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要懂得,自己做好三個方面,家庭才能和睦,尤其第三個
文/芨芨草
人到六十的年齡,一般都是成為家裡的長輩。孩子結婚早的話,也可能成為爺爺奶奶了,特別是在農村。這個時候,人生也已經過了一大半了,再怎麼折騰也很難再有個六十年。
我們來說說一家之主的男人。男人到這個時候,最希望的可能就是家庭和睦,大小都平安。那麼,希望歸希望,有時候一個家庭和不和,跟這位「大家長」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只有這位大家長做好以身作則的榜樣,「家和萬事興」才有可能存在。
★愛護家庭,關愛晚輩
作為一個大家庭之主,愛護家庭,關愛晚輩,是他的責任。在農村,一般都不會是一個孩子那麼少,至少有二個以上的,無論是男是女。孩子一多,無論在哪個方面就必須去花更多的心思。
這個時候,作為丈夫和父親,便是家裡的頂天支柱。不僅經濟的重任落在他的肩上,家裡的大小事,也大多是他做的主。所以,他要做出一個榜樣,讓孩子來學習。
那麼,怎麼樣做好這個榜樣呢?尊重和疼愛自己的老婆,教育孩子要有方法,而不是以一個父親的嚴厲要求就算了事。當然,這個世間,並不是大多數的男人能做到這個,所以你才會發現,很多的家庭到了孩子成家立業之後,就有各種矛盾的發生。這其實就是作為家長這個男人在家庭中的處理方式不對。
所以,人到六十,更應該注重這方面的「建設」。而關愛晚輩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要過於去幹涉孩子的生活和工作。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當你在年輕的時候已經把該做的事做了,把該擔的責任承擔了。那麼到了老的時候,能夠放手的,就要去放手。這樣的「疏於管教」,其實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很多的老人,到了這個年齡也不願意放手,總是想去幹涉孩子的事情,讓他們很是反感,最終還有可能鬧得家庭不和。所以,寧可做一個少說話多做事的人,也不要去做一個討人嫌的老人。
★孝敬父母,做好榜樣
現在的人都長壽。人到六十,一般父母健在的人也還不少。有些人,到了這個年齡,兒女們成家之後,就把孝敬自己父母的責任「下放」給孩子。其實,這是很不理智的一種行為。所謂「一代管一代」,你自己的父母,你不去孝敬,你又怎麼可能指望你的孩子將來會孝敬你呢?
所以,自己的父母自己養,自己孝順,是人到六十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自己做好這個榜樣,孩子們看在眼裡,才會同樣對你好,這樣的傳承是有例可循的。
我之所以會這樣說,就是因為我們老家那邊,有這樣的實例發生。一個六十多的男人,村裡管他叫老張,生有三個兒子。他自己的父母也還健在,今年都是九十多的老人了。老張的三個兒子成家後,就都各自分了家出去單過。老張和老伴自己過。
老張把父母分給三個兒子去奉養,理由是自己現在也老了,沒有收入,只靠著一點退休金養活不了那麼多人。但是他的那三個兒子,其實也都不是能掙多少錢的人,再加上,年輕人心性未定,對於伺候老人總有不周到的地方。於是有時,那些孩子自己一出去玩,就忘了家裡還有爺爺奶奶要吃飯。有一個更離譜,眼看中午過了,乾脆打包了快餐回來讓老人吃。
兩位九十多的老人很難過,提出自己做飯,不用孫子們管了。村裡人都指責老張。被指責多了,老張才把奉養父母的責任擔了過來。但經歷這樣一個事,他的兒子們對他,也不是很孝順。所以你看,這就是沒有做好榜樣的例子。
★潔身自愛,不惹麻煩
人到六十,還有一個特殊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的,就是「潔身自愛」。說這一點,你可能不信。但我不得不說,還真有這樣的事發生。因為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人的物質生活基本都能得到滿足。物質生活好了,人就想去追求精神生活。
現在無論在城市也好,在農村也好,我想有一個現象你會經常看到,那就是早上或者晚上的廣場舞。當然,廣場舞本身是一項好的運動。問題不在運動,而是在人身上。因為跳舞而鬧出矛盾的事情也不少見了。
有位喜歡跳舞的陳伯,喜歡上了同在跳舞的阿姨,天天去找人家一起跳舞。當然,可能陳伯的喜歡也是那種正常的心態,但是在阿姨的老伴看來,這就是「不正常」的了。所以有一次,阿姨的老伴叫了兒子就把陳伯給揍了一頓。
這件事鬧得很大,連帶著把陳伯的名聲也給敗壞了。他的兒女們更是生氣,都不太願意理他。陳伯自己卻是很委屈,他說自己的老伴不喜歡跳舞,自己喜歡個有共同愛好的怎麼啦?後來,他竟然生氣到要跟老伴離婚,差點弄得事情無法收拾。這樣一來,「家和」好像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所以說,一個家庭想要「和」,想要「興」,是需要很多因素的。但最主要的,還是在於這個當家的人。如果他能夠起到好的榜樣,家庭和睦也不是那麼難的事。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