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赫本的美是一個傳奇,那麼她經典的衣著與品味為這個傳奇增添了無上的光彩。這份榮光,離不開一個男人,那就是紀梵希。
赫本一生中總共結了三次婚,次次都與紀梵希無關,但這不影響紀梵希成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之一。赫本曾說:沒有紀梵希,就沒有我。他的方式,也是我最愛的方式。
在這個世界上,愛情只是男女感情中的一種方式。相互成就,彼此欣賞,深入靈魂的理解與尊重,也是男女之間關係的其中之一。而赫本與紀梵希,就是這樣。
1.
1953年夏,赫本拍攝電影《龍鳳配》期間,到紀梵希處選擇戲服。但當時的紀梵希和這個初出茅廬的姑娘並沒有多少交情,而且他正忙於秋冬時裝周,也無暇為赫本專門準備衣服。
但赫本對紀梵希設計的衣服「一見鍾情」,她寧願從紀梵希上一季設計的時裝中挑選。紀梵希被赫本對他的認可打動了,而更打動他的是赫本將那些過季的衣服重新穿出了韻味與時尚。紀梵希當即決定為赫本專門定製女裝。
紀梵希所料不錯,赫本確實沒有辜負他的設計。這些衣服在《龍鳳配》被赫本穿出了獨特的韻味,吸引了大眾的目光,電影也由此而拿到最佳服裝獎。
但紀梵希不是電影的服裝設計師,所以電影中沒有出現他的名字。赫本生氣之餘,向紀梵希鄭重承諾:
這種事再也不會發生了,我要你為我設計以後所有電影的戲服。
果然,赫本是一個天生的衣架子,而且她獨特的氣質可以將紀梵希的設計中所要傾訴的美演繹得淋漓盡致。
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講,最好的饋贈不就是這樣嗎?有人懂得他的作品。而對於一個演員來說,能穿上最美最合適她的華服去演繹角色,這不是一件幸運的事嗎?
紀梵曾動情地說:
是赫本讓我看到了服裝的新生命。
赫本也難掩對紀梵希的欣賞,她說:
你的衣服給予了我電影角色應有的美感和生命,當我穿上你設計的衣服時,我就能進入角色的生命中。有一種被保護的感覺。
2.
他們的友誼從幾件過季的時裝開始,維持了一生。
他為她打造了一種「赫本風格」,但那也是「紀梵希風格」。他們相互成就了彼此。
紀梵希成為了赫本的御用服裝師,在此後的四十年裡,不管是日常生活中的赫本,還是電影中的赫本,在服飾中一直都沒有脫離紀梵希的設計。甚至赫本第二次結婚時所穿的婚紗也由紀梵希設計。
人們記住了赫本,記住了她那一套又一套的經典服飾,也記住了她背後的男人紀梵希。
紀梵希太愛赫本了,愛到只願意為她一個人量身調製香水。這種愛,不是男女情愛,而是你懂得我的設計,並完美演繹了我的思想,我對你充滿欣賞、感動以及感激。
他將為她專門調製的香水命名為「禁忌」。前三年,只能她一個人用。三年後,赫本建議將此款香水上市,並為其代言。
多年之後,紀梵希回憶起赫本時仍然滿是溫情:
在每一場發布會上,我的心,我的筆,我的設計都是跟著她走……
這不是一個女人對於一個男人的吸引,而是一個演繹者對於一個設計者的吸引。
紀梵希曾談起他和赫本之間的感情,他說,他們之間是另一種婚姻。
這是一種什麼婚姻呢?這是在藝術上的一種連接、吸引、追隨以及深入靈魂的理解。
3.
多少年來,人們總在遺憾為什麼紀梵希沒有娶赫本,對紀梵希的性取向津津樂道。
實則,他們從來沒有理解過赫本與紀梵希之間的感情。
紀梵希追逐的並不是世俗中的婚姻,即便他如傳言中所說喜歡男人,那這種情愛也沒有高過他為之守護了一生的設計事業。
在紀梵希的生命裡,他的設計,他的創造,他的作品在塵世中的演繹,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而赫本,不僅理解了他的這一切,並進行了最好的演繹。赫本曾說:
紀梵希不只是一個時裝設計師,他是一種個性的創造者。
對於紀梵希,還有比這更令他感動的理解嗎?
所以,赫本於紀梵希,是比愛人,比婚姻,更重要與更神聖的存在。正如紀梵希常常說得,他們之間,有著比婚姻更久的愛。
4.
赫本在臨終前,想要回到瑞士。紀梵希知道後,立即用自己的私人飛機送她,當她進入飛機時,看到他為她擺滿的一飛機的鮮花。
赫本問他:為什麼你知道我需要這些?
紀梵希回答:因為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1993年,一代佳人奧黛麗•赫本魂歸天國。她去世前,留給紀梵希一件大衣,她說:
當你覺得孤獨,穿上這件大衣,就好像我緊緊擁抱著你。
她理解他的作品,自然也深深地理解他。她葬禮上的抬棺人之一,便是紀梵希。
你來時,我來不及迎你;你走時,讓我好好送你一程吧。
在赫本去世多年後,紀梵希出版了專門的書籍,懷念他一生中的女神——赫本。
在這世上,有一種愛叫為赫本穿上最美的衣服,有一種情叫成就紀梵希的經典,但那不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