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有沒有這樣一個現象,平時在家大大咧咧,但是一到外面就變得特別膽小,甚至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遇到陌生人就喊「媽媽飽」。除了不敢面對外面的朋友,在家有時也很膽小,比如怕黑不敢獨睡、有打雷和閃電也會嚇哭,很多家長為孩子膽小犯愁,這樣的心理素質,怎麼去上學,怎麼能自己面對外面的大環境呢?
一、有哪些原因導致孩子膽小、害怕?
1.父母的過度保護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祖宗」,都怕孩子磕著、碰著,現在的家長也都會給孩子過多的保護。父母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孩子已經習慣了被人保護的感覺。做的任何事都是在極度安全的情況,孩子很少有自己去嘗試的機會,故而遇到陌生的人和事,就會從心底產生抗拒。
2.生活圈子小,沒有接觸外面的世界
有一些孩子其實他是有自信的,很多時候也能勝任一個責任,但是由於孩子內心自卑,缺乏眼見,總擔心自己說錯、做錯,從而不敢與人交流。平時接觸的人都是固定的,在遇到新人,孩子就屬於那種靦腆型的。這種心理還有可能延至到長大成人,也就是我們說的社恐的一類人,不善與人交流,不敢在陌生場合表達自己,這都是從小的膽小、懦弱心理發展來的。
二、父母如何積極引導孩子戰勝自己內心的膽小、懦弱呢?
1.多製造和小夥伴接觸的機會
小孩子都是天真的,在安全的環境,父母不要老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身邊,應該多讓孩子接觸同齡人,養成喜歡和別人玩耍的習慣,通過交往讓孩子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和好處,這樣孩子才能夠在將來與人相處的更融洽。
2.減輕孩子的恐懼心理
幫助孩子改掉膽小的心理,首要從孩子的內心做出改變。比如孩子害怕閃電、打雷,是因為不懂它其中的原理,父母可以給孩子講它是怎麼產生的,孩子知道真相,也就不會覺得有那麼可怕了。不論遇到什麼事,站在孩子內心恐懼的角度出發,相信孩子可以跨越內心的那道門檻。
3.父母要多鼓勵、少打擊
孩子年齡小,不懂的還有很多,怕事、不敢面對是正常的,如果孩子懦弱、膽小,一定要不用惡語去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樣會打擊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孩子更容易養成自卑心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積極的正面鼓勵孩子,身後有父母的支持才會有信心去面對。
4.讓孩子提前熟悉模式環境
比如孩子怕黑這一問題,就有可能是對環境不熟悉,或者莫名對黑暗產生恐懼。這時,父母可以帶孩子去熟悉自己房間,每個角落都是安全的,適應環境,並且讓孩子明白,黑暗只是沒有了光亮,其實身邊的一切都沒有改變。
5.不要給孩子定性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渴望被肯定的,所以,家長在說孩子的時候,也要顧慮到孩子的想法,尤其是不要在外人的面前說自己的孩子膽小之類的話,也不要表現的很嫌棄的樣子,不然孩子內心就會認定自己就是一個懦弱、膽小的人,即使有自信也會被自己磨滅。
在培養孩子自信這一觀點上,我一直都會以誇獎鼓勵的方式,還會用一些書籍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培養孩子自信心系列的繪本《做內心強大的自己》,總共分為8冊。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改掉自卑、懦弱的心理。
書的封面是小朋友喜愛的動畫動物,用戶小動物之間的故事,映射到孩子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孩子通過閱讀體會書中的動物是怎麼解決的,故而在現實生活中培養還社交能力。
每本書的印刷都非常安全,圖片顏色純正不刺眼,每一頁圖書的內容都是圍繞孩子怎樣建立自信設置的各種情節。而且這套書結合了生活中孩子心理特徵,針對兒童展示了眾多生動的事例,並且提出來解決辦法,可以很好的給孩子建立自信心。
這套書通過這種圖畫故事的方式,讓每個故事走入孩子的內心,讓孩子真正感受怎樣面對自己內心的膽怯,從而幫助孩子撕掉膽小、自卑的標籤。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不受他人的眼光和評論,而迷失自己。
這套書講故事的話語孩子可以很好理解,書中的內容設置的特別豐富精彩,比如不開心的黑綿羊沒有自信,小兔子幫助她找回來自信,故事簡潔能夠引起孩子的共鳴。或是被排擠、孤立的小螳螂如何擺正心態面對朋友,這些故事都會讓孩子從中學到道理。如何建立自信、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克服困難,在這套圖書裡都能找到答案。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不害怕和小朋友玩、敢自己獨睡等等,通過閱讀這本書,相信可以幫助到孩子,自信是現在社會每個人都必須必備的技能,所以父母一定要提早幫助孩子培養自信!
#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