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耳傾聽》25周年:可還曾記得,年少時心中的璀璨「原石」?

2020-12-21 bigfun的小火汁

文丨奇妙的kiki@bigfun社區

我曾以為吉卜力的《側耳傾聽》描繪的不過是一個日常世界,它的上映已經是25年前的事,故事背景是當時的東京,它與九十年代的中國城市有許多相似之處。

可在2020年的今天,重溫這部電影後,我卻突然發現,中國社會變化的速度、科技改變生活的程度,讓電影中的世界已經顯得如此陌生,我們似乎不太可能,再生活在那樣一個世界,這讓我生出許多傷感。

因此,在傳出日本將在今年推出真人版《側耳傾聽》電影的消息時,我並不看好。在我心中,《側耳傾聽》的動畫世界是不可替代的,那遠不是用「懷舊」就能概括的情感,它莫名地具備了奇妙的奇幻特質,讓它變成了超越歲月的童話。

年少時,也曾以為自己心裡有璀璨原石,可它早被磨的稜角全無。因此,本文純粹是懷念《側耳傾聽》,以及那個懵懵懂懂、心中存有稚嫩理想、簡簡單單就能感動的少年。

目錄:

一、「從前慢」:一去不復返的簡單時代

二、25年前的青春羞澀,純粹的校園戀愛?

三、自我探求之旅,25年後同樣打動人心

四、生活的樂趣:隨遇而安與隨性探索

五、故鄉之路,真的還能找到嗎?

六、早逝的近藤喜文:宮崎駿心中永遠的痛

一、「從前慢」:一去不復返的簡單時代

「水泥路,到處都是,砍掉森林,填平山谷。西東京和多摩的山丘,我的故鄉,是水泥路。」

在《側耳傾聽》裡,這是女主角月島雯為「鄉村路」填寫的歌詞,她試圖找到故鄉的感覺,卻發現鄉村已不復存在,融合在城市的水泥路裡。

高速誇張的城市,像是永不疲倦的怪獸,試圖延伸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商業中心、地鐵、住宅區。

月島雯住在沒有電梯的住宅樓裡,這是八九十年代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建築:方盒子住宅樓,當然,我們的住宅樓通常是家家戶戶都裝了防盜網,看起來要密閉的多。

從月島雯家中的陽臺看出去,各式各樣的小房子與樹林交織在一起,在日本,「一戶建」是一個家庭的理想生活目標:可以擁有土地的永久產權,將房子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當月島雯穿梭在安靜的小巷時,每一個房子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25年前,電腦化剛剛興起,人們尋求知識的主要場所是圖書館,月島雯的父親正是市立圖書館的工作人員。

圖書館裡很安靜,那時還沒有手機,不會時不時就有鈴聲響起,人們或聚精會神或悠閒自得,享受著閱讀的樂趣。

沒有網絡、沒有熱搜、沒有大眾點評,註定那是一個「從前慢」的世界。而在這個世界,認真生活的人會發現許多「線索」,正如月島雯借到了1958年的「天澤藏書」,以及跟蹤坐電車的貓,卻發現人跡罕至的「地球屋」。這種探索的喜悅,沒有朋友圈可發,只會分享給最親近的幾個朋友。

一切都是油然而生,沒有各種APP在計算你的喜好,給你推送「xx地最值得打卡的十個網紅景點」,提前透支驚喜,摧毀探索本能。

25年後,我們收穫了高效的生活,也送走了一去不復返的簡單時代。

二、25年前的青春羞澀,純粹的校園戀愛?

25年前,不論在日本還是中國,中學校園都是一個相對純粹的地方:學生們對世界的了解來自同齡人、老師和課本,社會則是相對遙遠的未來。

在這般環境誕生的情感,自然是青澀而懵懂的,表達情意的主要手段是找朋友遞送情書,那兩張薄薄的紙,寄託了數個夜晚的不眠,無數次斟字酌句後,仍無法帶來一絲信心:當信脫手的那一刻,心便一直懸在空中。

沒有QQ,沒有微信,更沒有知乎,一切只能依賴自己的想像和「修養」,外加朋友的不靠譜建議,一封信就基本決定了兩個人的關係。

學校圈子非常小,註定學生的情感是相互交織的,月島雯的好閨蜜暗戀的男生,幫他的兄弟給閨蜜遞送情書,而他真正喜歡的女生,卻是毫不自知的小雯,當真相終於大白時,小雯拒絕了男生,帶著複雜的心情落荒而逃。

當然有更「聰明」的辦法,正如本片男主角天澤聖司的做法,他不知何時開始注意到經常出現在圖書館的月島雯,為了引起小雯的注意,他用的辦法可說是獨一無二:

「其實很早以前,我就在圖書館的借書卡上注意到你了,你不知道我在圖書館,有幾次跟你擦身而過吧?好幾次我還曾經坐在你旁邊。為了要讓我的名字早點出現在借書卡上,我看了好多書…」

於是,一個愛讀書的天澤聖司,早早的就埋在月島雯的心裡,她對這個總是出現在自己名字前的人產生了強烈的好奇。

當讀書卡上的天澤聖司、偶遇的喜歡捉弄她的男生、會製作小提琴的帥氣師哥重合時,月島雯心中的驚喜與慌亂交織,這樣一個男孩,竟然在很早就開始關注自己,想方設法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年齡與閱歷的差距帶來的不僅是喜歡與愛慕,月島雯深深陷入了不自信的煩惱之中,她向好友抱怨:「是他太早熟太聰明了,還不一樣都在念書,這麼早就決定自己將來的路,而且非要一步步的往前走」,「他原來就比我用功,怎麼會需要我去鼓勵他?」

好友鼓勵她:「你不是也很有才能的嘛,你寫的那首鄉村路,學弟學妹大開眼界。要我說,這就是你與眾不同的地方。」

這句話啟發了月島雯,她想起了天澤聖司說過的話:「像我這樣的水準到處都是」,原來看似如此優秀的聖司也在質疑自己的才能,想到這裡,月島雯下定了決定:「所以我也應該要試試看。有了,我可以寫一本故事書,我有題材要發表。既然他做,那我也要做做看。」

三、自我探求之旅,25年後同樣打動人心

不拘泥於愛戀本身,探索人與人的相互影響,正是《側耳傾聽》最吸引人之處。月島雯與天澤聖司的相遇,激發出小雯對自身潛力的探索之旅。她本就處於最叛逆的青春期,自己也明顯察覺了自己的變化:

「人為什麼會變呢?我以前明明很乖,而且很溫柔的。最近我老是心神不寧,也不像以前那樣起勁,心裡總有個聲音,老是在對我說,事情才沒那麼簡單。變得一點都不可愛了。」

在小雯與聖司相遇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書籍與小提琴: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精神作品。雖然沒有網際網路,聖司的眼界卻是全球的,他希望到義大利克雷莫納的小提琴製造學校深造技術,不過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聖司對自己目前的技術很不滿意,「小提琴的造型在三百年前就已經完成了,只是靠著工匠的技術,來決定音色罷了。」小雯對聖司能製作出小提琴讚嘆不已,聖司卻不滿地說著「像這種水準誰都做得出來,我的技術還不到家」。這讓小雯感覺難過:「我什麼都不知道,找不到方向,每天都好像在混日子」。

在聖司的堅持下,父母答應他在爺爺認識的雕刻師那見習兩個月,如果雕刻師認可聖司的才能和努力,那麼他們便同意聖司放棄讀大學,前往義大利學習小提琴製造。聖司第一時間找到小雯分享了這個消息,開心之餘,小雯卻深感失落:「你朝著自己的理想一步步的前進,我就跟傻瓜一樣,只希望能跟你念一樣的高中就好了,看我有多幼稚,老做白日夢…」

然而月島雯太幸運了,她無意中發現的「地球屋」的主人——聖司的爺爺,為她打開了一扇她從未見過的世界的門。她第一次知道,一個時鐘的工匠會有如此浪漫的巧思,將小矮人的故事,以及國王和公主的愛情故事,融入到時鐘裡,國王每12小時才能見到一次的公主,被製造得夢幻精巧,像是從童話書裡直接走出來一般。

爺爺告訴小雯,每個人最初都是一塊未經打磨過的原石:裡面到底有沒有璀璨的寶石,必須經過打磨後才知道,「那是要花上一番功夫的」,但「不試試看永遠也不會知道」。

小雯開啟了自己的「打磨之旅」,她以「地球屋」的貓男爵為主角,開始寫作自己構思的奇幻童話小說。為了這番對自己實力的「考驗」,她的成績直線下降,引起了父母與姐姐的關注。

始終沒有了解到原委的父親,在深談後說了這麼一番話:「最近這陣子,我看到阿雯在圖書館裡,拼命的在查資料,心裡覺得好感動。我想,我們就讓她自己試試看吧。況且求生的辦法,又不是只有一種。」

「你就照著自己的做法好好做,不過各行各業,都有他們辛苦的一面,到時候可怨不得別人。」

得到了家人理解的小雯,在聖司離開的兩個月裡,廢寢忘食地創作小說,貓男爵在她的故事裡與她一同探尋天青石的礦脈之謎,她們在空間逐漸扭曲的世界裡乘風飛行,尋找唯一真實的天青石。在創作的過程中,月島雯從最初的興奮,到不顧一切的堅持,最終在忐忑中完成了作品,她對作品毫無信心,以至於夢見駭人的場景:

當聖司的爺爺讀完小說,說出鼓勵的話語時,小雯再也堅持不住,邊嚎啕大哭邊說說道:「騙人,騙人。請告訴我實話!我根本沒有整理好,後半部亂七八糟的,我自己都曉得!」

「對,粗曠、直率,而且不夠完美,跟聖司的小提琴一樣。阿雯小姐,我看清楚了,你這塊剛剛出土,沒有磨好的原石,你真的很努力,不要慌張。太棒了,再下功夫好好磨練吧。」

「我…我寫了之後才發現,光是想寫是不夠的,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但是…因為聖司一步步走的好快,我好想跟上他的腳步,我真的好害怕,好害怕。」

看清楚自己的月島雯,最終下定決定要好好讀書,上一所更好的學校,她對擔心的家人說道:

時隔25年,一個初三學生,能對自己人生做出如此生動的探索,這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校園戀愛題材,也因此,《側耳傾聽》在我心裡,一直是吉卜力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四、生活的樂趣:隨遇而安與率性探索

將月島雯帶到「地球屋」的,是一隻名為「小月」的胖貓,它是一隻到處晃悠的貓,除了「小月」,它還被別人取了不同的名字。

當一隻貓能在人類的世界悠然自處,隨遇而安時,便可得知月島雯所處的環境、周圍的人們是多麼友善。

引起小雯好奇的,不僅是小月會坐電車這件事,這隻貓無論何時都擺著一副「關我何事」的冷漠臉,恐怕也是它最「萌」的一點。

表情冷漠,但小月的內心卻非常溫暖,當小雯心情低落坐在地球屋門口,當小雯忐忑的在屋外等待爺爺讀完小說時,都是小月陪伴在小雯身邊,當其他人出現後,它又滿臉不在乎的走開,仿佛在說著「真麻煩,接下來就交給你了」。

因此,坐擁整個社區,在許多個家庭都備受歡迎的胖貓,才是整部電影最懂得「隨遇而安」的角色。

當然,如果沒有跟著它探險,小雯不會找到「地球屋」,與天澤聖司的故事也就沒有了後續,因為聖司很快就要去義大利實習了。

雖說好奇心是人類的本能,可隨著我們在社會中逐漸長大,對越來越多的事物習以為常,好奇心也就一點點的失去,最終淪為生活的傀儡。

人類社會是個巨大的漩渦,它放大你的欲望,同時又布下陷阱,讓深陷其中的人們無法自拔。不知不覺,我們在社會上行走的姿態,竟然沒有一隻貓來的自在。

五、故鄉之路,真的還能找到嗎?

小雯筆下的貓男爵,與它的主人——聖司的爺爺,都擁有一段美妙而傷感的故事。

貓男爵原名叫做美朗立克,在德國留學的年輕爺爺,被美朗立克的神情吸引:它的眼睛在光線下會發出特別的光澤,這是工匠在無意中取得的成果。爺爺希望店家能將男爵出售給他。

店家卻沒有答應,因為另一隻與男爵配對的貴婦貓被送去修理了,店主不忍心拆散這一對貓戀人。

僵持之際,與爺爺同行的女性朋友突然提出,她將修理後的貴婦貓買下,只要她日後與爺爺重逢,這對貓戀人便可以不再分開。店主同意了這個請求。

這名叫「露絲」的女子至今還經常出現在爺爺的夢裡,可惜的是,爺爺剛回日本,戰爭便突然爆發了。

戰後,爺爺也曾回到當年的德國小鎮,試圖找到那位女士和貴婦貓,找了又找,卻一直沒有找到,這便成了爺爺一生的牽掛。那個德國小鎮,在某種程度上,成了爺爺的第二故鄉。

我曾以為,在成為「地球村」的今天,爺爺這樣的悲傷故事必定不會再重演,因為世界已經完全聯繫在一起。結果年初爆發的疫情,變成了阻隔人們的另一種戰爭,連帶著國際政治陷入困境。許多在歐洲或美國的異鄉人,和爺爺一樣,已經找不回來時的路。

在全球貿易如此發達的今天,珍貴物品寄託的情感也在逐漸消失,工匠融入工藝品的用心,被華麗的品牌掩蓋,人們更關注的是什麼牌子,誰在用這個牌子,用這個牌子有沒有檔次等等。像「地球屋」這樣的商店,如今誰都可以開出,因為只要有錢有需求,就可以全球進貨全球買賣。

但在這樣的店裡,你不會聽到男爵的故事,也不會聽到國王與牧羊公主的故事,店裡沒有爺爺,只有一個個商品標籤,上面的價格是展示的唯一價值。

我們搬進了城市,擁有了財富,獲得了地位,甚至掌握了權勢。唯一丟掉的,大概就是故鄉了。

六、早逝的近藤喜文:宮崎駿心中永遠的痛

《側耳傾聽》的導演是近藤喜文,於1998年逝世,他是高畑勳和宮崎駿的入室弟子,也是最有潛力的接班人,《側耳傾聽》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側耳傾聽》是吉卜力第一部表現真實現代生活的劇場動畫,月島雯與天澤聖司積極向上的姿態,正是吉卜力動畫主角的最佳代表。

然而在成功背後,吉卜力的工作壓力是超乎想像的,近藤喜文正是由於過度勞累引發病情加重,他的去世對宮崎駿造成巨大打擊,以至於在1998年發表了退休的宣言。

在宮崎駿寫給近藤喜文的悼詞中,不難發現,蘊含其中的悔恨之情。

「在我剛給他一份任務的時候,他住院了,而他也只是和平時一樣,嘀咕幾聲就接下了任務。除了說對不起,我什麼也說不出來了。我真的很後悔。」

而對於業界傳聞,近藤與宮崎駿在創作理念上有分歧,宮崎駿在悼詞中也大方的承認:

「在絕大多數關鍵時刻,我們總是有逐漸遠離的傾向,Kon-Chan(近藤的暱稱)則在一個職業動漫家的巔峰期和Paku(高畑勲)一起完成作品。儘管我很欣賞他的高品質,有內涵的作品,但是我總覺得有點不和諧。

為什麼他強迫他自己做這些呢?為什麼他不能用更直接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意願呢?有時候,我覺得很洩氣。

但是,也許是Kon-Chan覺得他不想被那個沒有耐心並且氣勢洶洶的宮崎駿所連累吧。」

即便是這樣,宮崎駿也承認,《側耳傾聽》比他想像的完成得更加好:

「隨著時光流走,甚至一個小裂縫都能被拉大。有些事情只能這樣。但是,當他導演《側耳傾聽》時,我覺得我最終實現了我多年前的承諾。

他作出一個很棒的作品,達到了我們對他的期望。這一定對他的精神和身體都是一次艱苦的旅程,但是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一次,並且用他的耐心完成了這部作品。

儘管隨著時間的改變,它也會改變著它的形式,但是《側耳傾聽》絕對是在我們20多歲和30多歲時曾經想製作的那種電影。」

事實上,近藤喜文在《幽靈公主》、《螢火蟲之墓》、《平成狸合戰》、《紅豬》、《歲月的童話》、《魔女宅急便》等多部作品都擔任原畫或作畫監督,是吉卜力不可缺少的一名大將。

而除去高畑勳和宮崎駿,擔任過吉卜力導演的名單中,近藤喜文毫無疑問是最被看好的接班人,用高畑勳的話說:「是一名偉大的動畫繪製者、角色設定者及監督」,「如果不是你偉大的天賦、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以及如果你在此之前沒有決定和我一起工作,那也就永遠不會有《螢火蟲之墓》和《回憶點點滴滴》的存在了。」

我們必須感謝近藤喜文,不僅因為他在吉卜力的貢獻,也因為他帶來了不可替代的《側耳傾聽》。

在吉卜力眾人揚起的風裡,有一縷隨著月色潛入窗欞的微風,它翻開你的書,掀開輕薄的紗帳,在你的耳邊低語著什麼。

仔細聽,那便是近藤喜文帶給我們的《側耳傾聽》。

相關焦點

  • 《側耳傾聽》:側耳了,傾聽了誰的故事
    又一個人窩在椅子上看了一遍《側耳傾聽》這部電影。又是一次心動與治癒與憧憬。這是一部名字就吸引我的電影呀。電影拍攝於1995年,講述的是1994年,日本一位初三女生月島雯遇到的青春小事。如果你看過日本經典電影《情書》的話,那就會對《側耳傾聽》中的借書卡不陌生了。以前,大家借書都用借書卡登記信息,借書卡上寫上姓名、借書日期和歸還日期。躺在床上看書的月島雯,發現新借來的書上有一個陌生而熟悉的名字——天澤聖司,念叨著之前好幾本書上都有他的名字,這個人看書比我還勤啊,心裡悄悄種下了好奇心的種子。
  • 蜻蜓FM發布十周年主題曲,傅菁用歌聲訴說《我願為你側耳傾聽》
    2021年1月1日,由傅菁演繹的蜻蜓FM十周年主題曲《我願為你側耳傾聽》正式上線,隨即在各大平臺迅速傳播,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破億,討論次數超過20萬,在網易雲音樂平臺上評論破萬,引發大眾關注。《我願為你側耳傾聽》兼顧了悅耳度和傳播度,在製作方面保有蜻蜓FM品牌固有的品質感。
  • 《側耳傾聽》:什麼才是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在吉卜力工作室的電影作品中,《側耳傾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相比於傳統的宮崎駿電影,它既沒有磅礴的格局,也沒有任何奇幻的附加,但他的導演,被認為是吉卜力下一代「接班人」的近藤喜文,卻在這部初次執導的電影中展現出了他對人物情感調度的過人天賦,讓人得以在一對少男與少女的情感間感受以愛的美好純真,然而天不假年,《側耳傾聽》既是近藤喜文的初鳴,卻也是他的絕筆,剎那芳華,
  • 因為你我願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側耳傾聽》
    《側耳傾聽》這部動漫卻對於青春期男女之間的純真愛情有明確的指向,看的時候也會恍惚之間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時光。而片中月島雯為了和天澤聖司之間美好的感情,也是付出了真正的努力,正是應了那句話:「為了你我不斷努力,只為有一天足夠與你相配」。
  • 《側耳傾聽》:宮崎駿式的純美愛情下,還隱藏著三條人生箴言
    提到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大部分人應該會想起《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魔女宅急便》這樣著名的作品,但今天我想為大家講述的是一部知名度並不高但卻更令人嚮往的《側耳傾聽》。《側耳傾聽》是由近藤喜文所導,宮崎駿擔任編劇。改編自柊葵1989年在雜誌《りぼん》上連載的同名作品。
  • 《側耳傾聽》:因為愛你,我會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側耳傾聽》是日本漫畫家柊葵創作的漫畫,香港翻譯為《夢幻街少女》,1995年由吉卜力工作室改編為了電影動畫。影片講述初中生月島雯和天澤聖司為了對方,互相鼓勵扶持,不斷讓自己變得優秀的愛情故事。不少影迷被影片中少男少女們純真美好的愛情故事感動,但我更感興趣是女主人公月島雯追尋自我的過程。
  • 【震驚】在側耳傾聽,你吃的是什麼?!意想不到的…
    初次走進側耳傾聽,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感覺:麵包數量不多,價格比超市貴?看了這個標題,是不是立馬有種一探究竟的想法?
  • 宮崎駿《側耳傾聽》:我那麼努力就是為了配的上你呀
    ——側耳傾聽我們都曾經小心翼翼的喜歡過一個人,年少時的我們不會輕易把喜歡說出口,而是把它埋在心裡,寫進日記本裡。也許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喜歡的那個人太過優秀,他總是自帶光環,不僅有著好看的側臉,還有傲人的成績。而你只是躲在角落裡的小貓,灰頭土臉,總覺得遠遠的看著他就是一種滿足。
  • 動漫側耳傾聽:遇見純愛,就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
    這篇文章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一部側耳傾聽就宣揚了非常正能量的愛情觀哦。首先介紹一下這部電影的男女主人公,女主人公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女孩兒,我們在自己的初中或者高中應該都見過類似性格的女孩子。她比較沉悶,總是喜歡趴在課桌上幹自己的事情,但是她並不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看閒書,並且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記錄下來,可能當作家就是小女孩兒的一個夢想吧。
  • 蜻蜓FM攜手傅菁推出十周年主題曲:一路走來,感謝傾聽
    2021年1月1日,由傅菁演繹的蜻蜓FM十周年主題曲《我願為你側耳傾聽》正式上線,隨即在各大平臺迅速傳播,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破億,討論次數超過20萬,在網易雲音樂平臺上評論破萬,引發大眾關注。《我願為你側耳傾聽》兼顧了悅耳度和傳播度,在製作方面保有蜻蜓FM品牌固有的品質感。
  • 吉卜力經典動畫《側耳傾聽》將拍真人版,松坂桃李清野菜名主演
    由吉卜力出品、根據柊葵同名漫畫改編的動畫《側耳傾聽》已宣布拍攝真人版電影,男女主演已經確定為清野菜名和松坂桃李,暫定於9月18日上映。《側耳傾聽》上映於1995年7月,是吉卜力首次表現真實現代生活的劇場動畫。宮崎駿擔綱編劇,導演則是老搭檔近藤喜文。
  • 側耳傾聽:花開的聲音
    側耳傾聽,密林深處,鳥鳴婉轉、溪語呢喃,大自然的聲音無處不在。一朵花的開放,一片雲的卷舒,都在講述著一個故事,生動而美妙。
  •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南法人の職業夢想夢想不曾暗淡,而你曾是少年「夢想是燈塔,指引人生前進的方向。你心中的法官是怎樣的?還記得剛進入法院時,一位老師對我們進行入職培訓時說的話,她說我們要學會悄悄的活著。現在來看,確實如此,案多瑣碎,法律關係複雜涉及各方利益,我們要抱著對法律的敬畏之心,對當事人利益權衡的公正之心,小心翼翼的對每個案件做出評判。朱明丹
  • 《側耳傾聽》:少女情懷總是詩,不懂愛的年紀卻傳達了愛的真諦
    《側耳傾聽》由吉卜力工作室出品,導演近藤喜文與宮崎駿合作多年,多次在宮崎駿作品中出任作畫監督,《側耳》中宮崎駿擔任編劇。近藤喜文後來由於工作過度勞累英年早逝,享年47歲,把一生的精力和才華奉獻給了動畫作品,此時距離《側耳傾聽》上映後還不到3年時間,葬禮上《側耳傾聽》主題曲《鄉村路》作為最後的送別曲。《側耳傾聽》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994年日本多摩市面臨中學升學壓力的少男少女之間的純愛故事。
  • 《側耳傾聽》:女孩子必看,它告訴我們初戀該有的樣子
    《側耳傾聽》這部電影上映於1995年,是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之一。他通過少女阿雯的視角,生動詮釋了初戀發生過程的美好,告訴我們一段初戀該有的樣子。NO.2仰望天澤聖司自從上次還書事件後,阿雯總會不經意的想起那個令人討厭的男孩,但也會更加好奇那個讀書比她還努力的「天澤聖司」。
  • 少年戀情,一去不返—《側耳傾聽》觀後感(4/100))
    日本動漫《側耳傾聽》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它講述的是這樣的一個故事:由於愛情的激勵,面臨中考的女主人公勇敢地選擇了一條應試之外的道路,在嘗試之後,又重新認清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這個故事有關少年時期的純潔戀情、有關追逐夢想、有關認識自我。這種電影作品真的是特別適合13-20歲的青少年觀看。
  • 《側耳傾聽》:因為你,我願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影視界曾有一位影帝,本來是幸福的;是美滿的,也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公布了戀情,並且婚禮的日期都準備好了。粉絲們也都芬芬祝他們幸福,所有人都覺得他們會迎來圓滿的婚禮,正當所有人替他們高興的時候,誰知道這個時候半路殺出了程咬金;這位影帝卻在外邊找小三,一個不過癮,還找兩個。
  • 【BBT匯音】Night Melody·側耳傾聽
    今天要分享的電影是來自宮崎駿的《側耳傾聽》,一個發生在中學時期的美好故事。初中三年級的女孩月島雯,喜愛讀書、寫詩,經常到市圖書館借閱一本本圖書。一天,她無意中發現借來的每一本書的借書卡上,都有一個叫做天澤聖司的名字。她因此對這個人充滿了興趣。
  • 《動漫裡那些治癒人的臺詞》-側耳傾聽
    7.風暴已經來臨,你我只需側耳傾聽8.我早就決定,要這樣載著你……翻山越嶺。9.你將來願意嫁給我嗎?10.我不要變成你的包袱!
  • ——《側耳傾聽》
    今天給大家分享也是一部宮崎駿的動漫《側耳傾聽》。伴隨著《country road,take me home》這首經典老歌的旋律,繁華的夜間都市作為開場,有些矛盾,也有他的寓意,繁華的都市你能找到回家的路看到自己內心的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