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
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去勇敢的表現自己,還會害怕去和別人交往,慢慢地變得自我封閉,明明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目標,也會放棄,他們對未來也會抱有一種悲觀的態度。
當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太低時,往往會認為自己在身高、相貌、學習、人際交往、家境等方面都不如別人,而且往往是從自己的某一方面不如別人,泛大到覺得自己所有的方面都不如別人,應此變得自暴自棄,陷在消極的情緒中不能自拔。
他們往往又非常在意別人的對自己不利的評價,在面對自己的缺點時,又會以否認和掩飾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虛榮心。
一個人的自卑與他的童年經歷是緊密相關的,比如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在學習生活中,得不到老師的認可。
比如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喜歡挑剔孩子的缺點和毛病,並且時常掛在嘴邊進行指責,這樣給孩子造成很重的心理暗示,使得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和消極的情緒。
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父母平時要注意生活中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輕易將孩子的缺點暴露在外人面前,那樣會讓孩子很沒面子,從而讓孩子限在自卑的情緒當中。
對於孩子的外在缺點,父母應該包容和接納,並且鼓勵孩子自我接納,讓孩子學會多欣賞自己優點。
很多父母喜歡事事替孩子代勞,卻又常常指責和抱怨孩子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會,時間一長只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所以父母要多讓孩子發揮自己動手的能力,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及時的給予鼓勵,讓孩子從中找到自信。
那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1、多鼓勵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我評價
孩子的自卑通常是對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自身條件進行了過低的評價,喜歡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於是,注意力總會盯著自己的短處,然後越比越對自己不滿意。
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多想想自己的優勢,並且主動去發展自己的長處,讓孩子看到自己每小點的進步,都應該值得肯定。
2、家長放平心態,協助孩子把目標調低
自卑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較脆弱敏感,受到打擊很容易消沉,父母要教孩子不要給自己的目標設置得太高,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設置相吻合的目標。
父母應幫助孩子將目標設置的稍低一點,並且把目標拆拆分,讓孩子相對較容易完成,以增加孩子的積極性,引導孩子自己和自己競爭,不斷的超越自己,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是自我的一種激勵,漸漸地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走出自卑心理。
3、鼓勵孩子打開心扉,多交朋友
自卑的孩子往往比較孤僻內向、不合群,喜歡自己把自己孤立和封閉起來,不願意和周圍的人交往。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交朋友,讓孩子多一些時間與他人進行交流,父母也可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找到積極樂觀的的小夥伴進行交往。
4、不要對孩子過於苛刻,對孩要求過高
父母給孩子定期望值時,一定要合理,不可過高,否則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孩子能力的正常發揮。
許多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得過於激進,希望自己孩子各方面都優秀,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才藝技能,都給予過高的期望。
有時候往往孩子已經表現得很好了,是父母追求過於完美的表現,對孩子的表現不滿意,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從而陷入自卑和失落當中。
5、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
自卑的孩子往往意志比較薄弱,遇到困難容易退縮,遇到挫折和失敗容易洩氣。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面對困難的堅強意志力,要讓孩子在失敗和挫折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並且讓失敗成為激勵孩子成功的動力。
總之,孩子出現自卑的情況時,父母一定要注視起來,不要讓自卑成為孩子前進的攔路石,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積極向上、不怕失敗的心理品質,讓孩子學得堅強和自信。
(配圖源於網絡,侵聯刪)
文稿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小李廣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