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準備一件事的時候(這事最後跟大家說),發現一個現象:
咖啡是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看到或用到的日常悅己神器,但即使是平時每天都會買咖啡喝的人,包括但不限於我的好幾位同事,對咖啡的了解也只停留在它的功能性「提神」上,對咖啡本身的品質和知識並不了解,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咖啡。
所以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杯好咖啡是什麼樣的。
通常一杯咖啡品質好,人們會稱它為「精品咖啡」,這個詞最早是由美國的努森女士在《咖啡與茶》雜誌上提出的,是形容那些生長在特殊環境下的具有顯著味道特點的咖啡豆。
只有在合適的種植環境、用合適的生豆處理方法、合適的烘焙方式做出來的咖啡豆,才是精品咖啡豆,如果咖啡豆的品鑑評分能達到 80 分以上,那這款咖啡豆絕對是有品質的象徵。
雖然可以評分,但是「精品咖啡」也沒有非常明確的標準。那普通人如何判斷好咖啡和自己適合什麼咖啡呢?以下幾個方面把控絕對錯不了。
看咖啡豆:三大咖啡豆種中阿拉比卡更適合多數人口味,Q-grader 能把控咖啡豆品質。
三大咖啡豆種中,相較羅布斯塔與利比裡卡,阿拉比卡的風味比較豐富且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咖啡因含量較低,被認為品質更好。我們通常看到咖啡信息中有 「100% 阿拉比卡」,也是在強調此款咖啡中不含有羅布斯塔和利比裡卡。100% 阿拉比卡不是評判一款咖啡是不是精品咖啡的標準,但這也確實是一款能讓大多數人接受的咖啡的根本特點。
Q-grader 則指的是咖啡品質鑑定師,是由有咖啡、烘焙、感官、生豆基礎的人通過考試才能被認證的。如上所述,Q-grader 評分 80+ 的咖啡豆可以被認為是品質好的。
看產區:來自全球精品產區的咖啡,大多是不會出錯的。
全球有四大咖啡產區,選擇其中最富盛名的精品產區的咖啡,基本不會出錯。不同產區的咖啡豆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特點和風味都會有所不同:
看工廠:工廠的安全衛生就是咖啡的安全衛生。
咖啡的安全衛生,關鍵看工廠。一些咖啡生產大國給人的印象是衛生條件不好,但咖啡採摘後都有著很嚴格的處理方式,烘焙好的咖啡也不會長期存放,正規工廠出現鼠蟲的概率非常低。
有人說幾乎所有咖啡粉裡都有蟑螂,這裡引用浙江大學農藥學博士知友@黃藥師的觀點:企業肯定不會主動放蟑螂。在加工成粉之前的倉儲運輸過程,正規企業都有長期找消殺公司做定期除蟲滅鼠服務。所以蟑螂混進咖啡粉裡的概率是很低的。
看烘焙:根據口味偏好,選擇不同的烘焙方式。
咖啡有多種烘焙方式,淺度、中度、重度不同的烘焙方式也是咖啡風味出現區別的關鍵因素,淺烘焙會保留咖啡本身豆的味道;中度則平衡度更好、味道也變得更紮實;重烘焙則會呈現巧克力焦糖風味、口感上也會更醇厚。
發酵和烘焙方式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只有是否適合咖啡豆本身以及是否對你的胃口。不同的處理方法會產生不同的風味,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去選擇。
看口感:因人而異,唯一可參考的是別人親測的評價。
咖啡的口感說是說不出來的,比較複雜,是氣味、苦度、酸度、風味、餘韻、個人喜好等各個方面綜合的結果,每個人喝出來的味道多多少少都有差異。這裡建議參考去查看已經嘗過的人的感受。
看品類:對多數人,優先推薦掛耳。
市面上比較適合自己衝泡的咖啡,主要就是三合一速溶咖啡、冷萃液、凍乾粉、掛耳咖啡。
三合一就不說了,含有植脂末、糖含量也多,雖然衝泡簡單,但是不建議多食用。
冷萃液、凍乾粉、掛耳都是比較健康的選擇,並且冷水、熱水、牛奶、氣泡水都可以搭配,不過這三種咖啡的衝泡方式、儲存方式、適用場景還有些不同。
冷萃液的衝泡比較簡單,只要有個杯子,有其他水、牛奶之類的液體,把冷萃液倒入即可;但冷萃液需要在低溫下進行儲存,適合在辦公室家裡喝,不適合需要帶出門的場景。
凍乾粉和冷萃液相似,也是衝泡起來簡單,有杯子與液體即可。凍乾粉比較利於攜帶,也不需要低溫儲存,家、辦公室、出行等場景都適用,但凍幹最大的問題是由於製作工藝問題,它不能完全地保留咖啡的風味,味道和現磨咖啡豆衝泡出來的咖啡有差距。
相對來說,掛耳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咖啡豆本身的風味,在味道上更勝凍乾粉。同時,掛耳也很方便攜帶,一杯掛耳不管是在家、辦公室還是出差旅行,都可以隨身攜帶飲用。
對於多數人來說,我們是優先推薦掛耳咖啡的。
以上這些咖啡入門知識,可以讓你在選購咖啡時,對咖啡品質和是否適合自己口味有一個基礎的判斷了。
是不是還在好奇開篇我們在準備什麼事?
知乎做咖啡啦!
可能會有人問:好好的,怎麼知乎就做咖啡了呢?
我想從一個咖啡起源的傳說說起。
公元 6 至 8 世紀的某一天,衣索比亞牧羊童卡狄在山放羊時,發現羊莫名興奮,連病羊老羊都精神了。觀察後他發現羊是吃了山上不知名的紅果子才會這樣。於是他也試吃了幾顆紅果子,吃完以後疲憊感真的消失了。此後他每天都吃紅果子,和羊群一起活蹦亂跳。
牧童卡狄也因此被公認為發現咖啡的「小祖宗」。
但是,據《世界咖啡學》作者考證,衣索比亞和葉門的所有本土傳說中,根本找不到「牧童說」。牧羊童卡狄充其量只是 17 至 18 世紀在歐洲文人較勁、爭奪咖啡起源解釋權時捏造出來的人物。
很多時候,「咖啡」看似處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被「神化」著,但就像「牧童論」並非真實一樣,「喝咖啡 = 有品位」這種說法也並不成立。咖啡只要好喝和提神就行,並不應該是那麼高高在上的東西,也不能與高端昂貴的生活方式劃等號。
我們做咖啡的初衷,就是想向大家傳遞一種觀念——喝上一杯好咖啡,不應該那麼難、不應該那麼貴、不應該不知道怎麼挑,不應該挑不到自己喜歡的咖啡。
這裡說的好咖啡,是指適合多數人的精品咖啡,咖啡豆質量和產區、工廠、烘焙、實際口感、品類食用方法,以及包裝和價格都適合多數人的咖啡。
下面就介紹一下我們的推出的知乎知物 - 掛耳咖啡~做咖啡,我們是認真的!
咖啡豆
知乎知物 - 掛耳咖啡,選用的是 100% 的阿拉比卡、Q-grader 品質把控的咖啡豆,其中耶加雪菲這款咖啡豆的評分為 85.5。
我們的咖啡豆,不管是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還是拼配哥倫比亞、雲南、巴西等地咖啡豆,都來自精品產區。
知乎知物 - 掛耳咖啡採用全自動進口生產線、進口材質超聲波掛耳包,完全不用擔心食品安全與衛生問題。
我們的掛耳咖啡是使用 PROBAT 烘焙機由專業咖啡師精心烘焙而成的,每一杯的品質都有保證。此次推出的產品中,有淺度烘焙的耶加雪菲(整體風味偏果酸),中度烘焙的美式堅果時代(整體風味比較均衡,還有榛果的餘韻)深度烘焙的意式黑巧風暴(醇厚香濃,伴有烤杏仁巧克力味),滿足不同的口味。
口感
我們在產品策劃期間已經研究了市面上大多數咖啡的口感,有一部分的咖啡測評已經放在了一次性測評 30 多種咖啡是一種什麼體驗?這篇推文中,知乎知物 - 掛耳咖啡的口感在那次內部盲測中排名非常靠前。當時我們還徵集了一部分公眾號文章讀者,對知乎知物 - 掛耳咖啡進行了試喝。同時,我們也在知乎面向全部知友發起了知乎知物 - 掛耳咖啡的眾測。他們給出的反饋是這樣的:
以上為測評用戶的評價
此外,我們還邀請了多位知乎咖啡領域的優秀答主進行試喝,他們對咖啡有著較為專業的背景和豐富的經驗,其中有人還是咖啡品鑑師答主@薄荷的咖啡世界和資深咖啡愛好者知友@Tachikoma。專業人士給出的反饋是這樣的:
以上是薄荷的咖啡世界的評價
以上是Tachikoma的評價
包裝配套
咖啡作為一個能給人身心帶來愉悅體驗的飲品,除了咖啡本身以外,咖啡的設計是不是好看,包裝是不是有創意,拍照是不是好看,喝咖啡的同時有沒有其他好玩的事情發生也很重要。
知乎知物 - 掛耳咖啡使用簡約風設計,除了在「外在」用心,我們還在咖啡的「內在」做了一些包裝,每一個盒咖啡內,都會隨機送出知乎的 3 本優質講書內容,一大袋中則有 5 本講書內容:有教你如何寫出好故事的史蒂芬·金原著、央視資深駐外記者劉驍騫講解的《寫作這回事》,也有青年作家王一凡講解的《以色列:一個民族的重生》,讓你全面了解到猶太民族幾千年的顛沛流離,以及他們為了獨立與和平所做的努力和鬥爭。
以上,一杯咖啡的時間,你就可以聽完一本書。
超值價格
一杯適合多數人的好咖啡,不應該那麼貴。性價比這一塊,我們拿捏得死死的。
新品上市期( 7.29-8.5 ),我們的活動價折扣最低至 6 折:
美式堅果時代 7 包 1 盒:49 元 35 元
意式黑巧風暴 7 包 1 盒:49 元 35 元
耶加雪菲 7 包 1 盒:49 元 35 元
3 種口味組合裝 20 包一袋:119 元 69 元
知乎實驗室的用戶還有額外的限時優惠券(優惠券可以和上面的折扣一起生效,享受折上折。)
1)5 元無門檻券
2)滿 50-10 元券
這是所有渠道最大額度的優惠,並且限時只在新品期才有的優惠,錯過就要等不知道多久了。
使用優惠券以後:
7 包的單一口味咖啡,買一盒只需要 30 元,相當於打了 6.1 折,一杯咖啡只要 4.28 元。如果你有明確的喜好,選它;
20 包裝的混合包裝咖啡只要 59 元,相當於 4.9 折,一杯咖啡只要 2.95 元。如果你想試試,別猶豫,混合包裝更划算。
優惠券在哪領?只在公眾號才能領到。公眾號「知乎實驗室」回復「咖啡」,即可領取優惠券,限時的哦,快來~
還等什麼,帶走一杯知乎·知物為你用心烘焙的掛耳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