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輕型柔性太陽能電池問世 比人頭髮還薄10倍

2020-12-12 環球網

【來源:cnBeta.COM】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創造了一種新型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他們說這種電池可以徹底改變未來的可穿戴技術。這種太陽能電池被描述為超輕且柔性的,並且比人頭髮厚度薄十倍。該團隊表示,這種太陽能電池的保質期估計可以達到11.5年,而且運行時的降解率極低。

該技術的另一個關鍵特徵是電池價格便宜,並且可以通過連續印刷過程快速生產。研究人員將他們的設備描述為一種機械堅固的光吸收器,能夠製造超柔性太陽能電池。電池在1000次彎曲後的功率轉換效率為13%,效率保持率為97%。

該團隊表示,其設備每平方米能夠產生130瓦的電力。雖然13%的效率聽起來並不高,但這是目前有機太陽能電池中效率最高的一種。測試顯示,該太陽能電池可以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進行處理,在運行4736小時後,性能僅下降了4.8%。該電池可以運行2萬小時,也就是大約2.5年的時間,性能衰減最小。這款電池的體積非常小,只有2釐米見方,重量很輕,可以用花瓣支撐,同時每克電池能產生9.9瓦的功率。

科學家們認為,經過進一步的測試,該裝置可以作為手機、手錶、物聯網設備和生物傳感器等多種設備的電池替代品。研究人員以一種簡單的後退火方法開發了材料,以提高有機電池的機械穩定性和最終穩定性。這種電池的小尺寸使得可以通過連續印刷方法生產低成本太陽能電池,這使其成為批量生產的理想選擇。

相關焦點

  • 新型柔性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至少高10倍 可一卷捲地「列印」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和加州電池製造商ZPower的科研團隊近期開發了一種可充電的柔性氧化銀鋅電池,其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大約是目前最先進技術的5至10倍,比普通鋰電池至少高10倍。
  • 俄羅斯研製出超輕型太陽能電池板骨架
    新華網莫斯科4月12日電 俄羅斯技術公司的下屬企業——奧布寧斯克科研生產公司研製出一種用於太空飛行器的超輕型太陽能電池板骨架該公司副總經理阿納託利·赫梅利尼茨基12日表示,這種新型骨架由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每平方米的重量僅為480克,而歐洲研究衛星和航天技術的阿斯特裡姆公司正在研製的同類超輕型骨架,其設計重量要超過每平方米1000克。赫梅利尼茨基介紹說,使用這種超輕型骨架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延長太空飛行器在太空的工作時間。俄羅斯的「月球-全球」和「月球-資源」探測器將使用這一新型骨架。
  • 光峰科技發布全球首款柔性菲涅爾屏:比硬幣還薄 百吋大屏 輕鬆入戶
    家電消費網11月10日訊    今天,光峰科技發布了全球首款百吋柔性菲涅爾抗光屏。該抗光屏解決了傳統投影屏幕低增益、亮斑、鬼影等諸多痛點。產品厚度只有0.5毫米,比硬幣更薄,成本及性能大幅領先市場現有產品,可為消費者創造便攜大屏的互動娛樂體驗,滿足更多的應用場景。
  • 新型柔性霓虹字和傳統霓虹燈的對比
    關於新型柔性霓虹燈和傳統霓虹燈,佐邦標識特意整理了一下它們的優缺點霓虹字的歷史已經超過上百年了,由於其炫彩的效果,擁有豐富的色彩,具有紅、黃、橙、綠、藍、白、紫等有色光,而且亮度高,富於動感,能實現多種色彩的變化,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廣受大眾的追捧
  • 新型超薄柔性雷射膜問世,可用於安全驗證
    英國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超薄柔性雷射膜,可以附著在隱形眼鏡等光學元件表面,作為獨一無二的識別標誌用於安全驗證。近年來,隨著柔性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有機半導體材料因可延展、拉伸性好,在柔性可穿戴設備、生物醫療等領域獲得廣闊的應用前景。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利用有機半導體聚合物製作出的柔性薄膜雷射器,厚度僅為200納米,在光源照射下,聚合物能受激發射出雷射。
  • 比「頭髮絲」細20萬分之一,硬度是鋼鐵200倍,你見過這種材料嗎
    厚度只有頭髮絲的20萬分之一,硬度卻是鋼鐵的200倍,這樣的材料你見過嗎?這就是石墨烯(Graphene),作為目前人類發現的最薄、最堅硬、導電性最強的一種材料,石墨烯被科學家親切地稱為黑金。而要說它到底 有多薄,這麼說吧,厚1毫米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鉛筆輕輕划過,可能就是幾層石墨烯了。那麼它究竟有什麼本事呢?那本事太多了,可以說是有七十二般武藝。由於高導電性、高強度、超輕薄等特性,使石墨烯可應用於電子、航天國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產業。在5G手機中,石墨烯也大有可為,不僅能解決5G手機的散熱問題,還是一種比較好的柔性屏材料。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可應用於5G、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
    導讀據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採用 MXene 材料開發出了可應用於5G的新型天線。這些天線非常薄,可以噴塗到物體表面,其性能與當今市場上大多數行動裝置中的銅質天線相差無幾,但厚度和重量遠遠小於銅質天線。
  • 專注柔性顯示屏幕,「合肥微晶」開發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導電膜...
    編輯 | 佳敏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石墨烯和納米銀線等新材料應用開發的科技企業——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微晶」),其核心產品包括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石墨烯遠紅外柔性發熱模組及石墨烯原材等。
  • 柔性屏始於手機,終於萬物
    而具體到柔性顯示領域,業內人士幾乎都在熱議一條新聞:在剛剛結束的技術大會上,柔宇發布了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還宣布與中興達成戰略合作,向後者提供柔性顯示技術解決方案,雙方還將一起推動5G時代全柔性屏在移動終端等領域的普及和應用。各種解讀紛至沓來,譬如:中興牽手柔宇後能否挽回終端頹勢?柔宇切入摺疊屏手機供應鏈,是否意味著京東方將迎來勁敵?
  • 寫在柔性屏大規模應用的前夜
    也因此,人類總在顯示技術尋求革命性突破,使得屏幕在承載更多信息量的同時,變得更薄、更輕、更便於攜帶。在幾款可摺疊智慧型手機問世後,市場掀起對柔性顯示技術的討論熱潮,這一此前還被認為尚不成熟的前沿科技一夜之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 康奈爾大學華人學者研發新型柔性光纖傳感器
    《Science》刊出「可拉伸分布式光纖傳感器」新型柔性光纖傳感器隨著軟體機器人和新材料技術的不斷發展,柔性傳感器被科學家們廣泛研發和使用,並且開始逐漸走入大眾的生活。電影頭號玩家中的VR專用服裝為了實現「柔軟」的特性,現有幾種新型的柔性傳感器大多基於矽膠等彈性體作為載體進行製作,因矽膠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延展性。常見的有基於液態金屬,基於柔性導電聚合物,以及基於光纖原理這三種。圖3.
  • 新型抗撕裂、自癒合柔性半導體!
    此外,由於BR具有對氧氣和水的阻隔性,複合膜顯示出超過5個月的高穩定性,可用於製造模擬人類皮膚的抗撕裂性和可癒合特性的新型彈性電子器件!如圖1所示,研究人員使用具有出色的彈性以及對氧氣和水出色阻隔性能的丁基橡膠(BR)作為彈性體基體,選擇具有高電荷遷移率的PDPPTVT作為供體聚合物來製備具有抗撕裂和可癒合複合膜。
  • 10種網紅新型材料|設計師必備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小編就來跟你盤點一下近倆年流行的10種新型裝飾材料。 01. 水波紋不鏽鋼 不鏽鋼,似乎一直以來是剛毅和硬朗的代表。
  • 10倍能量密度!科學家開發氧化銀鋅材料電池,
    導讀: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加州ZPower公司的研究人員近日宣布,他們開發了一種靈活的可充電氧化銀鋅電池,其面積能量密度是現有技術的5到10倍。 電池能量密度不高一直是許多行業發展的障礙,為近日,一項新的研究或許能解決這個問題。
  • 疫情下全球公務航空的機遇與破局 HondaJet Elite等超輕型公務機或...
    不少業者預測,公務機行業的升溫仍將繼續:「隨著商業航線運力斷崖式下跌,乘坐體驗也被極度簡化,我們預測未來還將出現一個遲來的小爆發。」事實上,輕型和中型公務機的利用率已逐步回升至出行禁令頒布前的水平,而大型公務機由於國際旅行禁令的影響,回溫略落後於前兩者(見圖1)。
  • 高效分離乙烯乙炔的新型材料問世
    高效分離乙烯乙炔的新型材料問世 2016-05-21 科技日報 宦建新 夏平 周煒 【字體:大 中 小】 邢華斌說,這一方法的吸附容量是目前已知最佳材料的5.7倍。  文章第一作者崔希利博士向記者展示了實驗室中分離過程:將離子雜化多孔材料裝填入吸附柱中,混合氣體以一定流速通入吸附柱,乙炔被完全吸附,得到高純度乙烯。整個過程簡單、高效、節能。邢華斌介紹,相關方法還可用於二氧化硫、硫化氫吸附等。
  • 智慧型手機還能再薄點?科學家研發全新平面透鏡 比頭髮還細1000倍
    智慧型手機還能再薄點?科學家研發全新平面透鏡 比頭髮還細1000倍 2020-08-25 17:54:07
  • 薄如紙張任意彎曲的柔性屏掛滿樹梢 變身東協博覽會「網紅」
    近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西北工業大學展區裡亮相的柔樹、柔性OLED照明設備及透明電視等柔性電子技術令現場的各國觀眾驚豔叫絕,其中薄如A4紙、可隨意彎曲的柔性屏引起了大量媒體的關注和轉發,中國新聞網、科技日報、鳳凰周刊等媒體微博紛紛轉發相關視頻,「薄如紙張任意彎曲的柔性屏」一度成為熱點話題,獲得了近千萬網友的圍觀。
  • 2019中國太陽能電池出口企業排名出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19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出口規模及增速均創2012年歐美挑起「雙反」以來的新高。根據數據顯示,多家光伏企業躋身2019年出口前200強。2019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出口高歌猛進,並逐步收復了因歐美「雙反」失去的海外市場,出口1319.4億元,增長47.5%, 規模及增速均創2012年歐美挑起「雙反」以來的新高。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冰激凌口味個性化,企業還需升級柔性生產模式
    冰激凌多以牛乳、奶油、食糖等為原料製成,種類繁多的冰激凌在人在炎炎夏日裡感受到一絲清涼。現如今,冰激凌不僅僅有解饞、消暑的作用,多樣化的食用場景也讓它具有了更多的社交功能。在這一大環境下,冰激凌市場規模正在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