廣大農村地區迅速行動起來,通過多種方式,築牢農村防疫「最後一公裡」。

  網格化防控,到戶到人

  「我是馬克明,家裡人的體溫怎麼樣,有沒有異常?有沒有外來人口?」一段時間以來,這是黑龍江省樺南縣閆家鎮城子嶺村網格員馬克明的「口頭禪」,每天他都會通過電話或微信向村民詢問情況。

  春節前夕,大批人員從城市返鄉,農村的醫療條件相對較差,是當前防疫工作的薄弱環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城子嶺村網格員變成疫情防控員,對村屯人員進行網格化管理,將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每戶每個人。

  馬克明一方面向村民傳達疫情的防控要求、防疫知識,一方面每天對負責的村民進行日常詢問排查,如有異常情況上報村幹部,如有外省返鄉人員叮囑居家隔離。

  近日,黑龍江省下發《關於切實做好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地)、縣(市、區)充分認識當前疫情緊迫性嚴峻性,做好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黑龍江省海倫市永富鎮眾發村共有480戶2170人,5個村民組,每個村民組組長就是一名網格員。網格員建立微信群,每天在群裡發布官方疫情信息和科普防護知識,引導村民利用手機進行學習。

  眾發村黨支部書記赫英才說,大年初一就召集村組幹部、網格員,挨家挨戶走訪排查有無武漢往來史、居留史人員和與其接觸者,並向村民講解疫情的科普防控知識,引導村民正確認知疫情、掌握正確的疫情應對方式。

  創新宣傳,入心入腦

  「勤洗手,罩住口,別往人多地方走;不聚會,不串門,聚眾打牌就是鬼招魂兒;不亂倒,不亂扔,醫療垃圾害人精;不獵奇,不嘴饞,兩口野味兒命玩完……」一大早,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海豐鎮恭頭一村駐村第一書記朱文武便「妙語連珠」,用大喇叭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

  望奎縣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為打好疫情防控這場「全民戰爭」,全縣15個鄉鎮172個大喇叭、65輛流動宣傳車、300臺計程車LED頂燈及全縣所有小區300個擴音喇叭,滾動播出宣傳防疫規定、權威信息,保障基層防疫宣傳工作入腦入心。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赫英才發現,集中式、大篇幅的播報,一些村民並沒有真正入腦入心。赫英才認真學習總結疫情科普防控知識,利用2天時間編寫了「抗新型肺炎三字令」。288字的三字令,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易記,及時增強了村民自我防控意識和能力。

  「赫書記寫的三字令不是說嘛,宅在家,要通風。勤洗手,搞衛生。出門外,口罩戴。不走親,不訪友。待家裡,別亂竄。想拜年,致個電。微信傳,很時尚。」 眾發村村民林紅豔說,每年正月時候都串門兒,今年哪都不去了,出門透透風也戴口罩,回來就洗手。

  駐村幹部、村醫在行動

  作為大慶市第二醫院駐大慶林甸縣衛星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嶽才忠在臘月二十九,村民陸續回村過年時,就已開始著手部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這是控制疫情的最佳方式。」嶽才忠提前與村醫就村民身體狀況進行初檢,對外地歸鄉人員進行逐一排查,與村兩委成員對村裡的防控工作進行提前部署。

  嶽才忠和同事們精心為18名返鄉人員,特別是1名從疫區歸鄉者提供居家隔離指導,村醫每天兩次為居家隔離人員及家屬監測體溫。在做好上報工作的同時,村醫還通過微信、電話、家屬傳達等多種形式,做足村民思想工作,特別是做好居家隔離村民的心理疏導。

  「潛在風險必須完全按照規程執行,疫情面前,一絲馬虎也要不得。」黑龍江省饒河縣小南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冷菊貞說,經過持續宣傳,全村人都非常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我們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防疫戰。」

  在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林鎮林山村,村醫姚秀玲一天三次視頻收集湖北返鄉人員體溫數據,並指導村民如何消毒,如何進行室內通風等。

  姚秀玲還發動愛人、兒子共同做好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愛人孫德宏負責幫助村幹部搞宣傳、張貼公告懸掛條幅;兒子孫雨負責在電腦前製作上報每天三次的體溫報表。(記者王建、劉赫垚、王建威、楊思琪)

相關焦點

  • 高臺巷道鎮:網格員打通「民生110」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科學合理建網格按照屬地性、適度性、整體性的原則,科學劃分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25個,三級網格157個,配備網格長25名,網格員157名,十戶聯防長436名,專兼職群防群治隊伍207名,並將黨建、林草、消防、安全、市場監管等管理事項納入網格管理,進一步落實各級網格員工作責任,做到「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實現了鄉村治理
  • 東營網格員:生活中他們是孩子的「超人」 防疫工作中他們是群眾的...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月31日訊(記者 李夢雨 通訊員 康雲飛 李雪)自疫情出現至今,東營仙河鎮全體網格員無一人休假,大家拉網式地在各自網格內迅速開展疫情宣傳、摸排、登記、上報等工作,如發現懷疑人員或病例,第一時間撥打仙河鎮疫情防控辦公室值班電話。
  • 酒泉玉門市:網格員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當下,玉門市活躍著這麼一些人,他們放棄了小家的團圓,不分晝夜地走訪排查,迅速摸清返玉人員底數,為社區樓棟站崗巡邏,為社區撐起疫情防控的「保護傘」。他們就是社區網格員!本網通訊員 楊棋焜 王英新市區街道辦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的優勢,組織轄區84名網格員積極參與聯防聯控,深入排查,劃區分塊,實時採集網格內家家戶戶和所在單位的情況,挨家挨戶對格內人員開展防疫宣傳、做好排查登記、了解人員動向等工作,為新市區撐起了疫情防控「保護傘」。用心守護防線「您好,我是花匯小區的網格員,來做信息排查的。
  • 東海縣桃林鎮:小小網格員 群眾守護神
    他們有時候是宣傳員,向群眾宣傳著黨的各項政策,他們有時候是巡查員,在鎮村裡巡查著各類安全隱患,他們有時候是疫情防控員,值守在不同的監測點,他們有時候是調解員,化解村民間的矛盾,他們就是桃林的網格員。桃林鎮共劃分為63個網格,每個網格都配備一名網格員,網格化工作在桃林鎮從無到有,逐漸步入正軌。
  • 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網格+」模式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遇到問題可以隨時隨地反映給網格員,很快就會得到解決,網格化服務真是給咱老百姓帶來很多便利!」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龍祥家園居民趙阿姨笑容滿面地對網格監督員說。東營區龍居鎮秉承「以人為本、基礎為先、質效為要」的理念,以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為支撐,探索建設了「網格+」服務管理模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創新防疫模式 安樂社區「網格作戰圖」築牢社區「防疫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抗「疫」戰中,社區無疑是基層防控的最前線,也是那堵防疫的「牆」。疫情期間,怎麼打好「防疫戰」,如何築牢「防疫牆」,吉林街道安樂社區用一張「社區防疫作戰圖」鋪開了防疫工作。牢牢築起社區「防疫牆」。
  • 青島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書香門第社區網格員王曉萱:來自防疫一線的...
    戰「疫」號角吹響以後,金家嶺街道的網格員們紛紛衝上一線,為居民築牢疫情防控網。書香門第社區全體網格員在社區兩委的帶領下,科學有序防控,確保防控措施落實落地。王曉萱是社區網格站副站長,同時負責書香門社區03網格,每天在完成自己負責的網格巡查等任務後,她還負責匯總整個社區11個管轄小區所有網格的排查數據信息,第一時間向管區、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上報。王曉萱積極協助疫情管控檢查點對進入小區的人員進行詢問、測溫等工作,指導物業門崗工作人員做好人員、車輛信息登記。
  • 我的環保故事|平凡中見不凡,他們是濟南環保網格員
    下面是山東省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報送的環保網格員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這是泉城濟南冬月的一天,天色剛蒙蒙亮,泉城藍記著來到了歷城區彩石街道,見到了一位和藹的中年人。他是正要上山巡查的網格員—肖繼豹。肖繼豹(濟南市歷城區彩石街道環保網格員):我從事這個工作已經三年了,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定期的對水源地進行檢查。肖繼豹巡查的水源地位置汽車只能到達山下,他只能每次徒步翻山巡查。三年來,他走了將近一萬裡山路。
  • ...精兵」,95後網格員淬鍊別樣青春|三穗縣雪洞鎮桃元村網格員鄭嘉黎
    我叫鄭嘉黎,今年24歲,2019年10月,我考入貴州黔東南州三穗縣雪洞鎮人民政府工作,現在不僅是黨政辦的一名工作員,也是桃元村網格員、幫扶幹部、人口普查員……鄭嘉黎(左二)向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我所負責的是桃元村街上組網格,有15戶貧困戶,23戶非貧困戶,共166個人。
  • 他們,有著一個渺小而又重要的名字:網格員
    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網格員。早上7點多,吳漢彬戴好口罩準備出門。他所負責的片區有100來戶村民,他要跟其他同事一起,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100多戶家庭走訪完,清楚掌握每一戶每一人的行蹤、體溫等情況。
  • 蒼南工業園區:網格員入企 助力有序復工
    上午,網格員鄭振發來到企業,當面為企業指出了問題所在。 據了解,為了有序推進企業復產復工,蒼南工業園區設立7個網格服務小組,選派56名網格員經過培訓後入駐企業,每個網格員負責2-3家企業,為園區首批覆工的企業服務。
  • 文明東營我的家|東營網格員:聚是一團火 散是滿天星
    第一期:東營網格員: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有一個群體,他們穿梭城鄉的大街小巷,用腳步丈量著社區,奔波在社區與鄉村的每家每戶,用責任守護一方。疫情防控一線,社區就是每個網格員的戰場, 開展防疫宣傳、掌握人員動向、做好排查登記 ……披星戴月奔走在街頭巷尾,在戰"疫"一線與時間賽跑,展開一場刻不容緩的社區保衛戰。東營區牛莊鎮網格員為商販發放《病毒防疫注意事項》。
  • 【綜治在線】寧河區板橋鎮為專職網格員「充電」
    【綜治在線】寧河區板橋鎮為專職網格員「充電」 2020-12-21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身上掛滿「裝飾品」的網格員 只是基層戰疫百態一幕
    網友評論:這是最美的飾品補足因疫情影響的1573個網格缺員築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疫情期間,許多像豐楓這樣的網格員堅守社區在防疫最前沿。為築牢網格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市委政法委組織精細化摸排全市13001個網格工作力量減員情況,督促各區迅速調配力量,補齊因疫情影響的1573個網格缺員,動員全市社區網格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職責。
  • 德清武康街道:網格員助力基層宣講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通訊員 朱根花)今年以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德清武康街道廣大網格員走街進巷、上門隨訪、聯防聯控,夜以繼日守護社區和基層安全,成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力量。
  • 網格員、「紅袖套」……成都每日20餘萬群防群治力量齊心抗疫
    小小網格員,匯聚防疫「大能量」,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成都市委政法委發動綜治隊員、網格員、「紅袖套」等群防群治力量,構築起一道堅實的抗疫基礎防線。小小網格員,匯聚防疫「大能量」,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成都市委政法委發動綜治隊員、網格員、「紅袖套」等群防群治力量,構築起一道堅實的抗疫基礎防線。每日20餘萬群防群治力量參與抗疫,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小區院落、民宿賓館、商場超市等多個地方,他們的腳步奔走在摸排走訪、信息篩查、聯合防控、醫診銜接的路上。
  • 「最佳網格員」溫秀華:為鄉親送一劑暖心的湯藥
    平陽縣鰲江鎮錢倉社區專職網格員溫秀華起了個大早,拿出已經備好的4包中藥包浸在了水裡。女兒在平陽縣中醫院值班,這是女兒在通宵值班後一併帶回來給她的。這並不是尋常的中藥包,喝藥的也不是溫秀華自己。草藥浸泡2小時後,溫秀華要將這些熬煮成茶飲,給周圍居民及在村口卡點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
  • 戰「疫」路上的網格員朱燕
    朱燕,恩施市小渡船街道辦事處航空路社區居委會車站網格的網格員。自2010年恩施市城區剛剛開始實施社區網格化管理以來,朱燕就成了這座城市最基層、最一線的社區網格員。她的責任片區主要位於原航空路車站及其周邊小區,在這個改制小區多、流動人口多、個體商鋪多的「三多」區域,朱燕一幹就是10年。從而立之年到不惑之歲,從青絲滿頭到白髮漸生,3600多個日日夜夜,她一直堅守在這裡。
  • 一「網」情深,「疫」路逆行!寶安網格英雄,pick you!
    他們是司機,驅車將重傷小孩送醫院就診;他們是「臨時媽媽」,把別人家小孩帶回家照顧;他們是快遞員,為居民購買油、菜、藥品等物資並送貨上門;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網格員!在深圳市寶安區,10個街道397平方公裡區域被劃分成了4866個網格。
  • 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 郴州東源村鄉村網格員助力鄉村治理
    黨支部書記陳斌介紹,東源村在構建「兩茶一葉+網際網路+旅遊」的框架基礎上,通過電商平臺為牽引,全村旅遊為主線打造「一網格一特色產業」「一網格一共享基地」「網格內產業實現全覆蓋」的新模式。 在基層治理創新方面,東源村以「網格化+戶積分管理」為著力點與突破點,全力推進基層治理。目前全村村民的滿意度、幸福感得到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