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與其溝通?

2020-12-21 騰訊網

孩子的心理特徵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各個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掌握孩子心理,會讓親子間的溝通更順暢,更有效。

下文列出了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孩子們的特徵,還推薦了家長針對孩子各個時期可以使用的溝通技巧。當然,以上各個階段的分析只是相對而言,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心理發展特點。每個家長在了解基本心理規律基礎上,還是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

  小學一年級

心理特徵:

孩子們剛剛進入小學,對小學生活既感到新鮮,又有些不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老師,並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溝通方法:

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的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小學二年級

心理特徵:

此階段是小學生培養自信心的關鍵期,但是情緒容易不穩定容易衝動,且自控力不強。

溝通方法:

在此階段,孩子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逐漸定型,行為習慣也開始產生。我們要對其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要多鼓勵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學習上還是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小學三年級

心理特徵:

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逐漸變得內控、深刻、自覺。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還是有限。普遍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溝通方法:

由於交往範圍擴大,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擾也隨之而來,開始產生不安情緒,需要家長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導,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小學四年級

心理特徵:

9-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於從低向高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不安的開始,如果不注重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擾影響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但通過正確的教育,這種不安可以轉化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慾望,綜合能力得到快速地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

溝通方法:

此階段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分化,需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小學五年級

心理特徵:

競爭意識增強,不甘落後。更關注學習成績,對於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獨立能力增強,喜歡自發組成小團體。不輕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強。

溝通方法:

鼓勵孩子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

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家長要開始關注小升初信息。為孩子提供一些接觸自然、社會的機會。學習中遇到的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問題,沒有實踐操作能力,很難準確理解其中內涵,接觸社會對培養學習興趣、保持主動學習的態度、迎接更複雜的挑戰有積極作用。

  小學六年級

心理特徵:

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相當於小學後期和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還會對老師、家長的正當幹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緒不穩定。 注意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於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但意志力仍不夠堅定,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

溝通方法:

此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還需有個健康的心理發展。

逐步為小升初做準備,對心儀學校的考試範圍和特點多做了解。

相關焦點

  • 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與其溝通?
    孩子的心理特徵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各個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掌握孩子心理,會讓親子間的溝通更順暢,更有效。下文列出了從一年級到高三的孩子們的特徵,還推薦了家長針對孩子各個時期可以使用的溝通技巧。當然,以上各個階段的分析只是相對而言,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心理發展特點。每個家長在了解基本心理規律基礎上,還是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
  • 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和他們溝通?家長必看(從小學一...
    孩子的心理特徵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各個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掌握孩子心理,會讓親子間的溝通更順暢,更有效。 下文列出了從一年級到高三的孩子們的特徵,還推薦了家長針對孩子各個時期可以使用的溝通技巧。
  • 一年級到高三:不同時期心理特點及溝通方式
    溝通方法: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 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 小學一年級到高三:不同時期心理特點及溝通方式
    溝通方法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小學三年級心理特徵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地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 不同年齡孩子心理歷程不同,家長要了解清楚,切勿影響心理健康
    青少年的發展是不少人都特別關心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在關注他們發展的時候一定不能只關注他們的生理發展,心理發展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實際上有很多人對於青少年的心理發展都不是特別清楚,其實在不同的年齡段青少年心理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以及特徵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了解青少年心理發展對於幫助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規避挫折有著重要作用。
  • 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性格特點,家長如何應對?
    最近有很多家長反映說對孩子的心理不了解,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也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交流。其實,自從孩子開始上學,就進入了全新的成長階段。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他將完成多階段的基礎學習,度過從兒童到青少年的關鍵成長期。
  • 高情商的孩子是怎麼煉成的?根據6歲前心理特徵父母必做幾點準備
    朋友說其實不難帶,一個小班裡,找兩個情商高的孩子,所以抓住心理特徵,很容易的。1、重點培養,規範行為。2、好的典型經常鼓勵和誇獎。3、分批分組帶動其他孩子。4、巧妙利用行為習慣和從眾心理。從心理理論的發展情況看,幼兒的發展水平一般為3歲左右是幼兒心理理論的萌芽時期,4-5歲是快速發展期,6歲是穩定期。
  • 了解小學階段心理髮育,掌握年級特徵,讓你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實際上是由各學齡階段孩子的心理髮育特徵所決定的。那麼,在中國,小學階段分為六個年級,每個年級的孩子在心理特徵上其實也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每個年級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徵。一年級由於剛剛從學前階段進入正式的教育階段,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進入一個新的環境。
  • 孩子總是自言自語,有可能存在「泛靈心理」,家長要習以為常
    這段時期孩子不會把話都說出來,而是果斷的藏在內心裡。孩子想讓自己的內心與自己的觀念達到和諧統一,也是一種遇到問題自我解答的方式。 泛靈心理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階段。家長面對這種現象也不需要擔心,家長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泛靈心理就可以,那麼多具體的方式有哪些呢?
  • 睿智燈塔-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
    經常有家長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特別自卑,不管做什麼事總是畏手畏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總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很多事情還沒開始就說自己做不了,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是一種行為失衡的狀態。
  • 小孩的心理變化是多變的,家長該如何了解小孩的心理?
    小孩的心理變化是多變的,家長該如何了解小孩的心理?假若大人不了解這些,認為一教就懂,加上愛子心切,就會提出孩子根本做不到的要求。但假若家長對孩子心理發展過程有了了解和認識就不會提出這種不適當的要求了。而是會根據孩子能夠理解接受的範圍去尋找適應孩子的教育方式,這樣才是對孩子最有益的教育。
  • 合一心理《家庭幸福魔方》家長公益課堂——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
    因為沒有溝通我們就不知道彼此的需求,彼此的想法。時間久了彼此的思維自然就疏遠了,感情也會隨著因缺少溝通而慢慢的冷淡,在這樣的狀態下關係又怎能長久的和諧的維持下去呢?所以溝通不論對誰都很重要。溝通分為單向溝通和雙向溝通,首先,讓我們在衛老師的帶領下,通過傳話筒遊戲來分別體驗這兩種溝通模式的感受及不同吧。
  • 睿智燈塔-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功課。不管在生活的哪個方面,溝通永遠都是維繫關係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在親子關係當中,學會如何溝通,能讓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那麼,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很多時候,家長經常抱怨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次數並不少,但每次都是以爭吵告終。
  • 孩子很難跟父母做溝通,了解「內部語言」,幫家長走進孩子內心!
    那麼為什麼小時候乖巧聽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不服管教,出現封閉叛逆呢,其實並不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從一個生理到心理都完全依附家長的階段,發展成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人格的獨立個體,這其中轉變的過程中,如果家長不具備科學的教育方法,出現這樣的問題在所難免。
  • 家長必知:與孩子有效溝通的三要素
    > 親子溝通大講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作為家長,要怎樣做到跟孩子有效溝通呢
  • 培養孩子性格特徵,面對孩子六大消極性格特徵,家長應如何引導?
    雖然說每一位孩子都是特別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性格,並且只要家長好好利用孩子的性格特徵,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才。但現實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由工作太忙導致疏忽了對孩子的性格培養,這就會使孩子的性格產生偏差,非常不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要知道好的性格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給這個人帶來的只有好處。
  •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大石街「家長學堂」給家長們支招
    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好奇心強的孩子,他的求知慾望就會很強,表現出來的就是孩子會主動探索生活和學習。、喜新厭舊等幾大特點,那面對孩子這麼特別的好奇心,家長們該如何去保護呢?
  • 5歲孩子親人去世了,如何給孩子心理疏導?
    如何對一個5歲的孩子講述媽媽死亡的事實,這是一個挑戰,我們又該如何給孩子心理疏導?當父母向小朋友傳授對死亡的見解之前,需要對不同年齡段小朋友的心理,有正確的認識,因為這些認識是生命教育的基礎。如何給孩子心理疏導在談論「死亡」的話題時,家長需要直接、簡單地進行回答。
  • 心理專家:若孩子偏愛這種顏色,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家長需多陪伴
    心理專家:若孩子偏愛這種顏色,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家長需多陪伴同事張家上個月生了二寶,最近也是一心思撲在二寶上面,家裡的大寶多少有點敏感排斥,但總體還算是聽話的,張家估摸了一下大寶的想法,也沒太放下心上。直到前兩天張家和她如今已經是心理諮詢師的閨蜜聊天的時候,談到不同性格對於顏色的喜好略微不同。
  • 心理學家:極度自卑的孩子,骨子裡透露著這五種特徵,家長要關注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性格自卑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骨子裡往往透露著這幾種特徵,需要家長的關注。孩子如果具有這種特徵,家長要從小幫助孩子克服,不然自卑心理會越來越嚴重。平時多讓他接觸複雜的人群,可以讓孩子先從同齡小朋友開始,逐步融入集體,然後再進一步接觸成年人。家長可以帶他參加一些活動,培養類似演講、辯論這樣的鍛鍊表達能力和膽量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