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勇敢面對困難?需要你正確認識「挫折教育」!

2020-12-21 小約定日報

當一個人一直在順境中成長,那麼面對挫折時便會有些束手無策,這是很多家長都認同的,因此「挫折教育」也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能正確理解其中的教育意義,直接給孩子製造小麻煩,並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01 「挫折教育」的前提

很多家長都錯誤的認為,給孩子挫折教育就是給孩子製造一些成長中的小麻煩,但這其實是對挫折教育的理解偏差。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對挫折恐懼,麻木,而是讓孩子有直面挫折的勇氣;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要讓孩子懂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用積極的方式去應對。

「挫折教育」的前提首先要讓孩子覺得挫折並不可怕,困難是成長路上的常態,只有樹立一個積極的心態,孩子才會進一步想辦法去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02 「挫折教育」的核心

挫折教育的核心,是鼓勵孩子勇敢面對挫折,並且在給予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時,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看見」,被「關注」的,用父母們也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我會一直陪著你,你並不孤單。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們需要的是與孩子站在同一戰線,而不是對立面。首先,要認可孩子的情緒,因為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遇到問題時孩子難免會焦慮,鬧脾氣,家長不要著急否認孩子的情緒,而是要在第一時間給予共情、理解,並幫助孩子去消化情緒,而不是繼續給孩子內心「添堵」;然後,認可孩子的付出,面對挫折,孩子有嘗試過去突破,去攻克,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時候家長要看到孩子努力應對的過程,而不是否認孩子失敗的結果。當父母看到孩子的成長與努力,能認可孩子的付出,無論結果好壞與否,並不那麼重要。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給予他們的力量,更有勇氣去面對其他的困難。

03 「挫折教育」不是萬金油

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用好與壞這種「非黑即白」的方式去判定,同樣家庭教育也不能直接用好壞來評價。「挫折教育」對於部分孩子的確有用,但並不表明它適用於所有的家庭教育模式,所以家長也不用過於刻板的認為,什麼教育就是好的,就應該去效仿,因此不需要一味追求「挫折教育」,而是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來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

不斷給孩子成長製造挫折,然後狠心讓孩子獨自去應對,很大程度上會造成孩子內心的孤獨與無助,讓孩子成為一個敏感、脆弱的人。而好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心有所依,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與關愛,給予孩子溫暖與希望,令孩子擁有足夠的底氣與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的挫折交手,成長為更好的人。

相關焦點

  • 如何教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只要這幾招,孩子變得更勇敢了
    我作為樂樂的媽媽,我有義務讓孩子擁有正確對待挫折的能力,長大之後他們遇到的困難會越來越多,如果每遇到一次困難就沮喪好久才能走得出來,這樣的人在以後工作當中很容易就會變得不自信。首先我要找到樂樂沒有面對挫折的能力的原因在哪裡,這樣子才可以更好地對症下藥。如果大家家裡面的孩子遇到一點小事就會變得非常的不自信,那麼也可以借鑑我這些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 《沒有星星的夜晚》,家長正好可以和孩子聊聊如何面對挫折和困難
    2020年6月,江蘇常州,一個十歲的小學生因作文被老師批評後自殺;2020年6月,湖南長沙,一個十六歲的中學生因考場作弊被逮而跳樓身亡……這些慘劇告訴我們,孩子太需要挫折教育了!面對挫折,艾倫先是積極應對,而後將煩惱暫放一邊(雖然是被動的),最後,問題自行消失了。我喜歡這個故事,也喜歡這樣的挫折教育。如何應對挫折?這是個大問題,對小孩子是,對成年人其實也是。
  •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如何教孩子面對挫折?睿智燈塔教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學生因為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往往就會表現得很焦慮、失眠、抑鬱、恐懼;個別學生還會精神崩潰、跳樓自殺…等等悲劇的發生,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氣和責任。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 教育法則十—甘地夫人法則,如何讓孩子正確對待挫折,茁壯成長?
    現實生活中,挫折總是不可避免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朋友喜歡幫助孩子規避挫折,認為一帆風順孩子才能茁壯成長,事實真的是這樣的麼?其實不然,怎樣進行正確的挫折教育呢?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教育法則——甘地夫人法則便能為各位家長朋友解答疑問。
  • 孩子為情所傷家長痛心,老師的話:孩子的挫折教育一定要跟上!
    這樣的孩子,這樣的行為實在是讓人膽戰心驚,不寒而慄。我們在為他們的行為扼腕嘆息的同時,也有必要發出這樣的追問:是什麼讓他們視生命如兒戲?他們對生命,難道就沒有半點責任感嗎?筆者從教多年,簡單分析一下,通常這樣的孩子,都有以下這樣的性格特點:一、嬌生慣養,耐挫折能力差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影響著孩子性格的形成。
  • 如何讓孩子更優秀?抗挫折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如何教育學生避免挫敗感,使這種悲劇再也不會發生呢?我認為應該將學生的挫敗感教育納入總體教育計劃,這是給兒童的必修課。再窮不能窮教育!應該在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學會正確地面對失敗,這會對他們將來的成功奠定一定的基礎。
  • 幾招正確培養孩子挫折教育的方式,讓孩子敢於對暴力說「不」!
    其實大部分孩子所面對的困境,相對於他們的年齡和能力而言,都是巨大的。他們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有些已經嚴重到需要專業幫助的程度。可是他們不懂也不敢向身邊真正能幫助他們的人求助。除了給網上一個不認識也給不了他們任何實際幫助的老師寫下一封長長的私信傾訴,他們別無他法。
  • 玩耍失敗就崩潰,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困難?
    但是諸位爸爸媽媽,別對你家心智還沒成熟的小娃要求太高了,小朋友剛剛登錄進人生遊戲不長時間,作為沒裝備沒技能的新手玩家,遇挫有情緒再正常不過。雖然可以理解,但是玩不了兩下玩具就又哭又叫的真的讓人很困擾啊有沒有,怎麼能讓孩子不受挫敗的情緒困擾,克服困難繼續玩下去,堅定的面對挑戰呢?
  • 別再誤信挫折教育了,這種方式正在毀掉孩子的自信心!
    文丨木棉媽媽從小就要讓孩子經歷挫折,等孩子長大以後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內心才會更加強大。本著這一原則,很多家長都會提倡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甚至人為製造挫折,故意讓孩子失敗,故意給孩子設置陷阱。或許我們都理解錯了挫折教育,所謂挫折教育是讓家長引導孩子正確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和挫折,重點是培養孩子一種面對挫折的態度,而非人為製造挫折。那麼人為製造挫折會有什麼影響呢?
  • 家長想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進行挫折教育?教你這3招輕鬆搞定
    家長想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進行挫折教育?教你這3招輕鬆搞定現在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吃過什麼苦,幾乎沒有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機會,因此等他們突然遇到一個稍微大一點點的困難時,可能就慌了,不知道如何擺脫和克服困難。家庭挫折教育是家長們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01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有的家長拼命催促著孩子跑,教孩子怎麼成功,卻從不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
  • 日本對孩子教育有多「狠」?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問各位家長這樣一個問題,在孩子遇到困難、挫折,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們是不是一定會及時出現?我們生活中肯定碰到這樣的人,「輸不起」且不說是大人孩子,反正肯定是有的。這樣的人贏了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一旦輸了就是搞出點事情來。
  • 幣圈的新人投資者如何面對虧損與挫折
    做投資最重要的兩點:一是要懂得分析市場的行情;二是要懂得控制風險,作為一個投資者要有著良好的心態及正確的投資觀念;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面對劇烈波動的市場行情,我們要把握住每一個時機,把握住了機會也就等於把握住了明天!
  • 抗挫折教育有多重要?孩子容易「輸不起」,看看日本是怎麼教育的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但不同的教育方式的背後,都是父母們希望孩子能變得更好的決心。而在全世界的教育中,日本的兒童教育一直名列前茅,因為日本的教育方式和很多國家的教育方式有著很大的區別。我們可以經常發現現在的很多孩子總是容易輸不起,因此日本針對這個問題開設了抗挫折教育。
  • 【初中家長】心理韌性: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遇到一點困難就很容易放棄,面對失敗總是懊惱生氣,甚至指責他人,把失敗的原因都對歸結於他人,動不動都是別人的錯誤諸如此類。 其實這些都是在提醒我們做家長的需要關注孩子的成長,抓住機會去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使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適應能力。
  •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對孩子的挫折教育要從小開始,孩子更有出息
    一、深究孩子承受能力差的背後原因1·缺少挫折的磨練現在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家長衝在最前面,家長為孩子鋪好路準備好一切,孩子只需要照做就可以了,完全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這也就導致孩子少了許多直面問題的機會。
  • 聚焦「挫折教育」 芽芽故事上線《總有好辦法的弗萊迪》
    聚焦「挫折教育」 芽芽故事上線《總有好辦法的弗萊迪》  近日,芽芽故事上線了荷蘭家喻戶曉的明星繪本《總有好辦法的弗萊迪》系列 10 本有聲書,精準聚焦「挫折教育」,幫助父母正確啟蒙
  • 孩子害怕失敗怎麼辦?巧用「一張紙實驗」,培養敢於面對挫折的娃
    可見挫折教育在孩子的生活中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將來孩子在自己面對挫折時能夠戰勝困難,那麼這份歷程將會成為孩子寶貴的經驗,甚至很有可能會成為孩子的寶貴財富。而如果孩子沒有辦法直面挫折,不願意去接受挑戰那麼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變得懦弱,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沒有自信心。不少孩子在面對挫折時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處理,而有些就會因為害怕挫折直接放棄挑戰。
  • 【育兒課堂】鼓勵孩子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
    孩子會一遇挫折就灰心喪氣,自暴自棄,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教育方式。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而且就這麼一個,不能讓他累著,更不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事事都包辦代替,孩子從小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每當遇到一點點困難孩子就會叫父母、叫爺爺奶奶幫忙,從小就養成了依賴、懶惰的思想。
  • 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的挫折給自身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挫折教育能有效激發大學生的奮鬥意識在社會轉型期,由於受西方價值觀念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當代某些大學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呈現出這樣一種傾向,他們習慣接受父輩給予的安排,事事都遵循長輩們的意願而不思進取,他們身上缺乏奮鬥進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