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溼」還是「製冷」?這樣使用空調,對人體傷害最小!

2021-02-14 央視網

我們主觀感受到的溫度就是體感溫度。而影響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看下面這張圖,你就秒懂了。

天氣熱時,人體汗腺在不斷製造汗液,而乾燥的空氣能很快將這些汗液吸收,使我們感到涼爽。但是在溼度大的空氣環境中,由於空氣中早已充滿水分,無力再吸收水分。

於是汗水只得積聚在皮膚上,使人體溫度不斷上升。在空氣中溼度偏高的環境條件下,要想使人們感受舒服些,降低室內的溼度比降低室內的溫度更加有效。

夏天開空調推薦除溼模式,不僅說省電,重要的是,【除溼】模式比【製冷】模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對身體好!

【製冷:以降低空氣溫度為目的,同時去除水蒸汽】

製冷的溫度和風速可以調高或者調低。空調按照人工選擇的溫度和風速以製冷模式運行,實現降低空氣溫度的目的(同時排出冷凝水)。很多人為讓房間快速降溫,一般會將溫度調得很低,這樣吹出的冷風就很強勁,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容易引起感冒、頭暈、關節疼痛、腸胃易受涼等身體不適的情況。

除溼:以去除水蒸汽為目的,同時降低空氣溫度

除溼的溫度和風速是不可以調高或者調低的。空調會按照自動設置的低溫度和低風速以除溼模式運行,實現去除空氣中水蒸汽的目的(同時吹出冷空氣)。這樣吹出的冷風比較柔和,對人體的傷害會降到最低。

此外,使用空調除溼功能時,房間空氣被室內機的風機吸入並通過蒸發器時,空氣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水排掉。空氣相對溼度由除溼前的70%以上(桑拿天的難受感覺)降到50%左右,讓人覺得乾爽舒適。

一般情況下,人體在溼度為50%~70%的空氣環境中最為舒適。高於70%的溼度,人體舒適度就會下降。除溼正是利用調節溼度讓人體感受到舒適,達到降溫的目的。

專家表示,室內外溫差最好在5℃-6℃之間。若差距過大,則會給人的身體帶來偌大負擔。因此,「除溼」模式相對於「製冷」模式健康許多。

很多人一進屋就急著打開空調,應該等身體溫度恢復到正常後再打開空調。大熱天,在外邊血管是擴張的,進屋就開空調,溫度驟降,舒張的血管會猛然變成收縮狀態,會導致血壓一下子升高,甚至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室內降溫通風時,應該先開空調後關窗,等剛開空調時空調裡面的汙染物釋放以後再關閉門窗。

空調最合適的溫度是26℃,溫度舒服且不易患病。26℃既能保證涼爽舒適,又適合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同時又保證室內外溫差不會太大,避免感冒出現。

患有脊椎病、肩周炎、關節炎的人在室內溫度低的時候睡涼蓆,可能會導致舊病復發。腸胃不適、怕著涼的人睡涼蓆,也有可能容易引發腹痛、腹瀉。所以在鋪涼蓆睡覺時,最好少開空調。

空調長年不清洗,就會積攢多種危害健康的病菌和蟎蟲,一旦被吸入,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還可能導致「空調肺」。因此,夏天建議每一到兩個月清洗一次空調。除清洗空調面板和過濾網外,還要使用專業空調消毒劑,進行徹底清洗消毒。

不少人為省電,出去時會關掉空調,回家後重啟。這不僅更費電,還容易對空調造成損害,影響空調壽命。過於頻繁的操作會對空調壓縮機造成傷害,而啟動時產生的500-1000瓦的高額電壓會更耗電。因此,如果短時間出去,最好不要關閉空調。

相關焦點

  • 襄陽中央空調:開製冷還是除溼?什麼時候使用中央空調除溼功能?
    雖然立秋已過,但是襄陽這天氣還是這麼熱,悶熱+潮溼是無法忍受的,恨不得24小時開空調。裝了這麼久的中央空調,除溼功能你用過沒,什麼時候需要用除溼功能呢?今天德能舒適家襄陽中央空調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夏天開中央空調,製冷還是除溼?這兩種模式的選擇應根據房間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室內乾燥和熱量是主要的和輕微潮溼的,則建議選擇製冷方式。
  • 空調除溼與製冷有什麼區別
    炎熱的夏天又到了,現在大家在家肯定都開空調了吧。聽到一些人說空調在除溼模式的時候更省電,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來解釋一下,製冷模式和除溼模式到底有什麼區別?到底哪一種更省電?讓我們一起往下看一看。
  • 炬日機電:三伏天中央空調開製冷還是除溼?小立來教你
    >使用空調除溼時很多人會遇到一些問題別急!小立為您來解答問題一、空調是怎麼除溼的呢?空調除溼分為2種工作原理,製冷除溼和恆溫除溼。恆溫空調除溼原理空氣經過降溫除溼後,再加熱到原來的溫度,輸送到室內,這樣既保證了室內溫度相對恆定,又降低了室內溼度。小立總結:空調除溼是利用溫度下降,冷凝水排出,來排除空氣中水汽的喲!
  • 最全空調使用技巧!製冷和除溼到底怎麼使用?這下終於懂了
    窗簾最好用淺色的,不僅對熱量的吸收差,而且對陽光的反射率高,空調的製冷「效果」就更好了。開空調製冷時,最好把空調風向朝上,讓冷空氣由上而下循環。制熱時,則讓空調風向朝下。一般來說,冷空氣向下走,而熱空氣反之,因此這樣可充分利用冷熱空氣自身的物理特性,自然交流。空調會將室內水分抽走致使空氣變乾燥,這時,口鼻、眼睛很容易變得乾澀、酸脹。
  • 臥室空調長期開除溼,這樣做對人體有害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一般在在開啟空調除溼功能的時候要根據室外的溫度來,溫度特別高的情況下可能會損壞到了壓縮機,溫度相對較低室內的溫度和溼度同時得到調節的作用,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空調開除溼,對空調不會傷害大。首先你要知道空調買回來就是要用的,而不是說買來擺放的,那麼空調上面有的功能理論上說都是可以使用的。不過空調是一個消耗品,你使用的越多,那麼它的壽命也就會相對應的減少。
  • 梅雨季節,空調除溼比製冷模式省電?假的!
    為什麼潮溼的空氣讓人體有種強烈的不適感?因為有數據顯示,人體在溼度50%~70%的空氣環境中最為舒適,而雨季的溼度基本在95%左右。一說到空氣除溼,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空調開啟除溼模式,在這個悶熱又潮溼的季節,除溼模式不僅可以保證室內空氣乾燥,而且據說除溼模式還可以省電省錢,這是真的嗎?我讀書少,你們可別騙我!
  • 空調開除溼模式製冷快又省電?空調的除溼功能,原理是什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空調開除溼模式製冷快又省電」這個概念開始流行起來。我身邊的很多人也給過我類似的建議,但聰明如我,自然不能被謠言蠱惑。空調打開除溼模式,真的可以製冷,而且還更省電嗎?當然不是!這一切,都要從除溼模式與製冷模式說起。
  • 空調除溼功能和製冷功能有什麼區別
    所謂除溼,在製冷的過程中,潮溼的空氣通過空調蒸發器後溫度會大幅度下降,空氣溼度處於一種過飽和狀態。 空調運行製冷模式,在降低空氣溫度的同時必然要同時去除水蒸汽;空調運行除溼模式,在去除水蒸汽的同時必然要同時降低空氣溫度。當房間內又熱又潮溼時選製冷,不太熱溼度大,則用抽溼。
  • 空調開除溼模式,對空調傷害大嗎?很多人都用錯了,空調總是壞!
    廣東這邊陸陸續續都開起了空調,有一點很尷尬的是,天氣時冷時熱,空調不開覺得有點悶,開了後又覺得有些冷,於是不少人選擇開除溼模式。一直開除溼模式真的好嗎?對空調傷害大嗎?什麼是除溼模式?南方多雨,空氣溼度大,有時候空氣中水分太多會讓人體感到不適,開啟空調的話,空氣裡的水分遇到空調的蒸發器,低溫下回吸附上面凝結成露水,之後經過集水盤和管道排出室外,讓空調在製冷過程中同時起到除溼的效果。單獨開啟空調的除溼模式,會讓室內機的風扇運轉變得緩慢,使得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液體,達到設定溫度後室外機就會停止運轉,避免冷凝器上的露水被蒸發。
  • 空調除溼又涼快又省電?真的那麼神奇嗎?
    我們知道,空調使用製冷模式雖然可以讓室內溫度降下來,但是比較費電。而一些人使用了空調的除溼模式後,發現不僅讓室內的溼度降低了,而且吹出來也是涼爽的風,還感覺還比較省電。那麼,使用空調開除溼模式真的比製冷模式省電嗎,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我們看看具體原因。
  • 改善空調吹太多帶來的危害 你可知除溼與製冷的區別
    製冷與除溼的關係相同點:無論製冷還是除溼,其模式都為室內的熱空氣通過空調室內機的換熱器,熱空氣中的水蒸汽被低溫凝結成冷凝水,此時冷凝水通過排水管排到室外。與此同時,換熱後的冷空氣從空調出風口吹出。不同點:當空調運行製冷模式時,在降低空氣溫度的同時必然同時除去了水蒸汽,製冷的溫度和風速可以調高或者調低。空調按照人工選擇的溫度和風速以製冷模式運行,實現降低空氣溫度的目的,並且排出冷凝水,吹出的冷風比較強勁。而空調運行除溼模式時,在去除水蒸汽的同時必然要同時降低空氣溫度,除溼時的溫度和風速一般不可以調高或者調低。
  • 空調除溼開多少度合適 空調開除溼省電嗎
    一般空氣指標有兩個:一是溫度,二是溼度,除溼就是空氣中含有的水份比例,如果像黃梅天氣溫雖不是很高,但溼度很大,人感到溼溼的汗出不來,這時空調的另一個功能就顯現了,就可起到抽溼作用,乾燥的空氣讓人氣爽。  在夏季,空氣中的溼度很大,特別是雨後和悶熱的天氣。人體適宜的溼度是百分之60-70左右,溼度太高,人體就會感覺不適。
  • 空調開除溼模式省電還對身體好?真相是…
    ,蓋最厚的被,睡最美的覺……製冷的溫度和風速可以調高或者調低。空調按照人工選擇的溫度和風速以製冷模式運行,實現降低空氣溫度的目的(同時排出冷凝水)。很多人為讓房間快速降溫,一般會將溫度調得很低,這樣吹出的冷風就很強勁,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容易引起感冒、頭暈、關節疼痛、腸胃易受涼等身體不適的情況。
  • 開除溼模式會損壞空調?聽專家分析,用錯縮短空調使用年限
    如今天氣比較炎熱,很多的朋友們在使用空調的時候,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模式,很多的朋友們都在使用空調的時候,都希望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省電量,也是不少的朋友們會選擇開除溼模式,覺得這樣更節省電量,那麼開除溼模式會損害空調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開除溼模式會損壞空調?什麼是除溼模式?
  • 為什麼建議使用除溼機,而非空調的除溼模式
    下面由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下空調除溼的原理:   當空調器的蒸發器中的製冷劑蒸發時,要吸收大量的熱量,使蒸發器表面溫度降低很多,這使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產生遇冷液化成水的現象,這些冷凝水將流到接水盤經出水管而排出室外。這個就是空調除溼的原理。
  • 聽說空調開除溼製冷又省電,是真的嗎?效果如何?
    「晚上睡覺的時候空調開除溼,屋裡溫度會下降,但是又不像製冷那麼涼,還省電」,前兩天我家母上大人不知道從哪裡聽到的消息,強行給我科普了一番。可是這種「除溼模式舒適、製冷還省電」的說法真的正確嗎?當然不是!否則空調何必再出一個製冷模式。除溼模式能製冷嗎?
  • 空調除溼功能開啟,真的比製冷模式更涼爽嗎?這些要了解
    一般大家在使用空調時,常用的就是製冷制熱功能,不過除了這兩個功能,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除溼功能,尤其在多雨季節,空氣過於潮溼,對人的身體也不好。而關於除溼的說法也有很多,比如除溼比製冷更涼爽,也更省電。而除溼模式該在什時候使用?
  • 【實用】這樣用空調,電費省一半!(夏天一定要用除溼功能)
    這個是「大招」的關鍵所在:夏天,只要把空調模式從「製冷」調成「除溼」,就可以不花很多錢,又讓房子如冰箱般涼爽。這是真的嗎?   溼度越高時,人體的體感溫度也會隨著升高。除溼模式之所以會如此神奇,和這個原理有一定關係。
  • 今天才弄懂,空調製冷與除溼模式的用法,大多數人都搞混淆了
    又到了使用空調的旺季,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空調,那麼,關於空調的使用小常識,你真的都知道嗎?一:空調除溼與空調製冷到底哪裡不一樣?首先,原理不同。除溼模式是以低速運行,壓縮機是間歇性開啟,無法調節溫度,只能以恆定溫度運行。製冷模式的壓縮機會持續工作,室內達到設定溫度才會停機。
  • 【實用】開空調一定按下「除溼模式」這個按鈕,不僅是省電,而是…
    於是汗水只得積聚在皮膚上,使人體溫度不斷上升。在空氣中溼度偏高的環境條件下,要想使人們感受舒服些,降低室內的溼度比降低室內的溫度更加有效。夏天開空調推薦除溼模式,不僅說省電,重要的是,【除溼】模式比【製冷】模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