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表姐約定一起夜跑,表外甥也加入了隊伍。在附近廣場休息時,表外甥表示想吃雪糕。我掏出現金,讓他去對面的超市購買雪糕和飲料,一是因為腿腳酸痛不願意走動;二是想鍛鍊他的交際能力,改善他內向的性格。
表外甥猶豫不決,看向媽媽,露出求助的神情,輕聲說道:「媽媽我不敢!」表姐對他吼道:「看你那沒出息的樣子!買個東西都不敢!以後能做什麼!」我心生疑惑,孩子沒有經歷過社會的壓力和挫折,為什麼會缺乏自信心呢?
小時候無論是和較為陌生的親戚交談,還是參加某種團體活動,當我表現出逃避退縮時,媽媽總會在我耳邊輕語:「不要怕,大家都很喜歡你!都等著你呢!」聽到這樣的鼓勵,我也會像壯士出川那般勇敢地邁出嘗試的第一步。
如今成為寶媽之後,女兒遇到相似的問題,我也會予以鼓勵,她也會小心翼翼地提升自信心。為什麼有的孩子總是缺乏自信心呢?父母和孩子都有一定的「責任」。
孩子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哲學家羅曼·羅蘭曾說: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有些孩子自信心匱乏,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無法客觀地認識自己,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優點和缺點。在「自我迷茫」狀態下,他們很容易將別人的優秀和自己的「一無是處」作比較,會逐漸產生「我真的沒有能力」的暗示;
另一方面是父母的長期貶低,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總是逃避事情,都會冷嘲熱諷,或是拿他們和別人家孩子作比較。像是「你連隔壁某某某都不如」、「對面某某某比你強多了」。雖然本意是反向激勵孩子,希望可以激發他們的鬥志。但頻繁如此,他們會逐漸懷疑自己,最終相信自己就是父母口中的「沒出息」。
自信心是進步的基石,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呢?家長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首先,鼓勵孩子的優點。
能夠得到父母稱讚是每個孩子的「殊榮」,也是促使他們奮進的「燃料」,長期將他們的缺點放大,自信心極度匱乏的情況,孩子內心容易自我封閉,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我們要適當鼓勵孩子優點,予以各種暗示,使其認識到自己的能力。
對自己的優點有了清楚的認知,今後遇到各種挑戰時,孩子心中也有清晰的「衡量尺度」。多次嘗試解決問題,他們的自信心也會逐漸提高。
其次,不要「管閒事」。
作曲家貝多芬曾說: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
有時孩子對父母過度依賴,對任何事情缺乏自信心時,他們會將父母當作「後路」。家長不妨「狠點心」,斷絕孩子逃避的念想,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就像表外甥不敢去超市,如果當時我和表姐都不予理睬,在口渴難耐之下,他也會嘗試進入超市。
家長頻繁「不管閒事」,讓孩子獨自面對各種挑戰,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下,他們的重新燃起的自信心會引導他們不斷嘗試。
父母也可以藉助這套《好孩子勵志成長記》,對孩子進行教育,這套圖書一共分為10冊,每一冊都是注音,方便3-10歲的孩子閱讀,從培養孩子自控力,學會自我管理,幫助孩子認識自我,戰勝自我,到教會孩子學會做人學會處事。
給孩子樹立好習慣,幫助孩子一生,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增近親子感情。
每一條故事的開頭都附有「名人名言」和「成長啟示」,通過故事引發孩子思考,幫助孩子在閱讀中成長,在快樂中成長!
原價128元,現價79元,感興趣的家長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最後,給他們看勵志的書籍和動畫。
父母較為偏激的鼓勵,有時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從而壓制自信心。家長不妨給他們觀看一些激勵人心的動畫片或是書籍,一方面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感受自信心「爆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書籍或是動畫片中的卡通人物和故事,都可以提升孩子的代入感。
小孩子的內心很容易受到鼓舞,尤其是書籍或是動畫裡的「同齡朋友」,在競爭和模仿意識的促使下,他們的自信心也會顯著提高。
寄語:自信心是引導孩子發現「新大陸」的船隻;也是呼喚他們登上成功島嶼的「歌聲」。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今後面對人生的各種風雨,孩子也能勇敢前行。你家寶貝遇到事情喜歡逃避嗎?你又會如何鼓勵他們呢?