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訊 盛夏時節,乾淨整潔的村巷蜿蜒其中,綠樹環繞的庭院錯落有致,笑容洋溢的鄰裡和善可親…走進崾嶮鄉,處處讓人感受到推行村規民約帶來的可喜變化。近年來,崾嶮鄉以「一約四會」為抓手,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在基層治理的基礎性作用,推進村規民約修訂,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助推鄉村振興。
通俗易懂,凸顯村情民意
「我覺得,村裡的紅白喜事辦得有點過了,講究排場,很浪費錢財,雖然現在咱的生活過得好了,但是還要遵循傳統美德要節儉,村規民約制訂中,要加上不大操大辦、提倡勤儉操辦的內容……」在崾嶮村村民代表大會上,村民李廣全發表自己的意見。
為讓村規民約滋潤鄉村,在村裡立得住、行得通,崾嶮鄉各村村兩委始終堅持村民自治的原則,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採用村民主體參與制定並完善村規民約的辦法,收集意見建議、集中民意,圍繞社會治理、公共環境衛生、公共基礎設施、移風易俗等村級事務和熱點難點問題,提出修訂和完善村規民約的基本框架,制定出看起來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入腦入心,集標準性、規範性、倡導性、約束性、威懾性於一體的村規民約。
「現在的《村規民約》有活力了,都是大家想說的話,非常接地氣順民心,通俗易懂,真正是『治村法典』」,崾嶮村支書阮長國說道。
移風易俗,約出文明新風
針對陳規陋習,崾嶮鄉黨委、政府指導各村將「學科學、不迷信」「勤致富、儉持家」等寫進《村規民約》,結合四會組織引導村民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同時充分發揮自治、法治、德治作用,不斷推動「群眾說、鄉賢論、榜上亮」道德評議工作。以黨建為引領,重點結合脫貧攻堅「等靠要」「失志失智」現象開展專項評議;針對村裡存在不友善、不誠信、無孝道等實際問題開展集中評議等,揚善行義,貶斥失德失範,引導廣大群眾辨是非、明事理,逐步形成了以優良黨風帶村風、促民風、潤家風的良好態勢。
「村規民約不僅寫在紙上、掛在牆上,更是融進大夥的心裡,通過村規民約有效遏制了過事鋪張浪費、打牌賭博、封建迷信等歪風邪氣,營造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白城橋村民史松林深有感悟。
人人守約,共建美麗家園
每天早上,崾嶮村村民佐會喜都會把自己家房前屋後、門前「三包」打掃得乾乾淨淨,這成為他每天的「必修課」。他說:「以前村上的路再髒都沒人收拾沒人管,現在不一樣了,咱自己舉手通過的『村規民約』,當然要堅決執行了!」
「講衛生、愛環境」「環境衛生愛打掃,一月一評堅持好」…這些都是村規民約的內容,白城橋村支書高四平介紹到,村規民約積極引導村民開展美化家園行動,他們村的「顏值」提升了不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裡整潔漂亮了,空氣也好了,大家共同遵守村規民約,村民養成了注重生活環境的好習慣。每月的衛生評比,人人都想評優上牆,登上光榮榜。在太地塬村的果園衛生評比,蘋果大戶們不但在種植蘋果高產上下功夫,園子的衛生也不甘落後,各村形成環境衛生乾淨整潔的好局面。
民風淳則村風正。崾嶮鄉各村村規民約,「規」出了鄉風文明好景象,「約」出了鄉風文明新風尚。同時充分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讓好鄉風助推鄉村振興。(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