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劇情與現實有哪些不一樣?

2021-01-10 鈦媒體APP

文 | 數娛夢工廠,作者 | 郭雅瓊,編輯 | 友 子

1985年夏天,倫敦溫布利體育場。

在各路大牌雲集的「拯救生命(Live Aid)」慈善演唱會上,7萬2千多名觀眾拍手、搖擺、齊聲歡唱,只為追隨著臺上舞步風騷、激情四溢的弗雷迪·墨丘裡(Freddie Mercury),聲浪久久不息。

皇后樂隊(Queen)的這次演出,不僅挽救了一度分崩離析的樂隊,日後更是反覆被票選為搖滾史上最偉大的現場。

曾有記者問弗雷迪,能贏得觀眾喜愛對你來說有什麼影響?這位搖滾巨星給出了一個真理般的回答,「我總是能贏得觀眾的愛。」

即使在他去世近三十年後,這句回答依然是真理。

34年後,在皇后樂隊吉他手布萊恩·梅(Brain May)和鼓手羅傑·泰勒(Roger Taylor)的支持下,這位傳奇主唱的故事終於被搬上了大銀幕。以樂隊的同名傑作命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上映至今收穫了8.79億美元票房,在全球再次掀起了驚人的皇后樂隊熱潮。

電影大獲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最後20分鐘幾乎原樣復刻了弗雷迪和樂隊在Live Aid的偉大表演,成就了影片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

豆瓣上的一條高贊評論頗有代表性。

「從Freddie第一次在鋼琴上輕輕敲出BohemianRhapsody的旋律開始,我的淚腺和毛孔便為每一縷熟悉旋律而收縮。而最後Live Aid如臨現場的衝擊力,讓我意識到此生都沒有可能真正看一次Queen的Live。」——@豆瓣用戶「私~流」

然而對皇后樂隊了解越多的人越容易意識到:與當年弗雷迪為《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首歌奔走時的堅決態度相比,這部電影做出了更多的妥協。

與觀眾口碑大相逕庭,媒體對電影褒貶不一。儘管扮演弗雷迪的雷米·馬利克徵服了觀眾和奧斯卡,影片對弗雷迪的個人生活遮遮掩掩,片中與現實情況不符的情節更是引起了批評。

這部電影登上內地大銀幕的過程也是諸多曲折。出品方福克斯早在去年就已經送審並遭遇坎坷,但直到今年奧斯卡結束後才得以通過藝聯專線放映的方式曲線入華,但在原版的基礎上進一步被刪減。

今日影片正式上映後,數娛夢工廠注意到,中國公映版刪減掉的4分鐘裡主要是涉及到對主唱弗雷迪·墨丘裡的性取向和私生活的展現。較為莫名的是,片中甚至連「愛滋病」一詞也被部分消音處理。

「能將觀眾掌握在手心裡」

如果說60年代的搖滾世界屬於披頭四,那麼皇后樂隊就是70年代搖滾樂壇不可忽視的璀璨巨星。其最耀眼的光芒,自然是來自主唱弗雷迪·墨丘裡。

三年前離世的搖滾巨星大衛·鮑伊曾與弗雷迪合作過經典的UnderPressure。用他生前的話說,弗雷迪將現場效果發揮到了極致,他是一個能將觀眾掌握在手心裡的男人。

「他已經是個小有名氣的明星了,但他隨時準備成為一個搖滾巨星。」片中出現過的第二任經紀人約翰·裡德回憶第一次見到他的情形。

這樣的個人特質,在電影裡也有所展現。在加入樂隊前,弗雷迪原本只是個機場行李員,但與樂隊其他成員初識時他卻像個領導。

狂妄自大與不可一世,是弗雷迪一生從未掩蓋過的公眾形象,面對媒體甚至會時不時扯兩句葷段子。

出生於如今已經不存在的東非小國桑給巴爾,身體裡流著印度波斯人的血液,同時也是當時不被英國主流接納的同性戀者。這些身份造就了這位巨星極為矛盾的個性。

他一邊展示著自己的傲慢,

「所有人看到臺上的我,都會覺得我是那樣的高傲,通常我就是這樣的。」

另一邊又會向記者吐露心聲,

「其實是媒體把我塑造成了一個臺上的食人魔和暴君,僅僅因為我的颱風。我的情緒不太穩定,他們只看了我的一部分,我不是和每個人都講話,所以他們不了解真正的我。」

他最後一任愛人吉姆·赫頓如此評價他,臺下很安靜,很矜持,平凡普通,跟街上老百姓沒什麼兩樣。

弗雷迪的同性戀身份以及私生活曾經使其飽受爭議,但沒有人能否認皇后樂隊在搖滾樂歷史上的偉大成就。

在其諸多傑作中,《波西米亞狂想曲》是最能代表弗雷迪音樂風格及個人特質的歌曲,也是皇后樂隊在英國的第一張冠軍單曲。

這首歌曲對於搖滾樂迷尤其是英國樂迷的影響有多深?

2017年,綠日樂隊(Green Day)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辦一場演唱會時,還在熱場環節現場6萬5千名觀眾就隨著旋律自發合唱了整首歌,甚至連其中長達30秒的吉他solo部分也能準確哼唱,場面震撼。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講述了皇后樂隊從籍籍無名到走向巔峰、從疏離到重聚的故事,但更多聚焦在了弗雷迪的過人才華和跌宕起伏的短暫人生上。

在進入中國內地公映前,這部電影在全球已經收穫了8.79億美元票房,再次證明弗雷迪和皇后樂隊的魅力是時間難以磨滅的。

明明觀眾盛讚,為何媒體齊齊差評?

全球觀眾對《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吝讚美。

在IMDb上,該片收穫了8.2分,豆瓣也拿下了8.6分。儘管前半部分被很多觀眾認為是流水帳般的敘事,但影片最後精準再現了皇后樂隊在Live Aid上的高光時刻,給觀眾們帶去了如臨現場的震撼。

(電影和1985年LiveAid現場實況對比)

雖然男主角扮演者雷米·馬利克身形不及弗雷迪高大,使其難以完美再現弗雷迪當年的強大的舞臺魅力,但樂迷們將原版現場與影片逐幀對比後發現,電影幾乎是精準復刻了當年的舞臺表現,尤其是男主角對弗雷迪的模仿。

但媒體對影片的態度多為負面,爛番茄和Metacritic兩大影評網站的媒體評分只有6.1分和49分。

負面評價集中在影片與現實的諸多矛盾上。編劇安東尼·麥卡滕說這是為了營造戲劇性效果,「我們拍的是電影,不是紀錄片。」

但這樣的解釋顯然無法滿足媒體的審視。

影片中弗雷迪在Live Aid之前告知了其他隊友自己患有愛滋。但事實上弗雷迪得知自己患病是在兩年後的1987年,並且當時已經瞞無可瞞。

這一改動無疑使得弗雷迪在Live Aid上的表演更易升華,也使《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歌詞有更強烈的「宿命感」,但卻犧牲了弗雷迪與愛滋病鬥爭時作為普通人掙扎的一面。

弗雷迪與摯愛瑪麗的相識在片中也被描繪成一見鍾情,但現實是瑪麗最開始是樂隊吉他手布萊恩·梅的女友。當然,後來的故事也證明,瑪麗的確是真正懂得弗雷迪的人。

《名利場》雜誌的評價算是解釋了為什麼媒體會普遍給差評。

「《波西米亞狂想曲》選了一個讓人興奮的題材,卻拍成了一部保守、中庸、只求安全的老掉牙電影。這部電影以遮遮掩掩的方式呈現弗雷迪的人生,讓你感覺根本沒有觸及到他的真面目。」

即使不刪剪,《波西米亞狂想曲》本身對於弗雷迪的刻畫就已經避重就輕、閃爍其詞,弗雷迪的性取向和私生活在影片中被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傳奇巨星如弗雷迪,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糟糕一面。

正如《衛報》所說,一部更為大膽的傳記片將會呈現出弗雷迪的樂觀個性、他隱藏的性取向與他在臺上臺下迥異的人格之間的微妙聯繫,挖掘進去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總而言之,《波西米亞狂想曲》選擇將他當做偶像來仰視,而不是還原成一個人。

內地「特供版」究竟刪減了什麼?

事實上,作為影片的監製之一,皇后樂隊吉他手布萊恩·梅早在項目發起之初,也曾擔心影片裡對弗雷迪的描述會對其形象造成傷害。

2013年7月,原定飾演弗雷迪的男演員沙查·巴隆·科恩由於創意上的差異而宣布退出。《好萊塢報導者》的報導說,他曾經想要一個以天才同性戀歌手默丘裡為中心的「告訴所有人堅韌不拔的R級電影」,然而樂隊成員希望電影是講述關於樂隊的PG級電影。

幾乎從那時候就註定了,《波西米亞狂想曲》會弱化弗雷迪同性戀的一面。電影一方面削弱了弗雷迪與各路情人親密交往的部分,又選擇呈現出一位陰柔嬌弱到讓人憐惜的弗雷迪。

這樣一部已經經過妥協的影片,來到中國又進一步了遭受4分鐘的刪減。

這些刪減重點集中在裸露、髒話和同性親密行為,剪輯較為明顯的包括:

1,弗雷迪彈琴,樂隊原經紀人保羅情不自禁吻了弗雷迪,被刪;

2,弗雷迪向摯愛瑪麗坦白,認為自己是雙性戀,被刪;

3,影片中段,弗雷迪舉辦了一場奢靡豪華的派對,派對上有美女穿著內衣騎自行車,被刪;

4,派對結束後弗雷迪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撫摸了服務生吉姆·赫頓(也就是後來的愛人),被刪;

5,片尾字幕介紹,現實生活中弗雷迪和吉姆最後生活在一起,被刪。

更為莫名的是,在22日正式公映的國內版本中,弗雷迪在Live Aid表演前向隊友們坦白自己身患愛滋病,「愛滋病」一詞居然遭遇了消音處理。

儘管在內容呈現上有著諸多與實際不符之處,但將主角進行從人到神的塑造,在道德上趨於保守呈現,是很多傳記片妥協後的無奈選擇。

作為普通觀影者,能在30多年後依然感受到這一殿堂級樂隊的舞臺魅力以及搖滾樂的感染力,有心的粉絲還能跟著卡拉OK版哼唱幾句。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歸功於弗雷迪。

相關焦點

  • 《波西米亞狂想曲》:永不墜落的皇后樂隊
    如果你以前從未了解過皇后樂隊,那你在看完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後,一定會對他們產生興趣,或許會同我一樣,想要成為他們的粉絲。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最後的Live Aid大型搖滾樂演唱會,皇后樂隊激情的演唱,讓每一個觀眾都感到熱血沸騰,為之澎湃。
  • 《波西米亞狂想曲》最終預告 偉大皇后樂隊復活
    《波西米亞狂想曲》海報1905電影網訊 雖然口碑喜憂參半,但《波西米亞狂想曲》還是引發了眾多搖滾迷的熱情。近日,影片發布了一支全新的預告片。在整個預告中,導演可以說是肆無忌憚地展現了皇后樂隊和搖滾樂的獨特魅力。整個預告以皇后樂隊的諸多名曲為背景,尤其是《Under the Pressure》的使用,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影片標題《波西米亞狂想曲》來自皇后樂隊的第四張專輯《歌劇院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
  • 《波西米亞狂想曲》:對皇后樂隊「神」還原還是一種冒犯
    最近英國著名搖滾樂隊皇后樂隊的故事被好萊塢搬上了大銀幕。這部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以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默丘裡及其他三位成員在「拯救生命」演唱會上的開場鏡頭為開篇,回溯皇后樂隊從15年前在倫敦組隊,之後破裂、重聚,共同在「拯救生命」演唱會上締造搖滾歷史上最偉大表演的過程。
  • 傳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的另類藝術人生
    一首超長的歌曲,沒有重複的副歌,主唱是個齙牙男,包含搖滾、歌劇等多種迥異的曲風,在現在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凡對歐美音樂稍微有點兒興趣,一定能從以上關鍵詞劇中判斷出,這首歌便是由皇后樂隊譜寫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 《波西米亞狂想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 皇后樂隊獻唱頒獎禮
    除此之外,在此前的第76屆金球獎上,《波西米亞狂想曲》已獲劇情類最佳電影獎,男主角拉米·馬雷克獲得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作為一部關於世界樂壇傳奇「皇后樂隊(QUEEN)」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自上映以來便大受影迷、樂迷歡迎,目前影片全球票房累計突破8.5億美元,創下2018年全球票房排行榜第14位的好成績!
  • 聽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這幾首歌,你一定會愛上皇后樂隊
    這麼說吧,即使你不是搖滾樂迷,或者壓根兒也不知道誰唱的,但《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你一定聽過。這兩首擁有全球傳唱度的經典歌曲,都來自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之一——皇后樂隊。上周五,關於這支樂隊主唱弗雷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的音樂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國內上映了。
  • 皇后樂隊傳世之作《波西米亞狂想曲》,世間只有一隻皇后樂隊
    有人說,只要看到是這首歌相關的,就都會點讚,我想我也一樣,這首歌同樣對於很多人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可以說,這是一首偉大的歌曲。而且關於英國傳奇樂隊Queen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也將於3月22日在內地上映,很多網友都表示會去支持這部電影。
  • 波西米亞狂想曲:見證傳奇誕生的背後故事,再現皇后樂隊的經典
    最後的狂想: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是根據殿堂級搖滾樂隊——皇后樂隊以及樂隊的傳奇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的真實故事而改編的一部作品,更是一場令人享受至極的音樂盛宴。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傳奇人物呢?
  •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講述著名樂隊傳奇主唱的精彩人生
    皇后樂隊皇后樂隊(Queen)是一支非常偉大的樂隊,其主唱弗雷迪·默丘裡(Freddie Mercury)更是一位傳奇中的傳奇,近日上映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用這支傳奇樂隊最知名的曲目作為電影標題
  • 歌壇天后惠特尼休斯頓傳記片正在籌備《波西米亞狂想曲》編劇執筆...
    關於她的傳記片「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 」(暫譯《我想和人跳跳舞》)正在籌備,《波西米亞狂想曲》編劇安東尼·麥卡滕負責劇本。目前《愛之情照》導演斯特拉·梅吉在商談執導,暫時還沒有選角消息,惠特尼休斯頓這樣的傳奇人物想必有很多黑人女星搶著想演。
  • 《波西米亞狂想曲》還原皇后樂隊最輝煌時期,可爛番茄評分僅及格
    如果看過了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小夥伴們,對這部《波西米亞狂想曲》必然不會陌生。沒錯,它是是一部音樂類傳記影片,該片講述了皇后樂隊從偶然成軍,到確立風格,再到大放異彩的故事。2019年2月6日,影片榮獲第61屆藍絲帶獎最佳外語片;2月25日影片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剪輯獎、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剪輯獎;拉米·馬雷克憑藉《波西米亞狂想曲》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波西米亞狂想曲》:搖滾的復刻與重現 蘊含音樂傳記電影的啟示
    今天,怡非要跟大家分享的電影,就是這首耳熟能詳的《We will rock you》創作樂隊——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波西米亞狂想曲》2018年11月在美國上映,由著名導演布萊恩·辛格執導。
  • 《波西米亞狂想曲》——經典永無止境
    Bohemian RhapsodyQueen - Greatest Hits In Japan《波西米亞狂想曲》的MV經典畫面本曲音樂結構極為特殊。《波西米亞狂想曲》(現在為史上第三,僅次於《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以及《Candle in the Wind 1997》)。本曲今日常被視為皇后樂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 波西米亞狂想曲—牙叔
    皇后樂隊從此開啟傳奇。這之後,他們開始製作當時英國史上花費最多製作費用的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最負盛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也在其中。
  • 讓人心潮澎湃的搖滾傳記片,不只《波西米亞狂想曲》
    挾一舉奪得四座奧斯卡小金人(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效、最佳音效剪輯)的餘威,取材自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墨丘利(Freddie Mercury)生平的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於3月22日登陸國內各大院線。
  • 熱淚盈眶,光聽音樂這片就值5顆星——《波西米亞狂想曲》
    《波西米亞狂想曲》註定是部傳奇——影片選取了皇后樂隊(Queen)最精彩的幾首單曲的製作過程,而片名則選取了皇后樂隊1975年創作的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乍一看似乎是一部典型的「傳記片」,可是它沒有乾脆地講述主唱弗雷迪·莫庫裡墮落史,而是富有戲劇性地聚焦弗雷迪和團員們的磨合。
  • 《波西米亞狂想曲》曝光終極預告 揭秘四大看點
    斬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等4座小金人,獲得第76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將於3月22日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加盟影院專線放映。頒獎季獎項拿到手軟 全國點映口碑炸裂全球票房再創新高作為一部關於世界樂壇旗幟皇后樂隊的音樂劇情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在今年頒獎季獲61項提名並斬獲33項大獎。主演拉米·馬雷克更是包攬了影帝桂冠,實現了奧斯卡、「英國奧斯卡」、金球獎影帝「三連莊」,成為海內外備受矚目的焦點。
  • 波西米亞狂想曲歌單ost全部歌曲有哪些 臺詞背景音樂匯總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英國搖滾樂隊皇后樂隊的傳記電影,目前正在大陸熱映中,這部電影獲得了不俗的口碑,裡面還有一些經典臺詞和一些很好聽的歌,下面就來盤點一下。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臺詞  即使不是皇后樂隊的歌迷相信看了也很激動,因為每個人的青春裡或多或少都會經歷或者嚮往這樣熱血沸騰。
  • 《波西米亞狂想曲》|寫給世界上每一個孤獨的人
    ----《波西米亞狂想曲》宣傳語《波西米亞狂想曲》是英國導演布萊恩辛格帶給我們的一部有關皇后樂隊傳奇主唱弗雷迪人生經歷的音樂盛宴。影片於2019年3月在內地上映,豆瓣評分8.7。影片展示了皇后樂隊及弗雷迪的偉大才華和眾多作品,真實呈現弗雷迪的傳奇一生。他曾是一名普通的機場搬運工,但是對音樂滿腔熱血,面對著家人的不理解,父親的反對,他沒有退卻過。在皇后樂隊組建後,他和樂手們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成為團結緊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歌曲《波西米亞狂想曲》仿佛就是弗雷迪一生的縮影。
  • 「皇后樂隊」主唱,和他的傳奇人生
    去年落下帷幕的第91屆奧斯卡,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獲得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三項大獎。 影片主角Freddie Mercury由演員Rami Said Malek扮演 《波西米亞狂想曲》不是一部以搖滾樂團Queen(皇后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