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長】心理韌性: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2020-12-26 騰訊網

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故事分享

雲南有一個叫褚時健的人,他有著一個傳奇的人生。

在35歲的時候,他擔任的雲南省新平縣曼蚌糖廠的副廠長,把一個虧損的企業,做到了富的可以給領導發工資的盈利企業。在51歲的時候,他又擔任陰溪捲菸廠廠長把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做到了亞洲第一。

62歲被評為中國十大企業家之一;66歲被評為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70歲時由於妻子和女兒捲入了經濟案,女兒自殺,經歷了人生最悲慘的境遇;在71歲的時候,他自己也因貪汙受賄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在74歲的時候,由於患上了糖尿病被保外就醫,重新回到了故鄉。在那裡,他開啟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種橙子。

84歲時,在刑滿釋放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種的橙子被命名為褚橙,成為年度行業銷售冠軍。

91歲的時候褚時健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巴頓將軍說過的一句話: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在褚時健身上就有著這樣的高強度的反彈力,我們在心理學上把它叫做心理韌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

一個人面對生活逆境、創傷、悲劇、威脅或其他重大壓力時,適應良好,能從困難的經歷中恢復過來,我們便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個體體現了他超強的心理韌性。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也是人格發展相對穩定的形成期。

如果孩子小時候在面對挫折與壓力時沒有形成一個高強度的心理反彈能力,那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變得容易衝動,自控能力弱,甚至失控的情緒。

還有可能做事情不能堅持,經常半途而廢,表現在學習上就是明明制定好的學習計劃,卻堅持不下來。

遇到一點困難就很容易放棄,面對失敗總是懊惱生氣,甚至指責他人,把失敗的原因都對歸結於他人,動不動都是別人的錯誤諸如此類。

其實這些都是在提醒我們做家長的需要關注孩子的成長,抓住機會去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使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適應能力。

青春期的發展特點

01. 生理方面

身體飛速成長,生理上迅速成熟,少年兒童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但是他們在知識、經驗、能力等方面還沒有足夠的積累,還處於懵懵懂懂的狀態。

02. 心理方面

青少年強烈的想要擺脫對父母的依戀,展現自己。但是他們能力的不足和社會經驗的缺乏,又使得他們在面對困難時難以應付,不得不依賴於成人。

03. 社會因素

進入中學以後,學校環境和教學的要求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勢必會激勵他們產生出責任感。

另外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齡人群中的地位。他們非常渴望找到知心朋友,得到別人的接納和尊重。

因此,他們要力爭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格。但是這個時候,成年人依然把他們當做小孩子,沒能給予他們足夠的理解和尊重接納時,他們就會覺得被忽視,或不被尊重,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挫折感。

他會表現的要麼躁動不安,舉止粗暴,要麼垂頭喪氣,冷淡相對;有時也會遷怒於他人。

那當我們做家長的不了解這些時,覺得孩子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反應激烈,簡直有些不可理喻。

如何培養孩子的受挫能力

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受挫能力呢?

首先,我們做家長的除了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特點之外,還要樹立起挫折教育意識,認識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值。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要把握好時機,進行挫折教育。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三個有效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您可以在生活中去嘗試一下。

01. 走出消極思維

當孩子經常有一些消極的想法、思維,可以用8個問題幫助他從消極思維中走出來。

1. 你是否有一些經歷能證明你現在這個想法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2. 如果你最好的朋友或你關心的人有這種想法,你會對他們說什麼?

3. 當你的情緒沒有現在這麼糟糕的時候,你會對目前的情況有什麼不同的思考?

4. 以前有過類似的事嗎?當時發生了什麼?你可以從之前的經驗中學到什麼?

5. 五年後,你再回頭看今天這件事,你可能會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6. 在這件事中,你是否忽視了一些自己的優勢?

7. 你是否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過快的得出了一個結論。

8. 你是否曾為某些外因作用比較大的事情而責備過自己?

這8個問題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拿出來問孩子,幫助其從消極思維中走出來。

比如孩子向你抱怨這次考試我那麼努力還是沒考好,努力一點用也沒有。你就可以問他:你以前考試時努力也沒用嗎?每次都是這樣嗎?如果你的好朋友有這種想法,你會對他說什麼?

讓孩子把答案寫到紙上,去分析思考如何去挑戰消極思維,從而建立他積極的成長性的思維。

02. 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連接是人類經歷的重要的部分,是生命具有彈力的重要條件,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親密關係與社會知識。

哈佛研究院曾經做過一個長達75年的跟蹤實驗來研究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人的影響。最終得出結論,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讓人感覺更幸福;能更有勇氣的去面對挫折和壓力;身體更健康,延緩記憶衰退。

因此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寫一份重要他人清單

具體做法

在一張空白的A4紙上畫一個圓,在圓中間寫上孩子的名字。圓的周圍寫上10個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的人的姓名。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好朋友的名字。

然後,分別在這些名字的旁邊寫下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這個人能夠給孩子提供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也讓孩子寫下孩子可以為他們做的一些事情,在生活中去實踐。

尤其要強調,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去尋求他人幫助,這樣會提升我們的抗挫折能力。

關係是需要維護的,因此,我們也要提醒孩子去思考,在生活中孩子可以為這些人提供什麼樣的支持?

03. 積極日記

美國肯塔基大學的研究者丹娜及其同事有個著名的快樂實驗叫修女日記,集中研究了聖母學校修女會的180名修女。這些修女都是年輕時進入修道院的,進院的時間均在1931年至1943年之間。

最初進入修道院時,她們都會寫一段文字來描述自己的生活,並說明自己加入宗教的原因。

研究小組從修女自述的內容中選出積極與消極的情緒暗示或語言,並對次數中描述的情感的內容進行打分。然後,將此分數作為衡量快樂的標準,分出最快樂的修女和最不快樂的修女,並對她們的壽命進行比較。

最不快樂的那組修女,其死亡風險是最快樂的修女的2.5倍。事實上,那些日記中使用許多表述積極情緒的詞語的修女更能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其平均壽命比較少使用這些詞語的人多10年。

由此可見,寫積極日記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情。家長朋友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去準備一個漂亮的日記本,讓所有的家庭成員一起來記錄積極情緒,在每天晚上與家人一起寫積極日記。

積極日記的內容

今天有哪些讓自己開心充滿活力的事情?

明天會有什麼事讓自己感到興奮有期待的呢?

每天記錄讓自己感激的事情。

寫上一段時間後,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你會發現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你都有積極的,成長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任何習慣的養成都需要不斷的堅持,培養抗挫折能力也是如此。看到現象,找出原因,學會方法,還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去實踐,相信您一定能夠做到。

-END-

相關焦點

  • 想培養堅強的孩子,逆商一定不能忽視,是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根源
    所以我們應該像重視智商和情商那樣重視逆商,而對於家長來說,則應該像培養智商和情商那樣,去重點培養孩子的逆商。培養逆商刻不容緩,對孩子的成長作用很大培養逆商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本錢,一個連自信都沒有的人,即使機會放到眼前,也會怯於嘗試,又如何能獲取成功?
  • 孩子出現「蛋殼心理」家長要重視,培養娃抗挫能力提高逆商很關鍵
    文丨飯飯媽玻璃心,一種對心理抗壓能力低的描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蛋殼心理」。孩子產生蛋殼心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很明顯,那就是很難獲得成功。因為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更加的強了,在生活中處處維護孩子,導致孩子很難獨自面對困難,從而無法建立強大的心理。所以在遇到一些逆境的時候,就可能會激發起孩子的「蛋殼心理」。
  • 不想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在6歲前應進行逆商培養,父母別忽視
    抗挫折能力的培養也是逆商培養,既然逆商培養這樣的重要,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寶寶的逆商或是抗挫折的能力取決於他的成長環境,如果父母習慣把孩子的一切都處理得很妥當,把孩子的路鋪的太平坦,那麼寶寶在面對未來的困難的時候就會很難應對。
  • 家長想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進行挫折教育?教你這3招輕鬆搞定
    家長想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進行挫折教育?教你這3招輕鬆搞定現在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吃過什麼苦,幾乎沒有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機會,因此等他們突然遇到一個稍微大一點點的困難時,可能就慌了,不知道如何擺脫和克服困難。家庭挫折教育是家長們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 李玫瑾:上大學之前,培養孩子這兩樣「能力」,增強孩子心理韌性
    大學裡匯聚了各個地方的人才,聰明的孩子不在少數。大學不只是學習好就可以了,學習成績是一方面,大學更多是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比如社團活動、社會實踐中的能力表現會更加分,只懂學習的孩子在這些方面相對處於弱勢。李玫瑾教授認為: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也就是讓孩子多吃吃苦,可以從體力之苦來實現。
  • 幾招正確培養孩子挫折教育的方式,讓孩子敢於對暴力說「不」!
    這其實就是家庭挫折教育的一大缺失。其實大部分孩子所面對的困境,相對於他們的年齡和能力而言,都是巨大的。他們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有些已經嚴重到需要專業幫助的程度。可是他們不懂也不敢向身邊真正能幫助他們的人求助。除了給網上一個不認識也給不了他們任何實際幫助的老師寫下一封長長的私信傾訴,他們別無他法。
  •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對孩子的挫折教育要從小開始,孩子更有出息
    孩子天真的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要爸爸媽媽撐著,一旦孩子自己遇到一點什麼事情,肯定就會不知所措了。沒有經歷過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固然會很差,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學習成績的一點下滑,都可能為成為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2·家長給予孩子的壓力過大現在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好就代表一切,給予了孩子很大的壓力。
  • 如何讓孩子更優秀?抗挫折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始終處在世界前列的日本兒童的教育遠比我們的挫折教育更「嚴厲」。無論身體和心理素質如何,日本的防挫折教育都非常好,並且已經在幼兒園開始了防挫折教育。日本對孩子的抗挫折教育有多「狠」?但是大多數中國孩子都錯過了在父母保護下鍛鍊自己的機會。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知道可以向父母尋求幫助,從而失去了鍛鍊自己的機會。我為什麼從3歲開始,就對孩子進行抗挫折教育?與中國教育相比,日本的抗挫折教育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學習,而兒童的抗挫折教育也不能被延遲。
  • 容易玻璃心的孩子,要增強「心理韌性」
    其實人也是一樣,若是順風順水地長大,遇到一點小挫折就受不了;但被錘鍊長大的孩子,就像不斷受力的彈簧,具有很強的韌性。容易玻璃心、心理素質差的孩子,其實是因為「心理韌性」差,不能像彈簧一樣反彈回去。何謂「心理韌性」?
  •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狠心」?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說到抗挫折教育,想起現在的孩子普遍承受能力不太行,總是能聽到某某學生因心理壓力跳樓的新聞。其實,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有徵兆了。前段時間,帶孩子去附近的小公園玩,裡面有幾個孩子比賽跳繩,我家孩子看他們玩得開心就參與進去了。沒過多久就聽到一個孩子大喊的聲音:「我沒輸,就是沒輸!
  • 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和他們溝通?家長必看(從小學一...
    當然,以上各個階段的分析只是相對而言,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心理發展特點。每個家長在了解基本心理規律基礎上,還是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溝通方法: 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的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 家長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與其溝通?
    孩子的心理特徵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各個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掌握孩子心理,會讓親子間的溝通更順暢,更有效。 下文列出了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孩子們的特徵,還推薦了家長針對孩子各個時期可以使用的溝通技巧。當然,以上各個階段的分析只是相對而言,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心理發展特點。
  •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如何教孩子面對挫折?睿智燈塔教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學生因為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往往就會表現得很焦慮、失眠、抑鬱、恐懼;個別學生還會精神崩潰、跳樓自殺…等等悲劇的發生,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氣和責任。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 抗挫折教育有多重要?孩子容易「輸不起」,看看日本是怎麼教育的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但不同的教育方式的背後,都是父母們希望孩子能變得更好的決心。而在全世界的教育中,日本的兒童教育一直名列前茅,因為日本的教育方式和很多國家的教育方式有著很大的區別。我們可以經常發現現在的很多孩子總是容易輸不起,因此日本針對這個問題開設了抗挫折教育。
  • 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與其溝通?
    溝通方法: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的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 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但是也就是這種「會」,反而害了孩子。日本親子教育專家營原裕子這樣說:「孩子想做的事情就儘可能放手讓孩子去做,從而培養孩子『會』的能力。不要指示孩子,告訴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管在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上,日本的抗挫折教育都很令人佩服,抗挫折教育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了。以下4種方式,值得父母們深思。日本對孩子教育有多「狠」?
  • 孩子為情所傷家長痛心,老師的話:孩子的挫折教育一定要跟上!
    溺愛孩子的父母,視孩子為掌上明珠,百依百順,不捨得讓孩子受一點委屈。當孩子的欲望被無限制滿足時,心理也會越來越膨脹,形成自高自大、唯我獨尊的個性。這樣的人,一旦遇到一點什麼挫折,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接受不了失敗的現實,很容易想不開。二、任性偏激,為達目的不惜一切有句話說,羅馬不是一日修成的。孩子性格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
  • 為何很多孩子上了高中,沒有初中那麼優秀,甚至焦慮抑鬱了?
    這是一名家長的分享,很多孩子考上高中後高一階段心理落差會很大,若心理素質不夠強大,會產生焦慮,嚴重的甚至還會抑鬱。很多家長也會有一個感覺:孩子上了高中後,沒有初中那麼優秀了,成績持續下降就算了,甚至性格大變,變得很陌生,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那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2、家長放平心態,協助孩子把目標調低自卑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較脆弱敏感,受到打擊很容易消沉,父母要教孩子不要給自己的目標設置得太高,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設置相吻合的目標。
  • 男孩如何培養,才能變得出色?掌握這幾個原則,家長輕鬆培養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男孩呢?一、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並且隨著現在父母的經濟條件也比以前更好。因此很多家長都特別溺愛孩子,例如各種事情都幫孩子處理好,寶寶不需要動手就可以直接享受家長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