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人這一生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有的事情可以通過努力去解決,有些事情卻無可奈何,那些令人無奈的事情,若放不下便只能沉澱在心底成為一種情緒,耿耿於懷。
人生是一場自渡,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在浩瀚的時光長河裡,個人的生命是極其渺小的,它與夜色融合在一起,起起伏伏直至消失不見。
那些放不下的事情與個人而言看似重要,其實卻是最不重要的組成部分,所謂有緣無分不過是一場錯認,放下才有生活,放不下便是坎坷。
人生在世不過是圖個自在安樂,既然放下可得萬般自在,又何苦要自尋煩惱。
只有將該放下的放下,才能騰出手來接納嶄新的明天。
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人感到心滿意足,不求十全十美,只願與初心不相悖,每一場困難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人只有成長了,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生命之美。
有些東西,放與不放都意義不大,它們的結局取決於客觀事實而不是主觀情感,接受事實是對生活最好的尊重。
人到六十,應當明白「放下」的意義,記住這三個忠告,或可保餘生幸福安穩。
01放下對錢財的爭奪,夠用就好
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部分人一旦過了五十歲就會明白生命中所發生的事情,很多都是必然的,等走到六十歲的時候,更是活得比較順勢,不再為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而爭辯。
但這並不能概括所有人,總有一些人「與眾不同」,或懷揣著異於常人的夢想,或自始至終都沒能形成自身該有的清醒。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在《守財奴》中描寫了葛朗臺悲劇的一生,當人性被金錢所毀滅後,家庭悲劇便會不可避免地發生。
錢財乃身外之物,夠用就好,太過看重錢財除了徒增自身的心理負擔,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將身邊的親情斬斷。
孤獨的人是可悲的,無論他再怎麼有錢,當對他而言世間萬物都被物化的時候,那個「富有」的人也會被自己的意識物化,沒有情感的一生註定不會溫暖。
人到六十,可以愛錢,卻不能太過愛錢,該放手的就放手,強爭已經不是這個年齡該做的事情。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適當地「讓」,或許會為接下來的生活帶來出乎預料的收穫。
02停下對深情的追逐,平淡即可
人到暮年,本該看清世間情感,卻仍舊有一部分人被所謂的「深情」所惑。
愛情從始至終都是不需要爭的,年輕時或許不懂,滿腔熱血只為一人,走過半生早該明白,心意相通之人相處起來非常輕鬆。
不少老年人面臨著被騙的慘劇,究其原因多半為「情」。
那些不僅認不清這個社會還認不清自己的人,在騙局中猶如待宰的驢子,蠢而不自知。
每個人都會對愛情充滿幻想,若經歷了半生仍舊看不清事情的真相,確實可悲,老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特別是到了晚年,仍舊不願面對現實的平淡,沉迷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只會將本該平靜的餘生攪亂。
前些時候網上發生的「假靳東事件」讓清醒之人既感到可悲心酸又覺得可恨荒誕,這就是認不清現實的模樣。
人一旦到了一定的歲數,就要學會放下,莫要再去追逐所謂的「深情」,真實的生活是平淡。
人到六十,身上的擔子輕了,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若不能合理看待這得來不易的自由,讓自己陷入不合適的「深情」中,將等來什麼誰都無法保證。
03戒掉對權勢的貪婪,安穩便好
六十歲,是退休的年齡。生命到了六十歲,無論心態如何,都不得不面對身體的衰老。
身體機能的下降,讓曾經的熱血行動變成了不可能,無論是對事業還是權利的爭奪,拼命都顯得不再可行。
人這一生,風裡來雨裡去,圖的不過是個安穩,既然已到暮年,就不要再繼續折騰,面對現實讓自己放鬆。
靜下心來,賞花看雲,舉杯對夕陽的悠閒是另一種美景。
人到六十,要懂得得體地退出,那些名利權勢已經不再是生命中的重中之重,健康的體魄和自在的生活才是。
與其費盡心機去爭奪,不如坦然放下,來得從容,該給年輕人機會的時候就給,放下權勢,既是成全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人到六十,戒掉對權勢的貪婪,悠然自得歸於暮年是一種坦然,奔波一生,晚年最好的生活狀態便是安穩。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