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名副其實的「電影王國」?

2021-01-09 影視推推推

在進入正文前,我們先來簡單列舉一串數字,看看近年來那些在內地狂吸金的中國電影進入北美市場後的票房表現:

《功夫瑜伽》:36萬美元

《西遊伏妖篇》:88萬美元

《美人魚》:320萬美元

《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71萬美元

《尋龍訣》:124萬美元

《捉妖記》:2.2萬美元

· · ·

對於以上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我們當然還是要理性地看待:這些中國大片在北美市場是以小規模放映為主,少則十幾家多則幾十家影院,所以出現如上票房產出倒也不意外,況且這些影片本來也不對北美市場抱有期待。

不過如此高反差的數據總歸也反映出中國商業電影在海外市場的舉步維艱,甚至有業內人士用「銷聲匿跡」這樣的字眼來形容當下國產電影在北美市場的現狀。

《一代宗師》北美票房,Box office mojo

近5年來在北美表現最佳的中國影片還要追溯到墨鏡王的《一代宗師》(2013,659萬美元)。

但是我們的近鄰——印度,這幾天卻有一部地道的國產電影以絕對的「爆款」之姿在北美市場掀起狂瀾,短短幾日便成為一部現象級的熱門話題新片——

它就是被稱為印度版「魔戒」的史上最貴電影《巴霍巴利王2:終結》。

根據北美票房數據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顯示,影片上個周末(4月28日)起在全美425家影院開畫,首日460萬美元僅次於《速8》居亞,首周末3天即攬下創紀錄的 1043萬美元,輕鬆地將由湯姆·漢克斯和艾瑪·斯通兩位大咖主演的新片《圓圈》踩於腳下,強勢殺入 周末票房榜前3,這也是繼《P.K.》與《摔跤吧!爸爸》後第三部在北美破千萬美元大關的印度電影。

一部外語片首周末在不到500家影院的條件下突破1000萬美元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比較來看,目前排在北美外語片票房榜第1位的是李安的《臥虎藏龍》(總票房1.28億美元),但其當年的首周末票房也只為860餘萬美元(693家影院);排在第2位的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總票房5750萬美元)首周末約240萬美元。

當年《英雄》在發行方米拉麥克斯的操作下於2031家影院大規模開畫,首周末票房衝到了1800萬美元

所以僅從北美首周末這一數據來看,《巴霍巴利王2》的市場表現的確驚人。

再來看它的老家印度,影片以當地四種語言版本同步發行,首日票房逾1800萬美元,有媒體稱當地部分影院門前排起了幾公裡的長隊,在本土龐大市場的助推下全球首周末票房達6700萬美元。

截止5月5日,《巴霍巴利王2》的北美票房已累計1380萬美元,接替《摔跤吧爸爸》(1239萬美元)成為歷來北美最賣座的印度電影,同時全球票房也超過80億盧比(約合1.2億美元),只用一周時間就成功趕超《P.K.》(79億盧比)創印度電影全球最高票房記錄。

這部頻破記錄的近期現象級神作再次將輿論的注意力拉向了那個我們並不看重、甚至有些輕視的電影國度。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地之一,印度的電影年產量一直維持在1000部左右,其出口量也僅次於美國,而以孟買為中心的寶萊塢電影又具有全球知名度,所以印度是名副其實的「電影王國」。

不過由於印度大部分電影以自產自銷自娛自樂為主,其重點的出口地區又集中在處於其文化輻射區或移民較多的東南亞、西亞以及英國、北美,跟中國市場及觀眾的聯繫向來不緊密。

再加上中國觀眾對「越南電影飛機大炮,印度電影唱唱跳跳」的固有印象,以及對片長過長(動輒近3個小時)、節奏緩慢等的抱怨,所以長期以來我們對於身邊的這個電影大國並未給予充分的關注和研究。

就在近10年來我們集中力氣大踏步地開發本土市場並逐步穩居全球第二大票倉的時候,穩紮穩打的印度電影也通過網際網路民間傳播的方式悄然躍入中國觀眾的視線。

特別是2011年內地「延遲」引進了引發國人強烈共鳴的《三傻大鬧寶萊塢》(票房1400萬)後,印度電影的年度力作(或口碑片或商業大片)便屢屢與更多的中國觀眾見面,如《幻影車神3》(2014)、《新年行動》(2015)、《P.K》(2015)、《巴霍巴利王》(2016)、《瘋狂粉絲》(2016)等。

不過只有《P.K》獲得了超乎預期的市場反響(在已有網絡資源的情況下依然斬獲近1.2億元高票房),當時曾創下印度電影票房記錄的《巴霍巴利王》(全球約9000萬美元,北美670萬美元)只在內地收得750萬票房,可謂差別甚遠,看來海外收益(遠高於中國)不錯的印度電影來到中國後水土不服的現狀很難在短期改善。

《巴霍巴利王2》在北美的異常火爆也讓我們好奇這部神作能否再次引入內地,票房表現是否會有起色?

印度版「變形金剛」《寶萊塢機器人之戀》

視角獨特、挑戰特效技術的《功夫小蠅》

印度近年來的商業電影大有走國際路線的跡象,此前的《寶萊塢機器人之戀》(2010)、《功夫小蠅》(2012)、《幻影車神3》(2013)、《新年行動》(2014)等均主打時尚的科幻/動作風,視覺特效令人驚豔,雖仍有標籤式的歌舞場景,但在類型和風格上已靠近好萊塢大片,也更適合全球觀眾觀看(阿米爾·汗主演的《幻影車神3》也曾在北美獲得800萬美元的高票房)。

《巴霍巴利王》系列是印度電影繼《阿育王》(2001)、《阿克巴大帝》(2008)等之後的又一套古裝大片,影片由《功夫小蠅》導演S·S·拉賈穆裡執導,帕拉巴斯主演,根據印度神話傳說改編,是融合了神話、歷史、愛情、戰爭、奇幻等元素的史詩片。

首部曲《巴霍巴利王:開端》2015年上映後引發本土轟動,調動龐大人力物力的幕後團隊為觀眾貢獻了一場奢華動感的電影大餐。

雖然在很多中國影迷眼裡,這部印度大片的浮誇與虛假甚至奇葩會讓人感到不適,但也不得不承認印度電影人在想像力和執行力上已有相當高的水準。

概念設計圖

2年後《巴霍巴利王2:終結》回歸,影片4000萬美元的投資也創印度影史之最。這部聲勢浩大的電影早在上映前便已顯示出極強的吸引力:

影片在北美的預售榜上僅次於《速度與激情8》;

片方在映前通過版權交易(發行權及電視播放權)已入帳7500萬美元;

開畫首周印度本土的票務網站經歷了平時8倍的流量激增。

種種先期跡象都為這部電影的即將大熱做了預示。

《巴霍巴利王2》豪華視覺風

最新的《巴霍巴利王2》繼續講述「很久很久以前」的「王子復仇記」故事,從預告片來看,影片延續前作鮮亮的影調、華麗的視覺與大規模的戰爭場面。

印度「神片」當然要開掛

當然也不乏頻頻的開掛場景與誇張至極的動作設計,眾多王宮背景的出現也預示著本集中男主角將迎來與殺父仇人的最終決戰。

口碑方面,IMDb用戶打出了9.2的高分,目前爛番茄新鮮度(前作83%)仍未出爐,現在只收錄3條媒體評論,但也均為好評。在首周之後,這部神作的票房表現與口碑變化還需進一步觀察。

今年北影節期間,阿米爾汗新片《摔跤吧!爸爸》在展映後收穫超高評價,之後迅速定檔並於5月5日正式登陸院線,雖與漫威大作《銀河護衛隊2》同日上映,但目前來看票房走勢還算良好,截止5月7日累計票房已至6500萬,最終成績有望破億。

如此看來,印度電影在這個5月著實打了漂亮一仗,但對於《巴霍巴利王2》來言,它在北美的大獲成功不代表著能夠在中國再次複製。語言、文化及宗教的落差、觀眾審美的迥異等都制約著印度本土電影在中國市場的表現。

今年53歲的阿米爾·汗是在中國市場唯一

擁有票房號召力的寶萊塢巨星

再進一步觀察,近年來引進的印度電影中大部分為寶萊塢巨星阿米爾·汗主演,目前票房成績最好的《P.K.》和《摔跤吧!爸爸》就是鮮明的例證,似乎從《三傻》開始,「阿米爾·汗電影」就已經成為了中國觀眾眼中的品質保證,以上三部影片也並非通常意義的視覺大片,而是引發國人共鳴觸動我們神經的優質文藝片。

所以有《巴霍巴利王:開端》在中國票房慘敗的前鑑,這部海外火爆的續集很可能依舊很難在中國掀起波瀾。

相關焦點

  • 印度-斯基泰王國
    這些國家廣泛分布在從伊朗東部到印度北部的廣大區域。後希臘化時代,中亞一片大亂。安息帝國雖得以建立,對東線的控制遠不及阿契美尼德帝國。南亞的印度-希臘王國,孔雀帝國也走向了衰亡,中亞南道出現了權力真空,填補上它的自然是各路塞種部落。
  • 融入印度鬼神說,恐怖程度不輸《王國》
    所以,《王國》被網友稱作是「一天看一季,一季等一年」的神劇!好在,網飛還是很理解我們等劇的痛苦的,這不,在《王國》第三季還在製作中,它先上線一部印度喪屍劇給大伙兒解解饞。而18年和網飛合作的恐怖片《惡鬼》,更是打破了印度歌舞片的套路,全程緊張刺激,驚悚感讓你感覺都不是在看印度劇。所以說,在恐怖氣氛的營造上,導演和團隊都是一把好手,光是從2分鐘的預告片來看,音效、畫面琢磨得跟電影一樣的品質。這部新作,真的值得期待。
  • 吃貨老外走進印度素食王國
    走進印度素食主義王國素食者常說,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不食用動物的肉,也不食用來自動物身體的物品,被稱為素食者。選擇素食只是選擇了一種有益於自身健康、尊重其他生命、愛護環境、合乎自然規律的飲食習慣,素食已經逐漸成為符合時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 印度有哪些好看的電影?不可錯過的印度電影排行榜,一起看看吧!
    美國有好萊塢,印度有寶萊塢,印度電影向來以歌舞見長,近些年人們對印度電影也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你喜歡看印度電影麼?好看的印度電影是哪些呢?這些印度電影你看過幾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印度十大最好看電影1、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編輯《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的印度寶萊塢電影,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阿米爾·汗、馬德哈萬、沙爾曼·喬什和卡琳娜·卡普等聯袂出演。
  • 1年產出1900部電影,票房抗衡好萊塢!印度電影為何突然「開掛」
    但印度電影的影響力遠不止在中國,在全球都已經打出了名頭。印度頭部電影有將近24%的票房來自於海外,在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都挺受歡迎。但其實,早年的印度電影更像是流水線產品,「一言不合就尬舞」的風格很難為海外觀眾所接受。那麼,現在的印度電影為何能成為印度一個標誌性的產業,又是如何紅遍世界的呢?
  • 素食 | 素食王國:印度的特殊飲食文化
    印度是佛教文化的發源地,在印度信徒對信仰十分的虔誠。這一點也體現在了他們的飲食上。印度虔誠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義者,耆那教徒更是嚴格吃素,吃素的人佔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印度是素食王國,素食文化是印度飲食文化中最基本的特色之一。印度菜的特點印度人在飲食方面,也有他們的獨到之處。
  • 咖喱王國居然不是印度!
    咖喱王國在哪裡?咖喱有哪些不同的種類?另外,自己買咖喱的話應該怎麼挑選、怎麼搭配?"英國咖喱餐廳"🍛咖喱王國在哪裡?孟加拉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咖喱王國,那裡基本一日三餐、各種菜都離不開咖喱二字,但會根據不同的食材來調整咖喱裡面的香辛料,因此口味也是富於變化。咖喱雞蛋、咖喱乳鴿、山羊腦咖喱是最為受歡迎的咖喱美食。
  • 打蛇打七寸,印度的七寸在哪裡?這個要害關乎著印度的國家命運
    一、印度大國戰略印度是一個充滿野心的國家,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說過,印度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所以印度從建國開始基本上都是沿著這一戰略推進。英國英屬印度殖民版圖解體以後,印巴分治,從那時起印度就開始了自己的大國戰略。
  • 「印度的脖子」錫金王國:若不歸於印度,印度必定會被一分為二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消失的佛國——錫金王國。它信仰的是藏傳佛教中的黃教,曾經還當過清朝的附屬國,不過如今卻成了印度的一個邦。 在很長一段時間的中國地理課本中,都將錫金描述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這也算是對印度的一種抗議。 直到2003年,中國與印度的關係趨於緩和,而錫金成為印度領土也成了既成事實,所以中國也就順水推舟的認可了錫金為印度領土。
  • 《王國》喪屍跑酷,Netflix正在建立它的亞洲「王國"
    不過《王國》,確實火了。 在IMDb,有超過一萬五千人為《王國》系列打出了8.3的高分,第二季每集的評分,都能夠達到9分上下。與大部分韓劇的「基因」不同,《王國》是由Netflix主導投資、製作的原創韓劇。而《王國》全球性的火爆,無疑是Netflix在亞洲數年耕耘後的一次小小勝利。
  • 印度電影,不止寶萊塢
    在這部圍繞新德裡一家人籌備家中女兒婚禮展開的生活劇裡,交織著當代印度的種種問題及其與世界的對話:父輩與後輩的隔膜、傳統與現代的交鋒、對於出國留學與回歸本土的思考……某種程度上這是一部西方視角下的獵奇性的「印度電影」,因其與大部分的主流寶萊塢電影絕不一樣,沒有極致華麗的歌舞,也不以堆砌言情通俗劇情來賺取觀眾廉價的眼淚,看上去像是一個異類,它如同一塊半夢半醒的窗簾,映照出接下來的十餘年,印度電影更趨多元的發展
  • 電影推薦!王者與榮耀,獅子與王國
    《獅子王》這是一部真人與CG相結合的史詩電影。一個成長與承擔的故事。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獅子國王木法沙迎來了自己的兒子——未來的繼承者王者辛巴。木法沙國王非常愛辛巴,他總講一些草原的故事,他告訴辛巴,陽光照耀的地方都是我們王國的領土,我們要守護好它。刀疤覬覦王位,他數次將辛巴騙到絕境。都是木法沙及時趕到救下了辛巴。刀疤怒火中燒,他要將木法沙殺死,他聯合了鬣狗們,嚇壞了遷徙的動物,成百上千的水牛奔踏而來。木法沙為了救辛巴,倒在了他愛著的這片土地上。
  • 野獸王國,動漫電影IP界又一黑馬
    平生不識野獸國,閱盡動漫也蹉跎上海野獸王國實業有限公司為野獸國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在中國內地設立的分公司。英文品牌統一為BeastKingdom。2010年,野獸國股份有限公司於臺灣臺北正式成立,從代理多家國際收藏玩具品牌起家,再到積極拓展歐美知名動漫與電影的官方授權,這個集生產、分銷、展覽、線下商店為一體的娛樂體驗品牌,以臺灣為核心,迅速發展成為放眼全球的歐美漫畫電影產業領導品牌。時至當前,野獸國已是東半球擁有最多最齊全的歐美頂級IP衍生品製造商之一,其銷通路已覆蓋到了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 跟著電影看印度:從喜馬拉雅山麓到亞穆納河畔的北部
    這是因為印度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幾百個大大小小的王國林立。所以印度各邦及各地區在歷史文化、宗教和風俗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有的甚至完全不同。要領略印度各地獨特而富有差異性的文化風情,除了親身前往旅行之外,電影也許是最理想的載體。本文將以一系列印度電影拍攝背景城邦為載體,透過影視鏡頭,具體介紹從喜馬拉雅山麓到亞穆納河畔的北部山區與山谷的城邦。
  • 電影賞析:《印度合伙人》
    電影《印度合伙人》影片劇情介紹:電影《印度合伙人》是由R·巴爾基執導,阿克謝·庫瑪爾主演。該片與2018年1月26日在印度上映。根據印度草根企業家Muruganantham真實事跡改編。影片:《印度合伙人》的成功之處:1,印度的所有電影,在影片的播放形式上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在影片中穿插很多的音樂和舞蹈的文化進去,就是因為這種舞蹈和音樂的穿插,所以使得印度影片擁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屬性,就像人們一提起美國影片,就會立馬想起影片中穿插的男女之間的情情愛愛
  • 論當代印度電影的民族特徵
    [關鍵詞] 印度電影;民族特徵;歌舞場面;現實主義;世俗化印度是世界上年產量第一的電影大國,亦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電影輸出國。與亞洲諸多國家的電影發展脈絡相似,印度電影亦是在民族性與西方化的交會博弈中曲折前行。
  • 印度電影,「唱歌跳舞」的原因,找到了
    據北京電影學院發布的《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18)》指出:「印度是世界上賣出電影票最多的國家。2016年印度觀影人次達到30億,而觀眾規模的最高數字出現在2006年,為38.79億人次。在印度,每天有超過2000萬觀眾去看電影。
  • 《印度猴王》系列:猴王降生
    一提到「猴王」,我們就會想到《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他神通廣大,一個跟頭就是十萬八千裡……印度神話傳說中也有個「猴王」,他的名字叫哈奴曼(Hanuman),也是個頑皮的「潑猴」,他也是神通廣大,幫助羅摩(Ram)打敗了長著十個頭顱的大魔王,成為了印度家喻戶曉的天神……在印度
  • 印度電影進軍44屆美國土星獎,印度超人勇奪最佳獨立製作電影獎
    分量最重的最佳科幻電影獎由《銀翼殺手2049》奪得,奧斯卡獎上風光無限的《水形物語》捧走最佳奇幻電影獎盃。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以五座獎盃橫掃電影獎項,《星球大戰8》以三座獎盃緊隨其後,《神奇女俠》、《蜘蛛俠:英雄歸來》、《金剛狼3》分別帶走一座表演類獎盃。最佳動畫電影當然是《尋夢環遊記》。然而在這些英雄雲集的土星獎中,有一部印度電影殺出重圍,獲得了最佳獨立製作發行電影獎!
  • 印度口碑電影,它名列印度2018年電影十佳榜首!
    影片《調音師》的故事靈感正是來自於法國神級同名短片,是由斯裡蘭姆·拉格萬執導,阿尤斯曼·庫拉納、塔布 拉迪卡·艾普特、安爾·德霍萬聯合主演的懸疑犯罪喜劇電影 。該片講述了滿懷抱負的鋼琴調音師阿卡什(Akash),為了獲取音樂靈感一直假裝盲人,在被邀請參加一場私人音樂會時卻意外「目睹」一起兇殺案,成為現場唯一「目擊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