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品牌如何擁抱年輕用戶?好奇創新品效探索激發增長新可能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母嬰行業正在上演營銷大變局。90後已成媽媽群體主力,26-30歲人群佔比超過四成。這些新生代年輕媽媽呈現信息獲取、消費決策更依賴線上的特點,為移動母嬰市場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群體基礎;此外,受黑天鵝事件影響,線下渠道受限,短視頻、直播火速崛起,網際網路營銷模式成大勢所趨。品牌如何應時而變,尋找全新的增長驅動力?

今年以來,金佰利集團旗下明星品牌好奇攜手巨量引擎,以一系列品效合一的全鏈路打法逆勢上揚,實現用戶精準引流和種草,激發增長新可能。巨量觀察室第六期,特別邀請到好奇高級品牌總監Katy,從品牌生意的視角,分享國際紙尿褲品牌在全新營銷環境下的轉型心得。

【巨量觀察室】是巨量引擎推出的精品案例洞察專題IP,以優秀案例深度訪談解讀的形式,邀請品牌操盤手深度解讀;洞悉案例背後的營銷智慧,聚焦營銷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針對不同行業沉澱實操方法論,打造「營銷人不得不收藏的營銷靈感庫」。

母嬰市場需求轉型 好奇應需而變華麗轉身

2020年,隨著90後、95後新生代.媽媽的數量增長,母嬰行業也呈現出全新的消費行為特徵。

據Katy分享,從行業側來看,逐年下降的新生兒出生率和逐年增長的母嬰產品銷售額,其背後是消費高端化的體現。從用戶側來看,成為主力軍的新生代.媽媽,對紙尿褲這樣的產品也提出了更多元的需求——不僅要有高顏值,還要有心智有溫度,最好還是網紅款。

從渠道側來看,新生代.媽媽早已養成線上購物的習慣。個性張揚、熱愛生活的她們,在辛苦育兒的同時,也在通過短視頻、直播等線上渠道尋求娛樂消遣。其中,兼具娛樂和種草功能的抖音,讓她們刷得不亦樂乎。

基於這些行業變化,2020年,好奇相繼推出高端系列心鑽裝小森林、皇家御褲、鉑金裝小桃褲等新概念產品。產品和包裝的全面升級,意味著好奇需要以差異化打法,在紅海競爭中實現深度種草。「我們一方面要基於人群和渠道變化,做產品的高端化和年輕化;另一方面要參考網紅爆款的思路調整,實現品效協同的快速轉身。」Katy透露。

好奇產品升級圖

今年以來,好奇與巨量引擎展開深度合作,以品牌與效果廣告相結合的方式,優化投放策略,打通生意鏈條,全線升級營銷模式。對好奇而言,巨量引擎全平臺6000萬+的精準活躍母嬰人群、完整的母嬰內容生態、成熟的商業化程度以及領先的推薦技術,不僅可以擴大品牌聲量,而且可以「以貨找人」,快速帶動生意增長。

效果投放「四步走」 全線玩轉抖音營銷

回顧好奇2020年的抖音效果投放方法論,Katy將選品到轉化的一系列方法概括為「四步走」戰略。

第一步:合適的選品。在抖音,百元左右的新奇產品或強概念的產品往往最有潛力。好奇選擇首款植物織造對寶寶肌膚0刺激的紙尿褲小森林,以及主打」穿上秒變網紅寶寶「的小桃褲等新概念產品進行投放,為接下來的種草轉化奠定了基礎。

第二步:強種草內容。成功選品後,好奇嘗試了產品測評、工廠直拍、薇婭及素人帶貨等多種豐富內容素材投放,並從中挑選投放效果最好的素材,結果證明,專業、高質量、更注重效果的薇婭帶貨視頻和工廠直拍投放效果最好。

好奇不僅以優質產品及達人強背書助力品牌吸引忠實用戶,還採用更具創意性的素材投放為品牌大範圍引流。例如「萬萬沒想到,你竟然是這樣的慈禧...」短視頻中,通過王好奇獻給「慈禧太后」龍紋褲的幽默短劇,傳播好奇皇家御褲「高顏值」「柔軟」等產品特性。多元素材,全方位提升了用戶的購買動力。

第三步:精準的投放。在投放過程中,好奇藉助巨量引擎的競價廣告模型,採用了更寬泛的人群標籤,讓機器模型自動優化算法尋找潛在用戶,提升投放效率。

第四步:高效的轉化路徑。7月,好奇在品牌號的基礎上開設抖音小店,因抖音小店與各大電商渠道的人群觸達重合度十分低,給品牌帶來了新的分層觸達機會;同時也構建了短視頻平臺內的內容營銷鏈路,帶動營銷效率和轉化效率的雙向提升。

除了「四步走」之外,今年以來,好奇還通過巨量引擎,相繼與羅永浩、白白葉葉、仙女酵母等達人合作,推出多場帶貨直播和品牌自播,用「短視頻+直播」的組合拳構建與消費者的強連接。

營銷啟示:深耕抖音生態,打造長效用戶經營陣地

攜手巨量引擎的好奇,在常見的電商渠道之外,成功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養品平臺。正如Katy所說:「我們在得到品牌曝光的同時,也實現了銷售轉化,給生意帶來了全新的增長點。」

在巨量觀察室看來,好奇與巨量引擎的合作案例,是高價值母嬰品牌與新生代消費者之間的有效互動,更是營銷前沿品牌面對增長壓力的一次全面突圍。通過該案例,母嬰品牌可獲得以下三大啟示。

啟示1:抖音營銷可以直接驅動生意增長。在抖音做品牌曝光已成為很多品牌的營銷標配,但值得關注的是,抖音不僅可以做純品牌,還可以做品效合一的投放,搭建轉化閉環。

啟示2:「抖音範」的短視頻內容更能實現深度種草。好奇通過工廠直拍等投放素材證明了品牌的「好貨直出」,並通過達人和素人多元、創意化的短視頻種草內容,讓新品亮點得到集中傳播。如通過「開瓶展示」短視頻,讓小桃褲高顏值、輕薄、透氣的產品獨特賣點深入人心。此外,藉助頭部或母嬰類達人在粉絲群體的強種草作用,助力品牌深耕母嬰用戶群體,實現用戶種草,如薇婭這種強帶貨屬性主播的種草視頻就在粉絲之間形成了品牌背書。

啟示3:品牌號+抖音小店的精細化運營,可打造品牌長效經營陣地。通過設立品牌號,可以將公域流量引導至私域流量,實現用戶的持久運營。在此基礎上開設抖音小店,還能直接帶動轉化。從好奇的實踐經驗來看,抖音小店與綜合電商渠道的人群重合度較低,可幫助品牌實現生意的完整布局。

可以想像,未來,深耕抖音生態的好奇,將藉助私域粉絲的運營提升用戶粘性與轉化,打造品牌的長效經營陣地。巨量觀察室也將對這樣的優秀案例保持長期關注,不斷帶來新鮮有料的復盤與思考,為行業提供更多營銷玩法借鑑。

相關焦點

  • 新銳品牌如何實現快速增長?巨量引擎一站式解決方案激發更多可能
    近年來,中國消費力的升級,帶動了消費品牌的爆發式增長,品牌加快發展的同時,品類也在不斷激增。根據CBNData《2020新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新品牌數量增長至2017年的近2.5倍。與快速發展相伴隨的是激烈的市場競爭,新銳品牌如何在市場挑戰中挖掘新機遇,實現破局增長?
  • 巨量觀察室 | 惠氏:黃金組合出道,母嬰營銷按下"突破鍵"
    在這個背景下,奶粉企業如何創新營銷模式,實現品牌與銷量、品牌商與零售商的多維共贏增長?巨量觀察室第二期,邀請到了惠氏啟賦事業部負責人&戰略項目負責人周昉,分享惠氏、愛嬰室、巨量引擎強強聯合,達成品牌、零售商、平臺多方共贏案例,並深度挖掘案例背後的創新思考與增長智慧。
  • 子初牽手熱門IP 解鎖母嬰創新營銷出圈法則
    子初牽手熱門IP解鎖母嬰創新營銷出圈法則 9月23日,由上海希為ECVInternational主辦的「2020中國母嬰數字創新國際峰會」於上海正式召開,惠氏、雅士利、子初、健合集團等行業知名母嬰品牌參與此次峰會,共同探討中國母嬰數字營銷與電商發展。
  • JACE母嬰品牌X海馬體兒童跨界聯動,探索品牌破圈層新玩法
    伴隨著新時代生活方式的變革,以及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驅動影響,中國消費市場的消費需求逐步升級,品牌之間的跨界聯合也越來越成為了當下消費的新模式。2020年10月12日,泰國母嬰品牌JACE正式宣布,品牌將聯合海馬體兒童共同探索跨界聯合的新方式。
  • 母嬰品牌Babycare入駐餉店,加速擁抱新商機
    7月10日消息,去中心化品牌特賣平臺餉店與母嬰品牌Babycare達成正式合作,Babycare將於7月14日進行官方入駐,為期3天。同步上線的還有其價值近億元的母嬰商品,涵蓋嬰兒水杯餐具、背帶等,滿足用戶對產品的多元化需求。
  • 母嬰行業大咖齊聚助陣金樹獎 洞察行業趨勢分享增長新姿勢
    亮點二:洞察母嬰行業趨勢 重磅白皮書賦能行業發展2020年,在疫情影響和驅動下,母嬰行業線上化已經成為主要的增長動能,從業者又當如何把握新機遇,擁抱新形態?金樹獎年度盛典上,寶寶樹將攜手全球著名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共同探索母嬰消費新趨勢。
  • 洞察「後浪」育兒新趨勢 2020金樹獎揭秘母嬰新增長紅利
    本屆金樹獎匯聚三百餘位母嬰行業上下遊主流品牌企業、內容創作頭部明星達人、合作機構及公益組織等,洞察後浪來襲背景下的新生代母嬰家庭趨勢(Baby),探討後疫情時代的新商業模式(Business),分享全新升級的寶寶樹(Babytree),共話母嬰行業的新增長、新機遇。
  • 擁抱母嬰藍海市場,紅色小象樹立行業新標杆
    在消費升級大潮疊加全面二胎政策的促進下,中國母嬰行業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預測,2020年中國母嬰市場整體規模超過4萬億,且未來五年預計將以每年不低於16%的增速增長。擁抱母嬰藍海市場,紅色小象深耕垂直細分領域,並憑藉傑出的科研實力、強大的產品實力和良好的品牌口碑,在一眾母嬰護膚品牌中脫穎而出,樹立行業新標杆。用科學孕育愛,專研產品品質秉持"用科學孕育愛"的品牌理念,紅色小象打造了上海奉賢中翊工廠、日本岡山秀一工場、湖州美妝小鎮三大生產研發基地。
  • VIPKID如何利用超級品牌思維驅動用戶指數級增長?
    然而,對於教育行業的品牌來說,傳播形式和內容向來比較規矩,看似玩不出什麼花樣,但VIPKID卻從眾多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獨角獸」,它是如何通過玩轉超級IP並藉助「超級用戶思維」獲取口碑,實現品效合一的呢?
  • 「自信會魔發」玩轉品牌營銷新花樣
    在一歲一市場的母嬰行業,任何品牌的成功,底層邏輯始終離不開對「人」的深入洞察、及時把握。此外,品牌想要加強消費者的品牌感知和情感黏性,則需要在不斷演變的市場環境中探索出品牌內核更差異、更創新、更走心的表達。
  • 這份母嬰品牌增長黑馬50強榜單,劇透了2021行業新趨勢
    近日,母嬰行業觀察聯合專注母嬰市場研究的母嬰研究院,發布了2020母嬰品牌增長黑馬權勢榜。榜單主要通過對各個母嬰品牌的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組織力、購買力5個維度綜合評估商業價值,以及對比各個品牌兩年的增長率,通過賦予各維度不同權重,計算得出的綜合評分,據此得出黑馬品牌。
  • 媽咪寶貝傳媒戰略合作新潮傳媒:共創母嬰家庭價值新增長
    未來,雙方將圍繞母嬰家庭領域的新場景、新內容、新價值展開深入合作,將共同致力於實現母嬰家庭消費的新增長。媽咪寶貝傳媒的使命是讓所有家庭獲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更高的品質生活,其目標人群是千萬中國媽媽群體和家庭用戶,這與新潮傳媒的覆蓋人群非常契合。同時,媽咪寶貝傳媒一直致力於幫助母嬰品牌客戶實現精準觸達、品效合一,這與新潮傳媒「幫助好產品賣進億萬家庭」的定位非常一致。
  • 「極致產品力+營銷創新力」雙力合一 驅動松達品牌長效增長
    圍繞用戶實現營銷、渠道雙賦能助推松達品牌落地增長品牌要深入人心,不是只有叫囂才可以做到,在一歲一市場的母嬰行業,品牌想要加強消費者的品牌感知和情感黏性,則需要在不斷演變的市場環境中探索出品牌內核更差異、更創新、更走心的表達,在這一點上,松達深諳其道,不僅注重與消費者的有效溝通,還善用新渠道創造新消費場景,通過在品牌營銷和渠道布局上的雙重組合拳,做到了1+1>2的效應,與新生代人群共成長。
  • 對話母嬰店主:新常態下,母嬰店的現狀、趨勢與增長機會
    那麼,新常態下的母嬰店未來走向如何,又該去哪裡尋求新的增長點?在母嬰行業觀察主辦的2020母嬰生態大會上,母嬰行業觀察創始人楊德勇對話登康集團董事長羅能才、嬰貝兒董事長賈俊勇、寧波寶智總經理李玲榮、阿拉小優聯合創始人李茂銀,就《新常態下,母嬰店怎麼做》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度探討。以下是乾貨內容分享:
  • 品牌戰略的關鍵在品效合一
    讓品牌效應與市場效果得以無縫銜接,也是眾多品牌所主共同期待的營銷模式。那麼,如何做到品效合一呢?其首要秘訣就是具有長期聚焦的定力。只有那些基於品牌定位聚焦投入資源的品牌,才能建立真正的品牌認知。而品牌認知就是一個企業打入並長期佔領市場的重要支點,只有撬動這一支點,才能夠真正操控全局。
  • 被歐萊雅集團收購後,羽西如何留住老用戶,擁抱新用戶?|Morketing...
    本文將從羽西的品牌歷史、產品創新、營銷策略的改變3點展開。「今天不敢說,羽西招募到很多20歲出頭的年輕美妝用戶,但現在我們電商平臺的消費群體,近一半為30歲以下的年齡。事實上品牌是隨著消費者一起成長的,當你的消費者開始逐漸老去,品牌老化的困擾也會逐漸顯現,當品牌老化問題出現後,品牌會採取不同的營銷方式觸達到新的年輕消費者,而這也會導致,用戶與用戶之間年齡段有較大差異,那麼,如何抓住老用戶,擁抱年輕人成為眾多品牌需要解決的「難題」。
  • 品木傳媒魏強:從KOL到KOC,母嬰營銷如何爭奪流量新戰場?
    隨著網際網路紅利消失,流量成本居高不下,拓荒式增長成為過去式,企業必須通過更加精細化的方式尋求增長,尤其是2020年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品牌營銷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什麼樣的營銷策略才是行之有效的?
  • 洞察「後浪」育兒新趨勢 2020金樹獎引領行業共謀新增長
    本屆金樹獎匯聚三百餘位母嬰行業上下遊主流品牌企業、內容創作頭部明星達人、合作機構及公益組織等,洞察後浪來襲背景下的新生代母嬰家庭趨勢(Baby),探討後疫情時代的新商業模式(Business),分享全新升級的寶寶樹(Babytree),共話母嬰行業的新增長、新機遇。
  • 上美集團副總裁劉明:傳統品牌獲得新銳增長的四大關鍵| 有數青年家
    在新的消費業態裡,我認為只有打造好自身的產品力,才能夠真正承接住流量。打造產品力,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科研是基石,供應鏈是護城河,深耕技術領域創新。上美每年都會持續投入億級規模的資金,我們在上海的市中心環球港和日本神戶的「醫療矽谷」,創立了雙科研中心和雙供應鏈。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麼作為一家本土品牌,上美會在日本選址做研發?
  • 助力品牌「多快好省」贏戰618,靈狐科技構建直播頭部業務生態
    這是一場涅槃之戰,疫情顛覆了以往的營銷模式,新的營銷探索和創新轉型,或將為品牌帶來發展機遇。這是一場直播之戰,經過近兩年的能量積聚,直播營銷在今年集中爆發,甚至到了「無直播不營銷」的程度。在「星直播」大數據品效直播引擎驅動下,靈狐科技聚焦職場精英和年輕群體的品質生活,打造「靈狐原創明星直播IP」;圍繞「母嬰、健康、3C數碼、生鮮」打造垂類直播IP;針對品牌日常及個性化營銷需求,打造「品牌定製直播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