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守法、遵紀守則是一個企業的經營之本、立身之魂。誠信守法讓企業贏得消費者信賴和市場青睞,從而成為企業立足社會、回報社會的無形資產,為企業長足健康發展贏得口碑。
威海浦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年發酵能力達3萬噸,是我國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的魚露和魚釀醬油生產企業。走進浦源食品,「誠信」已經滲透到公司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成為企業和職工的「金名片」。
「我們始終把誠實守信視為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工作,公司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並出臺了《誠信體系建設管理制度》,成立了信用工作領導小組,從高管到中層到普通員工,自上而下開展信用宣貫工作。」威海浦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曲文學說。
「我們建立了員工個人信用檔案,設立了企業誠信品牌『浦信分』,將誠信行為和失信行為量化計分,記錄全體員工在公司內部的行為,達到對員工產生約束和激勵的效果。」曲文學說。
誠信建設不僅為企業樹立了「金字招牌」,而且讓廣大員工深知「信用」的重要性,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工作中、生活上講誠信、守信用,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從而帶動家庭、輻射社會。
「企業就像廣闊的大地,員工就像小樹苗。誠信建設既教會他們賺錢謀生的方法,又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在職場上和社會上成長為茁壯大樹,實現人生價值。」曲文學說。
把誠實守信作為基石,企業才能走得更遠。環翠區把信用元素引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引導企業相信信用評價、用好信用反饋、維護信用形象,不斷集聚誠信發展優勢,助推企業發展壯大。
今年年初,環翠區印發了《信用「進企業」工作推進方案》,牽頭部門區工信局先後開展了10多場信用「進企業」基層宣講活動;建立了環翠區信用「進企業」微信工作群,定期調度各鎮街信用「進企業」工作推進情況,並實時跟蹤督導;建立了職工信用評價流程圖,鼓勵企業通過各種形式對信用工作進行推廣。
通過試點企業先行,樹立誠信企業標杆,環翠區信用「進企業」標準模板已建立,區工信局採取培訓宣傳、實地走訪等方式,把信用「進企業」工作延伸、融合到全區企業中去,同時結合工業企業「畝產效益」數據採集工作,在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365家工業企業中繼續加強信用體系推廣工作。
目前,全區開展信用「進企業」工作的企業已達237家,其中,完成「五有」(有制度、有檔案、有數據、有宣傳、有案例)建檔的企業84家,正在建設的企業15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職工「海貝分」APP下載率平均超過80%,6家市級試點企業全部通過了市級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